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国有企业改革状况的分析及进一步推进改革的设想,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国有企业改革论文,状况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当前国有企业改革的总体状况
目前国有企业改革处在一个非常重要的阶段。最近的一些文件里都在讲,现在是改革的关键时期、攻坚阶段,攻坚阶段当然是最难的。在第一线的同志可以感受到,现在国有企业的经营状况是比较困难的,企业经济效益不好,下岗职工多。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局面呢?当然,直接的原因是外部的经济环境不好,亚洲金融危机导致出口下降,国内需求也不足,经济增长速度下降以后企业必然会感到困难,就业问题必然会变得更加突出,这对各类企业都是一样的。
对于国有企业来说,有两方面的原因是需要强调的:
一个是经济发展阶段的变化,买方市场的形成。买方市场形成以后,市场竞争加剧,市场竞争加剧的结果是生产的集中化和企业的分化。在这种情况下,优势企业会发展,但优势企业发展的同时,更多的企业会陷入困难。一些非常好的企业,比如说海尔、长虹的发展,我们说这是非常好的事情,但是他们发展的代价,就是使更多的企业陷入困境。这实际上是一个发展过程中利弊的两个方面。从国家产业布局的角度来说,计划经济是一个分散化的布局,从分散化通过市场竞争向生产的集中化演变这是好事情,对产业发展、产业素质的提高都是好事,但这个过程可能是有痛苦的,我们现在就处于这样一个痛苦的过程。
另一方面就是宏观经济体制的变化。这几年企业在改革,宏观经济体制也在改革,宏观经济体制改革的步伐是比较快的。与国有企业密切相关的一个是财政体制,一个是金融体制。财政体制改革的方向是逐步从竞争领域退出,保公共财政。今年财政工作会议项怀诚部长讲话中有一句话:“财政资金要逐步退出应由市场配置资源的经营性领域和竞争性领域,转到满足公共需要上来。”这对国有企业影响是非常大的。就是说财政和国有企业的关系要发生变化了:国有企业要亏损的话,财政不会再给补贴了;国有企业没有资本金,财政没有责任再给你注入资本金了;财政也没有义务再支持国有企业的技术改造了。金融体制改革的方向是国有银行的商业化,国有银行向国有商业银行转变,要自主经营、自己承担风险。这样,国有银行就不能再承担没有回报的政策性贷款任务。以前政府是可以干预银行的,尤其是地方政府,有的企业发不出工资,地方政府的首长可以把地方银行行长叫来,要求给企业发贷款,现在就做不到了。今年银行的改革更进了一步,撤掉31个省市的分行,设9个跨地区的区域性分行, 目的是进一步弱化地方政府对金融系统的干预。
宏观经济体制加快改革,实际反映出中央在改革上的一个战略性转变。以前,宏观和微观的改革是扯在一起的,宏观和微观互相制肘,微观没有改好宏观不能往前走,你走快了国有企业受不了。现在把宏观和微观的改革分开了,优先保证宏观经济体制的规范和全局的稳定,所以财政转向保社会职能,银行的责任约束相对硬化了。
国有企业的经营状况目前出现比较困难的局面,实际上并不是国有企业突然发生什么变化,直接的原因是经济发展阶段的变化,尤其是宏观经济体制改革迈出了一大步。比如下岗问题从1997年底开始表面化,直接原因就是金融体制改革,原先这些下岗职工是作为企业的富余人员和困难企业职工养在企业里,现在安定团结贷款这个渠道一卡住,这些企业的职工身份就变了,都变成下岗职工。
