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学生认知为出发点开展教学设计--以高中思想政治课财税收支教学为例_政治论文

以学生认知为出发点开展教学设计--以高中思想政治课财税收支教学为例_政治论文

基于学生认知起点开展教学设计——以高中思想政治课『财政与财政收支』教学为例,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财政收支论文,政治课论文,为例论文,教学设计论文,认知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高中思想政治课是这样一门课程:通过学科知识的学习和实践,引导学生了解本课程领域的基本内容,帮助他们找到获取相关信息的渠道和途径,使其掌握该领域知识与信息的学习方法;通过学习与实践的过程,能主动关心并发现现实生活的各类现象和问题,准确分析其产生的原因,形成有依据、合逻辑的分析判断能力,从而找到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或基本方向,并能由此迁移到解决其他问题的实践之中,最终建立合乎客观认识与发展规律的价值取向。所以,思想政治课的教学目的是要达到基于方法论建构的价值与行为的改善和提升,是一个螺旋上升的过程。没有科学的方法论作教学基础,就难以达到符合课程要求的培养方向。那么,思想政治课的方法论基础究竟怎么建立起来,和现行的思想政治课教学存在什么关系?这是当前课堂教学所要解决的问题。

思想政治课的教学是一个需要在对课程的深入理解基础之上,对教材、教材外资源以及学生等不同要素做深入研究的过程。研究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是思想政治课的知识?这是一个“教什么”的问题。思想政治课的知识和教材上所呈现的知识点是两个截然不同的概念,如果把两者混为一谈,认为知识就是“教材上的概念性知识点”,在课堂上把“概念性知识点”的记忆或重复作为教学的全部内容,教学由此会变得肤浅和粗糙。学生往往简单地把思想政治课理解为能背出教材上的文字概念,所谓问题解决就是把相关材料“与教材知识点作一一对应”,这不仅偏离了教学目标,更偏离了课程要求。

此外,思想政治课教学需要研究“怎样教”。教学不是只在课堂中进行的活动,而是贯穿课前、课中和课后的师生思维交互活动。

“课前”是指教师设计教学的前期过程,这个环节决定了教师的教学内容。教师不仅要知道教材上写了什么,更要了解学生知道什么,还有哪些东西不知道。因此,“课前”需要教师针对学生的起点筛选教学内容并进行结构化设计;“课中”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发现新资源并不断调整预设环节,发现与调整的意义在于关注学生的思维过程。课堂往往会有突破预期的各种现场反应,教师需要抓住这些重要的资源,并把它们视作有用的教学内容。“课后”是指把课堂中形成的新问题和部分设计中有待解决的问题进一步延续的过程,学生应该带着新问题和新要求离开课堂,可以把它们设计成课后作业,或者作为下一节课重点讨论的问题。

对教学设计的研究需要有三个维度的思考与突破:学生的认知起点如何获得?如何把学生起点与教材内容进行整合,使之转化为逻辑化的教学内容?如何在课堂上体现不同层次的能力表现,最终实现价值层面的目标达成?

基于上述要求,本文对“财政与财政收支”的教学设计作一系列化的分解,尝试从围绕学生的起点的维度作具体分析。

“财政与财政收支”这一章节的教材内容,学生都能看懂其文字意思,但如果只是简单地记住什么是“财政”、“财政的作用”、“财政理想的状态是收支平衡”这样的“概念性知识点”是没有意义的。历来的教学经验告诉我们,不少学生对“财政”并不是一无所知,他们中的一部分人知道国家的财政收入从哪里来,用到哪里去,还有一部分人对财政赤字、财政政策等概念有初步印象,还有一部分人关注财政对社会方方面面的影响,并关心国家财政的监管问题。这些事实足以提醒教师需要了解不同背景学生的认知起点,教学的设计首先要从关注这些基础信息开始。

