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海绵城市”理念的城市道路设计论文_赵明

基于“海绵城市”理念的城市道路设计论文_赵明

淮安市政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江苏淮安 223300

摘要:我国致力于追求全方面的可持续发展, 而“海绵城市理念”作为一种以维持城市范围内旱涝平衡为核心的城市设计理念,与可持续发展的国家战略方针高度契合。 因此,积极推广海绵城市理念在城市道路设计中的应用就显得格外重要。

关键词:海绵城市;城市道路;道路设计

引言:

在城市道路设计期间,应当重视海绵城市理念的应用,建立专门的设计方案,明确各类工作要求,逐渐提高城市道路的雨水储存效果,满足实际设计需求,优化城市道路体系。

1 海绵城市概述

所谓的海绵城市,顾名思义,就是指在正常的城市建设过程中,切实考虑到未来一段时间内该城市的实际排水工作能力,将该城市的实际拍摄能力以及蓄洪能力,纳入到城市建设实际的考虑范围之内,希望城市在回头看的过程中,能够像海绵那样,实现对城市水资源的管理能够将,人们的生活方式以及工业废水,像海绵那样进行吸收,然后将这部分水消化排出 。

海绵城市理念对实际的长时间的工作,提出了以下具体要求:首先需要相关的部门人员对当地的降水情况以及地下水情况进行详细的调查,并对相关的数据进行深入的分析,统筹规划多方面的因素,力求最终的建设方案合理有效;其次,海绵城市理念还要求,相关的工作不仅仅要考虑到城市排水的相关工作,还需要与其他的工作部门,如电力部门等协同合作,树立城市建设的总体观念,从而促进城市道路工程的可持续发展 。

2规划思路和原则

在实际海绵城市理念下的城市道路设计过程中,要根据标准的规划思路进行不同的规划方法。首先,分四步走,主要针对城市人口、车辆流量以及分布就行信息处理,对各个小区进行系统化控制,对所要求的道路格局进行综合管理;其次,利用城市路网规划中常用到的标注法,对典型的交通地点进行标注和绘制。可以通过运用几何线性对交通需求量进行综合分析,使具体的运行和路网系统之间能够稳定的相关联。 第一,在管理机制的建立和运行过程中,要综合分析管理需求和管理维度,从实际的规划设计出发,在保证城市道路交通安全的基础上,对城市道路的规划提供相应的管理措施。第二,要满足城市功能的实际需求。以城市人口流量以及车辆流量为基础,根据城市的通行要求,设计更加有利的公路规划绿色环境,提升城市整体设计需求和时效性。

3 海绵城市设计

3.1城市道路边坡支护

在对城市道路边坡防护中主要有冲刷防护和坡面防护两种主要方式,一些城市道路还运用了灰浆防护和植草被防护。随着我国城市化的进程不断加快,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也引起了人们的重视,与此同时,运用环保的生态护坡在城市道路设计中逐渐占有重要的位置,如铺设草皮、植树以及植草在边坡支护中应用非常广泛。但是在石质边坡的过程中,施工较为繁琐,并且在开挖时会对环境产生很大的负面影响。因此基于海绵城市理念,为了更好地保证城市的生态以及边坡的质量,在进行石质边坡设计时,应该认真分析岩层的性质,对边坡比进行精确的核算,将坡度进行适当的放缓,还可以进行挂喷土植草和方格网植草等方式增强支护,不建议运用抹面的方式。此外,在边坡坡脚用碎石铺设排水沟以达到雨水渗透和收集的目的。

3.2对道路排水系统进行合理设计

在借鉴雨水收集与海绵城市设计理念的过程中,应当重点关注道路排水系统的设计工作。包括以下几点:

(1)对绿化带系统进行全面设计。为了提高路面排水系统的畅通性,应当制定绿化带的设计方案,明确相关高度,提高工作效率。如表1所示,绿化带的四周要高出中心0.5m左右,在路面积水之后,雨水会通过绿化带排出,更好地治理洪涝灾害问题,提高系统的渗水性能,在雨水排入绿化带之后,还能减少日常维护中灌溉工作成本,提高工作效率,起到良好的使用作用 。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对排水沟进行全面设计。设计者在设计排水沟系统期间,应当根据当地生态环境与人文环境情况,建立层次化设计机制,提高工作效率。对于排水沟而言,应当将高度控制在路面高度的0.4m左右,提高积水的渗透效果,建立先进的污水管理机制,增强设计效果。在一定程度上,还能起到良好的环境保护作用,有利于水资源的循环利用,提高系统运行水平 。

