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航天总医院,陕西 西安710100)
摘要 对照《二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实施细则》(2012年版)中的核心条款 “6.9.6.2用于急救、生命支持系统仪器装备要始终保持在待用状态” 内容,结合医院急救、生命支持医学装备实际现状,运用PDCA循环的四个阶段八个步骤的过程,对急救、生命支持医学装备进行了规范管理,完善了制度、职责、流程及相关记录等,实施效果良好。
关键词 管理工具 设备 质量管理
PDCA循环又称质量环,是管理学中的一个通用模型,由美国质量管理专家戴明博士在1950年在度挖掘出来,并加以广泛宣传和运用于持续改善工作质量的过程。急救、生命支持医学装备是指直接抢救或为患者提供生命支持的设备[1],是医院医学装备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保证患者急救时及时得到救治的重要保障。同时也体现着医院职能部门对设备管理的综合水平及为临床做好服务的理念。
1.分析现状,找出质量问题
1.1确认问题:对照《二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实施细则》(2012年版)中的核心条款 “6.9.6.2用于急救、生命支持系统仪器装备要始终保持在待用状态” 内容,确定了我们的选题理由。
1.2成立项目小组:成立了以院领导为辅导员的10人小组,并制定了小组职责。
1.3制定计划表:按照选题内容结合医院等级评审进度要求,采取”4W1H”的方法制定了项目计划进度表—甘特图,时间从2016年7月1日至9月30日。
1.4收集数据:根据标准内容结合医院现状自行设计查检表,查检项目共涉及14项内容,从制度到流程、职责等均包含,共发放50份调查表,收回有效46份,涉及22个科室,调查对象为医、护、技及维修班人员,缺陷次数合计为300。通过对缺陷次数的汇总统计,计算缺陷所占比例,找出主要质量问题,如应急预案无演练、无相关制度、设备管理员职责不清、无清洁保养记录等。
2.分析产生质量问题的原因
2.1根据缺陷调查项目对其缺陷次数进行了分层法统计,统计结果表明:记录不全、设备管理不到位、应急预案不完善、人员管理四类问题占我院急救生命支持类设备管理缺陷次数的83.67%,确定为我院急救、生命支持类设备管理中的主要问题。
2.2按照80/20原则选出要因为“记录不全、设备管理不到位,预案不完善,人员管理”四项占了整个问题中的80%。故此 我们应该首先解决该四项问题,依据统计数据用柏拉图对存在问题进行量化分析,确定主要解决问题。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找出影响质量问题的主要因素:对存在问题采取头脑风暴法进行特性要因分析,画出鱼骨图并结合日常经验圈选需改进的要因。确定的主要因素包括:设备管理员职责不清、无相关应急预案演练、仪器设备状态标识不全、无仪器设备分类、仪器设备交接、巡检记录不全。针对主要因素进行重点改进。
4、制定措施计划:针对要因按照5W1H的方法拟定对策,从要因问题→具体内容→对策拟定→负责人→实施日期→实施地点均进行了详细拟定。
5、执行措施计划:针对各个主要因按照PDCA循环方法执行并进行检讨改进。
5.1针对仪器设备巡检、保养记录不完善的主要因主要修订了设备巡检、保养、维修制度;修订设备科巡检、保养记录本等。
5.2针对科室设备保养、运行、交接记录不完善主要因修订了科室设备保养、运行、交接记录;设备科维修管理人员对科室设备保养、运行、交接记录进行监管等。
5.3 针对设备仪器无分类目录或目录 不全主要因进行整理了全院及各科室仪器设备目录;整理了全院及各科室仪器设备急救类及生命支持类设备清单等;
5.4 针对仪器设备操作程序及状态标识不全主要因要求设备科将全院仪器设备操作流程进行整理排版印发;设备科统一购买设备状态标识牌等。
5.5 针对无急救及生命支持类医学装备应急预案及演练主要因制订了急救及生命支持类医学装备应急预案;并在规定时间内进行院级预案演练等。
5.6 针对院科两级的设备管理员职责及名单目录不清楚的主要因建立了院科两级设备管理员名单目录并明确各自职责;设备科管理人员采取分片区管理模式等。
6、评估效果:经过以上系列对策的实施,对其重点内容举行了院级培训与考核,在多次下科督导的前提下,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6.1下发改善后查检表:共发放51份调查表,收回有效49份,与改善前查检具有可比性,经过统计缺陷次数为26次,改善效果明显,解决了90%以上的缺陷问题。
7、确认效果,形成标准化内容
7.1修订了修订设备巡检、保养、维修制度;
7.2制订了科室及维修班设备管理人员职责并进行培训学习与考核;
7.3进行了设备科管理人员对急救及生命支持类医学装备分片区的管理
7.4制订急救及生命支持类医学装备应急预案并进行了院内培训与演练;
7.5制订了科室设备保养、运行、交接记录、
7.6制订了维修班设备科巡检、保养记录本;
7.7整理了全院及各科室仪器设备急救类及生命支持类设备清单及分布;
7.8制作了科室仪器设备的操作流程并悬挂到位;
7.9购买了仪器设备状态标识牌并黏贴到位。
7.10将全院急救及生命支持类医学装备操作流程汇编成册。
8、提出未解决的问题
因为在本次PDCA循环中各项记录不全占比较高故下一个选题为“PDCA管理工具在改进医院医学装备记录规范中的应用”,现正在进行中。
总之通过开展此项目完善了我院相应制度、流程、预案、职责等相关规定及标准;提高了职能部门的日常管理水平尤其是科学运用了质量管理工具如甘特图、查检表、柏拉图、鱼骨图等; 增加了团队凝聚力; 体现了质量管理的持续改进。
参考文献
[1]唐伟, 急救设备质量管理体系构建,重庆医学 2007,36(4)378
作者简介及联系方式:尹亚丽 女 本科 副主任护师
通讯地址:西安航天民用产业基地吉泰路159号 710100 电话:18192002618邮箱:2417458696QQ.com
论文作者:尹亚丽, 武淑平,张龙泉,李永,陈锋涛
论文发表刊物:《世界复合医学》2017年第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9/5
标签:设备论文; 生命论文; 仪器设备论文; 装备论文; 设备管理论文; 医学论文; 职责论文; 《世界复合医学》2017年第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