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建设项目“三同时”验收监测,主要就是指结合项目建设的基本情况,做好项目环保设施建设、运行管理的检查工作,属于我国环境执法中的重要突破。但就当前实际情况进行分析,还有许多问题需要解决。因此,本文结合实际工作经验,探究了建设项目“三同时”验收监测的常见问题。并以此为依据,提出了强化建设项目环境监管力度、完善试生产期间的监测体系等建议,希望为相关人士提供参考。
关键词:“三同时”验收监测;问题;探讨
建设项目“三同时”验收监测属于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验证与延续,也是检验建设单位执行“三同时”制度的重要方式,属于项目建设是否通过环境保护重要的依据。验收监测工资高的开展,也就意味着“三同时”的验收管理工作实行了定性与定量的互相融合,也表示这环境执法更加科学化。我国的各级环境监测站作为“三同时”验收监测技术工作的实施主体,都有比较完善的验收管理制度,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验收监测的整体质量。但就当前“三同时”的验收监测问题进行分析,还存许多不完善的地方。相关工作人员需要明确 “三同时 ”验收监测是监督性监测,并提出相应的优化策略。
1 建设项目“三同时”验收监测的常见问题
1.1 验收监测法律定位不明确
建设项目“三同时”验收监测究竟是具有执法性质的监督性监测,还是市场行为,当前的发展定位都不够明确,没有专门的法律法规对其进行阐述,职责也不清晰,使得实施验收监测工作的各级环境监测站,都需要担任双重的角色。一方面就是作为公益性的事业单位,为大众的利益与环境管理服务。通过全面监测建设项目环境法律法规、批复规定等实际的落实情况,做好项目环保的设施建设工作,以此对整体的运行管理活动进行控制,了解环保排放是否达标,能为行政管理工作的开展奠定基础[1]。另一方面就是属于市场行为的主体,会接受建设单位的委托,还能收取相应的技术服务费用,并且为建设单位提供服务,还要尽可能协助建设单位顺利的通过“三同时 ”验收工作。所以,在实际的工作中经常出现以下几种问题:①建设单位为了减少验收成本的支出,要求减少监测的频率与时间。②有些建设单位要求验收检测机构,承诺项目能够通过“三同时”验收的要求。③如果出现了超标或是无法进行的项目,建设单位拒绝支付监测的费用。
1.2“三同时”全过程管理机制不健全
我国建立了环境影响评价与“三同时”验收的环境管理机制,在建设项目的环境管理过程中,呈现出了“两头大、中间小 ”的制度设置特点。就实际的工作进行分析,由于环境保护初步设备审查、环境监理制度不健全、法律法规缺乏等,使得在项目的实施过程中,频繁出现擅自变更项目工程内容,或是环保设计应用不足的现象。过程管理的缺失往往会导致在验收监测的过程中,才能洞察变更的情况,企业需要报批相应的环评手续,还要进行相应的整改,整个过程消耗的时间较长,经常无法在规定的时间范围内,完成验收监测的工作[2]。对于建设项目环保设施的建设与检查,需要将建设期间与运行期间等方面,是否根据环境保护评价与批复的要求,从运行管理以及设施建设等方面落实到实处,也是判断建设项目是否具备竣工验收监测条件的基础内容,也是判断项目是否满足同时验收的基本条件。然而,验收监测的委托时间点就是在项目试生产之后,验收监测机构没有借入到项目建设的过程中,整个过程的监督与管理缺乏支撑性的资料。验收监测机构也无法对隐蔽的工程建设给出更明确的结论。这些问题往往会成为“三同时”验收现场检查中无法明确表述的现象。不仅不利于及时发现建设项目的问题,还可能会导致项目“带病”通过环保验收,影响工作的实效性。
1.3忽视试生产期间的监测
就现阶段的环境管理制度进行分析,大都是将验收监测作为判断项目是否满足排放标准的核心依据,甚至可以说是唯一的依据。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而在验收监测的过程中,企业会将环保设施、生产等设置为最佳的状态,不惜提升成本,保证验收监测的污染物排放达标。但是,一旦监测活动结束,运行成本的支出就是企业最关心的问题,再加上管理制度不健全,出现了有些项目刚刚验收完,立即出现超标的现象,给企业带来更高的处罚。所以,忽视而来试生产过程中的检测,仅仅将一次验收监测数据为依据,存在许多弊端。