3.3人行道透水铺装

为提高路面透水能力以及节能环保,本工程人行道采用透水结构,自上而下主要结构分别为:6 cm 透水砖(透水率不小于 2.5 mm/s)、3 cm 粗砂干拌、20 cm C20 无砂大孔混凝土、20 cm 级配碎石垫层、一层防渗土工布、素土夯实。

人行道透水铺装具有透水性,可以令雨雪后的路面不出现积水、打滑现象,增加了人们出行的安全保障。透水砖可利用空隙实现蓄养水源,温度升高时,砖下水分蒸发,吸收地表温度,起到了调节局部温湿、缓解热岛效应的作用。透水铺装地面削减污染物的去除效果明显,相关研究表明对COD、BOD5、NH3- N、TP、TN、SS 均有良好的去除效果,能达到地表水Ⅱ类水质标准。

3.4下凹式生物滞留带

将两侧 4.5 m 机非分隔带改造为下凹式生物滞留带,道路侧石开口,汇集车行道路面雨水,通过植物、土壤和微生物系统净化径流雨水,以达到减少初期雨水污染,保护水体环境,涵养土壤水源的目的;另一方面,下凹式生物滞留带可起到调蓄、滞留雨水,减轻市政管网压力。生物滞留带结构剖面自上而下分别为:20 cm蓄水层 / 雨水溢流井 / 挡水堰、35 cm 种植土层、25 cm 填料层、25 cm 砾石层、软式透水管、防渗土工布、素土夯实。种植土层采用种植土与中粗砂拌和,以便于渗透雨水。砾石层由碎石或砾石组成,粒径10~30。填料层采用砂砾石,液限应小于 28%,塑性指数在 9以下。

3.5道路横坡及绿化带设计方式

在传统的的道路设计中,城市道路设计一般采用中间高,逐渐向两边倾斜的方式,通过雨水重力作用汇入到两侧的排水系统中,但是城市的绿化带一般要高出路面 25 ~ 40 cm。因此在海绵城市的规划设计中,建议将城市道路设计中凹型,将绿化带设置到中间,这样可以更加方便地对雨水进行收集和再利用,同时也减少了城市建设的成本。而且,要在绿化带中铺设碎石并设置相应的灌溉设备,通过智能装置当城市处于少雨季节的时候,灌溉设备可以智能地进行喷灌,在多雨季节时处于关闭状态。通过这样的设计方式,可以更加有效地对雨水进行释放和储存,保证城市更好的建设和发展。

3.6 路缘石与雨水口的设计措施

雨水收集与海绵城市设计理念在我国海绵城市设计中的应用,具体为以下几点:第一,在路缘石设计工作中,应当建立作为道路边缘的排水系统,建立系统化的分析机制,达到保护河流与树木的目的,营造良好的生态环境。在设计之前,应当根据城市地理环境等对其进行处理,改善排水系统的建设机制,提高工作效果 。第二,在雨水口设计中,需要绕过河流,直接将排水口设计在绿化带中,提高渗透工作可控性与有效性,增强雨水滞留管理工作效果,提升雨水资源利用率,建立专门的工作机制,满足实际发展需求 。

结束语:

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发展,海绵城市理念不仅可以满足城市本身可持续发展的需求,还能做到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所以海绵城市理念逐渐渗透在城市化进程中,打破传统的以排水为主的雨水管理观念,提高城市的储水、净水功能,增加对雨水的再利用,对于降低对自然生态的破坏、有效防止洪涝灾害具有很深的意义。

参考文献:

[1] 高火林. 城市道路设计中海绵城市理念的应用研究[J]. 建筑技术开发. 2018(04)

[2] 刘华先. 探讨基于海绵城市理念下的城市道路设计[J]. 技术与市场. 2018(07)

[3] 温小瑜. 基于海绵城市理念下的城市道路设计探讨[J]. 科技创新与应用. 2017(33)

论文作者:赵明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1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7/4

标签:;  ;  ;  ;  ;  ;  ;  ;  

基于“海绵城市”理念的城市道路设计论文_赵明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