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增长方式的国际研究_经济增长方式论文

经济增长方式的国际研究_经济增长方式论文

关于经济增长方式的国际考察,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经济增长方式论文,国际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经济增长方式的涵义、类型与衡量标准

所谓经济增长方式,是指一个国家(地区)在一定时期内达到经济总量增加的途径、手段或方式、方法。一般地说,经济总量的增加可以通过两种不同的途径,或采取两种不同的方式。一是增加投入,扩大规模;二是提高效率和质量。前者,马克思称之为外延扩大再生产,也即通常所说的粗放经营。后者就是内涵扩大再生产,也即集约经营。

粗放与集约这两个词,最初来源于农业生产。广种薄收为粗放,精耕细作为集约。两者的主要区别是单位面积产量的高低。此时,实际上是把土地以外的劳力、肥料等生产要素的密集投入视作为集约。随着生产力和社会分工的发展,粗放与集约这两个词也延伸到了工业生产以及整个经济领域。其涵义也相应地发生了变化,被规定为:多投入少产出为粗放,少投入多产出为集约。说得详尽一点就是:以不断追加人力、物力、财力等生产要素的投入求增长为粗放;以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单位产品的物耗、能耗,用较少的耗费取得较多的成果求增长,为集约。

这里需要指出,经济增长方式的区分,看手段、途径只是一个方面,更重要的是看结果,即经济总增长中靠增加生产要素投入所得的比重大,还是靠提高生产要素产出率所得的比重大。如果经济增长中靠增加投入所得的比重等于或大于100%,则为完全粗放型;反之, 如果经济增长中靠提高产出率所得的比重等于或大于100%,则为完全集约型。 在现实生活中,这两种型态比较少见,最常见的是粗放与集约结合型,即经济总增长中既有靠增加投入取得的,又有靠提高产出率所得的,在这种情况下,如经济增长中靠增加要素投入所占比重大于靠提高产出率所占比重,则为粗放为主型;反之,如经济增长中靠提高产出率所占比重大于靠增加投入所占比重,则为集约为主型。具体到量化标准,就是:经济增长中靠增加投入所占比重大于50%小于100%时, 为粗放为主型;反之,经济增长中靠提高产出率所占比重大于50%小于100%时, 为集约为主型。

若以生产要素消费弹性系数(单项或全部生产要素投入增长率对GDP增长率之比)表示,则是:等于或大于1时,为完全粗放型;小于1大于0.5时,为粗放为主型;小于0.5大于0时,为集约为主型:等于或小于0时,为完全集约型。

若以全(总、综合)要素生产率(投入产出率)提高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表示,则等于或小于0为完全粗放型,大于0小于0.5 为粗放为主型,大于0.5小于1为集约为主型,等于或大于1为完全集约型。 由于全(总、综合)要素生产率的提高来源于科学技术进步,因此,它也可用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来表示。

二、不同类型国家(地区)的经济集约化程度比较

(一)按人均GNP划分的低、中、 高收入国家(地区)的经济集约化程度比较

根据世界银行《1995年世界发展报告》资料计算,1980—1993年,低收入、中等收入、高收入国家(地区)的GDP增长率、 全要素投入增长率及其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全要素产出增长率及其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如下表:

全要素投入增长 其 中

GDP年均 速度(全要素 投资增长速度 劳动增长速度

增长速度 投入的贡献) (资本的贡献) (劳动的贡献)

低收入国家5.7

4.30 3.66 0.64

(100.0) (75.4)

(64.2)

(11.2)

下中等收入国家1.6 … 0.4

(100.0) (25.0)

上中等收入国家2.7

1.89 0.63 1.26

(100.0) (70.0)

(23.3)

(46.7)

高收入国家(地区) 2.9

0.92 0.68 0.24

(100.0) (31.7)

(23.4)(8.3)

全要素产出增长

速度(全要素

产出的贡献)

低收入国家 1.40

(24.6)

下中等收入国家

上中等收入国家 0.81

(30.0)

高收入国家(地区)

1.98

(68.3)

