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在环境贸易领域的合作,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中美论文,领域论文,环境论文,贸易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世纪之交,人类对其周边环境有两点明显的感觉:一是随着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地球正变得越来越小;二是随着经济生活的不断发展,地球却变得越来越脏了。臭氧层的破坏,生物物种的锐减,自然资源的损毁,危险废弃物的产生等等现象在世界各地都呈日益恶化之势,给人类生存带来严重的威胁,同时也唤醒了人类对保护环境的普遍关注。国际社会相继出台了大量的环保公约,至今已有近200个,各国的环保法令法规也纷纷建立起来。 众多的环保条约必将对国际贸易产生广泛、巨大和深远的影响。据统计,仅参加保护臭氧层国际公约的国家和地区就涉及到全球85%的人口、90%的国民生产总值和95%的世界贸易总额。
环境原本就是贸易中一个不可或缺的因素。贸易是商品和服务的交换,而商品又直接或间接地来自自然环境,许多的服务(如旅游业)也和环境因素有关。贸易和环境的关系是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的。健康的贸易将促进自然资源在更大范围内进一步的合理配置和有效利用,而自然资源的优化配置和高效利用也会保证贸易得以稳定地可持续地发展。反之,以破坏生态平衡、无视环境污染的危害而强行的贸易,最终必将受到环境的惩罚,不仅制约贸易的发展,而且会造成生活质量的下降和经济增长的停滞。
环境贸易是指与环境保护有关的贸易,主要包括环保产品和服务的贸易,以及环保领域内的经济和技术的交流与合作。环境贸易是随着国际社会环保运动的发展而出现的一个新概念、新名词。
中美两国都是环境大国,在发展环境贸易上有着良好的机遇和巨大的潜力。中美环境保护合作始于80年代,美国是中国对外开展环境保护科技合作最早的国家之一,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1980年,中美签署了环境保护科技合作的议定书,按照该议定书附件四进行的“家用电冰箱CFC替代技术研究及超级节能无氟电冰箱的生产”, 由美方马里兰大学和中方北京家用电器研究所和青岛海尔冰箱厂实施。经过双方努力,已开发出节能40%以上,臭氧层潜在性破坏物质(ODP)值小于0.1%的无氟冰箱。而今,海尔无氟冰箱是国际蒙特利尔基金会亚洲无氟替代样板工程,成为世界级无氟产品的供应厂商。
然而毋庸讳言,中美环境贸易也面临着很大的挑战。中国已与世界22个国家签署了双边环境合作协议或备忘录,而中美之间在这个重要问题上至今悬而未决。此外,进入90年代以来,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美国的大公司在进入中国环境市场上表现得犹豫不决,美方用于与中方合作的经费连年下降,原环保科技合作议定书下的项目也呈缩减之势。据美国驻华使馆商务处的统计,1997年中国对美环境贸易的出口微不足道,而美对华的环贸出口也仅在3亿美元之下。相比欧洲、 日本和加拿大等很多发达国家与中国的环保合作态度和环贸规模来说,中美环境贸易的发展尚有待于双方进一步的努力和更大的提高。
中美两国都是贸易大国。美国是世界头号贸易大国,也是中国第二大贸易伙伴。中国在1997年进出口总额达3150亿美元,列世界第十位,在美国的贸易对象中也名列第四,显而易见,中美发展环境贸易是有着深厚基础和广阔市场的。与此同时,由于中美两国科技发展水平的不同和在环境标准方面的差异,环境保护也可能变成为一种新的非关税壁垒,即环境壁垒。1998年9月,美国农业部签署了一项新法令, 为防止光肩星天牛植物害虫的传入而要求对所有来自中国(后来又包括中国香港)的木质包装和木质铺垫材料(简称木质包装)执行新的检疫规定,违规货物将整批被禁止入境,或在美方认可的条件下对木质包装进行拆除销毁处理。这在其他国家也引起了连锁反应,已极大地影响了中国的出口贸易。目前,香港已就此案向WTO提出了上诉。我们希望WTO会像去年美国“进口海水捕捞虾禁令”案一样作出公正的裁决。
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达国家,中国是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美两国的环境贸易也必将体现出两国经济互为补充的比较利益优势。中美在环境保护方面开展合作不仅符合两国人民的利益,对保护全球环境也深具重大意义。如果说20世纪最后30年是人类环保觉醒和认识的年代,那么行将到来的21世纪将是人类大力整治污染、恢复生态平衡的环保世纪了。中美两国已承诺在21世纪建立和发展战略性伙伴关系的良好愿望,中美环境贸易的发展也必将是其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近年来,中美两国领导人的互访使中美在环境贸易方面的合作登上了一个新的台阶。克林顿总统去年访华之后启动的城市空气质量监督合作项目进展顺利。在当前朱镕基总理即将访美之际,美国家环保局局长十年来首次访华,提出了12个合作项目,探讨了使用经济手段和利用市场机制控制环境污染的问题,并就“中美环境合作行动计划”取得了一致的意见。中美高层领导人的一系列活动,必将给中美双边环贸的进一步发展带来新的动力与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