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心理护理在儿童输液过程中的应用论文_王莎莎

浅谈心理护理在儿童输液过程中的应用论文_王莎莎

王莎莎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 浙江杭州 310052

【摘 要】目的 探讨心理护理在儿童输液过程中的应用策略。方法 选择2013年1月-2014年5月期间,在我院住院进行输液治疗的儿童患儿300例,对其进行输液心理护理。结果 经过精心、细致的心理护理之后,患儿恐惧、紧张、焦虑、不安等负性心理反应明显降低,护士一次性穿刺成功率和患儿家属满意度得到很大提升。结论 静脉输液是患儿的一种强烈应激源,给患儿身心带来很大影响。实施心理护理后,有效缓解了患儿的不良心理、生理反应,提高了患儿的依从性和护士一针见血率,有助于密切医患关系、提升患儿家属满意度,值得在临床实践中进一步推广。

【关键词】心理护理;儿童输液;满意度

静脉输液是儿科常用的一种治疗方法,作用效果显著且快速,但对护理人员的操作技术要求较高。通过临床观察,大部分患儿由于年龄幼小,身心发育尚未成熟,依从性较差,静脉血管也比较细,疼痛耐受力较低,对自身情感控制也较弱,对于行静脉输液,均存在恐惧、紧张、焦虑、不安等负性心理反应,有的患儿甚至反应异常激烈。这不仅增加了诊疗过程中的难度,若操作不当,还会影响静脉穿刺输液成功率。为探究心理护理在儿童输液过程中的应用策略,本文选择2013年1月-2014年5月期间,在我院住院进行输液治疗的儿童患儿300例,对其进行输液心理护理。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3 年 1 月 - 2014 年 5 月期间,在我院住院进行输液治疗的儿童患儿300例,其中,男153例,女147例,年龄3 - 11岁,平均年龄(5.4±2.2)岁。病种分别为:上呼吸道感染145例,支气管炎、肺炎78例,荨麻疹58例,其他19例,输液时间6 - 15d。穿刺部位均为手背静脉。

1.2护理方法

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对300例患儿实施心理护理干预。所有穿刺过程均指定具有多年经验且穿刺技术较熟练者进行。心理护理干预具体方法如下。

1.2.1 营造舒适环境

保证输液室光线明亮,通风良好,为患儿创造一个舒适轻松的环境,给患儿亲切感,室内要温暖舒适,整洁干净,在环境方面尽量不要是全白色墙壁,使用一些具有童趣的墙纸,墙壁上贴上一些动画人物宣传图片,粘贴一些卡通人物色彩艳丽的图画,房间既温暖有舒适,房间配有电视,我们护士根据小儿的特点,播放喜欢看电视动画片以转移患儿注意力,准备一些无伤害的大型软玩具,如靠枕熊、小兔子、毛毛球让儿童感觉像进人游乐园一样,又对患儿无伤害,给患儿一个轻松、舒适、安全的环境,实施人性化护理服务[2],消除儿童恐惧感。

1.2.2 消除不良情绪

护士对患儿及家属热情接待,与患儿交流时态度亲切和蔼,语言亲切。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应注意患儿情绪与行为的变化,采用小儿式的语言讲一些患儿易懂、有趣的话,并使用患儿昵称,可抚摸其头部或者手部,逐渐消除其不良情绪。与患儿交流时态度亲切和蔼,举止轻柔,如:“小朋友,你叫什么名字啊,让阿姨看看你胳膊好吗,看你洗的干净吗?”患儿勇敢地伸出小胳膊时,应对患儿的积极配合给予鼓励和表扬,提高依从性。穿刺时让其数数、唱歌分散其注意力,穿刺后予以表扬和鼓励,引导患儿摆脱疼痛意境。操作前,鼓励年龄较大的患儿说出自己的想法和要求,尽量给予鼓励和表扬使其主动配合。内向或胆小型患儿多鼓励,勿训斥,可以让勇敢型的孩子做示范,树立榜样,不能急于操作,少言寡语,依赖性强孩子经常以母亲般慈爱、亲切的言行亲近患儿,对小孩逗逗、抱抱、接触,拍拍抱抱做游戏讲故事体贴关心病儿等,护士要亲切使其感到有保护,有安全感。

1.2.3 无痛技术

把人性化护理应用到小儿输液的过程中,这就要求护士技术娴熟,采用无痛注射法,操作动作轻柔,穿刺前对穿刺血管仔细评估,尽量要穿刺一次成功,动作要轻稳,检查是否出现滚针、药物刺激、针体位置不对等现象,静脉点滴结束拔针时,采用无痛技术尽量转移其注意力,顺时针角度快速拔针法,娴熟操作减轻了患儿害怕和焦虑。可以在征求家属意见前提下,尝试采用静脉留置针穿刺,静脉留置针穿刺技术虽然要求高,但是能减轻患儿痛苦和恐惧心理,不必要每天都扎针,减少血管穿刺次数,是实施人性化护理的一项措施,并减轻了护士的工作量,使护士能够有更多时间观察病情,发现问题,同时护士与患儿沟通时间增多,对护士产生亲切感、信赖感,害怕和焦虑等不良情绪就会减轻,提高护理工作效率和护理质量。

1.2.4 加强巡视

患儿家长自身医护知识的不足很可能导致患儿出现各种输液的不良反应,因此医护人员在患儿进行输液时有必要加强巡视,及时注意患儿的身体情况,保证患儿的各项生理指标平稳。护理人员在巡视的过程中需要观察药液滴注是否畅通,输液管或针头是否有漏液,针头是否有脱出、移位或阻塞,输液管是否有受压、扭曲,患儿是否有不良反应,为了充分保证患儿的生命安全,患儿不能离开护理人员的视线。

2结果

300例患儿经过治疗护理病情好转,治愈全部出院,心理护理使患儿在静脉输液时恐惧、紧张、焦虑等不良心理减少,护士一针见血率提高,家属满意度由原来的89%上升到97%。

3讨论

儿童静脉输液是一种强烈的应激源,常导致患儿的恐惧等心理,对儿童采取心理护理进行干预,不仅能明显提高静脉穿刺的成功率,还能提高患儿的依从性,配合治疗,另外也可以使静脉输液患儿的疼痛感降低,并减轻患儿的焦虑、恐惧、抑郁等反应。本研究结果显示,若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同时给予心理护理干预,能显著降低患儿的焦虑、抑郁、恐惧、冲动等反应,提高了患儿的治疗依从性和一次静脉穿刺的成功率。要积极对患儿进行心理安慰,主动热情、态度和蔼耐心讲解患儿用药过程中的一些问题。使用孩子易懂的方式与患儿交流,拉近护患之间的关系,适时鼓励孩子,体贴、安慰患儿,让患儿感受到善意和爱,消除其敌对情绪,增加其安全感,从而配合治疗,增加依从性。综上所述,心理护理缓解了患儿的生理、心理压力,增加了患儿及家长对护士的依赖感和信任感,体现了把对患儿人性化服务落实到实处的护理理念,有利于减少医患纠纷,促进护患关系和谐,增强医院核心竞争力。

参考文献:

[1]胡小娟,丁兆云,张晓璐.心理学干预对儿科静脉输液过程的影响[J].社区医学杂志,2014,22:70-71.

[2]张书美.心理干预对输液儿童的影响[J].青岛医药卫生,2014,05:390-391.

论文作者:王莎莎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医学人文》(学术版)2016年1月第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5/6

标签:;  ;  ;  ;  ;  ;  ;  ;  

浅谈心理护理在儿童输液过程中的应用论文_王莎莎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