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玉国
腾冲市中医医院 云南腾冲 679100
摘要:目的:探究中医护理促进脑卒中偏瘫患者康复的效果。方法:抽选2015年-2017年前来我院就诊的86例脑卒中偏瘫患者作为本文的研究对象,使用随机抽样法将患者划分为两组,即观察组(43例)和对照组(43例),观察组给予中医护理,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对两组患者临床效果及护理前后HAMD、NIHSS以及ADL的评分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高达97.67%;对照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76.74%,两组总有效率相比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护理后两组患者HAMD和NIHSS评分有所降低,ADL评分有所升高,观察组患者降低值和升高值较对照组明显,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中医护理可对脑卒中偏瘫患者的临床症状进行有效改善,并且其生活质量会明显提升,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和使用。
关键词:中医护理;脑卒中偏瘫;康复效果;分析
脑卒中属于脑血管疾病中的一种,如未及时进行治疗将会产生一些并发症,偏瘫是其常见的并发症,脑卒中偏瘫患者的神经功能会有不同程度的损伤,肢体活动会受到限制,生活质量会明显下降[1]。脑卒中偏瘫患者后期康复阶段至关重要,给予一定的护理干预可加快恢复速度和效果,以前临床上经常实施常规护理,但经观察发现效果并不明显[2]。现阶段,中医在各类疾病治疗及护理中得到广泛应用,在保证效果的同时可降低副作用,本文抽选我院收治的86例脑卒中偏瘫患者对中医护理促进其康复的效果进行研究,具体内容如下所示。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抽选2015年-2017年前来我院就诊的86例脑卒中偏瘫患者作为本文的研究对象,使用随机抽样法将患者划分为两组,即观察组(43例)和对照组(43例),观察组中男性患者例数为23例,女性患者例数为20例,年龄在43.56-72.50岁之间,年龄中位数为(58.03±15.67)岁;对照组中男性患者例数为22例,女性例数为21例,年龄在43.50-72.53岁之间,年龄中位数为(58.02±15.71)岁,本次所选患者在性别、年龄及疾病类型等方面的差异不显著(P>0.05)。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给予中医护理,护理内容如下:其一,护理人员需要指导患者进行肢体锻炼,让其每天活动患侧肢体,例如:抬起、外展以及内旋等等,锻炼需要遵循循序渐渐的原则,避免出现受伤的情况,每天进行三次,每次时间在十分钟左右,并且每隔一定时间对患者的体位进行调整,避免长时间保持一个姿势肢体出现麻木的情况。其二,脑卒中偏瘫患者可能会存在面部肌肉瘫痪的情况,说话比较费力,为了改善此种情况护理人员需要指导患者进行发声训练;对于无面瘫的患者需要指导其进行吹气,进而加快偏瘫的恢复速度。其三,护理人员需要做好穴位按摩及针灸的工作,当患者偏瘫位置位于面部时需要对其当阳穴,上关穴以及下光穴进行按摩,当患者偏瘫位置位于上肢时需要对其外关穴和天泉穴进行按摩,当患者偏瘫位置位于下肢时需要对其殷门穴以及委中穴进行按摩,每次按摩时间在20分钟左右,每天进行一次,将患者出现肌肉萎缩和功能衰退的情况降至最低;根据患者情况选按摩穴位进行针灸处理,每天针灸一次,每次针灸时间在5小时左右,最大程度的缓解患者症状,加快恢复速度。
1.3 疗效评定标准
本文使用Ashworth痉挛方法对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评定,包括治愈、显效、有效及无线四个等级,治愈:患者肢体肌力恢复正常,能够正常说话与活动;显效:患者Ashworth降低级数在两级左右;有效:患者Ashworth降低级数在一级左右;无效:患者Ashworth级数未发生明显变化。
1.4 统计学分析
将此次研究过程中得到的数据全部输入计算机中,使用SPSS21.0的统计学软件完成计算、整理和分析分工作,其中计数资料采用(n,%)表示,使用卡方检验,计量资料采用均数±平均数()表示,采用t检验,P<0.05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
观察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高达97.67%;对照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76.74%,两组总有效率相比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3 讨论
中医认为脑卒中偏瘫的发病原因包括邪气入侵,脉络空虚、阴阳以及气血运行受阻等等,基于此疏经通络、活血化瘀以及调节阴阳等是治疗的关键。脑卒中偏瘫患者的大脑细胞会受到不同程度的损伤,在后期会出现语言障碍,肢体障碍以及认知障碍,其生活质量将会受到较大的影响,为此如何促进脑卒中偏瘫患者的康复效果被列入医学研究中[3]。以前多数医院均使用常规处理方法,其可为后续治疗过程提供有利条件,但是不能对患者偏瘫的情况进行改善,整体效果有待提升。中医护理根据患者实际情况进行肢体锻炼,发声练习,穴位按摩以及针灸,通过以上操作可对患者肢体活动能力进行提升,本文抽选我院86例脑卒中偏瘫患者对其价值进行探究,结果为观察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高达97.67%;对照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76.74%,两组总有效率相比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护理前两组患者的HAMD、NIHSS以及ADL评分无过多差异(P>0.05),护理后两组患者HAMD和NIHSS评分有所降低,ADL评分有所升高,观察组患者降低值和升高值较对照组明显,P<0.05有统计学意义。
总结全文,中医护理可对脑卒中偏瘫患者的临床症状进行有效改善,并且其生活质量会明显提升。
参考文献:
[1]吴江艳.中医护理促进脑卒中偏瘫患者康复的临床效果分析[J].光明中医,2016,31(21):3202-3203.
[2]杨小燕.实施中医护理对于促进脑卒中偏瘫患者康复的效果分析[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7,5(17):64-65.
[3]张静.中医护理促进脑卒中偏瘫患者康复的临床效果观察[J].内蒙古中医药,2017,36(2):179-180.
作者简介:李玉国(1979年4月14-)女;汉族;云南 腾冲人;护师;本科;主要从事护理工作。
论文作者:李玉国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8年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5/28
标签:患者论文; 脑卒中论文; 中医论文; 效果论文; 两组论文; 统计学论文; 肢体论文; 《健康世界》2018年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