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赤水市人民医院中医康复科 564700
【摘 要】:目的:探讨丹参川芎嗪、补阳还五汤配针灸治疗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2年7月至2015年8月于我院确诊为急性脑梗死且中医证型属于气虚血瘀的62例患者纳入研究并随机分组,两组予急性脑梗死西医常规治疗,对照组30例患者加用丹参川芎嗪,观察组32例患者则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补阳还五汤及针灸治疗,比较临床疗效差异。结果:治疗后,患者NIHSS评分均较前升高,但观察组改善更显著,且总有效率更高,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丹参川芎嗪、补阳还五汤配针灸治疗脑梗死疗效显著,可加速疾病康复,缩短病程,值得推广。
【关键词】丹参川芎嗪;补阳还五汤配针灸;脑梗死;临床效果
急性脑梗死是常见的脑血管疾病,由于某一支脑血管阻塞使其供血部分脑组织缺血缺氧,并在短时间内肿胀坏死,最终导致神经功能受损。近年来,随着饮食结构的巨大变化,我国脑梗死患者日益增多,已成为威胁群众生命健康的重要原因。对于发病6h内的患者而言,及时溶栓可快速时梗死区血管再通,从而缩小梗死范围,从而有效改善预后[2]。但是由于受到患者依从性及当地发展水平的制约,部分患者就诊时往往已错过最佳治疗时机,此时仅可通过内科保守治疗以促进疾病康复。如何提高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疗效已成为重要课题,我们在常规西医治疗及出售联合丹参川芎嗪、补阳还五汤配及针灸治疗效果显著,在此汇报成果。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将2012年7月至2015年8月于我院确诊为急性脑梗死且中医证型属于气虚血瘀的患者共62例纳入研究,依据随机数据表法进行分组。对照组中男18例,女12例,年龄65.08±13.37岁,病程8.72±2.25h。基础病:糖尿病16例,高血压18例,高脂血症14例,冠心病22例;观察组中男20例,女12例,年龄63.25±12.48岁,病程8.62±2.31h。基础病:糖尿病17例,高血压18例,高脂血症15例,冠心病23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及均有可比性,P>0.05。急性脑梗死诊断标准及气虚血瘀证型标准参照《中风病诊断疗效评定标准》纳入标准:①符合诊断标准,发病至接受治疗时间超过6h者;②自身无其他严重疾病者;③年龄65.08±13.37岁40-80岁者;④2周内未出现出血性脑卒中或6个月内不存在出血性疾病者;⑤患者均经我院医学伦理会审核通过。排除标准:①不符急性脑梗死诊断标准,或中医证型不符者;②年龄不符者;③严重精神病不配合者;④受试药物过敏者;⑤肝肾功能及凝血功能严重障碍者;⑥未遵医嘱退出研究者。
1.2治疗方法
基础治疗:参照《急性脑梗死治疗指南》[1]制定治疗方案,采用低流量吸氧,保持呼吸道通畅,药物予阿司匹林肠溶片、奥扎格雷钠氯化钠注射液抗凝,依达拉奉护脑,并根据患者病情及合并症加用降压药、脱水剂、调脂药、降糖药、能量营养支持,生命体征稳定后,尽早采用康复训练。对照组:在此基础上联合丹参川芎嗪注射液(贵州拜特制药,国药准字H52020959)10ml与250ml规格为0.9%的生理盐水注射液静滴,每日一次。
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补阳还五汤及针灸治疗,黄芪60g,红花、桃仁、川芎、当归尾、赤芍各10g,水蛭3g,牛膝20g,鸡血藤、葛根各30g等药物组成,均由中药房统一提供并代煎,日一剂,150ml,每天2次,口服不便者采用鼻饲用药。针灸取合谷、百会、四神聪、太冲、曲池、三阴交、阳陵泉、足三里等穴位。用华佗牌一次性针灸针进行操作,常规消毒,依据穴位位置决定穿刺深度及角度,如患者局部有酸麻胀、触电感等“针感”现象即为“得气”。“得气”后留针30min,每日一次,每周5天,休息两天,两组均以28天为一疗程。
1.3观察指标
比较患者NIHSS评分改善情况及总有效率。痊愈:NIHSS评分减少91%以上;显效:NIHSS评分减少90%以下,但不足46%;有效:减少45%以下,但不足18%;无效:NIHSS评分不足17%,甚或病情恶化。
1.4统计方法
SPSS17.0统计分析,均用双侧检验,统计前进行正态分布检测,计量资料数值以 表示,比较用t检验,计数资料率用百分数表示,比较用卡方检验。等级资料采用Ridit 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神经功能
