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主要阐述工程测量的发展领域和在水利工程中的作用;工程测量的特征、要求;对影响水利工程中测量工作的因素进行了分析;结合实际工作经验提出了工程测量在水利施工中的技术方法,以供大家讨论。
关键词:水利工程;工程测量;问题
引言
随着社会的科学发展和社会经济的快速增长,水利工程在施工质量、成本、进度等各方面都得到了提升,这对工程的质量也提出了新的要求,作为水利施工中测量工作,显得非常重要,因为,测量工作的精度直接影响工程竣工后建筑物和构筑物的施工精度,测量工作的好坏是工程质量的根本也是工程中的施工依据。
1 水利工程测量的特征和要求
测量工作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要根据测量对象和测量需求加以选择和准确利用。基本方法有以下两种,一是利用水准进行测量。基本的工作原理是:利用测量仪器测出数据,并据此进行推测计算。也就是说利用水准仪测定出一条水平的视线,先对需要测量的两处场地,在两点的之间高差进行测量,再根据已知地点的高程以及高差的数据,将另一点的数据推算出来。在使用的过程中,适用范围比较广泛的是仪高测量法。二是利用几何理论,两点一直线原理,对地面测量点进行确定,由于两点确定一条直线的原理,我们只要测定出两个中心点的位置进行连接即认为确定基准线,基准线在平面安装的工程中,应该有纵向基准和横向基准两条线;在确定基准点的工作中要注意,相邻点之间的距离应该控制在0.5mm内。以上的两种方法都可以运用到工程测量中去,为了更好的控制施工的精度,我们应该在测量工作中不间断的进行观察监测,以保证施工质量。
工程测量在水利施工中的特点是先整体,后局部,先进行控制,后细节的监控原则,在工程施工前,以工程施工的现场和场地为基础,构建一个全面的控制网络,在这个建立起来的控制网中,以此为根本,将每个建筑物的局部和细节部分进行进一步的测量,设置和控制。测量工作的准确度要建立在保证测量工作的质量和科学合理的测量工序上,同时和建筑工程的工程规模,使用的工程材料,联系到实际的应用中,要提高建筑工程中对工程测量的要求和监控,充分的发挥检查核对在工程测量中的作用,要对测量和检测的做到精准控制,依据设计图纸的标准和规范精准测量,避免因为数据繁多造成的数据和误差的积累,同时对于大规模的建筑施工工作的测量,要做好测量工作的统筹规划,避免测量的对象过多,造成测量系统的混乱和测量数据的失真。
2 水利工程测量存在的问题
2.1测量仪器设备引起误差
仪器设备误差是指仪器在不满足其使用条件的情况下产生的误差。在现在科学技术条件下,水利水电工程的测量技术也转变为现代化的控制测量技术,主要以GPS空间定位技术为主,同时辅以传统的测绘方法,从而快速、精确的确定点位。相应的仪器也由原来的水准仪、经纬仪、全站仪等向GPS、遥感仪等现代化仪器发展。随着仪器的快速发展,工程测量中的误差受仪器影响也越来越小,但是仪器在生产过程中,由于受到工艺的影响,不可能一点误差没有,同时观测数据的获取还是要通过测量人员的观测获得,因此如果测量人员在测量过程中操作不当,测量误差还是在所难免的。
2.2 自然条件影响结果
水利水电工程测量工作一般是在自然条件比较恶劣的环境下进行,所以造成测量误差的最主要的一个方面就是自然条件的影响。自然条件的影响主要是指观测过程中的温度、大气压力、空气湿度、风速以及空气的折射等因素对测量结果的影响,而且这些因素也会随时发生变化,对误差的影响也不同。比如,如果测量时工程项目的周边的地形比较复杂、与工程无关的建筑过多,就会对测量的通视条件带来一定影响,必然影响观测误差;环境温度的不同,对仪器的使用状态影响也不同,就会造成水准仪等仪器的对中产生影响,就会产生不规则的光线,测量的精准度就会影响。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再者,离地面近的地方,空气的密度相对较大,随着高度的上升,空气密度就会降低,这样就会在测量中造成折射,对水准仪的测量精度造成一定的影响。另外,风力的大小对测量工作的影响也是必须要考虑的影响因素,如果风力过大,就会造成测量过程中仪器的晃动和目标物的晃动,这样就会带来测量中的观测误差。这些方面都是自然条件对测量误差的影响因素。
