刍议建筑结构设计中的抗震设计分析论文_李茜

刍议建筑结构设计中的抗震设计分析论文_李茜

连云港市教育建筑设计院有限责任公司 江苏连云港 222000

摘要:地震对于建筑物具有较强的破坏力,抗震设计是建筑结构设计中保证建筑物安全性、稳定性的最重要因素,提高建筑结构抗震能力是非常具有现实意义。在建筑结构抗震设计中,必须以建筑结构的实际情况为主,以强化建筑的抗震特性。

关键词:建筑;结构设计;抗震设计

建筑工程中的抗震设计对于提高建筑结构稳定性、安全性具有重要的作用,对于促进建筑行业的良性发展具有深刻的影响,因此抗震设计的合理性十分关键。但是我国幅员辽阔,各地的地质情况、环境因素都各有不同,故而并没有形成统一的抗震设计的标准以及理论。

1建筑结构抗震设计内容、目标

在建筑结构设计中,抗震设计的主要内容是设计人员通过以往地震中建筑倒塌的数量、情况等进行总结,并在此基础上结合当下的设计理念、建筑地的实际情况来进行趋于完善的抗震结构设计,使建筑能够抵抗一定等级的地震灾害。

抗震设计的目标是为了保证人们的财产、生命安全等,为其提供更加稳定安全的生活环境。因此,设计人员在应当充分考虑地震的主要作用力,以便站在全局的角度完成抗震参数的设计,使建筑结构的外形、结构、构件质量等都能够提高建筑的质量,以完成抗震目标。

2建筑结构设计中抗震设计的标准

(1)我国在建筑结构设计的抗震设计方面有明确的抗震设计规范,这就要求在进行抗震设计的过程中必须遵循设计的原则,严格执行设计施工的标准,从以往的建筑设计中总结经验,结合建筑结构的实际情况,进行科学的设计。

(2)在防震措施方面要选择多级防震。传统的建筑一般都是采用三级防震措施,也就是做到小震不坏、中震可修,大震不倒。

但是就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建筑结构的防震模式必须采用多级设防,尽可能提高建筑主体的抗震能力,降低经济损失,提高在地震中建筑的安全性能。

(3)结合概念设计理论和性能设计理论。在综合考察建筑施工地的具体情况下,进行科学严谨地勘察,掌握第一手资料,进行综合性分析,做出最有效的战略设计方案。

3建筑结构设计中的抗震设计

3.1慎重选择建筑场地

抗震设计中首先要考虑的就是建筑场地的选择问题。场地选择不好会大大降低建筑物的抗震能力。地震发生时伴随着一定的地质活动,因此,在建筑结构选择场地时,要尽量在一些平坦开阔地域建筑房屋。地质较为活跃地带,不适合房屋的建筑。另外,土质的疏松对于建筑结构也有很大影响,在选择场地时,要对建筑地带的土质问题进行慎重分析。在一些密实度较大,土质较硬且土质均匀的地带适合建筑房屋,更有利于提高建筑结构的抗震能力,保证建筑结构的稳定性。

3.2做好建筑工程项目的空间设计

在开展建筑工程项目结构抗震设计时,一定要做好空间布置以及设计工作,也就是做好建筑结构平面与其立体空间两方面的设计工作,以使得建筑工程项目结构抗震效果得到保障,同时保证空间布置设计的科学性、合理性,还可以使得建筑工程项目的结构内部空间更具有稳定性。在进行空间设计时,需要注重以下几个方面:

(1)在开展建筑工程项目平面结构设计时,需要注重均衡性。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由于在地震灾害出现之后,建筑项目往往会受到地面运动过程中所出现的应力,所以在对建筑工程项目的平面结构展开设计时,需要确保其可以承受住来自于多方面的作用力,这就需要建筑的平面主轴方向存在相对较高的稳定性、强度以及刚度,以使得建筑结构更好的对抗地震灾害所引发的强大冲击力。由此在对建筑结构展开设计时,一定要保证其稳定性、刚度以及强度,这样建筑项目平面方向的结构就可以更为有效的抵挡地震灾害所带来的冲击力。

(2)需在保证建筑使用功能的前提下,尽可能的简化建筑结构。这是由于随着建筑结构的复杂程度不断攀升,为了保证建筑的正常使用,需要投入使用更多的维持力量,这有可能会造成建筑结构的稳定性下降,所以可以通过简化建筑结构来使其稳定性得到更大的保障。由此在实际设计阶段,需要大大简化建筑结构设计内容,以避免结构稳定性受到过多不良因素的影响。同时通过计算机手段,来对建筑结构之中主要和地震灾害作用力相互对抗的承受结构施以加固处理。

