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对乒乓球击球节奏的教法探讨(论文文献综述)
祝祥晨[1](2021)在《比赛教学法在初中乒乓球课教学中运用的实验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赵芸蕾[2](2021)在《优秀羽毛球女双攻封配合能力评估模型及其实证研究》文中认为攻封配合是两名运动员为实现得分目的而采取的有目的、有组织的杀球与封网的协同性技术组合,它是羽毛球双打特有的配合性进攻方式和重要得分手段。因此,研究攻封配合的实现机制与表现规律,对丰富我国羽毛球双打训练理论和竞技水平提升具有重要价值。本文运用专家访谈、问卷调查、文献资料、单目三维数据采集法,实验法等研究方法,以世界排名前八位的优秀女双运动员为研究样本,以省市专业队女双运动员为实验被试,探讨了攻封配合对女双竞技制胜的影响,分析了攻封配合的影响因素及其表现规律,指出了中国女双攻封配合能力表现与竞技实力变化的关系;对攻封配合能力的量化评估方法进行了研究,构建了《攻封配合能力综合评估模型》,并从技术诊断和实验干预两个方面对模型进行了实证和应用研究。主要结果:羽毛球女双比赛具有拍数多、时间长,攻防发生比例高的特点,攻封配合对女双制胜的作用相对于男双和混双具有更大的影响;中国女双的进攻方式过于倚重个人能力,攻封配合明显不足。进攻线路与封网站位具有最佳配合策略,其基本规律表现为:攻直线封直线的概率最高;封网宜在防守方击球后180毫秒启动、260毫秒举拍,早于或晚于这个最佳时机,封网发生率和得分率都呈现下降趋势。量化评估表明:中国备战奥运会的两对主力女双的攻封配合能力处在中等和及格等次,与日本、韩国主力女双的攻封配合能力比较,具有较大差距;技术短板主要表现在:封网启动时机和封网举拍时机偏慢,进攻线路与封网站位的配合策略欠佳,进攻线路比例不均衡等。依据《攻封配合能力综合评估模型》的诊断结果设计训练优化方案,实验干预结果表明:每周3次、每次40分钟、为期3个月的攻封配合能力针对性强化训练,能够有效提升省市专业队运动员的攻封配合能力,主效应集中在易封型攻封得分率的提高,难封型攻封得分率和发生率未发生显着性改变。对照2组运动员的训练效益在3个组中最低,不但没有正效应,多数指标反而呈现下降特征。主要结论:攻封配合能力不足是限制中国女双竞技水平进一步提高的主要技术原因。攻封配合是一个多因素交互影响的复杂过程,其实现机制主要以两个配合过程为基础,并在若干独立要素的协同下,共同完成攻封配合过程;封网者是攻封配合的灵魂,由其表现出来的封网启动和封网举拍两要素,是影响攻封配合效果的核心要素。通过优秀女双运动员技术诊断分析和实验干预研究,验证了《攻封配合能力综合评估模型》的有效性,该模型的评估方法和诊断标准可以应用到训练实践中。主要建议:建议备战东京奥运会的中国主力女双,重点加强攻封配合的技术训练,改进措施包括:加强封网启动时机和封网举拍时机训练、改善进攻线路的比例分布、调整进攻线路与封网站位的配合策略等。建议包括省市专业队在内的优秀运动团队,开发更多类似《攻封配合能力综合评估模型》的专项技术诊断方法,更好落实主动训练的三个基本环节:技术诊断、针对性训练计划、训练结果量化反馈。建议开展训练负效应的实证研究,“无量化诊断、无量化反馈”,很可能是“无效训练”的重要诱因,甚至导致训练“负效应”。学术界应高度重视训练负效应研究,并对具体的改进措施进行深入探讨。
刘和宇[3](2021)在《乒乓球游戏化教学对5-6岁幼儿大肌肉动作发展的影响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王晓雷[4](2020)在《本体感觉引导在小学乒乓球教学训练中的实验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小学生身体素质越来越差,肥胖问题越来越严重。国家提倡强身健体后,全民运动形成热潮,健身运动成为了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在这个背景下,球类运动成为了热门活动,其中乒乓球作为中国国球,更是深受广大人群的青睐。乒乓运动是一项全身运动,不仅锻炼身体,还能够提高身体协调性、灵敏性,在一定程度上预防近视。而且,乒乓球运动适合各个年龄阶段的人群,也得到了人们的普遍喜爱。然而在小学阶段的学生身体、心理素质处于发育关键时期,运动系统、运动器官尚未成熟。根据这些特点,通过各种方式对小学生进行适当的乒乓球学习,对以后的乒乓球教学训练的发展有着重要意义。基本上人体所有的动作行为都要依靠激活肌肉,传入中枢神经系统的感觉信息,在大脑做出判断后做出相应的控制行为,控制动作的方向和位置,也就是说人在运动中都能判断身体四肢所在的空间位置。现在本体感觉对多数体育运动项目的影响都有了一定的实验研究,但是本体感觉与乒乓球运动关系的研究文献较少。因此,在小学乒乓球教学与训练中加入本体感觉引导训练这一新的训练模式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本研究采用文献资料、访谈、实验和数理统计等研究方法,对济南市某乒乓球俱乐部40名小学乒乓球学员采用本体感觉引导和传统教学两种教学方法进行实验对比研究,得出如下结论:(1)经过九周训练,两组学员技能水平均有显着性提高。实验组采取本体感觉引导教学训练后,实验组学员的本体感觉能力比对照组学员的本体感觉能力提升效果更为明显。(2)进行本体感觉辅助训练后,实验组学员击球准确性、动作完整性较对照组提升更为明显,明显提高了乒乓球正手击球动作的规范性和正手单球的连续性。(3)经过相同时间的训练,实验组学员在控球能力、击球时间、击球点和动作稳定性等方面的进步速度更快一些。相比于传统教学法,本体感觉引导教学可以在较短的时间里帮助学员建立动作定型、掌握基本技术。建议:(1)本体感觉训练在乒乓球教学训练中的研究存在不足之处,本次实验的测试指标不够明确,还有待于进一步完善,在本体感觉引导训练方面的实验设计尚不成熟,需要更多的研究者来探讨。(2)在小学乒乓球教学训练中应注重通过本体感觉进行技能训练,同时增加本体感觉训练的多样性,增加更多的关于本体感觉的辅助训练,增加训练过程的乐趣,激发兴趣、提高积极性,使学员更快的掌握乒乓球的基本技术,提升乒乓球运动技能水平。(3)在进行乒乓球教学训练或者相关实验研究时,要注意训练的连续性。(4)要以学生为中心,适应学生的身心发展,激发学习兴趣,培养主动学习能力,训练时要符合循序渐进的训练原则。
