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情感教育的本质及其价值,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本质论文,价值论文,情感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G40-0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671(2002)04-0083-04
长期以来,由于片面“追求升学率”促成了“知识的传授唯一”的“应试教育”和“唯理智教育”的形成,在这种教育倾向的指导下,教师把教育教学过程变成了仅仅向学生大脑移植现成知识的单向活动过程。把情感教育排斥在现行教育教学活动之外,结果是教师厌教,学生厌学,使原本应该是充满美感充满快乐的教学活动变成了枯燥乏味的知识传授与掌握的活动过程。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进入到21世纪以后,教育必须为社会培养“完人”而非培养“机械地创造财富的机器人”。培养“完人”的教育主题思想呼唤着情感教育。
一、情感教育的客观必然性
(一)情感教育是师生情感生活中欢乐的“缺失”所必需的
曾经有人问过这个问题:在现实生活中最累最苦的是谁呢?有人说既不是工人、农民、知识分子,也不是教师、父母,而是我们的中小学生们。众所周知,他们的书包越背越重,脊柱都快被书包压弯了,他们的学习时间越来越长,有的甚至在晚上12点以前还不能做完作业;他们很少有体育锻炼和玩耍的时间,许多中小学生小小年纪就戴上了眼镜,更难得有接触社会和自然的机会。甚至可以说,他们承担的巨大压力是他们的父辈们所未能感受到的。难怪这些中小学生也发出了这样的慨叹:其实我们比成人活得更累更苦。确实,现在的中小学生太累,太苦。学习压力、升学压力、父母望子成龙的压力和社会对他们寄予厚望的压力等重重压力,压得中小学生们都喘不过气来。本来他们应该有他们自由的天地和生活,他们的天地应该是五彩缤纷的,他们的生活应该是欢乐活泼的。然而现在的中小学生却没法享受到他们生活的欢乐,他们一入学就失去了自由的天地,被牢牢地拴在了以升学为目的的“应试”战车上,内心承受着来自多方面的压力。他们的生活失去了色彩,学习变得枯燥乏味,苦学、困学、厌学等不健康的情绪情感弥漫在青少年中间。甚至出现了像一名少年天才叫威廉·詹姆士·宾德11岁上了哈佛大学而最后却不堪忍受没有色彩的知识性学习生活而离家出走,甘愿当一名小店员这样的现象,苦学、厌学、逃学、自杀、校内暴力在广大青少年学生中扩散、蔓延。这都是由于忽视了学生的精神生活,尤其是情感生活造成的恶果。同时,由于升学压力过大,并且近年来,我国的教育体制正进行全面改革诸如职称评定、教师聘任、末位淘汰、按绩取酬等等使每位教师尤其是中小学教师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在这种背景下,有的教师能适应形势需要,将压力转化为动力;一些心理比较脆弱的教师却因压力过大而导致心理异常。正如一位教师所说:“近来不知何故我开始变得脆弱多虑,老是担心教不好课程,担心教学质量上不去……总之,考不完的试,做不完的活,操不完的心,压得我透不过气来,整日心绪不宁”这一番话真实反映了当前在教学任务繁重,升学压力过大,工作超负荷的现实情况下,许多中小学教师真实的生活状态。在我们教师队伍当中,由于这种沉重的心理负担导致不少教师形成了一些不健康的情绪情感,诸如,打骂学生,讲课死板沉闷,对工作不负责任,偏心等,还有教师自身的自卑、焦虑、妒忌等严重地影响着学生,在教育教学情境中,在师生交往过程中扩散、蔓延,对学生产生了严重的负面影响,教师与学生的不健康的情绪情感相互交织相互影响使校园上空响起了学校是“考试地狱”、师生是身陷“牢狱”,学校生活没有欢乐、没有乐趣、有的只是无休止的“痛苦”等呼声。鉴于此,国内外教育家、学者加强了对教育的研究,从深层面剖析了当前教育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以人为本的思想,在培养人的目标上达成了共识:“把一个人在体力、智力、情绪、伦理各方面的因素综合起来,使他成一个完善的人。”培养“完人”成为21世纪国际教育的主题思想。而“完人”必须通过相应的教育才能够培养出来。作为教育实施者的教师更必须是“完人”,是一个不仅拥有把握外在世界的能力,同时又充满着激情的,“一个理性与非理性协调发展的人,一个人格完整的人。”重视人的全面发展,重视学生完整人格培养、个性充分发展是21世纪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当今世界各国教育现代化的共同趋向。