患者治疗前NIHSS评分具可比性,治疗后,NIHSS评分降低,但各监测点观察组水平均更高,P<0.05。详见表1。
注:2组各自与治疗前比较:▲:P<0.05;2组各时间点组间比较:⊙P<0.05。
2.2临床疗效
对照组痊愈、显效、有效、无效分别为9、7、8、6例,总有效率80.00%;观察组分别为12、8、11、1例,总有效率96.88%,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χ2=4.402,P<0.05。
3讨论
急性脑梗死是临床上一种常见病的脑血管疾病,发病机制复杂,可由多种因素诱发。近年来,急性脑梗死的治疗水平获得了较大的提升。随着阿替普酶、尿激酶等溶栓方案的应用及心脏介入术的广泛开展,本病的致死率及脑梗死已得到显著降低,但由于临床上溶栓时间窗的限制及介入手术费用昂贵,使部分患者往往在因未能接受及时治疗而延误治疗。西医治疗以对症治疗为主,鉴于指南具有较高权威性,本研究据此制定治疗方案。瘀血是本病的重要病机,而丹参川芎嗪注射液具有显著的改善微循环作用,对于本病急性期有一定疗效,故对照组治疗方案将此纳入对照药物。
笔者认为以往研究在重视瘀血致病的同时忽略了体虚与本病急性期的关系,从而导致临床用药往往背离了辨证论治。本病隶属于中医“中风”范畴,患者素体亏虚为本,痰、瘀等病理产物蓄积为标。患者多存在高血压、冠心病等基础病史,疾病日久,正气日渐亏虚,气虚则无力推动血行,脑失所养,脉络受损则神志不清,肢体偏瘫[2]。脑梗后长期卧床,久卧伤气,且由于水谷精微摄入不足,脾胃运化失司等因素均可进一步损伤正气。瘀血是脑梗死患者的重要病理产物之一,瘀血不去,新血不生,又可影响机体气血恢复,从而表现为气虚血瘀逐渐加重的恶性循环。临床治疗当以扶正为本,佐以活血化瘀方可使气血得充,瘀血得散,最终使阴阳调和而愈。作为气虚血瘀的代表方,补阳还五汤常被用于脑梗死后偏瘫的治疗,本研究以指南为治疗依据,并依据患者病情联合补阳还五汤及针灸治疗。气为血之帅,气虚推动无力则血行不畅,方中生黄芪具有补益肺脾功效;地龙具有通络化瘀止痛功效;鸡血藤、当归具有补血化瘀止痛功效,既可助瘀血消散,又可方破血之品损伤阴血;瘀血日久,气机亦受阻,川芎为气中之血药,具有行气化瘀止痛功效,与红花、桃仁气血同调,活血化瘀之力倍增;水蛭破血逐瘀;瘀血日久可郁而化热,而赤芍不但具有活血化瘀功效,还可清解郁热。诸药合用使正气充足,气旺以助血行,并联合化瘀之品,标本兼顾,因此临床疗效显著。针灸治疗方面,阳明经多气血,且为后天之本,故以手阳明经之原穴合谷调和气血,健运脾胃。肝主筋,且调节关节功能,太冲为足厥阴原穴,不但可调气血,还具有强肝补肾作用,与合谷配合则疗效倍增,起到气血阴阳同调的目的。阳陵泉具有温阳散寒作用。取百会、四神聪合用以达到开窍醒神的效果。现代研究发现,针刺足三里能改善脑部血供,调节血管弹性,曲池为手阳明大肠经的合穴,可增加心肌供血,降低血压,增加脑部供血的目的[3]。三阴交穴是常用的保健穴位,针刺该穴位对于心脑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观察组采用丹参川芎嗪、补阳还五汤配针灸联合治疗的方案效果显著,NIHSS评分改善更显著,且总有效率更高。综上,我们认为观察组治疗方案对于脑梗死疗效显著,可作为此类患者的常规治疗方案。日后的研究可增设炎症因子水平以更好地评价临床疗效。
参考文献:
[1]谢骏,莫穗林,李董男.中西医结合治疗腔隙性脑梗死研究进展[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4,23(11):1249-1251.
[2]孙志堂.补阳还五汤加味配合针灸治疗脑梗死的疗效观察[J].临床合理用药,2011,4(11B):73-74.
[3]高岚珍,黄央,屠茶芬.针灸按摩联合高压氧治疗对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J].辽宁中医杂志,2014,41(5):1002-1003.
论文作者:袁远琼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医学人文》(学术版)2016年7月第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7/26
标签:患者论文; 针灸论文; 脑梗死论文; 丹参论文; 疗效论文; 气血论文; 评分论文; 《中国医学人文》(学术版)2016年7月第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