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农村党员是新时代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内部力量,是党在村民中的重要骨干力量,也是村民中的先进代表。但是农村党员在参与乡村振兴中存在着诸多问题。因此,有必要针对存在的问题进行解决路径研究,通过加强价值观引导与宣传、增强法制观念、创新培训方式、增强农村党员党性等方面作为实现路径。从而激发农村党员参与乡村振兴战略的积极性,为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提供源源不断的内部动力。
关键词:乡村振兴;农村党员;实现路径
一、引言
乡村振兴战略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三农”工作基于新时代这一重大历史时期背景做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党对过去提出的重要农村战略的系统总结和升华[1]。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人力资本是乡村振兴的关键要素[2],乡村振兴战略中的内部动力是乡村中的本土人才,而农村党员则是我们党在村民中的重要骨干力量,也是村民中的先进代表,这就要求农村党员在乡村振兴战略中必须要发扬共产党人的先进性,为更有力地促进乡村振兴战略在乡村落地开花做出自己的贡献。但是,部分农村党员自身仍存留小农思想、法律意识淡薄、文化理论水平相对较低、学习新理论动机不强等问题。因此,针对农村党员参与乡村振兴存在的问题提出有效的解决路径,具有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二、农村党员参与乡村振兴的实现路径
(一)加强正确价值观引导与宣传
农村党员由于长期深受传统观念影响,且长期在乡村从事生产生活,对外界新生事物总体趋于保守。因此,要引导农村党员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就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表率,引导农村党员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忠实的实践者。通过宣传引导增强其自觉性,远离封建残余迷信等不合时宜的社会习性。将提升农村党员的思想观念作为重点,确保农村党员的思想观念符合时代要求,从而助推乡村振兴战略。对于年龄阶段不同、文化程度不同、理论素养不同的农村党员必须分门别类地进行有计划、有针对性的培训,通过对农村党员进行新知识、新理念、新农业科技运用的培训,提升他们参与和适应市场经济的能力。最后,要注重创新农村党员教育理念,改变教科书式教育,通过树立典型、学习借鉴优秀样板等来提高农村党员参与乡村振兴战略的积极性,引导农村党员树立新时代、新作为、自己建设自己家乡的新风尚,最终促进乡村振兴建设朝着健康方向发展,为乡村振兴提供基础保障。
(二)增强法制观念
增强农村党员法制观念,需要加大对农村党员的法律知识培训和教育。首先通过“送法”进乡村、法律援助进千村等多种渠道来对农村党员进行培训教育,通过系统的培训切实增强农村党员的法制观念。只有让农村党员了解和掌握相关法律知识,才能逐渐形成依法守法的法制思维。其次,通过采用乡村广播,定期对“普法栏目”,法律节目进行法律知识普及和宣传,使农村党员通过较为浅显的案例来深刻理解相关法律的内涵,并在实际生活中加以运用。当村民遇到纠纷时农村党员可以运用相关法律知识起到表率带头作用,从而减少不和谐案件发生。最后,对于增强农村党员法制思维来说,这是一个系统的、长期的、有针对性的教育过程,要长期不断坚持才能出成效。事实上也只有不断强化农村党员的法制观念,才可以为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提供和谐保障。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三)创新农村党员教育培训方式
党的十九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论述人才是第一资源的观点,并指出人才是创新的根基,是创新的核心要素[3]。要想切实提高农村党员的战斗力,发挥好农村党员的桥头堡作用,只有加大对于农村党员的教育培训。首先,对于农村党员的培训要将“学校”与“实践”相结合,共同教育培训农村党员。特别是年富力强的农村党员,让其脱产进入农业学校、县镇级党校学习新农科新知识、了解党和国家的新路线、新政策,切实增强他们的理论水平和认识。同时,也应该加强农村党员的专门技能知识培训,消除影响乡村振兴战略的不良因素。其次,农村党员因为受到自身文化水平低、学习培训形式过于生搬硬套,自身学习动力不强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出现了农村党员学习新理论时积极性不高、动机较不强等问题。因此,可以利用晚上开办夜读党校班、优秀事迹分享班、农技分享班、和谐幸福家庭建设分享会等多种主题活动。同时,可改变乡村社会中一些不良风气,还可以让农村党员掌握农业和其他知识。最后,通过教育培训来激发农村党员的学习动机,从而充分发挥他们的先锋模范作用,让他们有条件、有力量战斗在乡村振兴的前线。
(四)增强农村党员党性
加强农村党员党性教育,逐步完善农村党员党性教育长效机制,对提高农村党员队伍素质,参与乡村振兴发展,有着重大而深远的影响。首先要建立更加灵活、更开放、完善的党性教育培训局面,通过多点多面来增强农村党员的党性修养。如:依托各级党校、行政学院、社会主义学院、干部培训学院为主攻点,同时合理运用高校优质资源以及干部培训基地,由此可以实现农村党员党性教育全覆盖,确保哪里有党员、哪里就有教育。同时,还需要利用农村党员农闲时间,开展送教进村活动,组织各级党校教师、讲师、先进典型代表等进入农村,采取简单的流动讲学,提高农村党员党性修养,确保农村党员党性教育的常态化。因为,增强农村党员党性不是一蹴而就的,是一个系统、长期综合的过程。可以通过借助现代传播工具手段,来拓宽增强农村党员党性教育的渠道和方式,形成党性教育的系统化、常态化机制。最后,要利用好传统宣传工具,加强舆论宣传,定期播报党和国家新路线、新政策、以及取得的各类成就。通过探索多种方式与渠道,实现农村党员接受党性教育的常态化。
三、结束语
乡村振兴战略是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提升亿万农民获得感和幸福感、巩固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和实现中华文明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4]。在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过程中,人才路径是实现乡村振兴“以一当百”效应的重要路径[5]。农村党员应该发挥自身的主人翁意识,体现共产党员的先进性、纯洁性。虽然部分党员身上存有这样或那样的问题,找到存在的问题症结,通过解决路径的实施,农村党员将有效地克服现存的问题,从而为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以及在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恢弘征程中,谱写属于农村党员的壮丽篇章。
参考文献
[1]王亚华,苏毅清.乡村振兴——中国农村发展新战略[J].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7,06.
[2]夏雪兰.实施乡村振兴,留住乡村人才是关键[J].新农村(黑龙江),2018(22):11-11.
[3]张霏霏.双创背景下我国科技人才政策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18.
[4]唐任伍.新时代乡村振兴战略的 施路径及策略[J].学术前沿,2018.
[5]刘合光.乡村振兴的战略关键点及其路径[J].中国国情国力,2017(12):35-37.
作者简介:任焦阳(1994-),男,四川巴中人,哈尔滨商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
论文作者:任焦阳
论文发表刊物:《知识-力量》2019年10月4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8/29
标签:农村党员论文; 乡村论文; 党性论文; 战略论文; 路径论文; 法制观念论文; 教育培训论文; 《知识-力量》2019年10月40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