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管理极为重要,需要相关企业、人员重点落实,并解决其常见问题,实现监管优化。基于此,本文分析了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管理中的典型问题,并针对性的提出了落实科学的招标办法、提升施工企业的质量安全监管意识、严格展开质量验收程序这些问题应对策略。
关键词: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管理;问题应对
引言:现阶段,人们在追求建设工程数量的同时,对于其质量、安全也更为关注。在这样的背景下,必须要严格落实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管理工作,确保工程如期保质完成。对于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管工作来说,其涉及的专业领域相对较多,因此常会出现问题,需要相关人员展开针对性的解决与处理。
一、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管理中的典型问题分析
(一)施工方的不良竞争
当前,建设工程领域迅速发展,相应的市场竞争更为激烈。在这样的背景下,为了占据更大的市场份额,实现企业经济效益的增加,部分施工企业在建设工程招标中使用了不良的竞争手段,一味的压低投标价格,导致建设工程在安全、质量等方面均存在较大的隐患。在价格优势的支持下,相关施工企业中标概率增加,但是却不得不使用下调成本的方式制止亏损。此时,施工中的安全管理、质量管理、安全设施等配置并不完善,难以保证建设工程施工中的安全与质量,使得建筑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管理流于形式。
(二)质量安全监管存在错位
对于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管理来说,施工企业为直接责任人,理论上,应当积极参与、主动展开施工质量安全监督管理工作。但是,就当前的情况来看,施工质量安全监管存在着错位的问题。具体来说,就是在施工中,施工企业并为承担起质量安全监管工作,这些工作更多的由监督站完成[1]。在这样的情况下,监督站完成了本应由施工企业展开的工作,并未发挥出施工企业的全部职责。同时,由于施工质量安全监管存在错位,导致监督站、施工企业的人力资源浪费,也降低了实际的监管效率、效果,难以最大程度的保障建筑工程得施工质量与安全。
(三)过分追求的施工进度
一些建设工程为了能够提前接受检查,或是迎接大型活动,往往会出现过分追求施工进度的现象,致使在施工中不依照设计顺序展开工作。与此同时,还存在着建设工程基础不严格按照建设要求、未及时验收隐蔽工程、在没有完成质检验收的条件下展开下一工序等等问题。这些问题会造成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的下降,并对工程施工产生负面影响。
二、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管理中问题的应对策略探究
(一)落实科学的招标办法
为了避免施工企业使用价格战略展开恶意竞争,在建设工程的招标中,需要制定出保证施工质量安全的招标底价,确保施工企业存在一定的盈利空间。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利用盈利空间的引入,能够为施工企业的发展提供基础条件,并推动市场竞争不断向着合理化的方向转变。同时,通过这样的方式,能够避免施工企业为了降低成本而忽视施工安全管理、质量管理的问题发生,促使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管理工作更好落实。同时,在建设工程施工中,应当结合现场实际情况完成质量安全监管,形成针对性强的奖惩制度,因此调动施工企业完善管理机构、保障工程施工质量与安全的积极性。
(二)提升施工企业的质量安全监管意识
为了进一步保证建设工程施工质量安全,避免在施工中发生多种事故,消除质量安全监管存在错位的问题,就必须要提升施工企业的质量安全监管意识。此时,需要广泛展开岗位质量安全培训工作,建立起不同主体、不同级别的施工质量安全管理体系,最大程度的发挥出施工企业自身具备的管理性作用[2]。同时,还要加强政府监管的力度,实现建设工程无死角、全覆盖的定期与不定期巡查,切实保证建设工程中的所有环节的质量安全。在这一过程中,一旦发现安全隐患或质量隐患,必须要立即组织施工企业展开整改直至隐患消除,以此保证建设工程施工始终处于可控的状态。
另外,还可以结合信息技术,构建起施工企业合作黑名单、红名单、数据库等,促使施工企业的自律。结合信用机制的引入,能够更好的避免建设工程施工质量、安全问题的发生,降低相关监督机构的工作量与工作压力,推动施工企业质量安全监管意识的提升。
(三)严格展开质量验收程序
结合上文的分析能够发现,在当前的建设工程中,存在着过分追求施工进度的问题,其主要表现为对施工的质量安全监测验收较为忽视。针对这一问题,必须要严格落实质量验收程序,提升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管理的水平与效果。在建设工程施工前,需要结合工程实际情况,设定质量安全控制方案,并结合责任制、奖惩制度的制定与落实,保证质量安全控制方案的落实情况。在实际施工阶段,要利用工程质量控制方案、标准等完成已完工项目质量安全检查与验收。此时,可以使用以单元为基础准则、以控制施工工序为手段的程序化管理,引导施工企业展开自检。与此同时,监督单位要落实抽检,通过这样的方式保障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管理效果。
对于建设工程施工中的隐蔽性工程、关键工序等,需要组织监督单位进入现场完成质量安全监管工作。对于一些存在较大危险性的项目,必须要进一步加大监管力度。笔者认为,在这一过程中,可以实施差异化监督管理方式,实行全过程的抽查。一旦检查中发现质量未达标、存在安全隐患的现象,要责令施工企业限时整改,在质检合格后方可继续展开下一工序的施工。
总结:综上所述,对于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管工作来说,其涉及的专业领域相对较多,因此常会出现问题,需要相关人员展开针对性的解决与处理。针对监管中的常见问题,通过落实科学的招标办法、提升施工企业的质量安全监管意识、严格展开质量验收程序,消除了监管中的问题隐患,提升了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管理的效率与效果,保障了建筑工程的施工安全与质量。
参考文献:
[1]岳玉琴.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管理典型问题的分析及处理[J].住宅与房地产,2018(27):145.
[2]蒋磊.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管理典型问题及其建议[J].建材与装饰,2018(38):119-120.
论文作者:王颖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1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0/8
标签:施工企业论文; 质量论文; 建设工程论文; 建设工程质量论文; 安全监管论文; 施工质量论文; 安全监督管理论文; 《基层建设》2019年第18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