从上表可见,1980—1993年,低收入国家的全(总)要素生产率提高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占24.6%,上中等收入国家为30%,均属粗放为主型;而高收入国家(地区)为68.3%,已属集约为主型。实践表明,经济集约化程度与经济发展水平呈现出明显的对应关系,经济发展水平高,集约化程度也高;反之,经济发展水平低,集约化程度也低。

(二)主要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新兴工业化国家(地区)和低收入发展中国家的经济集约化程度比较

上面是各类国家(地区)的平均水平,由于平均数掩盖了各个个体的差异,因此有必要按各个国家(地区)进行具体的考察。这里选择美国、日本、德国、法国(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新加坡、韩国、香港(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中国、印度(低收入发展中国家)以及原苏联(中央计划经济国家)等10个国家(地区)来比较。

根据世界银行《1995年世界发展报告》和原苏联《1989年苏联国民经济统计年鉴》资料计算,这10个国家(地区)的GDP增长率, 全要素投入增长率、全要素产出增长率及它们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如下表(原苏联为1980—1989年数字,其余国家和地区为1980—1993年数字,%)

全要素投入增长 其中 全要素产出增长

GDP年均 速度(全要素 投资增长速度 劳动增长速度 速度(全要素

增长速度 投入的贡献) (资本的贡献) (劳动的贡献) 产出的贡献)

中国

9.6 6.55 5.55 1.00

3.05

(68.2)

(57.8)(10.4)(31.08)

印度

5.2 3.80 2.85 0.95

1.40

(73.1)

(54.8)(18.3) (26.9)

韩国

9.1 5.15 3.54 1.61

3.95

(56.6)

(38.9)(17.7) (43.4)

香港

6.5 2.83 1.50 1.33

3.67

(43.5)

(23.1)(20.4) (56.5)

新加坡 6.9 2.62 1.71 0.91

4.28

(38.0)

(24.8)(13.2) (62.0)

美国

2.7 1.15 0.25 0.90

1.55

(42.6)(9.3)(33.3) (57.4)

日本

4.0 1.27 0.55 0.72

2.73

(31.8)

(13.8)(18.0) (68.2)

德国

2.6 0.48 0.96 -0.48

2.12

(18.5)

(36.9)

(-18.5) (81.5)

法国

2.1 0.84 0.21 0.63

1.26

(40.0)

(10.0)(30.0) (60.0)

原苏联 3.7 2.6 2.0

0.61.1

(70.3)

(54.1)(16.2) (29.7)

从上表可见,所选美、日、德、法四个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增长方式均为集约为主型,而所选五个发展中国家(地区)中二个为集约为主型、三个为粗放为主型。在五个发展中国家(地区)中,经济集约化程度的差异与各该国家(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呈现出明显的对应关系。经济发展水平(人均GNP)越高,集约化程度也越高。(1993, 新加坡人均GNP19850美元,香港18060美元,韩国7660美元,中国490美元,印度300美元)。

三、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过程与前提

实践表明,一个国家(地区)的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通常要经历从单项到综合,从局部到全面,从完全粗放型到粗放为主型,再过渡到集约为主型乃至完全集约型的发展过程。这是因为,一个国家(地区)的经济发展一般都经历了由农业社会到工业社会再到后工业社会乃至信息社会的过程,在工业化阶段以及工业社会向后工业社会过渡的阶段,产业类型的演进相应地表现为:劳动密集型——资本密集型——技术密集型。这种规律性趋势的出现,是由生产力水平决定的。

在工业化过程以及产业类型的演变中,起初,由于经济落后,工业基础薄弱,只能走粗放的外延扩大再生产之路,通过大量投资,上新项目,辅新摊子,扩大规模来发展生产。随着经济规模不断扩大,投入多产出少的粗放经营因受到资源约束的限制而日益难以为继,不能不转向集约经营,靠提高效率、降低消耗来发展生产。实践中首先是变手工劳动为机械劳动来提高劳动生产率。在一定时期内,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是以劳动基金装备率(即每一个劳动者拥有的机构设备等固定生产基金)的提高为代价的。这样,活劳动耗费是节约了,但物化劳动(固定生产基金)耗费却增加了,从而表现为单项生产要素或大量占用基金的集约化。只有当全面节约活劳动和物化劳动的消耗,也就是说,既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单位产品的活劳动耗量;又提高基金产值率,降低单位产品的基金占用量;而且还降低单位产品的原材料、燃料和动力耗费量时,才表现为全面的综合的集约化,也即节省基金的集约型扩大再生产。

