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工程施工中安全监督措施探究论文_李晓龙

市政工程施工中安全监督措施探究论文_李晓龙

齐宏市政集团 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龙沙区 161000

摘要:市政工程的基本目标是为了改善民生,秉持以人为本的基本理念,市政工程的建设极大地方便了民生。但是近年来市政工程施工安全问题不断曝光,我们发现施工过程中仍然存在不小的安全隐患,诸多的安全问题急需一系列完善的制度和具体措施来保证解决。所以必须要加强对市政施工安全监督管理的研究。

关键词:市政工程;安全现状;监督管理

一、市政工程施工中的安全现状

1、安全意识不高。市政施工往往受到政治、工期、承诺等方面的压力,在求快心理的促导下或者为了获得更多经济利益,有些施工单位会选择缩减安全经费的投入,对技术、质量、监管等方面的重视程度远远不够。另外,有些工作人员在施工过程中没有足够的安全管理意识,安全监管部门打出了相关标语,却没有真正将“安全第一”的理念在施工活动中树立起来;负责安全监督管理工作的部门对管理人员的能力要求不高,没有将安全问题划为日常工作中的重点。从施工队伍本身来看,市政工程施工人员以农民工为主,接受相关安全教育的机会很少,自身的自然安全防范意识和自我救援意识也不高,面对突发事故往往无法及时处理。

2、监管制度不健全、执行力度不强。就我国的市政工程现状来看,相关的监管制度已有建立,但是这些安全管理的规定制度过于书面化,显得太过单一、不够健全。工程质量需要健全的监督管理制度来提高,建立完善的安全监督管理制度是市政工程施工安全的保障。有的监管制度虽然相对完善,但是执行力度不够大,使安全管理成为了纸上谈兵。倘若安全生产的监管体系形同虚设,施工过程中的安全隐患就不能有效排除。

3、市政工程建设缺乏市场规范化。市政工程在市场招标方面不断发展,但是并没有兼顾规范性,导致市政工程建设市场存在不规范的缺陷。这主要体现在部分单位不严格按照基本程序和相关规定,随意更改工程造价;很多单位为了中标,采取不正当的竞争手段,在施工企业中出现恶性竞争、价格战。中标后,施工单位为了扩大盈利,减少在安全管理上的投资。除此之外,对施工队伍的管理方面的规范性也存在着较大的欠缺,施工人员多以受教育程度不高的农民工为主,组成成分复杂,不能很好的满足市政施工的要求。执行项目的法人制度没有落实到位、合同管理制度欠缺等方面也体现了市政工程超标投标市场缺乏规范化的问题。

4、技术人才稀少,水平低。在进行市政工程的施工中,由于其施工的内容繁多,覆盖面比较广,因此,对施工技术的要求比较高。但是目前,在市政工程施工中,高端的技术人才比较欠缺,总体来讲还是农民工比较多,其技术水平也有很大的差距,这些都严重的影响了市政工程施工的安全管理。

5、环境因素不利。环境因素主要值得是在进行市政工程施工的过程中施工环境不安全,在施工中,环境因素不仅会影响到施工人员,对施工中的设备也存在一定的影响。目前,由于市政工程施工使户外作业,很容易受到温度、风雨等的影响,这就增加了施工的难度。所以许多施工单位在恶劣天气下是不进行施工的,以免因环境原因造成安全事故。

二、市政工程施工中安全监督措施

1、建立健全市政工程施工安全管理体制,加强监管力度。完全的安全管理体制不仅可以保证施工安全,还可以提高施工的工作效率,所以必须建立一套完整的施工安全管理体制,并不断对其进行补充和完善,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建筑施工的安全管理,进而提高市政工程的施工质量,促进我国城市化建设的快速发展。同时建立健全管理管理体制之后,还必须加大监管力度,实行安全管理责任制,将安全管理责任落实到人。

