刍议提高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可靠性的措施论文_赵景山,陈友明,邵瑞琦

刍议提高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可靠性的措施论文_赵景山,陈友明,邵瑞琦

(国网新疆伊犁供电公司 新疆伊犁 835000)

摘要:随着近年来我国电力事业的快速发展,电力系统智能化的实现已经成了不可逆转的趋势,并逐渐在全社会范围内得到人们的重视。要想保证智能变现站运行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就必须在继电保护方面保证可靠的改造,积极建立智能电网,从而为现代化建设提供稳定的、安全的电力能源保障。

关键词: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可靠性

一、智能变电站概述

众所周知,智能变电站是整个电网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同时也是电力事业快速发展的关键性环节,对于全面建立智能电网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所谓智能变电站就是在变电处理工作中,针对信息资源搜集、资源信息传递及信息数据处理等,以一种时代特征的数字化形式而存在。在实际运行过程中,智能变电站展现了数字化网络化时代的特征,同时硬件设备上高科技特征也十分明显,硬件与软件系统在实践工作中都呈现出了一定的规范化特征。和传统变电站相比,智能变电站的优势非常多,在实践工作中智能变电站可以实现网络化管理,变电站设计不再那么复杂,在变电站设计及监理过程中投入的人力、物力及财力不断下降,从此可以看出,与现代发展成本集约化发展要求是相符合的。

二、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系统的组成

2.1合并单元

合并单元将电子式互感器传来的系统采样信息进行科学的组合,并以特定的数据格式,将采样信息传输到保护装置中。现如今,合并单元已经能够成为智能变电站保护系统中必不可少的重点环节。合并单元的作用突出,一方面能够有效的避免互感器与保护装置之间的接线复杂,另一方面有效的减少人力和物力之间的成本,保障电力系统中的二次设备之间实现有效的数据共享。

2.2交换机

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系统中的关键部件是交换机。在继电保护系统中,以交换机为核心设备的以太网能够将传统的保护系统代替,继电保护装置是变电站的大脑,交换机是智能变电站的中枢神经。在数据传输环节中,交换机的主要功能够建立在通信通道基础上,实现数据帧的交换。

2.3智能终端

在电网电力系统中,经常会出现很多故障,为了实现故障检修,需要引入智能终端。智能终端的出现能够对系统断路器设备内部的电、磁、温度、机械等状态进行检测。这种基于智能终端的检测,有很强的故障预防性能,能够实现系统的智能化控制。通常情况下,智能终端一方面可以接收保护装置传来的跳合闸的命令,另一方面它也能够将断路器的实时信息传递到站控层。

三、提高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可靠性的措施

3.1变压器继电保护配置方面的措施

在电力系统中,配电线路的电压是额定的,即便是电压过高和电压过低,均会给配电系统的运行带来影响。而智能变电站调控电压的状柱主要是变压器,所以是促进配电保护的主要装置。因而在通过变压器开展配电保护时,应采取分步的方式进行配置,从而确保变压器能有效的实现差动继电保护,而在变压器后备保护过程中,主要是采取集中的方式进行配置,同时还能利用独立安装技术对非电量实施继电保护,也就是在电缆与断路器接通之后达到继电保护的目的,从而促进其可靠性的提升。

3.2利用电压限定延时对电流量进行测量

智能化的变电站在正常运行的时候,很容易受到电压,电流等影响,电压和电流过大会使外部的电路出现断路或者电流超过限定的数值等情况。虽然电流的过大不会对线路的正常工作产生影响,但是一旦变电站在特殊的情况下出现了异常,就会导致出现跳闸的状况,这样对智能化的变电站的维护起到了危害的作用。因此,采用将电压延时,当电流过大时,超过了特定的负荷,就会出现提醒或者对系统起到保护的作用。

3.3切实加强线路保护工作的开展

在智能变电站的系统中,为了更好地促进继电保护的可靠性,在做好上述工作的基础上,还应切实强化线路的保护。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在线路保护过程中,应采取纵联差动的方式有效保护。常见的线路保护方式主要有集中式及后备式,通过强化对其的保护,不仅能对系统中的电气元件进行保护,还能对其整个线路的运行进行测量和监视,掌握其实际运行情况,从而更好地为整个系统的配电线路安全稳定的运行奠定坚实的基础,而继电保护又主要是确保线路安全高效的运行,从而更好地促进继电保护的可靠性提升。所以在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过程中,应确保光缆的稳定性较强,尽可能地将电子装置被干扰的可能性降到最低。