杨波[5](2020)在《虚拟现实技术应用于高校乒乓球教学中的实证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现代化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以人机交互为代表的虚拟现实技术逐步受到国内外不同学者、机构的普遍关注。为了探索和建设虚拟仿真国家金课,打造“VR+教学”的新型教学范式,切实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教学效果。本研究将虚拟现实技术应用于高校乒乓球辅助教学中,使学习者在虚拟体育情境下借助HTC Vive传感设备完成多种感官的实时交互,再结合目标激励反馈机制提高学生的自我效能感和学习兴趣,用实践探讨所达到的教学效果和潜在价值,既能促进运动技能学习的多样化发展,又为虚拟现实技术在体育教育中的应用提供参考。本研究以西北师范大学二年级非体育专业乒乓球选修课的97名大学生作为实验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班和对照班。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实验法、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将运动交互式虚拟现实设备和视频资源应用于高校乒乓球教学中,并结合体育学科知识体系进行教学环节方案设计。在2019—2020学年第一学期18周的辅助教学干预后,对实验前后不同组别学习者情感态度、学习成绩和身体素质数据变化情况进行对比分析,验证虚拟现实技术对提高乒乓球教学效果的科学假设。主要结论如下:1.将虚拟现实技术应用于高校乒乓球教学中,让学生能够快速进入角色,有效的改善了乒乓球学习过程中因枯燥性和击不到球而产生的无趣感。学习者在习得乒乓球知识技能的同时积极主动的去探究,完成对新知识的建构。为高校乒乓球教学改革和体育课程的多元开发提供了新的教学理念,同时也推动了新时期教育信息化与体育教学的深度融合。2.将虚拟现实技术和视频资源应用于高校乒乓球选项课教学中,可以作为激励学习者潜在学习能力效果的手段,在唤醒体育情境兴趣的同时促进运动技能成绩提高,而传统授课班学习者在情感态度上并未产生积极促进效果。其次不同教学方式在身体素质方面难以形成有效的刺激作用。3.融合虚拟现实技术的乒乓球辅助教学模式在对学习者学习兴趣和运动成绩的促进上较视频教学班和传统授课班表现出更好的优效性;在自主学习能力的提升效果方面实验班较传统授课班均存在显着差异;反观身体素质指标,不同组别在实验后都未达到良好的实践效果。4.虚拟现实技术对多学科学习者的学习效果均具有中等程度的正向影响。
唐柔[6](2020)在《弹力软轴训练器在乒乓球公选课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以湖南民政职业技术学院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乒乓球课教学中,为了使学生在一堂课的时间更好、更快地掌握好技术动作,在学生做正式的练习之前,加入一些辅助练习,这些动作类似于正式技术动作,且难度偏小,对学习和掌握一门新的技术动作有着承上启下的作用。乒乓球运动是一项双方隔网的对抗性运动,对于初学者来说,在学习一项新的动作的时候就进行对抗练习,学生很难打两个连续的来回,并且学生在回接球过程中很难保持规范的动作,学生练习的压力过大就会对乒乓球课的兴趣也会下降,课堂氛围也会冷清。为何初学者在老师教完动作之后上台练习就会出现容易掉球,动作不规范的情况呢?主要原因是学生的球感普遍都差,击球点位置把握不准,控球能力差,在双人对练的时候很难将球回接到规定的区域内,导致击球时的击球点和击球时间不准确,学生在回接球过程中很难注意自己的挥拍动作,经常这样练习动作很容易变形,教师逐台陪练以及纠错的时间就会耗费很多,尤其是公选课这种大课堂,人数多,学生基础薄弱,上课的任务难度就会增大,从而影响课堂的教学质量。在现有的教学条件下,为了使学生更快的掌握好技术动作技术,在初学者学习乒乓球技术过程中,采用合理的辅助练习进行教学,会取得更好地学习效果。本文以乒乓球公选课使用弹力软轴训练器这一辅助练习方法为研究对象,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教学实验法、逻辑分析法、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对民政职业技术学院2018级公选课2个班的男生进行乒乓球教学实验,共80人,实验进行16周,每周1次课。通过研究对比分析结论如下:1.从整体数据来看,两个班的成绩都比实验前有提高,实验班的提高幅度要大于对照班的提高幅度。首先,比较实验后两个班的达标成绩,实验班的拨球、攻球个数均高于对照班,且存在显着差异性;再比较实验后两个班的计评成绩,实验班的拨球、攻球以及左推右攻的成绩均高于对照班,且差异显着。实验班都优于对照班。2.使用弹力软轴练习器进行辅助教学具有一定的教学效果,表现为学生在练习时减少了错误动作的出现,击球的动作比较规范。并且能有效增加学生的击球板数,提高基础水平。3.运用乒乓球弹力软轴训练器进行辅助教学,使学生在公选课堂也能体会到合作学习的快乐,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集体荣誉感。同时,辅助练习器材的使用,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学习难度,增强学生的学习信心,对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也有一定的帮助。
