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大学个性教育打通高校教改“瓶颈”,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教改论文,瓶颈论文,高校论文,个性论文,大学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引言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日益临近,高校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多年积淀下来的一些深层次、起“瓶颈”作用的问题逐渐凸显出来。漠视个性教育就是阻碍高校教学改革的“瓶颈”之一。对这个问题的研究不仅有紧迫的现实意义,而且有深远的历史意义。正如教育部周远清副部长所说:“现在,人类已经进入到以知识经济和信息为特征的现代社会,社会发展对人的主动进取精神和创造精神的要求越来越高。高等学校一定要从这一高度出发,把鼓励学生个性发展作为重要的教育思想,并通过各种教学环节得到落实。”(注:周远清.质量意识要升温
教学改革要突破.高等教育研究(武汉),1998.3)
二、个性教育的本质内涵
作为个性教育研究起点的个性(personality )是:“个人的心理面貌或心理‘格局’,即个人的一些意识倾向与各种稳定而独特的心理特性的综合。”(注:姜椿芳.中国大百科全书·教育.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京),1985.289)个性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个性是指个人的一些意识倾向与各种稳定而独特的心理特性的综合,即个人的心理面貌。 狭义个性通常指个人心理面貌中与共性相对的个别性(Individuality),即个人独有的心理特性。
个性教育是相对划一性教育而言的。划一性教育是一种工厂化“批量生产”式的教育,它表现为无视受教育者特点,无视时代发展对人才的不断变化的需求,以僵化、一统的方式“生产”人才。而个性教育则是人性化、个人化(考虑个人的身心特点,考虑个人的天赋、特长、兴趣、爱好、志向等)、特色化(有个性特色的培养模式、教学内容)、和谐化(个性与共性的融合)的教育。这种教育顺应了人的内在发展需求,顺应了教育的内在规律,顺应了时代对人、对教育的必然要求。
三、漠视个性教育的表现及其相应对策
漠视个性教育在高教领域主要表现如下,我们应积极探索采取一些相应对策。
1.在教育思想上,担心发展个性教育会诱发个人主义。
个人主义按国内的说法是“一切以个人利益为根本出发点的思想。……它是资产阶级世界观的核心和阶级道德的基本原则。……表现为损公肥私、损人利己、唯利是图、尔虞我诈等。”(注:舒新城 陈望道.辞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79上卷.707 )按国外的解释是“一种政治和哲学,高度重视个人自由,广泛强调自我支配、自我控制,不受外来约束的个人或自我。”(注:刘尊棋主编.丁伟哲等译.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3.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京),1986.406 )尽管我们也同样尊重个人自由,但无论是中国和外国的个人主义都是应当摈弃的。我们指的个性是指个人稳定的心理特征(如性格,兴趣、爱好等)的综合,这里的心理特征应该说是“中性”的,并不含什么“阶级”因素。当然“中性”的个性在其发展中不可避免地要受到社会历史条件的制约。换言之,个性的增强既可以强化其无私奉献的世界观,同样也可以强化其“人不为己,天诛地灭”的思想。如同教会学生电脑编程后,他既可以编出提高工效的好程序,也可以编出“病毒”制造麻烦。但后者毕竟是少之又少,因此我们大可不必因噎废食。当然,这里还有个正确导向的问题。在现实中我们不应该片面地将个性等同于“不听话”、“爱出风头”,然后又将其牵强地联系到个人主义上。对“不听话”、“爱出风头”,也应一分为二,看到它的有利于创新的一面,正如浙江大学潘云鹤校长所说:“有人说中国人的创新能力不如外国人。其中很大的原因可能是逆反心理较差,许多问题不敢提出来。”(注:潘云鹤.面临挑战:大学的应答.上海高教研究,1997.5.10)
说到个人主义,人们很自然地会联想到美国。这是因为美国文化最核心的东西就是个人主义。其个人主义的价值体系可表述为:人的价值最高(以个人为中心);人人平等;个人自信;尊重他人。这样的价值观促使个人拼搏向上,使美国成为世界上诺贝尔奖获奖“大户”,成为全球最具创新实力的国家之一,促进了美国经济的发展;但对个人主义的片面追求也产生了诸如吸毒、同性恋、枪支泛滥等社会问题。这是值得我们认真思考的。反顾我们一些人思想中残留的“出头的椽子先烂”等抑制个性、阻碍创新的陈腐观念,在借鉴国内外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对个性教育不应该讳莫如深,而应善加引导,大力提倡。
2.在教育目的上,过分强调社会发展需求,忽视个人发展需求。