2、严厉打击恶性竞争的企业,加强法制与安全意识的建设。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在进行市政工程的建设中,为了保证其正常的运转,一定要加强法制与安全意识的建设,建立安全管理机制。如果没有意识到安全问题,会很可能产生安全事故,阻碍项目的建设,对企业的形象产生影响。政府部门应重视市政工程的安全建设存在的问题,在法律上明确相关单位还有个人需要承担的法律责任和义务。并按技术要求进行安全生产管理规范的建设和发展,严格的规范技术标准。在进行施工的过程中,要不断的克服建筑安全法的不足,在进行施工中,要不断的规范施工主体,禁止劣质材料的使用,加强安全意识,充分认识安全管理的重要意义,提升人员和设施的安全性,在施工的现场把握好每一个环节,防止安全故障的产生。

3、提高建筑从业人员自身安全意识。要针对建筑工人安全意识不强的现象,有所有的施工人员进行安全教育以及安全知识的培训,很多的市政工程中,施工人员的文化程度不高,对安全的意识并不深刻。针对这种情况,要定期不定期的对施工人员以及管理人员进行安全教育以及安全培训,在进行培训的过程中,运用典型的实例对施工人员进行警示,进而提升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并提升其自我保护的能力。此外在进行招聘的过程中,就要对其进行定期的评估,这样可以在提高其技能和安全意识的前提下,不断的提升企业的竞争力,同时提高企业的形象。

4、发展市政工程施工安全技术,加大安全生产力控制力度。。现如今,建筑行业在不断的发展,但是目前其安全技术却比较的落后,如使用脚手架,起重机的质量不高,技术含量低。与其他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建筑业仍停留在手工操作的过程中,机械化水平低,难以保证施工质量。所以我们国家的主要目标是开发新技术,提高技术推广,目前,我国建立相关的研究机构,加强科技人才的培养,争取使建筑业安全生产技术提升到国际水平。在进行施工的过程中一定要加强安全生产的控制。要安排人员对施工的现场进行安全检查,如果发现在施工的过程中有安全设施不到位等现象,要给予惩罚,扣除工程款项,这样就会在减少安全事故发生的同时增加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同时在进行采购的过程中,加强采购过程中施工单位的管理,如果出现违规采购,要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并严肃处理。

5、落实对监督管理制度的执行力度。监管制度的健全包括施工人员和监管人员的制度规范两个方面。施工单位需要根据施工的实际情况制定有效的规章制度,并注意细则,严格要求施工人员按照要求进行施工。实行安全生产责任制度,对安全生产的责任进行明确,追究具体责任人的责任,从而促使施工人员端正自己的工作态度,积极主动地做好施工安全工作。另一方面,在市政工程施工过程中,存在监管人员互相推脱责任的现象,执行力度严重不足。这就要明确监管人员的责任范围,将监督管理的责任明确落实到每一位监督管理人员身上,在进行监督管理工作中严格的按照安全管理规范检查施工生产的过程。

7、加强市场监督,完善相关法律法规。由于目前市政工程建设存在不规范的问题,政府应加强对于市政工程市场主体的监督工作。在价格方面,保证合理的工程造价。在招投标方面,确保工程招标公平竞争、公开竞价。还要完善专门的法律法规保护工作人员的健康、规范施工单位的行为。加强市场的监督意味着工作效率的提高,同时提高生产工作的安全性;法律法规的完善对施工人员形成了问责保障,这样可以有效地促进安全监督管理体系的建设与完善。

结束语

保证施工安全是市政工程的一项重要任务,不仅有利于市政工程的顺利进行,带来经济效益,还能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产生更大的社会效益,树立施工单位的社会形象。因此,施工单位要时刻牢记安全第一,将对安全的预防、监管工作落到实处,提高工程的质量。

参考文献

[1]周荣立.市政工程施工安全监督管理研究[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6(24):143-145.

[2]林贤德.关于道路工程施工安全管理的若干思考[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7(10):195-197.

[3]江振洋.青岛市市政工程安全管理问题与对策研究[J].青岛理工大学学报,2016(23):193.

论文作者:李晓龙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第1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9/29

标签:;  ;  ;  ;  ;  ;  ;  ;  

市政工程施工中安全监督措施探究论文_李晓龙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