贾士炜[7](2020)在《腕部稳定性训练对网球初学者正手击球质量影响的实验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网球运动中,正手击球是最基本、最常用的技术动作。初学者在接触网球初期最先学习的也是正手击球技术,因此,网球正手击球技术尤为重要。然而,初学者在正手击球技术过程中会出现着很多问题。通过查阅文献资料和访谈专家、学生了解到,腕部不稳对于初学者来说问题较为严重。基于此,为了解决初学者在学习正手技术过程中腕部不稳等易犯错误,设计一套腕部稳定性新训练方案,目的是防止初学者在击球时出现屈腕等易错的动作,减少腕部纠错时间,提高学习效率,进而能让初学者快速掌握正确的正手击球动作,提高正手击球质量。本研究通过文献资料法、访谈法、逻辑分析法为网球初学者设计了腕部稳定性训练方案,并运用实验法进行验证,具体内容:(1)实验对象:以河北师范大学网球俱乐部学生为实验对象,其中实验班20人,对照班20人,并在实验前对两班学生身体素质、球感、练习网球情况等指标进行实验前测,以确保实验对象的同质性。(2)实验内容:实验班采用腕部稳定性训练进行干预实验,对照班仍然采用常规训练方式。(3)实验时间:为期12周,每周每班训练2课时,共24课时。(4)实验步骤:将两班训练内容分为三个阶段进行教授:实验班:(1)第一阶段(第1-2周):主要讲解网球基础知识和基本动作。(2)第二阶段(第3-8周):在技术上动作上,主要利用腕部辅助器械进行挥空拍、定点击球训练、抛球击球训练。在身体素质练习上,增加腕部阻力训练。(3)第三阶段(第9-12周):在技术动作上,结合腕部辅助器械开始进行隔网击球训练。在身体素质练习上,腕部阻力练习开始增大阻力;对照班:(1)第一阶段(第1-2周)主要讲解网球基础知识和基本动作。(2)第二阶段(第3-8周)进行挥空拍、定点击球训练、抛球击球训练以及身体素质训练。(3)第三阶段(第9-12周)进行隔网击球及身体素质练习。(5)实验测试指标:将测试指标分为两部分:(1)对实验班与对照班的腕部肌电值(腕屈肌、腕伸肌)进行测试;(2)对两班学生正手击球质量(深度、准确度、稳定性)进行测试,并通过数理统计法将实验前后的测试数据进行分析,得出实验结果。研究结果:(1)通过12周的实验教学后,实验班、对照班腕屈肌积分肌电值分别为480.97±111.80、715.04±154.32,P<0.01;实验班、对照班腕伸肌积分肌电值分别为395.22±082.95、513.40±120.62,P<0.01。(2)通过12周的实验教学后,在正手击球的深度(包含力度)得分上实验班、对照班分别为10.30±5.58、5.20±5.01,P<0.01;在正手击球深度总得分上实验班、对照班分别为13.2±6.25、7.50±6.54,P<0.05;在正手击球深度稳定性得分上实验班、对照班分别为2.95±1.05、2.30±1.68,P>0.05。(3)通过12周的实验教学后,在正手击球的准确度(包含力度)得分上实验班、对照班分别为8.20±3.20、6.10±2.90,P<0.05;在正手击球准确度总得分上实验班、对照班分别为4.15±1.18、2.95±1.09,P<0.01;在正手击球准确度稳定性得分上实验班、对照班分别为12.35±4.17、9.05±3.69,P<0.05。(4)通过12周的实验教学后,在正手击球深度、准确度和击球总稳定性的成功率上,实验班学生的成功率为59%、69%、65%;对照班学生的成功率为46%、49%、47%。(5)通过12周的实验教学后,实验班、对照班在正手击球质量总评分别为25.60±7.57、16.55±9.01,P<0.05。研究结论:(1)通过12周的腕部稳定性训练,初学者在正手击球深度、准确度、稳定性方面,实验班得分明显优于对照班得分,表明腕部稳定性辅助训练对提高正手击球质量有极大帮助。(2)通过12周的腕部稳定性训练,初学者在正手击球深度稳定性上无显着差异,其原因是由于在正手击球深度稳定性测试时,测试内容相对简单,无线路要求,过网即可。(3)通过12周的腕部稳定与力量训练可以提高网球初学者在正手击球过程中腕部的稳定性,缩短正手技术动作泛化与分化的学习过程,提高学习效率。
胡必胜[8](2020)在《高校网球专项学生组合性多球训练方法与击球效果的实验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时代的前行、社会的进步、科技的革新,网球各项技战术的运用在网球赛事中变的越来越成熟。在比赛中,学生能够思路清晰的运用合理的技战术,并为此赢得比赛的胜利。而技战术的运用又与训练的方式和效果有直接的联系,所以在网球训练中,组合性多球训练法显得尤为重要,纵观网球多球的训练手段,本文作者提出的组合性多球训练法有较为重要的一席之地。本文通过实验研究的方式,从武汉体育学院2018级30名体育教育专项班的学生中随机抽样,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采用文献资料法、教学实验法、数理统计法、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通过组合性多球训练法和常规多球训练法来对比分析,以实验的方式得出组合性多球训练方式的优越性,为高校网球专项的学生提供行之有效的训练方式,并且对比赛中击球方式的运用提供更好的借鉴。通过对组合性多球训练和常规多球训练的实验研究,得出以下结论:1.从实验统计的数据来看,组合性多球训练和常规多球训练在对学生抽击球深度、抽击球精准度、抽击球次数等方面均有明显的提升。两者对比来看,组合性多球训练在抽击球精准度、深度以及抽击球次数等方面要明显优于常规多球训练,在网球训练中合理的运用组合性多球训练的方式有更好的训练效果;2.组合性多球训练在实战中的效果要明显优于常规多球训练。在网球多种多球训练中,组合性多球训练更能有效提高比赛成绩;3.从动作技能定型比较分析来看,两种多球训练均符合运动学规律,在某一方面对技术动作定型及完善有一定的帮助,而组合性多球训练从多方面对动作技能定型起到了积极作用。两种训练方式各有其长处。