在实践中,大量占用基金的集约型扩大再生产与节省基金的集约型扩大再生产,并不是截然分开的,而是相互更替的两种型式。因为,在以机械化劳动或自动化劳动代替活劳动的不同阶段,各种各样的物化劳动的消耗是必不可少的。在初期的机械化阶段,当取代手工劳动时,大量占用基金的集约型扩大再生产形式占优势。在掌握这种机械化水平时期,优势地位将属于节省基金的形式,而向生产的全盘机械化和自动化过渡,又同初期的大量基本建设消耗相联系,并引起大量占用基金的再生产形式比重的增加。集约型再生产的某一形式占优势,是与社会生产物质技术基础的发展紧密联系的。

一个国家(地区)在一定时期的经济增长方式,受生产力水平的制约,而不以人们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的转变也是这样,并不是人们想变就能变的。从当今世界上几个业已实现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国家和地区看,实现转变必须具备比较高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

就人均GNP而言,本世纪50年代初实现转变的美国为1900 美元(取整数,下同);60年代初实现转变的德国为1300美元,法国为1340美元;70年代初实现转变的日本为1900美元;80年代初实现转变的新加坡为5240美元。80、90年代实现转变的国家(地区)人均GNP之所以高, 主要是通胀因素影响所致。就目前说,要达到5000美元以上。

从产业结构看,实现转变时的情况是:美国第一、二、三次产业占GDP的比重分别为7,40,53;德国分别为6,53,41; 法国为10,39,51 ; 日本为6,47,47;新加坡为1,38,61;香港为1,31,68;韩国为9,45,46。可见,第三产业所占比重都在40%以上。

从国民教育状况看,据实现转变时的统计,美国的小学、中学入学率的80%;德国为69%,大学入学率6.1%;法国为小学入学率144%,中学入学率46%,大学入学率9.83%;日本分别为99%,86%,47.0%;新加坡分别为107%,55%,8%,成人识字率83%; 香港分别为109%,62%,10%,90%;韩国分别为108%,86%,38%,95%。

从城市化水平(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看,实现转变时的情况是:美国64%,德国77%,法国62%,日本71%,新加坡100%, 香港90%,韩国72%。可见,都在60%以上。

四、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政策措施

从业已实现经济集约型增长的国家和地区看,它们在推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时,主要采取了以下一些政策措施。

(一)以科学技术进步为先导,相应提高劳动者素质。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生产的发展,生产效率和质量的提高,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归根到底,都依赖于或者说取决于科学技术进步。当今世界上业已实现经济集约化的国家和地区,在其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过程中,都十分重视科学技术进步,通过增加科研经费投入来促进科学事业发展和新技术的推广使用,研究与发展经费占GDP 的比重都较高。据统计,60年代末70年代初,美国为2.3%,日本2%,德国2.1 %,法国1.8%。其中;政府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重,美国6.7 %,日本5.4%,德国7.7%,法国5.4%。在技术政策上, 注意引进与创新结合, 尽力缩短研究一生产周期,加速科技成果商品化与产业化。

科技成果的研制、推广、使用,最终都要靠人来实现。加速科学技术进步,必须相应地提高劳动者素质,提高全体国民的文化知识水平和技术水平。为此,发达国家和新兴工业化国家(地区)都增加了教育经费投入。据统计,1990年,公共教育经费占GNP的比重,美国为5.3%,日本4.7%,德国4%,法国5.5%,新加坡3.4%(1988年数字),韩国3.7%。这些国家的成人文盲率都不足5%, 小学已普及, 中学入学率90%以上,高等教育入学率也比较高,如美国76%,日本32 %, 德国36%,法国46%,香港20%,韩国42%。

(二)实行对外开放,广泛利用国外的先进技术和资金来加速本国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