(3)在对建筑结构进行设计时,需要注重结构的整体性。为了使建筑结构更具有整体性,在对建筑结构展开设计工作时,设计人员需要由建筑工程项目的结构整体抗震角度来开展设计工作,同时在对建筑底层结构、楼盖结构以及建筑内部展开设计时,需要注重这三类结构的有机联合,从而在对建筑结构进行整体连接处理时,使力的传导结构更具有有效性、合理性,最终保证建筑结构能够作为一个整体来对抗由于地震灾害所带来的冲击力,大大避免了由于结构单一抵抗性力弱所导致的整体结构崩塌情况。

3.3建筑结构参数计算

根据该地区的自然条件选择该建筑恰当的抗震级别和合理的抗震措施;根据不同建筑结构类型在面对地震冲击力时所具有的荷载作用力完成抗震设计参数的选择;使用先进的计算机技术,建立相应的建筑结构抗震计算模型对该建筑的抗震作用力进行清晰明确的计算,保证所选的抗震级别、抗震措施、抗震设计参数、抗震计算模型能够符合该建筑结构的抗震性能,保证该建筑抗震建筑结构设计过程中受力的合理性及科学性。

3.4保证建筑构件以及连接点处质量

在对建筑结构展开抗震设计时,除了要对建筑构件进行科学配置之外,还需要保证各个构件之间连接点处的质量,保证各个构件之间可以牢固连接,避免由于构件连接松动而造成的建筑使用功能下降情况,再加上现在建筑的外墙会使用各种新型的装饰材料,像是大理石以及瓷砖,同时在对建筑内容进行装饰装修时可会应用到各种新技术方法,虽然上述建筑外墙和室内的装饰装修材料大多只是依附于建筑结构,但是其是否能和建筑主体结构牢固连接直接关系到建筑结构的整体抗震性能,像是近些年在地震事故中频出的玻璃雨问题,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玻璃幕墙在地震作用下会出现变形情况,进而出现破碎情况。所以一定要保证建筑中各个结构以及与连接处的质量,防止玻璃幕墙等在受到地震所用下出现变形情况,或者是在受到地震影响之后可以及时由建筑物脱离。除此之外,在对玻璃隔断或者是在内隔墙等构件展开设计时,一定要保证连接点的质量,从而使得建筑主体连接点之间能够牢固连接,有利于建筑项目结构抗震性能的保障。

3.5多重抗震防线的设置

在目前的建筑中,面对地震灾害频发的情况,多重抗震功能是十分重要的。多重抗震防线的设置,通常是指在建筑结构设计的过程中,设计人员根据实际情况来对建筑进行多重抗震设计,特别是在建筑的组成构件上。在进行抗震设计时,设计人员应当选择延展性、刚度较好的构件作为抗震的“第一道防线”,同时设置第二道以及第三道防线,加强抗震性能,形成良好的抗震防线体系。在上述情况下,当第一道防线被地震破坏后,还会有第二道、第三道防线发挥实际作用,为人们的生命安全、财产安全提供保证。此外,多重抗震防线的设置对设计人员的综合能力要求非常高,因此,设计人员需要提高自身对抗震设计的重视程度,并在此基础上严格要求自己,学习更多专业领域的知识,以便在抗震设计中发挥更多效用。

结束语

在不可抗力的地震灾害面前,虽然无法做到有效的规避,但是可以通过加强建筑结构设计中的抗震设计来提高建筑的稳定性。设计人员应当在做好建筑选址的前提下,对抗震参数进行精确设计,并在设置多种抗震防线的基础上,做好建筑空间布局设计,以提高建筑整体的安全稳定性能。

参考文献

[1]王仪政,李厚民,舒展,等。中国动漫博物馆钢结构抗震设计与分析[J]。土木建筑与环境工程,2015(S2):93—97.

[2]张敦元,白羽,高静。对我国现行抗震规范反应谱若干概念的探讨[J]。建筑结构学报,2016(4):110—118.

论文作者:李茜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科技》2017年第1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9

标签:;  ;  ;  ;  ;  ;  ;  ;  

刍议建筑结构设计中的抗震设计分析论文_李茜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