魏宗豪[9](2019)在《运动视觉训练对少儿(10-12岁)业余网球队员正手击球准确性影响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网球击球的准确性是网球队员运动技能水平的一种体现,拥有良好的视觉空间感才能打出精准的击球线路,才能在训练和比赛中打出高质量的回球。如何提升击球的准确性是网球训练中探讨的一个重点问题。常规的网球教学训练一般采用徒手模仿、重复挥拍、多球练习、对墙练习、半场二人对打等常规训练方法,训练模式陈旧,缺乏创新性。当少儿业余网球队员掌握了基本技术动作以后,整体技能提升幅度缓慢,突破困难。究其原因,没有对网球技能动作模式深入剖析。其中,运动视觉因素是影响击球准确性的重要因素。本研究通过对国际上运动视觉训练发展的理论研究,并对少儿业余网球队员正手击球的技术环节进行剖析,分析相应的技术环节所需求的视觉能力,探讨运动视觉训练中运视觉能力对少儿业余网球队员正手击球的准确性影响。本研究采取实验对比的方法,实验分为两轮进行。从郑州市迈动少儿网球俱乐部和二十一世纪少儿网球俱乐部各选取30名少儿业余网球队员,平均分组,每组15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进行正常的训练。实验组进行8周的运动视觉训练干预下的训练,每周训练3次,每次20-30分钟。研究通过制定的视觉训练计划,分析少儿业余网球队员正手击球技术环节对应的视觉能力,测试得出正手击球环节实验前后对照组与实验组队员正手击球落点进区的成功数和得分数,运用数理统计的方法进行结果分析。排除相关干扰因素,研究得出以下结论和提出建议:1.通过对六个视觉参数的实验,比较对照组和实验组,研究发现六个阶段在视觉训练干预后,少儿业余网球队员的正手击球进区成功数和击球得分,均有明显提升。2.通过对比运动视觉能力干预下的数据,发现对少儿业余网球队员正手击球进区成功率的影响大小依次为眼-脚协调能力,眼-手协调能力,深度感知能力,聚焦能力,视觉追踪能力,周边意识感知能力。同样运动视觉能力中对少儿业余网球队员正手击球得分影响大小依次是别为眼-脚协调能力,眼-手协调能力,深度感知能力,聚焦能力,视觉追踪能力和周边意识感能力。3.通过实验数据对比,发现实验组的前后测成功率差值和得分差值相对于对照组数值高,实验组进步明显。4.少儿业余网球队员通过运动视觉训练,在正手击球过程中视觉综合能力和空间感觉综合能力提升明显,同时在盯球、预判、击球、随挥等击球环节的判断能力提升也很明显。5.运动视觉训练可以改善少儿业余网球队员在场上的空间感知能力,提升视觉追踪能力,聚焦能力,深度感知能力,周边意识感知能力,以及眼-手、眼-脚的协调能力。运动视觉训练可以提升少儿业余网球队员正手击球的准确性。6.通过运动视觉训练的干预,实验组男队员的正手击球成功率和得分均高于女队员。实验组男队员的击球成功率和得分高于对照组的男队员,实验组女队员击球成功率高于对照组女队员。建议:将相关运动视觉训练的理论知识贯穿到少儿业余网球训练中,让少儿业余网球队员学习并领悟到视觉机能在网球训练中的作用。结合少儿业余网球队员的生理生长特点,剖析网球正手击球技术环节的动作模式,找到所运用的视觉能力参数,加强视觉训练。探索网球运动视觉训练的新方法。比如,网球场地彩色分区,制作不同颜色网球,将眼科理论知识与训练相结合等。针对少儿业余网球队员的击球劣势,制定和开发易于操作的视觉训练手段和方法,建议在隔网竞技性项目的训练中大力推广。
王雨[10](2019)在《不同熟练水平和不同操作策略示范对足球脚内侧踢球学习效果影响的实验研究》文中提出示范作为技能学习重要步骤之一,不仅影响着学习效果同时还能反映示范者的技能水平。学习者通过观察学习示范者的动作,使其技术动作能够自我展现。观察学习理论认为示范类型对运动技能学习能够产生影响。指导者需要根据学生相应的情况来选择合适的示范,使学生能快速准确的获得运动技能,学生也通过对示范者所做动作的观察学习,形成正确的认知,通过练习与指导获得新的运动技能。学习运动技能需要将理论与方法相结合,才能有效地提高技能的学习效果。运动技能的形成会因为示范类型和示范操作策略的不同,对技能学习产生不同的影响。在运动技能练习的不同时期还是存在一些绩效特征上的差异,对于实验室内严谨性实验的研究结果和现场实效性实验的研究结果有无差异还是有待考证。因此,为了对技能学习的内在变化有更加深入的了解,本文针对不同熟练水平和不同操作策略的示范对足球脚内侧踢球学习效果的影响进行实验,分析不同示范类型和不同示范操作策略对足球技能学习效果的影响,以利于提高观察示范的学习效果。同时,对于提高复杂运动技能的示范教学效果具有十分重要的实践意义和理论意义。本研究采用了文献资料法、测量法、实验法、数理统计法、逻辑分析法和对比分析法进行了研究。根据前人的研究选择示范者的熟练水平和示范的操作策略进行研究,并选用无足球经验的120名女生作为实验被试,并分为4组实验班进行足球技能教学,每个实验组别随机选用一种示范类型和示范的操作策略进行教学,在8次的实验课程内,通过保持测验与迁移测验得出相关数据,分析不同熟练水平和不同操作策略示范对足球脚内侧踢球学习效果的影响。本研究目的是想通过研究,了解何种示范方式与方法能够有效的促进初学者学习开放性足球技能,并对足球技能的学习效果能够产生哪些影响,促使体育教学者能够正确认识到示范的重要性,并能在运动训练和教学中选择合适示范教学策略提供宝贵建议。结果显示:(1)在第一次保持测验中,熟练型示范+快速示范操作策略、学习型示范+慢速示范操作策略、熟练型示范+慢速示范操作策略和学习型示范+快速示范操作策略四组在短时间内的绩效差异不明显。