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年来,我国建筑智能化发展极为迅速,并呈现出了巨大的市场潜力,社会、经济效益显著。与传统建筑相比,智能化建筑的施工更加复杂,因此需要采取合理有效的项目管理技术,做好建筑工程的管理工作。本文在此从几个不同的角度对如何加强建筑智能化工程项目管理提出了几个重要策略。
关键词:建筑智能化;施工管理;要点
引言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建筑行业的要求越来越高,传统的建筑管理技术已经不能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智能化工程管理是现代建筑工程管理的主流,科学技术与时俱进,这也就要求人们要抛开传统的观念,适应现代的智能化管理技术,本文就建筑智能化工程管理技术做探讨,对其现状和问题进行分析,提出相应的举措。
1 建筑智能化概述
经济的发展促进了各行业领域的进步,建筑行业也是如此,智能化建筑的兴起是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对于建筑智能化,建设部门给出明确的定义,即“以建筑物为平台,兼备信息设施系统、信息化应用系统、建筑设备管理系统、公共安全系统等。集结构、系统、服务、管理及其优化组合为一体,向人们提供高效、安全、便捷、节能、环保、健康的建筑环境。”建筑智能化是在传统建筑工程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新兴建筑体系,融合了多种高新技术学科,可以说是集“众家之所长”,内容涉及多个技术领域,形成一个先进技术的综合体。随着建筑智能化的兴起和推广,智能化建筑已经成为现代建筑的主流。
2 建筑智能化工程特点
2.1投资规模大。当前的智能化系统技术逐渐加大,进而使得建筑系统的总投资比例增大,有时达到10%以上。
2.2涉及广泛。当前实施过程中的相关人员需要和多个方面进行沟通,如业主、设计、质检和安检等部门。
2.3系统门类多,且集成要求高。以当前来看,高程度智能化建筑的子系统一般有医院、体育、会展等。
3 建筑智能化项目工程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智能化建筑在我国的发展时间相对较短,在实际管理中,存在着许多的不足和问题,从而影响了建筑的质量和安全。这些问题主要表现在。
3.1缺乏系统性的规划理念
受时间、技术等因素的限制,当前许多建设单位对于智能建筑没有一个相对清晰明确的理解,在施工管理中常常会提出一些不切实际的要求,而工程的承建单位由于缺乏合理的规划理念以及专业的管理人员,存在外行管内行的问题,从而影响工程管理的整体水平。
3.2设计过程与实际脱节
对于智能化建筑的设计,一般都是委托专业的设计院进行。但是,目前许多设计院对于智能化建筑的设计理解不深,重视不足,往往只是停留在传统的弱电系统层面上,没有对智能系统进行全面细致地规划设计。同时,在设计过程中,整体设计理念不强,片面强调自动化与通信技术及相关功能的应用,只是对自动化、电子、通信技术产品的简单堆砌,多数智能化工程设计滞后于建筑设计,使得建筑设计图纸中难以兼顾智能系统,造成设计中存在相应的质量隐患,难以满足实际施工的要求。
3.3管理人员专业素质偏低
一直以来,我国在工程管理人员准入制度的建设方面,存在着许多不足和问题,很多工程管理人员都是凭借关系参与到工程管理中,缺乏专业的管理技术,在实际管理中存在盲目指挥的现象,严重影响了建筑工程管理的质量和效率。不仅如此,对于工程技术人员的选拔、任免和奖惩等,一般都是由施工单位的人事部门进行的,在管理方面相对比较随意。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4 建筑智能化工程项目施工管理要点
4.1健全质量保证体系
在建筑工程中,物资材料的质量直接影响着整个工程的施工质量,因此,对质量保证体系进行健全,做好物资质量管理,是非常重要的。首先,要结合工程的实际需求,对物资材料进行确定,选择信誉良好的供应商,确保其具备足够的能力,为建筑机电安装工程提供设备的全部型号规格和数量,保证工程中使用的设备材料的一致性。其次,根据国家的相关规定和标准,做好物资的检验工作,通过抽样检验和试验等方式,确保物资的质量和性能。然后,在对材料进行验收后,要及时填写《综合验收单》,明确合同单号、材料单号、数量、外观等,并由验收人员签字确认。
