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校园足球后备人才培养现状的调查与研究论文_李存超

浅谈校园足球后备人才培养现状的调查与研究论文_李存超

(云南普洱市镇沅县一中)

摘要:中小学生足球运动的开展在我国是一个相对薄弱的环节,学生数量多、场地有限、缺乏有执教经验的足球教练员以及学校对足球运动的冷漠态度是其主要原因。

关键词:校园足球;现状;因素;策略

足球运动不仅可以增强人的体质,锻炼人的意志,更有利于振奋民族精神。足球运动蕴涵着深刻的文化和思想内涵,通过足球比赛不仅可以传播友谊,扩大交往,还能够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并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目前来看,整个社会对于足球项目重视程度有所提升,不仅表现在专业的足球训练体系中,还有表现在俱乐部中球员的素质训练中,但这些对于促进我国足球成绩质的飞跃似乎并没有明显的效果。原因是什么呢?主要是我国足球队员整体的训练理念出现了问题,尤其是后备力量的培养出现断层的现状。在我国足球的训练发展中,只注重职业球队的训练,而忽略了青少年足球运动员的培养。足球队员的发展应该呈现梯度体系,对于足球天赋的运动员应该注重各个阶段的培养,尤其是青少年时期。

一、足球后备人才培养现状

青少年足球后备人才培养水平是衡量一个国家足球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中国足球从 1994 年实行职业化改革以来,随着足球俱乐部体制的发展,青少年足球学校和青少年业余足球队大量涌现,给中国足球带来了新的生机,注入了新的活力,但是与当今世界足球强国相比仍有较大差距。

国家体育总局把足球作为体育工作的突破口,以足球为试点进行体制改革,在中国建立职业足球俱乐部,实行职业化,我国足球开始走向了市场化和产业化道路,足球后备人才培养也走向了多极化。政府投资比例减少,由过去的计划培养体系转为面向市场的培养体系。进而在青少年足球人才培养途径上,足球俱乐部梯队、民办足球学校和业余俱乐部应运而生。职业化为中国足球带来了勃勃生机,开辟了新局面,在足球后备人才培养上带来了新景象。当前我国青少年足球人才培养主要途径有:职业俱乐部梯队建设,足球学校,业余俱乐部,中小学校。

二、制约后备人才培养的因素

青少年足球被世界各国公认为是足球发展的基础和希望,青少年足球的梯队培养也是一国足球竞技人才发展的关键层面。但我国大力发展青少年足球事业始终停留在口号上,付诸实施的力度远远不够。重竞技、轻普及,忽略了青少年足球培养任务。资金紧张, 体制落后,青少年足球在基层教学、训练的投入上更是捉襟见肘,根本不能满足成年队伍所需的后备力量,使得我国群众足球运动的发展和以此为基础的竞技足球的水平都深受影响。

我国青少年足球后备人才培养工作缺少统一认识,培养目标不明确,运动员出路变窄,读训矛盾突出。足球训练需要一定的持续时间和频率,青少年运动员必须牺牲自己文化课的学习时间参加训练,必定会给他们的成绩造成一定的影响。接受训练的运动员本身文化课的成绩就与正常的学生有差距,所以他们考入大学的机会就大大降低了,青少年运动员面临着两难的抉择。经费不足一直是制约我国青少年足球运动进一步发展的一个主要问题,影响到训练、比赛,没有足够的训练费用,没有资金改善训练条件,没有资金购置先进的训练仪器,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训练的效果。教练员整体水平不高,许多教练员学历水平不够理想,缺少现代化、科学化的训练理论知识,并且有些是从运动员直接转变为教练员,没有经过必要的教练培训,优秀运动员等于优秀教练员的思想依然存在。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三、校园足球后备人才培养策略

1.加强教练员队伍建设

教练员应具有高度的责任感,要懂得与队员交流、通过什么来激励运动员、制定科学合理的足球训练计划。他们必须了解青少年训练的特点与规律,了解各年龄阶段的不同素质发展的敏感期,并掌握科学的训练方法。目前,足球教练员有的很大一部分不能达到这种水平。训练形式的单一化,枯燥无味。训练形式、方法的储存体现教练员业务能力,是教练员灵活机动安排训练的前提,是提高队员足球思维的关键。因此,加快青少年教练员的培训,提高教练水平也是青少年足球后备人才培养工作的当务之急。

2.训练必须符合青少年身心发展的规律

我们的教练员有很多受过专业的学习,也知道青少年成长过程中不同年龄段有不同的特点,但在实践的操作中往往偏离了规律,急功近利的思想一直影响着我们,教练员已无法顾及“规律”,“怎样出成绩就怎样干”,不按青少年身心发展规律办事,违反运动规律的训练就在我们的身边发生。目前在欧洲一些足球水平较高的国家,青少年训练体制是基本相同的,从10—18岁的八年之中,有一个指导思想明确的总体性培养大纲。而这一指导思想就是培养,所以其青少年训练并不注重成绩,而是在4个年龄段的训练中,制定了各年龄段详细的目标和具体的内容。青少年在其所处的年龄段训练中,必须达到,同时也只限于完成此年龄段训练大纲要求,如哪位教练超出这个年龄段大纲的要求,而进行下一大纲进行训练,不管是出于什么目的与具体情况,这位教练会被解职。这就在客观上约束了青少年教练为成绩而训练的现象。

3.教育部门与体育部门应通力协作,优势互补

长期以来,体育与教育部门受计划经济体制的制约,各自独立地发挥自己的作用,在后备人才培养和“师资资源共享”等方面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协作问题”,极大地影响着足球后备人才资源的有效开发。体育和教育部门都试图将课余训练纳入自己的统辖之下,以收到更佳的训练效益。但在实际操作中,往往过分强调自身的培养体系,缺乏协作精神,使得中、小学课余训练仅仅停留在普及的基础上;而竞技足球又缺乏有效的群体层后备力量的支持,体教结合,优势互补,在足球场地设施、师资人才等资源上共享共建,建立我国教育部门与足球部门共享的青少年足球人才资源平台,理应成为下阶段协会制足球改革时期足协群体工作的重点。

总之,校园足球的开展扩大了中国足球人口的数量,为中国足球运动选材提供了更好的平台,弥补了我国足球后备人才不足这一现状。同时,校园足球能吸引更多的在校生参与到足球运动中来,也是扩大中国足球选材范围,对促进我国足球可持续性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参考文献

[1]李卫东,郭潇,肖辉.基于实地调研对我国青少年足球后备人才培养之理性思考[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03):113-117.

[2]项和平,徐金山.中日青少年足球后备人才培养状况比较分析[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8,(05):90-94.

[3]陈浩,杨一民.我国青少年足球学校后备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考[J].辽宁体育科技,2008,(01):85-86.

论文作者:李存超

论文发表刊物:《知识-力量》2019年2月中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11

标签:;  ;  ;  ;  ;  ;  ;  ;  

浅谈校园足球后备人才培养现状的调查与研究论文_李存超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