2 建设项目“三同时”验收监测的优化策略
2.1明确 “三同时 ”验收监测是监督性监测
在“三同时”验收监测的过程中,就是从环境评价开展,结合环保要求,对环保措施是否达标进行评价,以此为项目“三同时”提供依据。针对于没有通过验收的项目,在验收监测的过程中,需要提出明确的整改意见,一直到排放的满足控制要求,才能进入到生产过程中。国家应当发布指导性的文件,并明确验收监测的监督性质,规范化政府的行为[3]。与此同时,我国应当制定验收监测的专项收费标准,从项目试生产阶段入手,投入更多的专项排污费用,以此消除验收监测机构与验收企业的经济利益关系,保证项目验收监测的公正性与公开性。
2.2强化建设项目环境监管力度
通过建立项目初步设计环境保护备案制度的方式,严格的保证主体设施与环境保护设施共同开展,并完善环境监理机制。在建立试生产审批制的基础上,对主体设施与环保设施的同时投入使用进行控制。以重庆市为例,该地区环境保护条例中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建设项目开工之前,将环境保护设计送原环评审批单位的备案制度。利用减少环保部门通过制度的方式,从国家的层面进行管理,创新建设项目的环境监管手段。从构建环评、环保设计备案、监理等环节入手,实现全流程的监督控制,保证各个环节的人员能履行自身的基本职责。环评要了解项目环境建设的可行性,还需要提出明确的环环保要求,做好环保设计备案的工作,并根据环评提出相应的优化措施[4]。在此基础上,保证环境监理制度的严格性,并根据设计要求进行施工,保证试生产审批确保各措施建成到位并可同步投用。在完善制度设计的基础上,“三同时”的验收监测工作可以将重心放在项目环保中,并开展一系列的达标测试工作,以此保证验收监测工作的实效性。
2.3完善试生产期间的监测体系
通过完善试生产期间的监测机制,可以从以下几点加强管理:①企业在试生产的延期的条件下,需要出具污染源达标的检测生命,并以此作为申请延期监测的必备条件。②将试生产项目归纳到企业的日常环境监督管理工作总,并落实监督性的检测工作,将监测的结果作为判断项目能否具备验收条件的接触内容。③不与建设单位进行提前沟通的条件下,随机对主要污染物的达标情况进行监测,抽测结果作为项目日常运行过程中,能否达标的重要材料。④在完善环境监测与环境执法联动机制的基础上,控制生产过程中的超标行为,引入正确的环境管理措施,并尽早的解决项目建设存在的问题,避免项目出现“带病”通过验收的问题发生。
3 结束语
总而言之,“三同时”的验收监测活动,主要就是对环境影响进行评价,属于建设项目环境管理的技术执法依据,也能对建设项目进行全面的检验。为了有效加强相关工作的管理力度,就需要明验收监测的基本定位,并且逐步完善规章制度,实现真正对全过程的把关。
参考文献:
[1]吴惠娜.“三同时”制度在建设项目验收监测中的作用与问题探析[J].环境,2011(S2):1-3.
[2]乐小亮,刘宇麟,倪刘建,et al.建设项目竣工环保验收监测常见问题与对策[J].环境影响评价,2016,v.38;No.221(02):81-84.
[3]顾叶锋.浅谈“三同时”项目验收监测工作程序及应注意的问题[J].污染防治技术,2015(1):45-46.
[4]郝影,张彩兰,孙洪波,et al.房地产建设项目三同时验收监测浅析——探讨物理性污染对房地产项目的影响[C]// 2014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0.
论文作者:龚杰,陈华东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20年第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