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隧道在掘进过程中如遇顶板松软、破碎,过陷落柱、断层交岔点等特殊地质条件时,支护较困难。本文介绍了隧道变形原因及影响,并对断面支护效果差原因进行了分析。给出了合理的主动联合支护方案,进行了现场监测支护效果,结果表明:对隧道锚杆+锚索+喷浆联合支护后,隧道毛洞拱顶沉降量为265mm,沉降量较小,支护效果好,能够保证隧道在服务年限内安全使用,取得了良好的技术经济效益。
关键词:地质构造;联合支护;监测;围岩控制
0 引言
隧道在掘进时受断层影响严重,应力复杂,围岩破碎极易垮落,断面易出现片帮冒顶等,影响施工进度和施工质量,因此过断层巷道支护技术是巷道支护技术研究的重点[1]。在过断层破碎带巷道支护时早期采用砌碹、刚性金属支架、等被动支护方式,效果往往不理想,通过变被动支护为主动支护,采用“锚网索喷注” 主动支护技术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1 隧道变形原因及影响
(1)隧道围岩条件。发生大变形的围岩主要有:①显著变质的岩类,如片岩、千枚岩等;②膨胀性凝灰岩;③软质粘土层和强风化的凝灰岩;④凝灰岩和泥岩分互层;⑤泥岩破碎带和矿化变质粘土等。这类围岩的凝聚强度c值较低,内摩擦角值很小,单轴抗压强度较低。
(2)隧道处于高应力区,且大变形地段的隧道一般埋深在100m以上[2]。
(3)隧道围岩长期含水导致岩性变化,影响支护效果。
深埋隧道通过软岩和断层带时,在高的地应力和富水条件下通常产生大变形。这种隧道围岩变形量大,而且位移速度也很大,一般可以达到数十厘米到数米,如果不支护或支护不当,收敛的最终趋势是隧道将被完全封死,如果发生在永久衬砌构筑以前,往往表现为初期支护严重破裂、扭曲,挤出面侵入限界。这种大变形危害巨大,严重影响施工工期或者线路正常运营,而且整治费用高昂[3]。
2 断面支护效果差原因分析
(1)锚杆安装机具不到位,容易将锚固剂的化学结构破坏,影响锚固效果。
(2)地质条件差总体呈走向近北东的背向斜褶曲构造,地层倾角2°左右,发现3条断层,钻探手段查明陷落柱的富水性和导水性,对于导水、充水的陷落柱应当留设防层[4]。
(3)锚索的“三径”匹配不合理,锚固性能不可靠。锚杆、锚索与锚固剂以及钻孔的直径大小,是锚固性能是否可靠的关键,锚固端的“三径”匹配不合理,锚固性能就不可靠。
(4)锚索的预紧力值偏小,锚索抗拉强度大,主动支护能力强的效果远远没有发挥出来[5]。
(5)工人没按要求施工,锚索安装后锚杆未进行二次紧固,导致锚杆支护预紧力损失甚至锚杆支护失效。
(6)断面金属网搭接方式有待改进,尺寸不合理影响断面支护效果。
(7)锚杆未使用减摩垫圈,锚杆螺母和托盘之间的摩擦力太大,锚杆预紧力矩转化为锚杆托力效率太低。
3 复杂地质构造带隧道联合支护参数
巷道整个断面共11根锚杆,它们间距1050mm;两根底角锚杆距离地面均为408mm,锚杆排距参照它们的间距确定是1000mm。断面锚杆、锚索布置建议方案如图1所示。:
3.1锚杆支护参数
采用左旋螺纹钢高强锚杆规格为Ø20mm×2000mm。匹配型号是120mm×120mm×10mm的高强螺母与高强拱形托盘。工人打钻时候钻孔直径为28mm,使用的药卷规格为K2335和Z2360,辅助支护采用金属网和钢筋梯子梁联合支护,顶部梯子梁有效长度是5000mm,采用规格Ø14mm的钢筋自行加工;巷道顶板金属网型号是5000mm×1100mm使用菱形网来匹配,相邻之间网搭接大约100mm,用铁丝进行联结。施工时候锚杆预紧力矩要确保不少于300N•m[4]。
3.2锚索支护参数
采用长7.3m的1×7股Ø17.8mm,高强锚索,锚索的有效长度为7.2m,锚索排距为2000mm,锚索一排打1根。药卷型号为1支K2335,2支型号Z23603,锚索托盘匹配300mm×300mm×12mm的高强平托盘,施工时候锚索预紧力应≥250kN。锚索锚固力不低于300KN。
遇构造段变化较大的地段,锚索长度可根据需要调整,可增加锚索长度。锚索应深入稳定顶板2~3m。
图1断面锚杆、锚索支护图
3.3表面喷浆
设计方案中喷射混凝土强度是C20,喷射混凝土配比为:水泥∶砂子∶石子=1∶2∶2。刚开始喷时可适度减少石子掺量。水灰比为0.4~0.5。原材料按照重量计,称量的允许偏差值:水泥和速凝剂均为2%,砂子和石子均为3%。设计方案中喷浆厚度为150mm,一次喷射混凝土厚度为50~70mm,并要及时复喷,复喷间隔时间不得超过2个小时。否则应用高压水重新冲洗受喷面。
4 支护效果监测分析
对隧道锚杆+锚索+喷浆联合支护后,现在监测支护效果。初期隧道支护阻力变化明显,35d内随着时间的增加支护阻力逐渐增大。随后支护效果开始体现,支护阻力开始趋于平稳,支护阻力在40d内开始趋于稳定,到67d开始收敛。左右拱腰收敛应力分布为43.6MPa和33.7MPa。联合支护后毛洞拱顶沉降量为265mm,沉降量较小,支护效果好,能够保证隧道在服务年限内安全使用。
参考文献:
[1]张成平,韩凯航,张顶立,等.城市软弱围岩隧道塌方特征及演化规律试验研究[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14,33(12):2433-2442.
[2]王清标,蒋金泉,路林海,等.不同开挖方式对近距离交叠隧道影响模拟研究[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13,32(10):2079-2087.
[3]耿萍,何悦,何川,等.穿越断层破碎带隧道合理抗震设防长度研究[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14,33(02):358-365.
[4]李树忱,冯丙阳,马腾飞,等.隧道格栅拱架喷射混凝土支护力学特性[J].煤炭学报,2014,39(S1):57-63.
[5]洪开荣.我国隧道及地下工程近两年的发展与展望[J].隧道建设,2017,37(02):123-134.
作者简介:
鲁亚东(1995-),男,汉族,河南省鹿邑县,本科,单位:河南理工大学能源科学与工程学院交通工程专业。
陈皓东(1996-),男,汉族,云南省昆明市,本科,单位:河南理工大学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车辆工程专业。
王艺颖(1998-),女,汉族,河南省洛阳市,本科,单位:河南理工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土木工程专业(中外合作办学)。
论文作者:鲁亚东,陈皓东,王艺颖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2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0/17
标签:隧道论文; 围岩论文; 锚杆论文; 锚固论文; 断面论文; 效果论文; 断层论文; 《基层建设》2018年第2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