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锡市第二人民医院 手术室 214000
【摘要】目的:分析人性化护理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体会。方法:抽取我院2015年6月-2017年3月期间收治的66例手术患者,依据随机数字表方法将其划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3例。对照组予以基础护理模式,观察组予以人性化护理,对两种护理模式的护理满意度和舒适度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进行护理后护理满意度为96.96%,对照组患者进行护理后护理满意度为81.82%,两组数据经对比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术室护理中加入人性化护理能够提升患者护理满意度,可显著改善临床症状。
【关键词】人性化护理;手术室护理;应用体会
抢救患者生命的主要地点为医院手术室,手术治疗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将患者生活质量提升。但是在对患者进行治疗的过程中,护理意义不容小觑,有效的护理模式不但能够稳定患者不良情绪,还能够将手术成功率提升[1]。本次研究分析人性化护理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体会,现将研究过程以及结果进行如下汇报: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抽取我院2015年6月-2017年3月期间收治的66例手术患者,依据随机数字表方法将其划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3例。对照组患者中男性和女性比例为18:15,年龄23-76岁,平均年龄为(60.3±4.4)岁,观察组患者中男性和女性比例为24:9,年龄25-78岁,平均年龄为(62.2±5.8)岁。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数据经统计对比,无显著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数据间的临床可比性优速提升。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护理模式为基础护理,即在患者入院后需要进行常规检查,并进行手术准备,护理人员需指导患者选择舒适体位,依据医嘱用药。观察组患者护理模式为人性化护理,其护理内容大致为:
手术前护理。患者在进行手术前会出现紧张情绪和心理负担,同时思想上具有较大的压力,对于此种情况护理人员在手术前需要和患者进行交流,熟知患者的内心,协助患者减轻压力,有助于手术的顺利实施。此外护理人员需要对患者的病历资料进行翻阅,对其病情、术前检查结果以及药物过敏史等进行充分的了解,从而降低手术过程中意外事件的发生率[2]。此外护理人员需选择面对面方法和患者予以交流。在进行交流前应进行自我介绍从而缩短和患者间的距离,使得患者能够感受到亲切。选择恰当的时机将手术意义、手术过程以及方法等予以简单讲解。
手术中护理。患者进入手术室后,护理人员需要和患者打招呼,并对患者的身体情况进行询问,在进行交流时需要完成准备工作,对患者进行麻醉注射的过程中,护理人员需要定位正确,下针时要缓慢,推进时需要柔和,尽量一次性完成,以免产生错扎或者出血等现象[3]。完成注射之后护理人员需要协助患者移动至合适的体位,对于特殊位置麻醉患者而言,如腰麻患者在完成注射后,护理人员需要对患者的反映情况进行观察,并进行防护工作,进而消除患者的不良情绪,保证其情绪处于稳定状态,随后实施手术。开始麻醉工作后,护理人员需要予以患者相应的关怀,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对心电情况进行监护,保证静脉血液的顺畅,将相关应急药物以及设备进行准备。在对患者进行手术时,每项护理操作需要遵循轻稳准原则。然而为了保证患者不受到较大的痛苦,通常情况下在麻醉生效后放置导尿管和胃镜等。眼部和耳廓等位置需要采用敷贴进行保护,以免伤害到患者敏感位置,电刀负极板不应弄湿,采用海绵垫对接头下方进行保护,上肢手板需要微翘,从而将其上肢血液回流进行加速[4]。手术床需要准备压疮保护垫,动态观察手术时患者部分受压情况,有助于了解患者部分受压情况。少数患者在手术过程中选择侧卧时,需要通过弹性绷带固定身体,选择海绵垫对其实施保护,保证身体皮肤在手术时具有完整性。患者自麻醉药物清醒后,医务人员需要采用语言和行动询问患者身体,鼓励患者配合医生的治疗,从而获取显著的疗效。护理人员需要对交谈的内容进行注意,对患者的隐私进行保护,不应谈论婚姻、财产等相关话题,如果患者手术过程中产生呕吐或者恶心等表现,护理人员需要对其予以关心并鼓励患者,对其情绪进行稳定,将正确的呕吐方法予以告知,握紧患者的手使得患者感受到护理人员的体会[5]。如果患者对于疼痛较为敏感,护理人员可以播放音乐将其注意力分散,从而缓解患者的疼痛。
手术后护理。患者进行手术治疗后,护理人员需要指导患者选择舒适的体位,观察其生命体征。此外,如果患者留置引流管,需要观察其引流液和颜色等,当患者表现异常,需要及时上报主治医生,并选择相应的措施予以解决,以免患者产生并发症。与此同时,引流管不应出现脱落或者弯曲等表现。
1.3 评估指标[6]
选择我院自制护理满意度问卷调查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进行评估,问卷总分为100分,评估结果分为非常满意、满意以及不满意,分数越高满意度越高,满意度为非常满意比例和满意比例。
1.4 统计学数据计算
本次研究涉及的相关数据均选择SPSS19.0统计学软件进行整理和计算,护理满意度和舒适度经计算后以计数资料表现(n%),数值检验时选择卡方,两组数据经对比以P<0.05为差异说明存在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经计算后为96.96%(32/33),对照组患者护理满意度经计算后为81.82%(27/33),两组数据经统计对比差异显著,存在统计学意义,相关数据由表1可知。
3 讨论
对于手术室患者护理而言,基础护理仅按照患者的临床表现选择合适的护理措施,但是并没有考虑到患者整体护理,对提升整体护理质量无有利作用。伴随患者对整体护理质量要求的不断提升,人性化护理逐渐应用于临床中,此护理模式则是对患者实施护理时,将患者设为主体并对其进行护理。人性化护理模式可以为患者提供安全以及舒适的治疗环境。护理人员选择此护理模式对患者实施护理时,在考虑患者临床表现的同时,还需要对护理满意度以及情绪等方面进行考虑,从而可以消除患者的不良情绪,并且还能够提升患者护理配合程度。
综上,将人性化护理措施应用于手术室护理中效果显著,可显著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本次研究结果说明采用人性化护理的观察组患者其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说明此护理模式在临床中具有可行性。
参考文献:
[1] 袁学枝,袁平,龚敏等.人性化护理对手术室护理的影响研究[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5(14):1890-1892.
[2] 宋洁.人性化护理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120例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4(16):75-75,98.
[3] 袁兰蓉,古明锋.人性化护理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价值及效果研究[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5(12):134-135.
[4] 杨永梅,蔡红梅,李彩华等.人性化护理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及效果评价[J].中外医学研究,2014(7):72-72,73.
[5] 张莉.人性化护理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4(19):160-161.
[6] 王玉鸽.人性化护理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J].吉林医学,2014,35(3):610-611.
论文作者:蒋英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7年8月上第1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1/8
标签:患者论文; 手术室论文; 满意度论文; 护理人员论文; 手术论文; 统计学论文; 模式论文; 《医师在线》2017年8月上第1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