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医科大学附属泉州第一医院城东分院急诊科 福建 泉州 362000)
【摘要】 目的:分析急诊科护理过程中的安全性因素,探讨相应的防范措施。方法:抽取我院58名急诊科护士,通过调查问卷,总结和归纳,并提出相应的防范措施。结果:通过对护理人员的问卷调查,发现急诊护士的专业知识、自身因素、工作管理制度、环境因素、与患者的沟通是影响急诊护理安全的主要因素。结论:应积极采取防范措施,减少医患纠纷的发生,在临床上有积极的意义。
【关键词】 急诊科护理;安全因素;调查与分析;防范措施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5)07-0326-02
护理安全是护理质量的基础,急诊科是医疗第一线,更是存在着大量影响护理安全的危险因素,充分认识其在护理工作中的严重性对提高急诊护理安全性十分必要[1,2]。为分析影响急诊护理安全的因素及防范措施,抽取了我院58名急诊护士进行问卷调查,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急诊科护士58名为研究对象,全部为女性,年龄介于20~45岁之间,平均的年龄为32.33±4.02岁。急诊科护理工作年限:最短2年,最长23年,平均10年。其中,中专学历18名(31.0%),大专学历30名(51.7%),本科学历10名(17.2%)。均为在职人员。
1.2 调查方法
根据我国临床急诊护理过程中出现的安全问题自行设计“急诊护理安全问题” 调查问卷。问卷的内容设置上参考了,同时包含了一些急诊护理安全事件。
1.3 调查内容
本次问卷调查包含一般资料(年龄、性别、学历、从事急诊护理的工作年限、所在科室的护理人员人数等基本问题)。还包括一些安全因素,如:技术因素、管理因素、人员因素、物品因素、操作因素、设备因素、用药因素、环境因素等方面。
1.4 统计学方法
运用SPSS10.0统计学软件对各种影响因素进行统计分析,采用一般性描述,统计结果经百分比表示,根据百分比分析影响急诊护理安全的因素。
2.结果
总共发放58份,实际收回58份,收回率100%。根据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如表。
3.讨论
3.1 影响因素分析
3.1.1 技术因素:
有些护士专业知识不够全面,临床经验不足,再加上平时工作任务繁重,忽略了操作能力的锻炼和专业知识的培训。
3.1.2 管理因素:
急诊科工作量大、工作人员少,护士工作繁忙,就较容易引发差错事故。例如出现医嘱记录错误;输液过程中巡视不严,操作失误,药液外漏等等。
3.1.3 人员因素:
急诊科的护理工作繁重,责任重大,导致很多护士觉得工作压力大、太过疲劳。导致服务热情减退,服务态度差,这是也导致医疗纠纷的重要因素之一。
3.1.4 药品因素:
急诊科患者发病急,在紧急手术救治过程中因器械与药品准备不足导致手术难以开展 [3]。
3.1.5 环境因素:
急诊科由于急诊量大,且容易造成环境嘈杂,工作效率减慢,容易出现失误。除此之外,法律意识薄弱、急救能力对急诊护理安全都会造成影响。
3.2 防范措施
3.2.1 加强培训与教育:
应定期进行护士的专业知识培训课程,使理论知识更加扎实。定期组织护理人员进行操作练习,模拟急救情景,考核并记录成绩。鼓励护士参加专升本等继续教育考试及进修深造。
3.2.2 规范管理制度:
经常组织护理人员学习一些医疗纠纷有关案例,狠抓易发生差错的关键环节,使医护人员做到学法、懂法,提高对差错事故的防范措施和应对能力;重视护理记录的法律意义。护士长对工作做好严格把关,护士要及时正确记录,互相监督,避免出现差错。
3.2.3 加强护患之间的沟通:
护士在护理过程中应根据患者的病情,将治疗中可能出现的情况提前和家属及患者讲明,使他们做好心理准备。护士要提升自身的修养,培养自我调节能力。
3.2.4 药品器械准备充分:
抢救室内准备好心电监护、呼吸机、吸氧装置、抢救推车、药物等抢救装置,以保证抢救工作能快速有效的进行,使患者能及时得到救治。
综上所述,护理安全是反映护理质量高低的重要标志,只有落实到位,才能使护理工作有序稳步的前进。
【参考文献】
[1] 陈芙蓉.急诊护理安全影响因素调查与分析[J].医药前沿期刊,2013,18(30):369—370.
[2] 吴红,陈艳萍,孙艳倬.急诊科护理安全管理盲区的分析与对策[J],2003,31(5):49.
[3] 周秀春.急诊护理安全影响因素调查与分析[J].辽宁医学院学报,2013,34(6) :75—76.
论文作者:戴伟玲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5年第7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7/3
标签:因素论文; 急诊论文; 护士论文; 急诊科论文; 防范措施论文; 差错论文; 患者论文; 《医药前沿》2015年第7期供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