小学数学学困生的转化初探论文_矣培德

小学数学学困生的转化初探论文_矣培德

云南省玉溪市易门县绿汁镇中心小学 651101

摘 要:小学数学学困生的转化既是一门学问又是一门艺术,是一个长期而系统的工程,必须要求教师用爱心去呵护,用真心去关爱,用耐心去教育,使其从劣转优。

关键词:小学数学 学困生 转化

作为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中经常会遇到一个教学盲区,或者说是“一个被遗忘的角落”——学困生。由于数学具有高度的抽象性、严密的逻辑性和应用的广泛性,所以他们在数学学习中不能有效地理解和掌握知识,不能利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学习成绩明显落后于同龄儿童,使他们成为班级的弱势群体。如何在教育教学工作中,提高学困生的成绩呢?我在数学教学实践中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倾注爱心,以情育人

对数学学困生老师必须倾注爱心,投入真挚的情感,这是转化数学学困生的前提。亲其师,信其道。因此,要培养数学学困生对数学这门课程的热爱之情,教师就必须尊重、关爱、理解数学学困生,对数学学困生有亲近感、信任感、期望感,让数学学困生感受到老师的温暖,他们就会对老师产生喜欢、信任和仰慕之情。因此,我在数学教学实践中,捧着一颗爱心,以真挚的情感、敏锐的观察力、同伴式的态度主动接近、深入了解数学学困生,小心翼翼地去触动他们的心灵,全面了解他们的精神世界,使他们树立自尊心、自信心,培养数学学困生对数学的热爱之情。当然,对数学学困生的爱,不能是单纯的、简单的爱。而应该是爱与严的结合,即“以爱动其心,以严导其行”。

二、精心设计练习题,因材施教

在练习题的设计上,既要考虑“优等生”的拔高,更离不开对“学困生”的关注。所以整堂课练习题的设计,也要“因材施教”,如一道较难的练习题,“优等生”能自己解决,“中等生”只要简单提示也能解决。“学困生”就不容易解决了,这时,我就把它分成几个小的问题,经过几个小的步骤,给他们垫凳子、搭梯子、牵绳子、设情境,并借题发挥,引入几道类似的思考题、创新题,供不同层次的学生选做。这样“学困生”得到了基本的训练,其余的学生也得到了应有的发展。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经过一段时间耐心的引导,有两三个以前常考50分左右的学生,现在也能考及格分了。

三、合理点评作业,增强学习兴趣

作为老师我们不能轻易地否定学生,把学生一棒子打死,要用双充满关爱和欣赏的眼睛去发现学生的优点,学生回馈给我们的就会是自信、健康、阳光的心态。其实作业中教师的评语是一种作业批阅方式,便于学生更清楚地了解自己作业中的优缺点,更是一个师生之间交流与沟通的平台。 学困生的基础都是比较差的,做的作业正确率很低,这就说明了老师布置的作业难度对于他们来说太大了。评语多用“进步了”、“你真棒”等激励的词语,作业可以重新布置一些浅显的,他们把这些简单的题目做对了,从中体会到了成功的感觉,无形中你就为他们重新建立了自信心,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四、锻炼学困生的意志,使其保持持久的学习愿望

学困生大都意志薄弱,学习愿望上难以持之以恒。因此,在数学活动中培养学困生意志以达到转化的目的显得尤为重要。借助数学家、科学家的坎坷经历提高学困生对于挫折的正确认识。如数学家欧拉凭着坚韧的毅力和意志,克服了失明、住房和手稿被烧的挫折和困难,写出了几十本专著、400多篇论文的故事;达尔文、爱迪生、爱因斯坦等小时候都被认为是智力不好的儿童,但他们有远远超过别的儿童的意志力,做事持之以恒的故事。

五、依托班集体的力量进行转化

班级是学生成长的摇篮,单靠老师的力量是不够的,必须借助班集体的力量。要充分发挥优秀生的优势,组织他们与学困生“结对子、优帮差、一对一或一对二”形成帮扶小组。同时通过开展各种活动,多给学困生展示的机会,使他们看到自己的价值,感受到班集体的温暖,从而增加他们的集体归属感。与此同时,还要建立起班集体的监督制度,时刻关注学困生在转化过程中可能出现的种种问题,加强对他们的指导和要求,促使他们同班集体一起进步。

六、加强家校联系,形成转化合力

学生成绩好坏和家庭教育是密不可分的,所以要重视家校工作。家访时要尊重学困生的人格,多报喜,少报忧,特别是学困生进步时,更要及时家访。争取家长对学生的支持与信任,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同时又要给学困生提出新的要求,促使他们不断前进。家访时要聆听家长的介绍,一起分析,共同探讨,并不时地询问,真正了解学生成为后进的原因,并适当地进行一些针对性的家庭教育指导。家长在教育子女的过程中缺少恒心,教师必须更多地与家长进行良好的沟通交流,以真情换取家长的真心,赢得家长的信任,从而使教育的合力达到最大化。

亲其师,信其道。转化学困生,全靠献爱心;“一心”唤“四心”,顽石变成金。真正的教育是心心相印的地活动。教师要有一颗宽容的心,尊重学困生,赏识学困生,理解学困生,巧妙地走进他们的心灵,当他们走出困境、享受到成功的快乐的时候,老师也一定在幸福着、快乐着。

参考文献

[1]张萍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转化学困生[J].现代中小学教育,2010,12。

[2]李梅花 谈数学教学中转化学困生[J].宁夏教育,2006,11。

论文作者:矣培德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20年第37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0/8

标签:;  ;  ;  ;  ;  ;  ;  ;  

小学数学学困生的转化初探论文_矣培德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