可以说,学习是学生的主要任务,但是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并不是学生唯一的任务,而只是学生全部精神生活、情感世界的一部分。学生的精神生活和情感世界是多方面的,除了学习科学文化知识,还有道德的养成、审美活动、人际交往等。把儿童培养成为全面发展的人并让儿童幸福地生活,这是教育的理想。只有将理性与非理性的(认知与情感)的教育结合起来,才是完整意义上的教育,才能使我们现实的教育向理想的教育目标靠近。然而,长期以来,应试教育的影响,我们仅仅将情感教育作为促进学生认识(理性的)的发展手段与工具,并没有把它作为实现理想教育目标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从而陶冶学生的情操,塑造学生的品格,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等几乎没有被教育目标所容纳,这就使得儿童的情感不仅没有得到全面的发展,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忽视与损害。由于在现实的学校教育中,片面强调了教育目标的工具价值,即一切以“高考升学”作准备为教育目标,而忽视了教育促进学生自身发展的人文价值,从而将学生的认知兴趣与情感引向了功利主义的需要,致使学生的认知兴趣与情感受到扭曲。因此,情感教育的提出与实施能促进学生对学习本身产生兴趣与需要,有助于学生积极情感的培养,有利于防止与克服教育目标中价值取向的失重现象,使情感教育在教育目标中找寻到自己应有的位置。
(二)情感教育是扭转德育工作“失灵”局面的客观要求
德育工作要重视培养人的良好品行,要重视培养学生良好的情感情操。必须努力使人的言语、行为习惯等变成内心的感受、动机的一部分。在德育过程中必须经过由外到内、由内到外,不断内化、外化的循环往复之后,学生的道德品质才能形成。并不是把外在的道德、规范告诉给学生之后,就会变成学生的美德。并且好的道德规范应该是个人生命内在的要求,而不是游离于生命之外的东西。然而,长期以来我们的德育工作没有对情感的品质、状态给予足够的重视和激发,忽略了它的德育内化的能力,往往以教多少知识、培养多少行为、参加多少次活动为满足。也就是说在现代德育中只注重道德知识的灌输,只重视知识教育,而忽略了道德情感的培养,致使道德知识与道德行为相脱节,并出现了这样的怪现象:北京市某中学组织学生观看《白毛女》之后组织了讨论会,结果在讨论会上,一些学生并没有像老师所希望的那样对代表地主阶级的黄世仁充满阶级仇恨,对代表被压迫、被剥削者的雇农杨白劳充满同情反而为恶贯满盈的黄世仁辩护,认为杨白劳理亏。这些学生认为“借债还债”是天经地义的事,如果社会上的人都像杨白劳那样借债到期不还,那谁还愿借贷呢?学生的这种观点一经说出,立即引起了学校教师和舆论界的一片哗然。在现实生活中学生没有同情心、缺乏正义感的行为时有发生,这些都引起社会舆论的强烈反响:“德育工作怎么失灵了”。继而要求学校要加强思想工作,加强道德教育。但是结果还是不如人意,从深层面来剖析就是学生的道德认识无法内化为道德行为。因为,在学校德育过程中只重道德知识的灌输,而不注重情感的培养,以至于无法实现知识与行为的转化。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情感是道德信念、原则性及精神力量的核心和血肉,没有情感,道德就会变成枯燥无味的空话,只能培养伪君子。只有在情感活动中,学生的道德认识才能深深地植根在他的精神世界里,成为他自己的观点,并在他自己的言行举止、待人接物等方面表现出来,从而形成坚定的道德信念和高尚的道德行为。我国著名的特级教师斯霞的“母爱教育”和北京任小艾老师的“爱的教育”就是有力例证。
(三)情感教育是新世纪社会发展的时代挑战
冷战结束以后,由于交通工具的发达和世界信息化的发展,各国在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的国际交流日益扩大,全球性的相互依存关系不断加深。同时地球环境、能源、人口、难民等全球性问题日益严重,要解决这些问题,国际合作是不可避免的。信息化社会将改变人类的生活和工作方式,同时也会导致教育观念和教育实践的重大变革。中小学生可以通过各种手段获得数量庞大的信息。正确利用这些信息有助于发展中小学生的想象力,丰富中小学生的日常生活;但同时在信息泛滥的情况下,应培养学生免受虚假信息的迷惑,懂得去伪存真。电脑的普及、软件的开发、信息网络的开通都将有助于为中小学生提供各种学习素材,丰富他们的兴趣,开阔他们的视野。我们也应看到,信息化尽管将为学生的发展带来新的可能性,但同时也可能会导致由于热衷电子游戏而引起教师与学生或学生之间人际关系的淡薄,减少学生们体验生活和接触自然的机会,对学生身心带来不良的影响。由于计算机展现给学生们的世界更多的是模拟的世界、虚幻的世界,带有一定的虚假性,学生在其中遨游,所获取的内在情感体验往往是“失真”的,是与现实世界相脱离的。如果学生的情感世界都建筑在这一个虚假世界的基础上,当学生步入活生生的社会现实时,其情感的殿堂将倾塌。同时学生与计算机的交流,更多的是人与“物”的对话,其交流是单向的,学生的情感投入得到的常是“物性”的回答,学生长期沉溺于此,其情感势必趋于麻木,疏于现实中人与人之间的正常交往。全球一体化和世界信息化要求当今教育的一个很重要的使命是教会学生认识人类社会的多样性,意识到地球上的所有人及其赖以生存的文化之间具有相似性,使其具有设身处地理解他人的意识从而达到情感的同化。同时信息化社会也要求教育应当承担起自己的责任,教会学生学会共事,学会共同生活。通过情感教育来培养学生健康的良好的情感,形成良好的情感品质。由此可见,教育不仅是帮助人们取得成功的一种手段,更为重要的是它还是一个非常个人化的过程,是塑造完善人格的过程。培养学生健康、和善的情感,塑造他们完美的人格,应该是未来教育的重要主题和使命,是世界教育改革的必然趋势。