经济发展阶段的变化和宏观经济体制的变化,把国有企业的问题表面化了。怎么看待这种局面呢?我们觉得它说明了两个问题:一是这是经济发展方面的进步,也是改革方面的进步。经济发展进入买方市场以后,市场竞争加剧,必然要造成企业分化。而这种企业分化的结果,对于提高我们国家的经济素质、产业素质是有好处的。当然,有一个对困难企业的处置问题,如果解决不好,这个进步的过程就显得非常痛苦。另外,也是改革方面的一个进步,原先宏观和微观扯在一起,哪个方面的改革都很难迈出大的步伐,现在把问题分开,优先解决宏观体制问题,对于全局的稳定是有好处的。尽管这样做,给国有企业造成非常大的压力,但这是值得的。这种局面说明的第二个问题,是要求国有企业改革加快步伐,能够赶上整个经济体制改革的步伐。所以我们理解,所谓关键的时期、攻坚的阶段,实际就是这样一个背景。经济发展阶段变了,宏观经济体制改革比较快地推进了,国有企业改革的步伐不适应经济发展和宏观经济体制改革的步伐。这其中有一些必然的原因,国有企业改革是一个难点,国有企业的改革涉及到几十万个国有企业,这些国有企业很多是按计划经济的模式建立的,转到市场经济运行不是一个简单的事情,这不光是机制问题,还有复杂的结构问题。国有企业有7000万职工,把企业职工从计划经济的模式转到市场经济中运行,也不是那么简单的事情,因为机制的转换涉及到人的观念和既得利益调整。
这十几年国有企业改革的进展是非常明显的。十几年以前国有企业还仅仅是计划经济的一个生产单元。现在,不管是企业的发展规模还是企业的经营方式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大部分国有企业现在能够适应市场竞争的环境,不管这个适应是主动的还是被动的。国有企业的改革之所以现在跟不上宏观经济体制改革的步伐,还有一些深层次的问题没有解决好,这些深层次的问题制约了企业改革的进度。而且这些深层次问题,相当一部分并不是通过国有企业自身改革能够解决的。这些深层次的问题,我们分析大概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政企不分的问题。这个问题讲了很长时间,但并没有真正解决好。所谓政企不分主要有两个方面:一个是主管部门的行政干预。我们每个国有企业都有一个主管部门,主管部门名正言顺地可以干预他所主管企业的事务,企业觉得他是主管部门当然应该听他的。另一个是投资管理体制。我们的投资管理体制是一种分限额的行政审批制度,是典型的计划经济的管理方式。其所造成的问题,一个是行政介入企业的决策,再有是审批需要时间,快的也许一年能够批下来,再大一点的项目也许两年、三年。
第二,社会负担的问题。长期以来我们把国有企业看成是社会组织,让国有企业承担很多的社会责任。社会责任大概有那么几块:富余人员的问题,解决就业,以前社会上有人需要就业,那么国有企业就得招工,现在国有企业内部2000万的富余人员,国有企业富余人员一年的开支,大概是1500亿元,实际国有企业一年的利润才是400多亿元。 再有就是办学校、办医院,有1.8万所义务教育阶段的学校是企业办的; 医院是按病床数算的,全社会医院病床数的1/3是国有企业办的。
大家觉得国有企业问题特别多,但从社会的角度看,恐怕是另外一个判断。现在国有经济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大概是42%,工业产值的比重也就是百分之二十几,比重是非常低的。但国家预算内财政收入来自于国有经济的比重现在是70%左右,城镇就业中,在国有经济单位就业的比重是54.7%。这两个数字说明国有企业的社会贡献是非常之大。我们可以从企业的角度去判断一个企业,这个企业管理怎么样,效益怎么样。也可以从社会的角度去判断一个企业,从社会的角度判断企业,实际是两个指标,一是这个企业为社会提供多少就业岗位,二是这个企业为国家提供多少税收。虽然现在国有企业的问题比较多,但如果没有国有企业,财政收入的2/3就没有了,城镇就业的一半没有了,那么社会还能稳定吗?社会负担的问题实际上不是国有企业自己能解决的,国有企业希望把社会负担分解出去,可问题不在于企业愿不愿意分,而在于社会能不能接受。