二战后,随着世界新技术革命的掀起,各国经济日益国际化,世界经济也呈现出区域化、集团化和一体化的趋势。发达国家特别是新兴工业化国家(地区)经济的迅速发展,是同它们实行对外开放,积极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分不开的。在引进和利用外国先进技术方面,美、日、新、韩的成效显著,而且各有特色。

美国是个以移民为主而建成的国家。18和19世纪美国的移民中,大多来自技术先进的欧洲,尤其英国,他们作为最佳载体源源不断地把技术转移到美国。据统计,19世纪上半叶的移民中各种专业人员和技工所占比重为1/4左右。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德国法西斯实行种族迫害,使一大批科技人才逃到美国定居。战后,美国总结了历史经验,将上述“自然”形成的引进模式逐渐政策化而成为一种主动的战略,利用其各种优势积极吸引世界各地的优秀人才来美国。据报道,美国的全部设计工程师中有1/4—1/3是外国人,在夺取80年代科技制高点的大竞赛中,美国利用了全世界的智慧,得益巨大。国际上普遍认为,人才引进是综合效果最好的技术引进模式,但人员国际间转移的文化障碍往往很大。

与美国不同,日本是以技术信息(许可证贸易等)为主引进技术的模式。这种模式有利于减少技术依赖,达到真正的技术自主。但是,大量软件引进对接受方的技术能力要求较高(尤其企业)。日本之所以能采用这种模式,是同战前70年代的工业化基础、拥有雄厚的工业技术能力,以及与美国关系密切分不开的。

新加坡的做法又不同于美、日,是以吸收外商直接投资的主引进技术的模式。据统计,80年代中期,外商直接投资在新加坡制造业中,产值占63%,职工数占55%,直接出口占72%,税前利润占70%。经验表明,外商直接投资的最大优点是引进了一整套复杂的技术,管理和销售能力(及渠道),而这是其它引进方式所不具备的。尤其在技术密集、产品变化快、管理复杂的(民用)产业中,例如轿车,外商直接投资的作用几乎是不能取代的。

与上述国家不同,韩国是依据不同时期发展不同产业的需要和具体情况,灵活地采用不同的技术引进方式。如在60年代至70年代初发展轻纺工业时,没有充足的外汇大量进口设备和技术,非贸易型技术引进占了主导地位。那时所需的技术,有的通过公开的技术文献,有的是通过对进口样品的仿制,更多的则是通过在国外工作和学习过的归国者而获得的。而在其钢铁工业大发展的初期(70年代),则采用了苏联式的集中计划、成套设备购置,同时下大力量消化吸收,在继续建设中逐步增加设备国产率。韩国对吸收外商直接投资较严格。数额不大,但在技术和资金密集产业(如化工、汽车、电子工业)发展上(尤其初期)则予积极采用。

(三)实行市场经济,充分发挥市场优化资源配置的积极作用,并伴之以必要的国家干预,宏观调控。

上述几个业已走上经济集约化发展道路的国家和地区,都实行市场经济机制,依靠和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来优化资源配置,促进产业类型的转变和产业结构高层化,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增强国际竞争力。当然,市场经济也有其内在的缺陷和弱点,存在盲目性、无政府状态等,因而不能没有国家干预、宏观调控。 美国实行自由市场经济, 从1770年政治独立到20世纪50年代初基本实现经济集约化,走过了一段漫长的发展道路;而实行国家干预的韩国和新加坡,从二战后取得政治独立到基本实现经济集约化,只花费了几十年时间。耗时长短的差异,固然有不同时代技术进步状况不同的影响,但更多的是由于国家干预的力量。国家根据一定时期国内外形势与任务制定的方针政策,只要不发生重大失误,就能遏制市场经济的盲目性,正确引导和促进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并推进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当然,国家干预也有个“度”的掌握问题,不能象原苏联那样一切由中央决定,排斥市场机制。否则,势必扼杀和窒息经济的生机和活力,生产效率和质量不能提高,长期处于粗放型经济增长状态。

标签:;  ;  ;  ;  ;  ;  ;  ;  

经济增长方式的国际研究_经济增长方式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