4.2智能化建筑设计合理化
智能化建筑的设计时建立在满足需求的基础之上的,建筑方案必须针对建筑的具体要求而制定。智能化建筑的设计必须根据项目所在地域、性质以及规模的不同进行个性化和多元化的设计。建筑设计师与建筑相关的各专业的工程师之间必须加强沟通协作,密切配合才能够设计出理想的建筑方案。建筑相关的各方都应该清楚的认识到,总体设计时建筑工程整体的基础,必须以高度认真的态度来对待。建筑设计方应该以满足客户需求为基本原则,根据实际需求进行技术的集成,这也是一名专业的建筑设计师的基本素质。
4.3改善人员管理方式
管理人员对于智能化建筑工程的管理工作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在建筑工程管理中,可以提高管理人员的管理水平,重视细节管理,对决策方式进行改善,逐步提升管理效率和管理质量。同时,要加强对于施工人员的培训,提升其对于专业技能的熟练程度,严格执行操控标准,提高操作效率,从而保证整个工程项目实施中的技术水准,减少误操作和违规操作的发生。
4.4做好调试与试运行
当建筑智能化系统安装完毕后,必须对整个系统进行调试和试运行工作,以确保其使用的安全性、稳定性。这个过程主要分三个步骤进行,系统调试、试运行和准备竣工验收。在系统调试过程中全局考虑,对出现的系统问题采取有效的解决办法。系统调试人员对系统的掌握要全面,技术水平高,智能化系统是一个系统的集成,不能只掌握其中的一两个系统,只有在全面掌握的情况下才能更好的做系统调试工作。试运行方面,不能为了尽早交工,虚填试运行时间,一味缩短系统试运行周期,系统没有达到规范要求的试运行时间,有些系统问题就无法表现出来。
4.5确保施工安全
安全管理是项目管理的重中之重,在确保项目人身安全、设备安全的前提下才能为建设项目增值。同时安全是保证项目施工顺利进行的有力保障,智能化工程项目施工不同于建筑工程施工,其安全隐患点不同,在施工中要特别针对建筑智能化施工的特点和具体情况制定一系列的安全施工规范,采取安全防护措施。项目无论大小,至少要配备应持证上岗的安全员,对施工中的安全隐患进行巡查。同时,要建立健全安全生产培训制度,进班组前、在施工过程中定期对施工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安全教育后还应进行考核,考核合格后方能上岗作业。
4.6事后控制
事后控制作为建筑智能化工程质量控制的最后一个环节,关系到整个系统功能满足状态的情况检验。事后质量控制一般有以下内容:对整个施工阶段的工程质量进行验收;审核提交的质量检验报告及技术性文件;审核提交的竣工图;组织联动试车;整理各分项工程的检查验收数据及报告;检查工程项目的技术档案是否齐全完整。事后控制不能走过场,不能有“工程已经做到这个地步了,验收算了”这种逃避思想,发现质量问题应明确指出,明确整改方向,明确整改时间。
5 结语
智能建筑是全球建筑行业发展的一个热点。虽然建筑智能化建设在我国才刚刚起步,但其发展潜力是非常大的。虽然智能化建筑工程项目的产业化、标准化、规范化运行水平还较低,许多工程的智能化程度并不高,智能化建筑的安装、管理和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还很多,因此我国广大建筑业从业人员的还需要一起努力,加强智能化建筑理论和方法的研究,提高智能化系统工程项目的管理水平,为我国建筑智能化发展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赵军.浅谈智能化建筑弱电工程项目管理的两个重点[J].中国科技博览,2012(21).
[2]闫书功.建筑智能化工程项目施工管理要点分析[J].门窗,2015(05):18~19.
论文作者:陶俊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第3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4/3
标签:建筑论文; 系统论文; 建筑智能化论文; 工程论文; 管理人员论文; 工程管理论文; 工程项目论文; 《基层建设》2017年第3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