3.4在站控层和间隔层继电保护中的可靠性措施

在智能变电站中的继电保护过程中,主要是强化双重化配置的应用,且后备保护进行集中配置,利用后备保护系统保护后备设备和预防开关失灵,但是应保证相邻范围之内对端母线及线路得到有效的保护,从而利用后备设备电流对电网运行存在的故障和问题进行判断,同时制定有效的跳闸策略。而在此基础上,就应在技术上进行调整,同时结合电网运行的情况对系统进行针对性的分析,从而更好地对运行方案进行确定,促进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成效的提升。

3.5过程层中提高继电保护可靠性的措施

过程层继电保护主要是对电力系统母线、配电线路、变压器等的保护,其能够保证电网运行安全,降低风险。在过程层继电保护中,保护定值不会出现变化,当电力系统发生振荡的时候,保护定值稳定,系统会维持一个动态平衡,从而保证电力系统运行的稳定性。但需要注意的是,在应用大量一次设备的过程中,对硬件与开关的分离是十分必要的,这能够保证硬件与开关的独立性,提升对母线以及配电线路的保护作用。应当采用多段线路保护来定义智能变电站母线和变压器保护,实施通过不采样并加强采样调整,保证采样数据的真实性、适应性和可靠性,以此来提升过程层继电保护的可靠性。

3.6切实加强可视化技术的应用

在智能变电站中,为了更好地确保继电保护的可靠性得到有效的提升,必须切实加强对其故障的排除,而当前已经处于信息化和科技化的时代,所以传统的数据、表格和图形等方式已经难以满足继电保护故障的监视及分析处理等方面的需要。所以在智能变电站中还应切实加强可视化技术的应用,对信息故障进行可视化的分析。因为整个智能电网的运行难免会发生信息传输的故障,所以在排查错误信息时,应为确保继电保护装置在启动过程中形成的故障波和中间节点文件中的数据相同,在利用中间节点文件记录继电保护运行过程中故障录波的同时,还应采取可视化的方式回放故障录波,从而引导工作人员结合所显示的故障数据信息找出其存在的故障,从而结合故障原因采取针对性的措施。例如利用可视化技术,就能有效的确保整个智能变电站中继电保护装置安全高效的运行。

结语

综上所述,继电保护的智能变电站正常运行的基础和前提,其稳定发挥作用对于整个电网的稳定安全运行,都有着巨大的影响,因此也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重点研究。就继电保护自身的稳定运行来说,需要把握一些关键的因素,同时还要努力避免一些负面影响因素的发生。在实际的研发和运用过程当中,充分理解并切实运用基本的原理和技术,就可以实现最大化运行的稳定程度,确保智能变电站安全可靠。

参考文献

[1]罗劲松.分析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调试方法及其应用[J].信息通信,2017(07):281-282.

[2]韩鹏元.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调试方法及其应用研究[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中旬刊),2017(02):165-166.

[3]田志伟.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调试方法及其应用研究[J].科技展望,2016,26(08):112.

作者简介

赵景山(1993.05.16—),性别:男;籍贯:河北;民族:汉族;学历:本科;职称:助理工程师,研究方向:继电保护;单位:国网新疆伊犁供电公司。

陈友明(1994.10.27—),性别:男;籍贯:山东;民族:汉;学历:大学本科;职称:无,研究方向:继电保护;单位:国网新疆伊犁供电公司。

邵瑞琦(1985.07.18—),性别:男 ;籍贯:浙江;民族:汉族;学历:本科;职称:工程师,研究方向:继电保护;单位:国网新疆伊犁供电公司。

论文作者:赵景山,陈友明,邵瑞琦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9年第1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2/9

标签:;  ;  ;  ;  ;  ;  ;  ;  

刍议提高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可靠性的措施论文_赵景山,陈友明,邵瑞琦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