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幼儿腹泻粪便镜检脂肪球与轮状病毒性肠炎相关性探讨论文_黄丹,张彬,苏建蓉

黄丹 张彬 苏建蓉

(四川省绵阳市中心医院检验科 四川绵阳 621000)

【摘要】目的:探讨婴幼儿腹泻粪便镜检脂肪球与轮状病毒性肠炎的相关性。方法:采用胶体金对1387例腹泻婴幼儿大便样本进行轮状病毒检测,同时行显微镜检查。结果:不同性别轮状病毒阳性率和镜检脂肪球阳性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年龄组轮状病毒阳性率和脂肪球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轮状病毒阳性组镜检脂肪球阳性率显著高于轮状病毒阴性组(P<0.05)。结论:大便常规检测发现脂肪球时,提示临床医生怀疑轮状病毒感染,需及时进行轮状病毒检测,避免临床误诊、漏诊,及早确诊并指导临床医生合理及时用药。

【关键词】腹泻;脂肪球;轮状病毒

【中图分类号】R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6)07-0099-02

轮状病毒是世界范围内引起婴幼儿病毒性腹泻和肠炎的重要病原体,发病高峰在秋季,又称为“婴幼儿秋季腹泻”[1]。造成人类腹泻的轮状病毒有A、B、C群,其中A群轮状病毒是引起婴幼儿腹泻的主要病原体之一,其主要感染小肠上皮细胞,从而造成细胞损伤,引起腹泻[2-3]。为了解本地区轮状病毒感染与粪便镜检脂肪球的相关性,提高轮状病毒检测的敏感性,本文对腹泻婴幼儿的粪便进行轮状病毒检测,同时进行显微镜常规检验分析,结果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2015年11月至2016年1月来我院就诊的腹泻婴幼儿1387例,其中男性832例,女性555例,平均年龄(1.0±0.7)岁。采集腹泻婴幼儿大便标本进行轮状病毒检测和显微镜检查,并依据不同年龄将检测结果分为0~<6个月组,6个月~<1岁组,1~7岁组。取材前均未使用任何抗菌药物。

1.2仪器与试剂

杭州艾博生物医药有限公司提供,采用胶体金法即胶体金免疫层析技术和双抗体夹心原理检测粪便中轮状病毒抗原;日本Olympus C21显微镜。

1.3方法

严格按照试剂说明书操作。仔细观察大便颜色和性状后,用0.9%的生理盐水将大便适当稀释并进行镜检,镜检标准严格按照《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上的方法镜检[4]。

1.4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 17.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分析

2.1不同性别轮状病毒、脂肪球检测结果比较不同性别轮状病毒阳性率(χ2=2.08,P>0.05)及镜检脂肪球阳性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2=1.53,P>0.05)。见表1。

2.3轮状病毒阳性组与阴性组粪便镜检脂肪球数量比较1387例腹泻婴幼儿中轮状病毒阳性者471例,其中镜检脂肪球阳性者165例,占35.0%;轮状病毒阴性者916例,其中镜检脂肪球阳性者94例,占10.3%。轮状病毒阳性组镜检脂肪球阳性率显著高于轮状病毒阴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4.04,P<0.05)。见表3。

3.讨论

最腹泻为临床上婴幼儿的常见病与多发病,其中主要的一种病原就是轮状病毒,轮状病毒携带者、轮状病毒隐性感染者以及轮状病毒性肠炎患者是婴幼儿腹泻最主要的传染源,其主要传播途径为粪-口传播[5]。

通过对本院1387例腹泻婴幼儿的粪便进行检测结果分析可见,不同性别轮状病毒阳性率及镜检脂肪球阳性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6个月~<1岁组轮状病毒阳性检出率最高,0~<6个月组阳性率最低,这可能与婴幼儿时期的喂养方式有关。6月龄以下的婴儿多以母乳喂养为主,母乳中含有轮状病毒抗体等丰富的免疫球蛋白和免疫活性细胞,能增强新生儿的抗感染能力[6],使婴儿自主经消化道感染轮状病毒的机会较少,而且与外界接触少也减少了感染机会。而6个月~1岁的幼儿体内来自母体的获得性抗体逐渐消失,自身的免疫系统却尚未健全,肠道SIGA局部量少,加上与外界接触日益广泛,所以经消化道感染的机会大大增多,而且病后易重复感染,因此发病率较高。随着年龄的增加,幼儿自身免疫系统的建立,机体对轮状病毒的抵抗力增加,发病率随之降低。

本结果表明轮状病毒阳性组镜检脂肪球阳性率显著高于轮状病毒阴性组。这可能与轮状病毒的发病机制相关联,轮状病毒主要侵犯上部小肠的微绒毛上皮细胞,使其凋亡,腹泻患儿小肠绒毛变短、萎缩,黏膜固有层单核细胞侵润,内质网池膨胀,线粒体肿胀,微绒毛稀少且不规则,亦可见裸露的微绒毛。婴幼儿感染轮状病毒后最先出现消化道黏膜免疫反应,引起小肠黏膜破坏,由于新生的上皮细胞功能低下且吸收面积变小,造成肠吸收不良而出现脂肪球[7],因缺乏脂肪酶而使脂肪水解不全,引起脂肪消化不良,肠粘膜上皮细胞刷状缘受损,脂肪吸收障碍,导致粪便中的脂肪球增多。因此,当镜检中出现脂肪球阳性标本时进行轮状病毒检测是很有必要的。

本研究提示临床上应依据腹泻发生的季节,临床症状,对于尚未进行轮状病毒检测的患者,若大便常规检测发现脂肪球,提示临床医生考虑轮状病毒感染的可能性,需及时进行轮状病毒检测,从而避免临床误诊、漏诊,及早确诊轮状病毒感染有助于指导临床有效治疗。

【参考文献】

[1]胡亚美,江载云.实用儿科学[M].第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1289.

[2]牛雷,黄莉莉,王兰等.386例婴幼儿轮状病毒感染调查[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0,7(18):2006-2007.

[3]WHO.Rotavirusvaccines[J].Weeklyepidemiological record,1997,74(5):33-40.

[4]叶应妩,王毓三,申子瑜.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M].3版.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6:395-404.

[5]谭琳琳,包凌娟,史新辉等.腹泻婴幼儿轮状病毒检测的调查分析[J].西南国防医药,2007,17(3):269-271.

[6]朱科伦,朱郇悯,曾文铤等.母乳喂养与感染性疾病[J].广州医药,2009,40(2):1-3.

[7]魏静芬,叶富法.婴幼儿腹泻轮状病毒感染的检测与分析[J].中国妇幼保健,2009,24(12):1640-1641.

论文作者:黄丹,张彬,苏建蓉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6年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8/9

标签:;  ;  ;  ;  ;  ;  ;  ;  

婴幼儿腹泻粪便镜检脂肪球与轮状病毒性肠炎相关性探讨论文_黄丹,张彬,苏建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