教育的目的是“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一定社会需要的人的总要求。”(注:姜椿芳.中国大百科全书·教育.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5.172)它随着社会的发展而演变,大致上可分为两种倾向:一是强调教育的社会制约作用,主张从社会发展的需要来确定教育目的。其代表有中国古代儒家的“修身治国”教育目的,英国F·培根、捷克J·A ·夸美纽斯等的“泛智主义”教育目的,英国J ·洛克的“绅士”教育目的。二是强调人的自我发展,主张从人的自然潜力出发来确定教育目的。其代表有法国的“J·J·卢梭、瑞士的J·H·裴斯泰洛齐、美国的J ·杜威等。我们现行的教育目的是以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思想制定的,它兼顾社会需要和个人需要两个方面,应该说是比较完善的,但我们在具体贯彻中由于主客观各种因素的干扰,往往过分强调社会需求,忽视个人需求,某种程度上将“全面发展的人”狭隘地理解为“基本相同的人”。而马克思则认为,一方面“每个人的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4.491、3.84.330);另一方面,“只有在集体中,个人才能获得全面发展其才能的手段,也就是说,只有在集体中才可能有个人的自由。”(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4.491、3.84.330)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指出,“个人的全面发展,只有到了外部世界对个人的才能的实际发展所起的推动作用为个人本身所驾驭的时候,才不再是理想职责等等,这也正是共产主义者所向往的”。(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4.491、3.84.330)由此可见马克思、恩格斯对个人自由的高度重视。
在我们的高等教育实践中,总以为让学生划一地达到了毕业标准就完成任务了。但我们这些同一“模子”“铸造”出来的教育“产品”是以牺牲了众多学生的兴趣、爱好、才能、特长等换来的,这对高等教育来说其潜在的危害很大。如果说农业经济、工业经济需要的是千篇一律的“标准化”人才的话,那么已见端倪的知识经济需要的则是有个性、能创新的人才。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没有个性就没有创新。对爱因斯坦而言,你不让他拉小提琴可能就不会有他的相对论;对比尔·盖茨而言,你非让他按部就班地读完大学本科四年,可能也就没有今天的微软公司和世界首富了。毋庸置疑,忽视个人需求、忽视个性培养的后果将严重削弱受教育者的创新意识和能力,这是一个应该思考而尚未充分思考的问题。
3.在教学论上,仍留有一定程度的传统教学论的负面影响。
当代教学论发展的趋势之一是强调个性培养,增强创新意识。可在我们的实践中,传统教育学派赫尔巴特的教学理论中形式主义、机械主义的负面影响仍占有一定市场。对待学生采取“高压式”管理,很少注意培养学生的个性、创造性和主动性,已在不知不觉中成为了“理所当然”。这就难怪可以听到北大的学生说,进北大的都是来自全国各著名中学的尖子,出北大时有了一张“含金量”高的“pass”。文凭是一样的,人好像也没有什么差别。这自豪中稍带遗憾的话语,正切中了我们教育的时弊。
克服传统教学论的负面影响,可以在确定教学论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为实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目的而服务的前提下,强调以下两个方面:一是明确提出发展学生个性。我们知道“个性与共性,个别与一般是共存于事物之中的;然而,个性先于共性,共性源于个性,因此事物的殊相是事物更本质的特征。”(注:文辅相.我国本科教育目标应作战略性调整.高等教育研究(武汉),1996.6.16 熊梅 李红霞.主体论.人的发展与启发式教学观.东北师大学报(哲社版),1997.3.84 香山健一.刘晓民译.为了自由的教育改革——从划一主义到多样化的选择.高等教育出版社.1990.16)从某种意义上讲, 抓住了人的个性就是抓住了人的本质。个性与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又是正相关关系,而创新又是一所高校、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灵魂。北京大学校长陈佳洱说他在一次国际大学校长会议上讲话中,一个最受欢迎的话题就是北大方正。北大方正为世人瞩目的根本原因在于它的创新,而这种创新的源泉之一来自王选。王选以其做“顶天立地”的人,办“顶天立地”的事的百折不挠的个性,创出了华光照排系统,缔造了方正的辉煌。南京大学连续七年居国内高校《科学论文索引》(SCI)榜首, 与曲钦岳校长以“不达一流绝不罢休”的顽强个性,抓住科研不放松,使南大跻身于国内研究型大学前列有直接关系。可以说个性是创新的重要“承重”桩基。二是加强对孔子、杜威等教学论思想中重视个性培养的理论与实践的再研究、再认识,并将其适合于当今需要的部分融入教学任务、过程、原则、内容、组织形式和方法之中。孔子在教育实践中非常重视个性差异,经常通过观察、问答等方式了解学生的个性差异。《论语》中保存了大量评论个性的记载,如,“德行:颜渊……;言语;宰我……;政事;冉有……;文学:子游”(《先进》)。颜回在谈到自己的老师孔子时说,“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子罕》)。孔子把握学生个性,扬长避短,因材施教,不仅造就了一大批各有所长的“圣徒”,而且也使自己成为享誉中外的教育大家。杜威强调把教育的重心从教科书、教师或任何别的地方转移到学生,并将这种重心转移称之为教育的“哥白尼式的革命”。重心转移到学生,把教育的注意力“聚焦”到受教育者身上,这样有利于我们观察、培养学生的个性,学生也会因为被更多的重视而充分展现其个性和“兴趣点”,提高求知创新的内驱力。没有由以教师为中心向以学生为中心的转移,就不会有让学生表现个性的宽松环境;没有个性的充分表现,个性教育就只能是纸上谈兵。