二、情感教育的实质及其价值所在
何谓情感教育?多年前在英国沃里克大学召开的一个世界性的情感教育学术研讨会上各国学者就情感教育的一系列问题做了深入系统的讨论研究后,对情感教育的本质达成了共识:情感教育是教育过程的一部分,它关注教育过程中学生的态度、情绪、情感以及信念,以促进学生的个体发展和整个社会的健康发展。有的与会代表甚至用简明扼要的一句话道出了自己对情感教育规定性的认识即情感教育是使学生身心感到愉快的教育。西方学者对情感教育的本质涵义的规定,对我们准确把握情感教育的内涵具有很大的启发性。他们把情感教育看成是教育过程的一部分,而不是将它看成是一种特殊的独立的教育形式。这样就便于我们正确地认识和理顺情感教育与现行教育实践(即理智教育)之间的关系,把情感教育与理智教育在实践中统一起来,把它视为实现理想教育目标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从而自觉地陶冶学生的情操,塑造学生的品格,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和使学生掌握知识,开发智力统一在现行教育实践中,以实现培养“完人”的目标。鉴于此,我们认为,情感教育是完整的教育过程的一个组成部分,通过在教育过程中尊重和培养学生的社会性情感品质,发展他们的自我情感调控能力,促使他们对学习、生活和周围的一切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形成独立健全的个性与人格特征,真正成为品德、智力、体质、美感及劳动态度和习惯都得到全面发展的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这样的人能够保持愉快、开朗、乐观的情绪情感;能够体验学习过程中的成功感、自豪感,有旺盛的求知欲和强烈的好奇心,这样的人与他人交往时能够坦率真诚不卑不亢,这样的人对待学习和工作能够充满热情,敢于负责,勇于克服困难;这样的人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热爱人类,对一切美好的东西都非常向往,是真正获得了人的内在性的真正的人。这正是我们历代教育家所追求的教育的真谛,也是21世纪青少年一代的福音。由此可见,情感教育应在教育教学实践过程中凸现出如下本质特征及价值。
(一)兴趣性及价值所在
情感教育总是能够激发起学生内在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带着兴趣走进课堂,并且在学习的过程中进一步发展自己的兴趣品质。所谓内在的兴趣就是指对学习过程本身产生的一种积极的态度和愉悦的体验。学生有了这种的学习兴趣就能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过程中去,增加知识、分享观点、发现问题、解决问题都能够给他们带来巨大的精神快感,课堂、校园就是一个充满快乐的地方,从而产生了对学习的浓厚的兴趣,真正走到了乐学、好学的境界,从而促进个人的认知的发展,继而感受到人生的快乐和美好。当然情感教育还必须蕴涵着这样的成分即教师对教育教学的内在兴趣,这种内在兴趣能够导引教师以教为乐,以饱满的精神、充沛的精力、巨大的热情和诚挚的态度投身到教育教学实践中去,把自己全部的爱倾注到学生的身上,对学生充满期待,坚信每一位学生都是可造之材,都会成为可用之材。这样,就能营造一种优美的轻松愉快的教育氛围、用自己的人格魅力唤醒学生的良知、启迪学生的智慧、塑造学生的人格,引导学生努力成为“完人”。
(二)成功性及其价值所在