(2)在第二次保持测验中,示范者主效应显着,且熟练型示范的测验成绩都好于学习型示范。其中熟练型示范+快速示范操作策略组的成绩最好。(3)在实验后的保持测验阶段,示范类型主效应显着,且熟练型示范的测验成绩都好于学习型示范。其中熟练型示范+快速示范操作策略组的成绩最好。(4)在后测的迁移测验中,示范类型主效应和示范的操作策略主效应都不显着,实验四组成绩不存在明显差异。结论:(1)在足球脚内侧踢球技术学习的认知阶段,熟练型+快速操作策略的示范组的保持绩效最好。(2)在示范类型上,熟练型示范组的示范学习效果最优。从示范操作策略上,快速示范操作策略的示范学习效果优于慢速示范操作策略。熟练型示范+快速示范操作策略组合的示范学习效果最好,其次是熟练型示范+慢速示范操作策略的组合。(3)在技能学习的认知阶段,不同的示范类型和不同示范操作策略对足球技能学习的迁移测验成绩无显着影响。
二、对乒乓球击球节奏的教法探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对乒乓球击球节奏的教法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2)优秀羽毛球女双攻封配合能力评估模型及其实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依据与意义 |
1.1.1 选题依据 |
1.1.2 选题意义 |
1.1.3 研究目的 |
1.2 研究对象与方法 |
1.2.1 研究对象 |
1.2.2 研究方法 |
1.2.3 技术线路 |
1.2.4 研究假设 |
1.3 研究重点、难点和创新点 |
1.3.1 研究重点 |
1.3.2 研究难点 |
1.3.3 研究创新点 |
1.4 相关概念界定 |
1.4.1 “优秀运动员”概念界定 |
1.4.2 “攻封配合”概念界定 |
1.4.3 “攻封配合能力”的概念界定 |
第2章 国内外研究现状 |
2.1 羽毛球项目制胜规律的研究 |
2.2 羽毛球双打项目技战术特征研究 |
2.2.1 关于双打发接发技战术特征研究 |
2.2.2 关于双打攻防技战术特征研究 |
2.3 羽毛球双打攻封配合的相关研究 |
2.4 中国女双打法风格与竞技水平表现的研究 |
2.5 运动主体三维时空特征的研究 |
2.5.1 关于运动主体时空特征的定性研究和二维定量研究 |
2.5.2 关于运动主体三维空间运动特征的定量研究 |
本章小结 |
第3章 攻封配合对女双竞技制胜的影响 |
3.1 女双竞技制胜规律的独特性 |
3.2 优秀女双竞技能力发展的新特点 |
3.3 我国羽毛球界对攻封配合的认知与表现 |
3.4 中国女双攻封配合能力表现与竞技实力变化 |
本章小结 |
第4章 攻封配合的影响要素及其表现规律 |
4.1 攻封配合影响要素筛选 |
4.1.1 文献分析筛选 |
4.1.2 专家访谈筛选 |
4.1.3 问卷调查筛选 |
4.2 影响攻封配合的单因素表现特征 |
4.2.1 进攻要素对攻封配合的影响 |
4.2.2 封网要素对攻封配合的影响 |
4.2.3 防守方出球线路对攻封配合的影响 |
4.3 影响攻封配合的多因素配合特征 |
4.3.1 正手区进攻位置、进攻线路与封网站位的配合关系 |
4.3.2 头顶区进攻位置、进攻线路与封网站位的配合关系 |
4.3.3 中间区进攻位置、进攻线路与封网站位的配合关系 |
4.4 攻封配合的作用机制与表现规律 |
本章小结 |
第5章 攻封配合技术诊断模型构建及应用 |
5.1 攻封配合技术诊断模型构建 |
5.1.1 攻封配合过程的复杂性及其表现 |
5.1.2 攻封配合诊断模型指标筛选依据 |
5.1.3 攻封配合理想模型指标特征值 |
5.2 中日韩优秀女双运动员攻封配合能力及技术诊断分析 |
5.2.1 分析一:陈清晨/贾一凡的攻封配合能力诊断 |
5.2.2 分析二:杜玥/李茵晖的攻封配合能力诊断 |
5.2.3 分析三:中日韩主力运动员攻封配合能力比较 |
本章小结 |
第6章 攻封配合能力的评定标准及综合评估模型的应用 |
6.1 攻封配合能力的评定标准 |
6.1.1 攻封配合能力评价指标筛选和计算方法 |
6.1.2 攻封配合能力评定标准的建立 |
6.1.3 实验方案 |
6.1.4 实验结果与分析 |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结论与建议 |
7.1 研究结论 |
7.2 研究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附件 |
(4)本体感觉引导在小学乒乓球教学训练中的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选题的依据及意义 |
1.1 选题依据 |
1.2 选题意义 |
1.3 研究思路 |
2 文献综述 |
2.1 小学乒乓球教学训练的发展现状 |
2.2 本体感觉的发展和定义 |
2.2.1 国外研究现状 |
2.2.2 国内研究现状 |
2.3 本体感觉与运动项目的研究概述 |
2.3.1 本体感觉在运动项目的应用探究 |
2.3.2 本体感觉在乒乓球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
3 研究对象与方法 |
3.1 研究对象 |
3.2 研究方法 |
3.2.1 文献资料法 |
3.2.2 专家访谈法 |
3.2.3 问卷调查法 |
3.2.4 实验法 |
3.2.5 数理统计法 |
4 结果与分析 |
4.1 第二阶段训练前乒乓球稳定性技术测试结果对比 |
4.2 第二阶段训练前乒乓球技术评定测试 |
4.3 训练第六周两组学员考核成绩比较分析 |
4.4 训练第六周两组学员技术评定成绩比较分析 |
4.5 训练第九周两组学员考核成绩比较分析 |
4.6 训练第九周两组学员技术评定成绩比较分析 |