第三,优胜劣汰的机制问题。既然我们选择市场经济,市场竞争是必然的,而市场竞争的结局就是优胜劣汰。不能说要市场经济但不要优胜劣汰,优胜劣汰是市场机制优化资源配置的一个主要途径,有竞争总有失败者,到最后资源向优势企业倾斜。现在国有企业要发挥优胜劣汰机制的作用很难,“优胜”逐渐可以了,“劣汰”非常困难,淘汰困难企业非常之难。所以在整体上讲,国有经济就很难形成一种自我更新的机制,特别难于适应结构调整的要求。
第四,一些非企业因素造成的结构矛盾。一般讲,如果一个企业经营不好,责任是企业的,是企业经营者没经营好。实际上因为国有企业一些非常特殊的原因,有些问题是一些非企业的因素造成的。既然要权责明确,既然要把责任搞清楚,这个责任是不是企业的就必须说清楚。
1.国有老企业的问题。长期计划经济下,企业利润要全额上交,甚至部分折旧都要集中,所以相当一部分老企业自我改造不足。现在要求这样的企业走向市场,但他的装备没有办法参与90年代的市场竞争。
2.投资决策失误造成的问题。我们的投资体制是一种行政性的决策,行政性的决策最后是找不到责任者。因此这几年投资失误造成的问题特别多,几亿、几十亿投下去以后,一点效益都没有。
3.计划经济在资源配置上造成的矛盾和重复建设造成的矛盾。虽然我们已告别了计划经济,但实际上受计划经济在资源配置和企业组织结构上的影响还是非常大的,主要表现在计划经济时期摊子铺得比较大的行业。计划经济资源配置的出发点和市场经济是不一样的,因为计划经济没有市场竞争的因素,也没有对外开放的因素,是一种短缺经济,所以各个地区自给自足,自求平衡。
还有一种情况是企业组织结构问题,这个问题前几年没有特别重视。在计划经济时期,在短缺经济条件下,我们实际是按这样一种模式去建企业的,就是市场缺什么产品,就建一个什么企业。市场缺彩电就建一个彩电厂,缺冰箱建一个冰箱厂,都是单一产品的生产型企业。这样的企业组织结构,实际上是很不合理的。最典型的是机械工业,机械工业是在计划经济时期摊子铺得很大的一个行业,而且是按照苏联模式去建的,所以分工非常细,从企业的名称上就可以看出,有化工机械厂、冶金机械厂、纺织机械厂、轻工机械厂等等,每一个行业都有自己的机械厂,为这个行业提供单一的产品。即使是通用设备也是分得很细的,第一机床厂是生产车床的,第二机床厂可能就是生产铣床的。但企业自己的工艺又是非常全的,从第一道铸造开始,一直搞到产品组装,是大而全、小而全。这样的企业组织形态,是一种典型的短缺经济下供给型的企业,建这个企业就是不断的为社会提供这种产品。这样的企业组织形态非常不适应市场经济,非常不适应结构调整。
再有一个就是重复建设。重复建设导致价格战,一旦企业陷入价格战,单一企业是没有办法自拔的。这几年我们的重复建设太厉害,而且又是在企业不能破产、难于破产的情况下搞的。这种问题是行业性的问题,单一企业没有办法解决,只能从行业角度解决。
国有企业除了企业改革层面的问题以外,还有很多深层次的问题,其中许多不是在企业层面上能解决的。政企不分的问题不在于企业,社会负担能不能分解出去也不在于企业,优胜劣汰的基础靠一个企业去建社会保障也建不成的,一些非企业的因素也不是企业能够解决的。现在国有企业改革的步伐明显不适应经济发展的要求,也不适应整个经济体制改革的要求,但是国有企业改革的步伐要加快,就不能不涉及到这些深层次的问题。
二、1998年以来国有企业改革的进展情况
1998年是三年实现两大目标的第一年。1998年在这方面有什么进展呢?1998年国有企业改革有几件大事:
一是政企分开方面实现了突破。政企不分一直是阻碍国有企业改革深化的一个障碍,但没有办法通过企业层次的改革去解决。1998年政府机构改革,在这方面实现了非常重要的突破。这次机构改革的一个重要方面是政府部门不再直接管企业,中央企业各个部门所直接管的企业都与主管部门脱钩,这就意味着国有企业不会再有一个行政的主管部门。
这次机构改革还形成了稽查特派员制度。向国有大企业派稽查特派员,对国有企业的盈亏状况和领导人的经营业绩进行考核。对稽查特派员各方面的议论比较多,我们觉得应该从这么几个角度去看:第一,要放到整个新的政企关系中去看,它是新型政企关系中的一个环节。第二,稽查特派员能够解决监督主体不明确的问题,国有企业没有监督不行,都监督却没有人承担监督责任也不行。稽查特派员制度形成以后,监督主体的责任明确了。第三,稽查特派员对企业经营者的考核更具所有者的特征,这对传统的干部人事制度实际上也是非常重要的突破。
二是国有小企业的改革是整个国有企业改革的一个重要方面。国有小企业改革的方针是多种形式放开搞活,让企业走向市场。国有大中型企业要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为什么国有小企业改革的方针和大企业不一样,这是由小企业的生产水平和行业特点所决定的。小企业改革的方针就是允许其选择适合于它的企业财产组织形式,股份制、股份合作制、承包、租赁等等。前几年小企业改革步伐比较快,有些非常成功的典型,如山东诸城。但是也出现了一些偏差,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一是用行政手段、用搞运动的方式强制推行改制,比如说去年比较突出的刮风出售。二是强迫入股,前景不清的企业,职工不愿意入股,那么不入股就下岗,必须入股。三是逃债,债务很高的企业,改完制以后,把债务人给改掉了,没有人承担债务。
用搞运动的方式出售小企业,造成的后果也非常严重。去年,国家经贸委发了一个文件,名称是《关于制止出售小企业成风有关问题的通知》。
国有小企业改革中出现的种种偏差,并不真正解决问题,而且会带来很多的后遗症。为什么会出现偏差,主要是相当一部分地方政府在推进国有小企业改革时,操作过于简单化。国有小企业改革的方向绝对应该坚持,但改制必须规范,必须做非常细致的工作,改一户成一户。这户企业怎么办,通过什么方式改制,一户一户做,争取改一户成一户,不搞运动,搞运动不解决问题。
三是去年另一项比较重要的工作是社会保障制度和职工再就业工作。职工下岗问题从1997年下半年变得非常突出,原因就在于宏观经济体制的变化,使隐性的失业显现化。在这样的形势下,党中央、国务院全力以赴抓再就业工作。1998年初召开了再就业工作会议,规格非常之高。再就业中心成为一种全国性的临时保障措施,镕基同志讲这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保障制度。全党、全国上下努力抓了一年,再就业中心工作完全铺开了。到去年底国有企业610万下岗职工,99 %进入再就业中心,领到基本生活费的占93.2%。总体上讲,“面”基本上覆盖了,绝大部分地区可以做到下岗职工不进“中心”不给钱,只要进“中心”不欠钱,真正有困难的下岗职工,只要进“中心”就能保证基本生活费,当然现在保障水平不够高。再就业工作是意义非常大的事。
再就业中心不单是临时性保障性的措施,从改革的角度讲,也是有非常重大意义的。具体表现在两方面:一是国有企业第一次有了分流富余人员的途径和渠道。二是再就业中心是推进就业制度改革和就业市场化的一种形式。去年在社会保障管理体制方面也有一些大的进展。一是解决了社会保障工作体制分割的局面,原先五个部门管,去年机构改革后是一个部门管,责任是明确了。二是11个部门的行业统筹,8 月底下放到地方了,这有助于地方以省为单位发展区域性的、社会化的社会保障制度。