4.在教育方法上,“注入式”教学法仍占主导地位,真正的启发式讨论法没能很好贯彻。
注入式教学这种在中国封建社会和西欧中世纪的学校中曾占统治地位的教学方式,其阻碍学生创新能力的弊病是人所共知的,但由于种种原因它在我们的教学中仍未被完全抛弃。就是在开展的启发式教学中也还留有赫尔巴特等学派“四段教学法”、“五段教学法”等教学上的形式主义及方式上仍以教师为中心、以教材为中心等使学生处于被动地位的不利影响的痕迹,因此并未得启发式教学的真谛。现代教学论中的启发式教学思想,是批判地继承过去的教学理论遗产,在现代心理学和教育学发展的基础上日臻完善的,其核心特点就是以学生为中心。启发式教学对我们来说应该是古已有之的,中国的“启发”一词就是源于孔子的“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孔子也正是将启发式教学的思想贯彻于自己的教学实践的;古希腊苏格拉底用“问题答法”来启发学生;其后捷克的夸美纽斯、瑞士的裴斯泰洛齐都从不同角度抨击注入式教学,倡导启发式教学。但由于人们对科学教育求全求细,致使启发式教学很难开展。在这一点上一些发达国家如美国等比我们要领先一步。 特别是MBA案例教学将学生推上“总经理的宝座”,各显神通,分析问题,拍板决策,获得了学生及用人单位的好评,引起了教育界的关注。我们开展启发式教学步履维艰的原因,从客观上讲可能是图书资料的配合支持尚不尽如人意,但应该看到这不是主要原因,根本原因在于一部分教育领导和教师没有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思想,不愿丢弃“居高临下”的地位。当然也不排除极个别的教师不愿开展启发式教学的原因还在于担心自己在课堂上被学生“问住”,丢面子,有失“师道”。如果真是那样,那么当务之急是抓紧提高自身,将“水桶”装满一些;另外还要有“青出于蓝胜于蓝”的宽阔胸怀,乐于学生有独到见解,甚至超越自己。打破“一言堂”的教学模式,让每堂课都成为学生的自觉“享受”,这对高等教育工作者而言应该是既难也不难的事情。
这里还应注意,我们提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并不是让教师对学生“放羊”,而是让我们的教师当“导演”,要循循善诱,使学生各展其才。对启发式教学的教与学双主体学说也是值得我们研究的。不过针对我们当前高校教学现状,突出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则显得尤有必要。
5.在教育管理体制上,尚未完全从计划经济遗留的桎梏中解放出来。
如果说以上大都是涉及高教内部阻碍个性发展的因素的话,那么教育管理体制中的高考、大学生毕业就业等也还残留有计划经济遗留的桎梏,特别是大学生毕业就业,它从高校外部制约了大学生个性的发展。我们现在运行的主要是学年制,按招生计划,四五年成绩合格即毕业。这里成绩不合格可延期毕业,但学习优异提前学完教学计划规定的课程提前毕业就非易事了,人事部门、用人单位都没有相应的接收提前毕业的学生的机制。高校还不具有真正的面向社会依法办学的自主权。一些实行学年制或学分制(其实质也是学年学分制)的学校虽作了大量探索性尝试,但大都“孤掌难鸣”。这就如同让学生乘上运行四五年的“班车”一样,大家同上同下,无法顾及学生的兴趣爱好,抑制了学生个性的发展。中国的现代学制从癸卯学制(1903年)到壬戌学制(1922年),再到新中国成立后实行的学制,分别受到了日本、美国和前苏联教育思想的影响,延续下来的弊病主要是缺乏弹性的划一式教育管理体制,它使教育僵化和退化,无竞争和进步机制而言。正如日本学者香山健一所说:“从文明史的角度看,进步基于差别。单调就是死亡,再生于对比之中。”有差别,不单调,形成对比就要放权给各个高校,允许它们在有关部门宏观指导下,有让学生提前毕业的一定权限,而且需要有关人事、用人部门的支持,要切实地实行完全的学分制。而要使学分制落到实处,必须十分重视其基础——选课制的建设。选课制的直接起因是高校教学对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的主动适应,它诞生于18世纪的德国,发达于19世纪的美国。目前,美国、日本的绝大部分大学都实行学分制。选课制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那些抱着一门课、一本书一教数年的教师将无法站稳讲台。临近知识经济的今天,高校教师应一科为主、多科发展,向交叉学科、边缘学科、新兴学科渗透,开出成组、成系列的课来。这不仅有利于学生按需选课,发展个性,同时也有利于在教师间引进竞争机制,促进教师自身发展,促进教学水平提高,适应发展个性教育的需求。
四、结语
高校的教学改革几年来已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但也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前进中的问题。其中鼓励学生的个性发展就是深化高校教学改革的关键环节之一。个性教育是与化一性教育相对应的教育,它主要是一种教育思想,这种教育思想强调尊重人的个性和人的个性潜能优势的发掘,主张培养良好个性素质全面和谐发展的人。从高校的任务是培养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人才的角度讲,个性从某种意义上说是创新的基石,个性教育与创新精神的培养密切相关。从理论上完整地理解、把握个性教育的精髓,在实践上正确地贯彻、实施个性教育,对高校教学改革将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正如马克思所言,“个性的发展是一切人的发展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