4.7 训练第六周与第九周两组考核成绩对比分析 |
4.8 训练第六周与第九周两组技术评定成绩对比分析 |
5 分析与讨论 |
5.1 本体感觉引导有利于小学乒乓球教学训练中基本技术的掌握 |
5.2 利用本体感觉引导教学训练有助于提高学员的本体感觉能力 |
5.3 小学乒乓球教学中运用本体感觉引导法有助于提高训练积极性 |
6 结论和建议 |
6.1 结论 |
6.2 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5)虚拟现实技术应用于高校乒乓球教学中的实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选题依据 |
1.1.1 现代教育改革有利于推进教学方法创新 |
1.1.2 虚拟现实技术的开发给予现代教育新思路 |
1.1.3 深化高校乒乓球改革迫在眉睫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2.1 虚拟现实技术 |
2.2 虚拟现实技术的相关研究 |
2.2.1 虚拟现实技术国外相关研究 |
2.2.2 虚拟现实技术国内相关研究 |
2.3 乒乓球教学相关研究 |
2.3.1 乒乓球教学的理论基础 |
2.3.2 乒乓球教学的教学目标 |
2.3.3 乒乓球教学的实施原则 |
2.3.4 乒乓球教学的内容分析 |
3 研究对象与方法 |
3.1 研究对象 |
3.2 研究方法 |
3.2.1 文献资料法 |
3.2.2 问卷调查法 |
3.2.3 实验法 |
3.2.4 数理统计法 |
4 研究结果与分析 |
4.1 高校乒乓球公共课教学方案设计及实施 |
4.1.1 融入虚拟现实乒乓球教学方案设计及实施 |
4.1.2 融入视频资源的乒乓球教学方案设计及实施 |
4.2 实验前不同组别的一致性分析 |
4.2.1 自主学习能力一致性分析 |
4.2.2 体育情境兴趣一致性分析 |
4.2.3 技能测评成绩一致性分析 |
4.2.4 身体素质一致性分析 |
4.3 教学实践效果对比分析 |
4.3.1 乒乓球传统教学的学习效果分析 |
4.3.2 乒乓球虚拟现实教学的学习效果分析 |
4.3.3 乒乓球视频教学的学习效果分析 |
4.4 不同教学方式的学习成效差异分析 |
4.4.1 自主学习能力的差异分析 |
4.4.2 体育情境兴趣的差异分析 |
4.4.3 技能测评成绩的差异分析 |
4.4.4 身体素质的差异分析 |
4.5 虚拟现实技术对学习者学习效果影响的meta分析 |
4.5.1 研究问题 |
4.5.2 文献来源及检索 |
4.5.3 检索策略 |
4.5.4 统计学处理 |
4.5.5 发表偏倚检验 |
4.5.6 虚拟现实技术对学生教学效果的整体影响 |
5 讨论 |
5.1 虚拟现实教学对学习效果具有积极的正向影响 |
5.2 虚拟现实教学效果受多重因素影响 |
5.3 下一步工作计划 |
6 结论与建议 |
6.1 结论 |
6.2 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个人简历、在校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6)弹力软轴训练器在乒乓球公选课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以湖南民政职业技术学院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选题依据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2 文献综述 |
2.1 相关概念的界定 |
2.1.1 辅助练习法 |
2.1.2 辅助器材 |
2.1.3 辅助练习在乒乓球项目中表现的形式 |
2.1.4 乒乓球弹力软轴练习器 |
2.1.5 辅助练习(器材)在乒乓球训练中的应用 |
2.2 辅助练习在国内研究的现状 |
2.2.1 辅助练习法在乒乓球项目中的应用 |
2.2.2 辅助练习法在其他项目上的应用 |
2.2.3 高校体育公选课相关现状研究 |
3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
3.1 研究对象 |
3.2 研究方法 |
3.2.1 文献资料法 |
3.2.2 问卷调查法 |
3.2.3 教学实验法 |
3.2.4 数理统计法 |
3.2.5 逻辑分析法 |
4 实验设计和实验过程 |
4.1 实验设计 |
4.1.1 教学原则 |
4.1.2 实验选择的教学方法 |
4.1.3 实验的教学进度安排 |
4.1.4 教学目标 |
4.1.5 运用弹力软轴训练器的阶段计划 |
4.2 实验实施过程 |
4.2.1 对照组实施过程 |
4.2.2 实验组实施过程 |
5 结果与分析 |
5.1 实验前数据整理分析 |
5.1.1 实验前两个班学生问卷调查结果 |
5.1.2 实验前两个班学生的身体素质差异 |
5.1.3 实验前两个班各项技术达标的差异 |
5.1.4 实验前两个班各项技术评比的差异 |
5.2 实验后数据整理分析 |
5.2.1 实验后实验班学生问卷调查结果 |
5.2.2 对照班实验前后技术达标和技评的结果与分析 |
5.2.3 实验班实验前后技术达标和技评的结果与分析 |
5.2.4 实验后两个班各项技术的差异 |
5.2.5 实验后两个班各项技术技评的差异 |
5.3 辅助教学法和传统教学法的效果对比分析 |
5.3.1 辅助教学法 |
5.3.2 传统教学法 |
5.4 分析与讨论 |
5.4.1 乒乓球弹力软轴训练器辅助教学对学生技术动作的影响 |
5.4.2 乒乓球弹力软轴训练器辅助教学对教师教学的影响 |
5.4.3 乒乓球弹力软轴训练器辅助教学对学生合作学习的影响 |
5.4.4 乒乓球弹力软轴训练器辅助教学对学生学习心理的影响 |
6 结论与建议 |
6.1 结论 |