1998年国有企业改革除了上述三个方面的重要进展,其它方面的工作也基本上按计划正常推进。兼并破产工作,去年400 亿元呆坏帐准备金,解决了1144户国有大中型亏损企业的兼并和破产问题;纺织压锭重组,压锭和减员的任务都完成了,减亏任务只差4亿元, 也是很不容易的;增资减债政策,去年拨改贷转国家资本金已经转完,经营性基本建设基金转国家资本金的工作已经开始,在股市情况不好的情况下到境内外上市的企业有120家,A股109家,B股8家,H股3家,一共筹集资金941亿元;分离企业办社会负担,去年也有了一些新的进展,以前分离企业办社会负担是总结推广长沙的经验,去年已经开始出现省一级的突破,福建省去年把全省所有国有企业办的学校一次性的接到社会上去,福建省的国有企业已经做到不再办学校,其它的省也在推进。
三、今年国有企业改革的想法和对企业改革的总体分析
今年是三年实现两大目标的第二年,也是关键的一年。今年的工作要紧紧围绕三年的目标进行安排,力争通过今年的工作多解决一些问题。三年摆脱困境的工作,想进一步做实一点,大概思路是把握三个环节:
1.把工作对象搞明白。三年摆脱困境,1998年是第一年,1997年底的企业年报数是基础。1997年国有及国有控股大中型企业是16874户, 亏损6599户,亏损面是39.1%,现正与国家统计局对亏损企业进行核对确认。
2.制定配套政策。把有限的政策手段集中用于解决国有大中型亏损企业的脱困工作。比如说兼并破产政策,以后小企业不能再享受了,集中在国有大中型亏损企业;企业上市的政策,争取与脱困结合起来;企业领导班子建设等问题,希望能够在重点脱困企业中有突破;对分离企业办社会负担等其它问题,准备12个方面的配套政策加上去,能够帮助大中型亏损企业多解决些问题。
3.落实指导责任。摆脱困境的主体是企业,企业自己不走出去,谁帮也帮不成。但是考虑现在的条件下政府不帮一把不行,所以根据企业的行业特点和所在地,分解了指导责任。地方企业地方负责指导;中央企业行业管理部门负责指导。指导单位要帮助企业分析亏损原因,明确企业摆脱困境的途径,帮助企业制订脱困方案。责任制明确后也有反映,说搞责任制不更是政企不分吗?我们是这么看的,政企分开没有问题,政企分开重要的是对好企业不要干预它。但对困难企业,如果政府不帮一把还真是不行,因为好多困难企业之所以陷入困境是有多方面的原因,政府这方面的原因也是一个重要的方面。如果说政企分开,不管企业多困难,你找市场别找我,相当一部分困难企业很难摆脱困境。
脱困工作做这样的安排,有助于把工作落实,做实以后,也要防范另外一种倾向,就是责任明确以后要防止诱发短期行为,在政策上应该有所防范,这方面是有教训的。当确定一个阶段性目标时,就要考虑到这个阶段性目标可能会引起的一些问题。三年是个阶段性目标,国有企业整体的改革肯定要持续比三年更长的时间,当设定短期目标的时候,要想到可能诱发一些短期行为。今年的企业兼并破产改革有一个大的调整,以前兼并破产工作原则上是多兼并少破产,怕影响社会稳定。今年明确以破产为主,个别兼并的要看兼并的主体有没有积极性。以破产为主搞兼并破产工作,目的之一就是防范一些短期行为,因为有些兼并是政府在操作,效果不好。
围绕脱困工作,要做一系列工作。工作对象搞明白,集中政策手段解决这些企业的问题,再把责任分解加大各个方面的责任。除了这些工作以外,1999年的国有企业改革还要突出几个重点:
第一个重点是现代企业制度建设。现代企业制度建设是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主要的形式是公司制。试点企业中央在搞百户试点,地方上搞的试点就更多。但是试点企业改制的效果很不一致,有些效果比较明显,有些效果不明显,还有一些是翻牌的。从试点企业的情况看,一般讲多元投资主体的效果比较好,国有独资的差一些;新企业效果好,老企业差一些。为什么效果不一样,有几个因素,一个政企是不是分开,如果政企不分,政府和企业搅在一起,企业改制是不可能真正有效果的。“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我个人认为权责明确是关键,而权责明确要实现,政企分开是前提。另外,一些非企业的因素的包袱是不是甩掉了,我们看效果时,往往跟企业的经济效益要挂在一起,而有的时候现代企业制度并不能完全解决企业的生死问题。比如说这个企业社会的包袱非常重,历史遗留的问题又非常多,有种种的先天不足,挂上现代企业制度的牌子这个企业还是没法活。还有,改制以后法人治理结构是不是规范运作,是不是有透明度。法人治理结构有机制转换作用,但必须规范运作。透明度是有效监督的基础,国有企业如果没有一个透明度,肯定是做不好的。还有一个因素,内部改革是不是到位,如果三项制度改革没有到位,不能设想建成现代企业制度。
通过我们对现代企业制度工作的分析,下一步推进现代企业制度建设准备突出几个重点:一是改制的形式尽可能多元化,少搞国有独资公司,但是试点企业集团母公司现在是难以做到的。二是改制要规范化,要有透明度,改制如果不规范,最后可能就没有效果。三是改制的组织要强调配套改革,有一些问题不是企业自己能够解决的,在这方面我们比较推崇上海的改革方法,以五大机制推进现代企业制度建设,即:企业优胜劣汰的机制、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机制、职工能进能出的就业机制、经营者择优录用的机制、社会保障机制。所以上海企业的改制效果是相对比较好的。
第二个重点是几个重点行业的重组。有一些企业的困难是行业性的,或是由于计划经济时期产业布局造成的,或是这几年重复建设造成的,行业性问题靠企业自己没有办法解决。从企业角度解决问题,可能与宏观结构优化的方向还不一定一致。比如钢铁工业,全国有1700多家生产企业,从行业角度看重复建设,太分散,需要进行结构调整,扶持一些好的,淘汰一些差的。从企业角度看,结论可能完全不一样。比如说50个困难的钢铁企业派50个调查组下去,最后调查组汇报的可能是一样的结论,这个企业不够经济规模,要摆脱困境就要上规模、上水平。但是我们只有一亿吨的市场,如果这些已经非常分散、规模非常小的企业,在这个基础上,再加大投入,上规模、上水平,宏观上将是灾难性的结果,所以说行业性的调整是需要的。
1998年纺织行业压锭重组是行业性结构调整的一次尝试,国家给补贴,制定扶持政策,压缩过剩的生产能力,帮助困难企业退出,提供了一些宝贵的经验。1999年需要重点进行调整的行业是五个:纺织、煤炭、冶金、有色、军工。通过结构调整,要淘汰一批低水平的、过剩的生产能力,解决一些行业性的结构问题。几个行业正在作调整规划。今年搞行业重组非常有意义,但是难度非常大。一个难点是在市场化的条件下如何推进行业结构调整,是个需要深入研究的问题。在市场经济的环境下依靠行政手段、逆着市场操作,效果是不会好的。第二个难点是投入怎么解决。行业性的结构调整,没有投入是调不动的,即使要关闭企业,也是需要投入的,因为人需要安置。
第三个重点是推进小企业的改革与发展。国有小企业的改革是要在去年的基础上规范。如果“刮风”、强迫入股、逃债这几类偏差都纠正的话,我们就会发现国有小企业改革也非常难,急于求成不行,争取改一户成一户。今年的国有小企业改革是在规范改制、健康改革的基础上,还要重视小企业后面的一套制度建设。所谓小企业后面的制度建设,一是保障制度建设,二是扶持体系建设。小企业是市场竞争的弱者,需要政府扶持,去年政府机构改革中国家经贸委新组建一个中小企业司,是中国第一次有一个政府机构去管中小企业的事情。这实际是国际通常的做法,市场经济国家没有冶金部、没有化工部,但政府里往往有一个中小企业局或是中小企业部,负责制订中小企业政策和扶持体系建设。现在我们专门有一个机构管,负责中小企业的改革和发展,一些地方信息、融资、销售、技术、培训的服务体系现在正在推进。
