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我国农业生产历史悠久,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农田水利灌溉工程的建设在农田增收、农民增产、改善农村环境、提高农村生活条件、提升农业综合能力发挥着重要作用,也为我国粮食安全提供了很多保障。合理管理水利灌溉工程是进一步保障农村建设的重要工作,目前,我国基层水利灌溉管理还存在较多问题,必须要妥善处理。
关键词:农田水利;灌溉管理
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不断增长,我国的农业也发展得越来越快,其不仅有效地保障了我国农民的基本生活,同时也是推动我国农业事业稳固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为进一步推动我国农田水利灌溉工程发展,必须要采取有效的管理手段来开展工作。
1.强化农田水利灌溉管理的重要意义
农田水利灌溉技术的应用能够满足现代化农业生产发展需要,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促使农业能够朝着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方向发展。在农业生产中有效应用能够使得广大农民受益,获取更高的经济效益;此外,借助农田水利灌溉技术应用能够对农业生产中实际用水量进行控制。当前强化农田水资源灌溉管理,通过相关制度对用水纠纷问题进行解决,促进农村地区经济稳定发展。农田水利基础灌溉工程项目政府部门要参与其中,拟定有针对性的扶持政策,深入农村地区掌握农业生产现状,加强部门协作,制定不同发展政策,有助于强化政府等相关部门的自身职能,拓宽群众收益。
2.农田水利灌溉工程管理存在的问题
2.1农民缺乏认识,农田水利灌溉工程推广难度大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实力的不断扩大,农田水利灌溉工业发展速度也不断壮大,然而,在实际管理过程中依然存在着诸多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严重阻碍着我国农田水利灌溉工程的发展。其中,农田水利灌溉工程推广难度大是较为普遍的问题,出现这种情况的首要原因就是农民缺乏管理意识,自认为自身在日常工程管理上有着很多经验,而在这种传统的思想观念下使得水利灌溉工程发展较为缓慢,且水利灌溉的推广方式过于单一,大多数农民依旧采用传统的灌溉方式进行单一农作物种植,在其他农作物上推广力度较小,最终严重阻碍我国水利灌溉工程的发展。
2.2对节水灌溉行为缺乏有效监管
在农田水利灌溉工程管理过程中,对节水灌溉行为缺乏有效的监管也是影响农业发展的原因。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与变化,在节能减排方面出台了相应的法律规定,然而在节水灌溉方面的法律法规依然相对较少,这也是导致节水灌溉行为缺乏有效监管的原因之一;在日常节水灌溉管理工作过程中相关单位内部的管理方式存在一定的问题,很多员工并未意识到节水灌溉的重要性,进而使得监管力度不够,最终使节水灌溉很难发挥最大的作用与价值。
2.3工程缺乏资金与高科技的投入
节水灌溉工程作为我国农业发展过程中的重要构成部分,其稳固发展势必需要大量的人力、资金以及高科技,然而在实际管理过程中由于缺乏一定的工程资金与技术,这也使得我国农业的发展速度变得缓慢。因此,要想使节水灌溉工程快速稳固的发展,必须要拥有强大的资金与高科技,但根据我国目前的经济状况来看,资金投入能力较为有限,使得节水灌溉工程很难顺利运用,除此之外,在节水灌溉的过程中由于缺乏一定的技术,使得我国灌溉技术明显落后于其他相对发达的国家,进而使得实际经济效益普遍偏低,最终使节水灌溉工程效率直线下降。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对策措施
3.1树立正确观念,提高思想认识
针对上述农田水利灌溉工程推广难度大的问题,可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一是应当加强农民参与水利灌溉管理工作意识和能力的训练,使其意识到农作物种植过程中对于水利灌溉工程的需求,进而使其学会结合实际当地气候、地势以及农作物类型科学使用农田水利灌溉工程;二是农民应当改变传统的水利灌溉漫灌方式。树立节约水资源的思想,在农作物的各个生长期分别推广管灌、喷灌、微喷灌以及滴灌技术。总之,农业经济的发展速度离不开水利工程的支持,为了更有效的发挥农田水利工程的作用,农田水利相关管理人员必须要加强水利灌溉管理力度,并对农民进行有效培训使其意识到水利工程有效管理的重要性,进而积极投入到日常管理工作,最终使我国农业事业健康稳固的发展,实现我国社会的快速发展[1]。
3.2提高监管力度
为了解决节水灌溉行为缺乏有效监管的问题。一是应当完善节水灌溉相关的法律法规或者管理办法,使农田水利灌溉工程作用得到法律的有效保障,改变农民节水意识普遍不强,且占有欲望强于节约意识,用水无节制的局面。使农民意识到遵守规矩的重要性,严格按照法律法规进行管理,使水利灌溉工作变得井井有条,最终提高农田水利灌溉工程的管理工作效率;二是应对内部的管理人员加强训练,明确职责,使其意识到管理岗位的重要性,并积极投入到日常水利灌溉管理工作中,进而使农田水利灌溉工程发挥最大的作用与价值。
3.3推进灌区管理体制改革
按照“谁投资、谁管理、谁受益、谁负担”的原则,实行用水户参与式管理。适宜承包和租赁的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应由工程所有权单位提出合理的承租底价条件,在工程所有权不变的前提下,公开竞价出租或承包,承租期内可依法继承、转让,但转让时必须征得工程所有权单位的同意[2],并办理变更登记手续,转让期不得超过原合同期限。对新建农田水利工程,除投资较大的重点社会公益性工程外,均可采取个体、联户或股份合作制方式兴建,其所有权归投资者所有。
3.4制订合理的水价和水费收缴办法
水费是水管单位的主要收入,所以应按照市场规律合理确定水价,以确保工程良性运行。制订出合理的水价和水费收缴具体办法,力争提高广大群众对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工作的认识水平,激发其参与水价综合改革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并规范工程建设管理,争取做好各项水利项目的前期设计、招投标工作,从而为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工作的顺利开展营造浓厚的舆论氛围。
3.5加大资金扶持
在农田水利灌溉工程管理过程中,针对在水利灌溉过程中缺乏资金以及高科技的问题。一是在水利灌溉工程中应当加大资金与技术投入力度,加大资金与技术投入力度,可有效保障水利灌溉工程的顺利进行,进而带动农田水利灌溉得到进一步的发展;二是在水利灌溉工程过程中必须要加强高科技的投入力度,只有引入高科技技术才能有效地推动我国农业快速发展,进而提高我国水利灌溉工程的效率,有效提高我国整体经济实力。为了保障水利灌溉工程能够健康稳固发展,积极借鉴国际上的先进经验以及科技,制定出最符合我国国情的水利灌溉管理模式,使我国农田水利灌溉工程能够健康稳固地发展下去[3]。
结论
简而言之,水利工程建设作为一项利国利民的大事,直接关乎地区农业灌溉及发展,其对农业经济增长具有重要作用。相关部门应结合地区实际情况及农田水利灌溉工作要求,全面认识到灌区水利工程建设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制定合理的措施,做好建后管理及资金投入,确保灌区水利工程的长久运行,从而为我国农业经济发展提供坚实保障。
参考文献:
[1]刘刚.农田水利灌溉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商品与质量,2017,(5).
[2]王立成.农田水利灌溉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民营科技,2019,(10).
[3]曹有芝.农田水利灌溉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8,(16).
论文作者:陶岚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2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0/9
标签:农田水利论文; 工程论文; 水利论文; 我国论文; 过程中论文; 节水灌溉论文; 农民论文; 《基层建设》2019年第20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