6.2 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
附录 B |
附录 C |
附录 D |
致谢 |
(7)腕部稳定性训练对网球初学者正手击球质量影响的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引言 |
1 文献综述 |
1.1 相关概念的界定 |
1.1.1 初学者 |
1.1.2 腕部 |
1.1.3 正手击球质量 |
1.1.4 稳定性训练 |
1.2 国内相关研究现状 |
1.2.1 关于辅助训练在其他体育项目中的应用研究 |
1.2.2 关于辅助训练在网球教学训练中的应用研究 |
1.2.3 关于网球正手击球质量的研究 |
1.2.4 关于腕部训练的研究 |
1.2.5 关于腕部稳定性在正手击球过程中的重要性研究 |
1.2.6 小结 |
1.3 国外相关研究现状 |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
2.1 研究对象 |
2.2 研究方法 |
2.2.1 文献资料法 |
2.2.2 访谈法 |
2.2.3 实验法 |
2.2.4 数理统计法 |
2.2.5 逻辑分析法 |
3 研究结果与分析 |
3.1 腕部稳定性训练方案设计 |
3.1.1 腕部稳定性训练的设计背景 |
3.1.2 腕部稳定性训练的设计思路 |
3.1.3 腕部稳定性训练方案 |
3.2 实验班与对照班受试腕部肌肉表面肌电分析 |
3.2.1 实验班与对照班腕部肌肉肌电图对比分析 |
3.2.2 实验班与对照班腕部积分肌电值测试结果对比分析 |
3.2.3 小结 |
3.3 实验与对照班正手击球质量测试结果对比分析 |
3.3.1 正手击球深度测试结果对比分析 |
3.3.2 正手击球准确度测试结果对比分析 |
3.3.3 正手击球稳定性测试结果对比分析 |
3.3.4 正手击球质量测试总评结果对比分析 |
结论与建议 |
研究不足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清单 |
(8)高校网球专项学生组合性多球训练方法与击球效果的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 |
1.3 研究意义 |
1.3.1 理论依据 |
1.3.2 实践依据 |
1.4 文献综述 |
1.4.1 相关概念的界定 |
1.4.2 多球训练的研究现状 |
1.4.3 组合性多球训练的研究现状 |
1.4.4 其他球类项目多球训练的研究现状 |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
2.1 研究对象 |
2.2 研究方法 |
2.2.1 文献资料法 |
2.2.2 教学实验法 |
2.2.3 数理统计法 |
2.2.4 逻辑分析法 |
2.3 教学实验设计 |
2.3.1 实验对象 |
2.3.2 实验目的 |
2.3.3 实验控制 |
2.3.4 教学内容及训练方案 |
2.3.5 教学地点 |
2.3.6 教学时间 |
2.3.7 测试内容 |
2.3.8 底线抽击球测评标准 |
2.3.9 教学进度 |
3 研究结果与分析 |
3.1 实验组与对照组学生基本身体形态比较分析 |
3.2 实验组与对照组学生基本身体素质比较分析 |
3.3 实验前实验组与对照组学生抽击球效果比较分析 |
3.3.1 实验前实验组与对照组学生抽击球深度效果比较分析 |
3.3.2 实验前实验组与对照组学生抽击球精准度效果比较分析 |
3.3.3 实验前实验组与对照组学生抽击球次数效果比较分析 |
3.3.4 实验前实验组与对照组学生实战效果比较分析 |
3.3.5 实验前实验组与对照组学生抽击球动作技能定型效果比较分析 |
3.4 实验前后对照组学生抽击球效果比较分析 |
3.4.1 实验前后对照组学生抽击球深度效果比较分析 |
3.4.2 实验前后对照组学生抽击球精准度效果比较分析 |
3.4.3 实验前后对照组学生抽击球次数效果比较分析 |
3.5 实验前后实验组学生抽击球效果比较分析 |
3.5.1 实验前后实验组学生抽击球深度效果比较分析 |
3.5.2 实验前后实验组学生抽击球精准度效果比较分析 |
3.5.3 实验前后实验组学生抽击球次数效果比较分析 |
3.6 实验后实验组与对照组学生抽击球效果比较分析 |
3.6.1 实验后实验组与对照组学生抽击球深度改善效果比较分析 |
3.6.2 实验后实验组与对照组学生抽击球精准度改善效果比较分析 |
3.6.3 实验后实验组与对照组学生抽击球次数改善效果比较分析 |
3.6.4 实验后实验组与对照组学生实战改善效果比较分析 |
3.6.5 实验后实验组与对照组学生抽击球动作技能定型改善效果比较分析 |
4 结论与建议 |
4.1 结论 |
4.2 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一: 实验前实验组与对照组各项指标统计表 |
附录二: 实验前后对照组各项指标统计表 |
附录三: 实验前后实验组各项指标统计表 |
附录四: 实验后实验组与对照组各项指标统计表 |
(9)运动视觉训练对少儿(10-12岁)业余网球队员正手击球准确性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研究目的、意义与任务、假设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2.3 研究任务 |
1.2.4 研究假设 |
2 文献综述 |
2.1 运动视觉的概念 |
2.2 运动视觉的起源 |
2.3 运动视觉常用的参数和对应项目指标 |
2.4 运动视觉的生物机制 |
2.5 运动视觉的理论研究 |
2.5.1 运动视觉训练的基础内容 |
2.5.2 运动视觉训练的原则 |
2.5.3 运动视觉训练的方法 |
2.6 运动视觉训练的应用研究 |