情感教育的成功性是指情感教育要创造条件保证每一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都有成功的体验,在日常交往中都有自尊的体验,从而能够建立起积极的自我评价,产生积极的“自我接纳”。成功本身是一种巨大的内在力量,它可以促进儿童好好学习的愿望。作为一名教师,千万要让学生保持这种内在的力量。缺少这种力量,任何的教育技巧和措施都无济于事,而在受“应试教育”与“唯理智教育”观念指导下的现行教育教学活动中真正能够取得成功和成功体验的学生是很少的,绝大部分的学生会不断地产生失败的体验,“我是不行的”“我是没有出息的”诸如此类的自我评价不断出现在学生的头脑里。即使是那些暂时取得成功的学生也不断地被告诫:不要骄傲,否则就会失败。成功的喜悦是短暂的,失败的恐惧倒是比一般同学更强烈,以至有的学生一次考试不理想就感到没脸见人。这是一种怎样的精神状况和情感生活?!生活在这样的环境下,孩子们怎么能够得到健康和谐的发展,怎么能够形成健康乐观的个性!让每一位学生都有机会取得成功,体验成功,这是情感教育的一个重要原则。教师也需要成功的体验,教师的成功就是教育的成功,看着自己的学生一个个在茁壮成长,成为祖国的栋梁,“桃李满天下”,那是一种怎样的喜悦啊?!有了这种成功,看到了自身的价值,对工作会有极大的热情,就能够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兢兢业业、勤勤恳恳地耕耘,甘当蜡烛,甘为人梯,安贫乐教,乐于奉献。这种成功需要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建立起一种和睦融洽的人际关系,相互激励,彼此期待,心理相容,齐心协力,共同进步与提高。这种优化了的人际环境,可以使师生亲密合作,使学生团结友爱。学生学习情绪高涨,对知识感受性高,记忆深刻,思维敏捷,注意力集中,认知活动效率不断提高,从而促进学生潜能的发展。同时还能使学生以积极的情绪态度去面对失败承受挫折。
(三)审美性及价值所在
审美性又是情感教育的又一重要保证,也就是说如果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兴趣得到了激发和加强,并在许多方面不断地获得成功体验,那么无论从学生角度,还是从教师角度而言,这个过程已不再是纯粹的知识传递和获得过程,而成为一种具有审美性的教育活动。也就是说教育教学过程本身不是讲授、记忆、提醒、分析、检查、练习、反馈等各个环节机械的拼凑,而是教师和双方主动投入又被深深吸引的联合活动,并且活动本身成为双方心灵共同创造的作品,是双方本质力量的外化和内化、现实化。就像一位画家,他不是做画用笔,用色彩去描涂,而是用心灵在创造一件供人欣赏的完美的作品。这样的创造过程充满了美感,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创造性地精心雕琢着自己的艺术品(学生),整个雕琢的过程中充满了美,教师给学生美的教学内容,运用美的手段、美的教学语言、自身美的魅力激起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机,引起了学生丰富的想象、联想,把他们带入了向往的美的境界,这种充满了社会情感美、理智美、德性美的活动过程让人深深地陶醉于其中,感受它并受它感染,净化了人的灵魂,升华了人的品格,学生被深深地吸引住,激起了他们的“情”与“智”,有效地促进了知识的掌握、能力的形成以及健康的审美情境和道德情感的发展。情感教育就是从根本上改变了以往“应试教育”导致了学生的枯燥乏味的知识学习生活,通过教师的审美化的教学,高质量地完成知识传递和情感发展的任务,达到“情”“智”和谐统一。
(四)创造性及其价值体现
情感教育的创造性有两层涵义:一是情感教育没有一个统一的模式和固定的程式可以遵循,它需要教师根据不同学科不同年级和每一堂课的实际情况,在情感教育思想的指导下,创造性地开展工作;二是指情感教育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创造精神,提高他们的创造性素质。以往的“唯理智教育”试图把课堂教学的方式固定化,“教师讲学生听”,把课堂教学时间划分为严格的小单位,为每个单位时间布置不同的任务如检查复习5分钟,导入新课5分钟,正式授新课20-25分钟,练习巩固10分钟,布置作业3分钟,教师和学生都成了固定的流水线上的工人,很难说得上什么需要创造性,大中小学课堂教学模式没有“二样”,都是“千课一面”。而情感教育则致力于克服这种“千课一面”的弊端,呼唤个性化的教学模式。“创造性教学”、“创新教育”成了世界教育的新主流。要提高学生的创造性素质,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必须要有一个和谐愉快的心境和情感氛围。学生在繁重的学习压力下和失败情绪中是不会有创造灵感的,是很难出现创造性的,这又怎么谈得上创造力的培养呢?其实,个人的创造力就是情感与理智共同作用的结果。情感的贫乏就会导致创造的萎缩。因此,情感教育的实施,会在根本上为学生创造性素质的提高及创造力的形成与发展打下深厚而坚实的基础。
总之,良好健康的情绪情感的形成离不开情感教育。情感教育还能促进学生的认知的发展,有助于良好人际关系的建立、促进学生潜能的开发、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完善学生的品德,加快学生的社会化的实现,使学生成为一个品德、智力、情感、意志、个性全面发展的“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