除这些重点工作以外,国有企业改革其他方面的工作也有了一个安排。兼并破产工作的操作层次上浮,这次不再分到试点城市了,以破产为主,尤其是解决一些大企业破产,还有资源衰竭煤矿的关闭、资源衰竭的有色金属矿的关闭,操作层次上有利于集中政策手段解决一些大问题。分离企业办社会负担争取能够再进一步推进,福建省今年能够解决全部企业办社会的负担,争取其它几个省,至少第一步先把学校问题解决了。再就业工作主要是在1998年工作基础上巩固和完善再就业中心,去年的工作力度非常大,但是工作做的不细,今年要进一步完善化。今年还要重点做好清理劳动关系的工作,这也是一个很碰硬的事情。同时要提高社会保险的覆盖面,三资企业、其它所有制经济都要进去,要提高收缴率,这样来提高保障能力。
尽管国有企业改革面对的问题非常复杂,几十年积累的问题、多方面的综合性问题。但通过这几年国有企业改革的探索大致的路子比较清楚了。国有企业改革大体上包括三个环节:第一个环节是改制,对国有小企业是多种形式放开搞活;对中型企业是尽可能的股权多元化,通过多元化形成一个制衡的机制;对于国有大企业、试点企业集团,股权多元化不太可能,办法是政企分开、所有者到位、明确经营责任,加大激励与约束。第二个环节就是在改制过程中要把企业的社会负担减出去,要把企业历史遗留的问题、不是企业造成的问题逐步消化掉。第三个环节是把社会保障制度建设好,使国有企业能够正常的优胜劣汰。所有者到位、产权是明确的、责任是清楚的,这个企业也不一定经营得好。经营不好也没有关系,能破产、职工能安置消化掉就可以了。国有企业改革从最粗的轮廓看,大概就是这三个环节,当然三个环节中具体问题的解决是需要一个过程的,而且需要很多可操作性的政策和办法。
四、有关企业集团试点工作的问题
企业集团试点工作重点主要是:
1.做好试点方案。为什么要搞试点方案,这个问题讲过几次了,关键是给企业自己做,不是为政府做。如果一个大企业要是不研究自己长远发展,如果不研究自身体制的完善化,这个企业是非常危险的。大企业不像小企业,小企业走到哪里是哪里,是跟着别人走的;而大企业自己就是一个市场开拓者,所以必须研究发展问题,研究战略问题,必须研究自己的体制怎么完善,这是对于试点企业集团的一个基本要求。
2.外部环境问题。试点企业集团的规模大、涉及问题的层次高,许多问题都是通天的事,要在体制上一揽子解决,现在还不具备条件。所以要通过制订配套政策一项一项解决,争取一条一条把外部的体制关系理清楚。
3.内部制度建设。企业搞大以后,靠一把手事必躬亲是做不好的。大企业要真正稳定发展,必须把企业的经营和管理放在一套制度化的基础之上。当前我们大部分大企业内部的制度化建设是跟不上的,所以企业发展显得不稳定。
除了以上三点,还有两个问题:一是内部一体化、内部整合问题。企业集团能不能是一个真正的集团,取决于内部能不能重组整合。我们相当一部分企业集团是若干家企业归在一起,但内部不能调整,这是一个很大的问题。如果内部不能够整合,集团内部子公司的优势不能互补,甚至还互相抵消,这是当前企业集团发展的大问题。这个问题在我们的现实条件下特别难解决,尤其是强强联合的企业,干部怎样安排,企业之间的既得利益怎么办,我们希望大家可以探索一下。二是内部的三项制度改革。内部三项制度改革到位是一个企业真正有竞争力的基础,人不干活企业改成什么体制也不行。而大企业内部三项制度改革一般说比较滞后,亟待加大改革的力度。以上两个问题都是下一步需要解决的。
标签:国有企业改革论文; 宏观经济论文; 国内宏观论文; 社会改革论文; 企业责任论文; 社会体制论文; 经济论文; 市场竞争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