2.6.1 运动视觉训练在国外应用研究 |
2.6.2 运动视觉在我国应用研究 |
2.6.3 运动视觉的展望 |
2.7 关于影响网球击球准确性的研究综述 |
2.7.1 关于网球正手击球基本技术简析 |
2.7.2 提高网球击球准确性研究 |
2.8 网球击球准确性定义界定研究 |
2.9 国内网球训练方法的研究 |
3 研究对象和方法 |
3.1 研究对象 |
3.2 研究方法 |
3.2.1 文献法 |
3.2.2 观察法 |
3.2.3 逻辑分析法 |
3.2.4 实验法 |
4 结果与分析 |
4.1 第一轮试验分析 |
4.1.1 实验对象分析 |
4.1.2 少儿业余网球男女队员正手击球前测结果对比分析 |
4.1.3 运动视觉训练六个阶段视觉参数对正手击球的影响分析 |
4.1.4 对照组和实验组前测结果对比分析 |
4.1.5 对照组前后测结果对比分析 |
4.1.6 实验组前后测结果对比分析 |
4.1.7 对照组和实验组后测结果对比分析 |
4.1.8 对照组和实验组进步幅度结果对比分析 |
4.1.9 对照组和实验组男女队员进步幅度结果对比分析 |
4.2 第二轮试验分析 |
4.2.1 实验对象分析 |
4.2.2 少儿业余男女网球队员正手击球前测结果对比分析 |
4.2.3 对照组和实验组前测结果对比分析 |
4.2.4 运动视觉训练六个视觉参数能力对正手击球的影响 |
4.2.5 对照组前后测结果对比分析 |
4.2.6 实验组前后测结果对比分析 |
4.2.7 对照组和实验组后测结果对比分析 |
4.2.8 对照组和实验组进步幅度结果对比分析 |
4.2.9 对照组和实验组男女队员进步幅度结果对比分析 |
5 结论 |
6 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A 训练课程教案 |
附录B 六个阶段训练计划 |
附录C 测试记录部分数据表 |
附录D 部分训练器材图片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10)不同熟练水平和不同操作策略示范对足球脚内侧踢球学习效果影响的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选题依据 |
1.2 研究目的 |
1.3 研究意义 |
2 文献综述 |
2.1 相关概念研究 |
2.1.1 运动技能的概念研究 |
2.1.2 运动技能学习的概念研究 |
2.1.3 动作示范的概念研究 |
2.1.4 观察学习的概念研究 |
2.2 关于足球脚内侧踢球的相关研究 |
2.3 运动技能学习相关研究 |
2.3.1 运动技能学习理论研究 |
2.3.2 运动技能学习的影响因素 |
2.4 示范对运动技能学习的影响相关研究 |
2.4.1 不同示范者水平对运动技能学习的影响相关研究 |
2.4.2 不同示范操作策略对运动技能学习影响的相关研究 |
2.4.3 不同任务类型对运动技能学习的影响相关研究 |
小结 |
3 研究对象与方法 |
3.1 研究对象 |
3.2 研究方法 |
3.2.1 文献法 |
3.2.2 数理统计法 |
3.2.3 逻辑分析法 |
3.2.4 实验法 |
4 实验设计 |
4.1 被试 |
4.2 实验学习内容 |
4.3 无关变量控制 |
4.4 实验器材 |
4.5 数据分析 |
4.6 实验假设 |
4.7 实验步骤 |
4.8 相关测验 |
4.8.1 保持测验 |
4.8.2 迁移测验 |
5 实验结果与分析 |
5.1 学习效果变化总趋势分析 |
5.2 第一次保持测验成绩比较 |
5.3 第二次保持测验成绩比较 |
5.4 实验后测中保持测验成绩比较 |
5.5 实验后测中迁移测验成绩比较 |
6 讨论 |
6.1 第一次保持测验 |
6.2 第二次保持测验 |
6.3 第三次保持测验 |
6.4 迁移测验 |
7 结论与建议 |
7.1 结论 |
7.2 建议 |
8 局限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A 足球课程教案 |
附录B 原始据数 |
附录C 换算后数据 |
附录D 第二次保持测验单因素方差分析表 |
附录E 第三次保持测验单因方差分析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四、对乒乓球击球节奏的教法探讨(论文参考文献)
- [1]比赛教学法在初中乒乓球课教学中运用的实验研究[D]. 祝祥晨. 首都体育学院, 2021
- [2]优秀羽毛球女双攻封配合能力评估模型及其实证研究[D]. 赵芸蕾. 成都体育学院, 2021(08)
- [3]乒乓球游戏化教学对5-6岁幼儿大肌肉动作发展的影响研究[D]. 刘和宇. 新疆师范大学, 2021
- [4]本体感觉引导在小学乒乓球教学训练中的实验研究[D]. 王晓雷. 山东师范大学, 2020(04)
- [5]虚拟现实技术应用于高校乒乓球教学中的实证研究[D]. 杨波. 西北师范大学, 2020(01)
- [6]弹力软轴训练器在乒乓球公选课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以湖南民政职业技术学院为例[D]. 唐柔. 湖南师范大学, 2020(01)
- [7]腕部稳定性训练对网球初学者正手击球质量影响的实验研究[D]. 贾士炜. 河北师范大学, 2020(07)
- [8]高校网球专项学生组合性多球训练方法与击球效果的实验研究[D]. 胡必胜. 武汉体育学院, 2020(11)
- [9]运动视觉训练对少儿(10-12岁)业余网球队员正手击球准确性影响研究[D]. 魏宗豪. 河南大学, 2019(01)
- [10]不同熟练水平和不同操作策略示范对足球脚内侧踢球学习效果影响的实验研究[D]. 王雨. 河南大学, 201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