2.3测量人员相关问题
工程测量最终是通过观测人员来观测仪器得到观测数据,所以在工程过程中由于人多感觉器官的影响,很容造成误差的出现。最常见的情况就是,当观测人员用水准仪进行高层控制时,假如观测者在读数时,没有用十字丝照准,而是按上丝或者下丝来读数,这样就会出现误差。而且在使用前仪器如果不进行校核,本身使用时就会存在误差。再者,测量的准确性还要受观测人员的技术水平、工作态度等方面的影响,一旦有一个方面出现问题,观测误差就在所难免。比如在水准测量中,水准管气泡为完全居中、估读过程中误差、水准尺立尺不标准等都是人为因素对测量结果的误差。
2.4 测量方法不当
在水利水电工程测量过程中,不同的测量方法对试验的误差影响也不同。比如,对同一个测量量,可以根据测量条件的不同,可以采用直接测量,也可以采用间接测量方法。但是,采用间接测量过程中,数据处理时就容易出现系统误差。在比如,对于距离采用经纬仪和全站仪测量,结果就可能不同,出现测量误差。这就要求,在测量过程中要科学、合理的采用测量方法。
3应对措施
3.1 仪器设备的使用和保养
首先是仪器在使用时的安装问题,只有仪器固定、安装得当,才能为后续的观测提供良好的条件,保证观测数据准确性。其次,在仪器的使用过程中,要及时对仪器进行校验,使仪器的精确度满足测量的要求,如果仪器精确度不达标,不能进行测量,并更换仪器。从而避免测量过程中因最终的误差过大数据不准确,并造成返工、重测的情况。再者,要注意对仪器的保养。测量时,仪器从工具箱中取出放下要按操作规程来,轻拿轻放,不能出现因为取放不合格而造成仪器损坏或者精度下降的情况。在使用过程中,对于仪器的一些小毛病,要及时维修处理,只有仪器正常了才能用于测量。对于仪器的物镜和目镜不要用手直接触摸,如果需要擦拭上面的灰尘或者污点,要用较细的毛巾或者抹布来擦拭,可以减少镜头的损坏。
3.2 观测技巧的熟练掌握
观测人员要经过专业的学习、培训,要对仪器的操作和数据的处理有较强的能力,提高测量的高效性和准确性。而且,观测人员和记录人员要不时地交流,避免相互之间的不默契而出现观测误差,也会相应的影响观测效率。
3.3 测量人员的工作态度
工程测量的整个过程还是离不开人的操作,所以观测人员在工程测量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观测者的态度对试验误差的影响也是至关重要的。这就要求观测人员有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在测量过程中一丝不苟,对每个环节都要做到尽职尽职。作为工程中一个重要环节,测量结果对整个工程项目来说是十分重要的,所以整个测量团队要有统一的目标,提高测量工作效率和准确性。
4结束语
水利水电工程测量中,测量误差的出现会给工程带来不必要的损失。所以,找出误差出现的原因并尽可能的减小误差的影响因素显得尤为重要。因此,测量人员要在测量中要及时总结误差影响因素,结合自身条件避免误差的出现,为提高工程的质量和进度做出自己的贡献。
参考文献:
[1] 张德军.浅谈土地测绘技术的发展[J].山西建筑,2009,(06).
[2] 刘丰,王元彬.浅谈测量在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中的重要性[J].科技风,2010(07).
[3] 王伟.水利水电工程的施工测量方法与要求[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1(20).
论文作者:陈明哲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1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5/30
标签:测量论文; 误差论文; 仪器论文; 工程论文; 工作论文; 就会论文; 过程中论文; 《基层建设》2018年第10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