了解学生起点的方法有很多种,比较便捷的是要求学生写出或说出对相关问题所能提取的关键词。学生所作出的即时反应,往往代表了他们对这些问题的基础理解。这种方法不需要占用太多的时间,课前课中都可以使用。教师还可以通过问卷形式得到相关信息,这可能需要占用学生回答问题的时间,如果教师希望深入了解学生的想法,问卷调查是比较有效的方法。教师还可通过布置查询相关资料的作业,了解学生对这些问题的看法。在查找资料的过程中,学生往往会带着自己的理解去筛选信息,凡是被他们摘用的,往往是他们认为与问题有联系的,或是能证明他们的某些初步判断的。当然,随着教学过程的推进,教师与学生彼此相处时间的增加,教师不仅能从认知的角度了解学生,还能从情感层面理解学生,从中获得更有深度和更有价值的信息。

例1:

师:在上课以前请大家回答过三个问题:1.你对财政的基本理解(关键词)。2.想到财政,大概想到哪些词?3.关于财政,你们还有哪些问题?

我对大家的回答作了以下概括:

大家对财政的了解:收入、支出、税收、平衡、命脉、分配、CPI调控、国民共富、政策、国债、监管、经济发展……

案例分析:

这是一个关于“课前”的教学设计,课前设计需要以两个关键要素作支撑: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关联度;怎样建立学生与内容之间的关联度。

教学需要揭示与财政相关知识领域的联系,更多的是揭示与学生生活的联系,这种联系,不仅包括概念理解,而且还包括其发生、发展以及对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施加影响的全过程。“课前”的三个问题,是教师了解学生起点的重要途径,学生对这些问题的回答,需要借助一定的资源。他们中的大多数人会到教科书上寻找答案,这是最方便快捷的方法,这就需要教师在设计问题的时候,避免学生简单地照搬教材内容。教师可以进一步鼓励学生相互讨论,用关键词和简单例举的方法,让学生反映出最直接的认知,并对这些已知的信息进行快速整理,提炼、组合、归类成主要关键词。这个过程不需要学生花太多的时间和精力,无须进入复杂的查询资料的程序,是学生对这些知识直接的认识和反应。上述案例中,学生的反应出乎教师的预料,在短短的几分钟内,他们提供了丰富的关键词,这些信息未必都准确,但反映了学生真实的认知基础。

这个过程同时兼有促进学生预习教材的功能。学生所提及的关键词,是在原有的认知起点之上辅之以教材或者其他材料实现的。教学的作用,是帮助学生继续筛选和整理关键词语,建立词语间的内在联系,以此选择适切的教学内容,架构教学的逻辑关系。

课前设计中,另一个重要环节是指导学生根据教学要求,寻找教材外的补充资料。查资料是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个课前的任务,教师需要对此提出具体的要求,并提供相应的帮助。案例中的这部分查询工作,是利用前一节课的教学时间完成的,全体学生在计算机教室分组查询了相关资料。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更深入地了解了教学内容,也开始学习如何寻找有效例证的研究方法。

例2:

有同学写“贪污”和“管理漏洞”,你们觉得他写得有道理吗?

生(部分回答):有。从财政管理的现状来说,在监管上还是有空子可钻。

师:嗯,财政是个巨大的“盘子”,在管理上难免会有些问题,比如昨天有同学查资料的时候看到了被网民曝光的“某地一辆公车一天的记录”。这说明什么问题?

生:说明现在公车私用的现象还很多。

师:的确,从这位司机一天的工作安排上看是有这样的情况,当然我们也相信这只是个别现象,但漏洞的确存在。

案例分析:

这是一段比较典型的课堂生成性对话,话题是学生提交的几个关键词引发的。虽然提出这些词的学生不占多数,但是教师还是把它们呈现出来,并在课堂上主动与学生展开交流。这样的处理,首先是尊重学生的智力贡献,让学生感受到他们的思考和付出得到了重视;其次也向全班学生传递了一种思想政治课教学的课程价值与文化。学生提出这些具体的问题,教师需要给予及时的回应,并让其他学生知道——关注这样的问题是有积极意义的。这是一种指向学生未来成长的课程导向,也是一种关注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课程目标。从教学内容上,学生的关注点也和财政需要监管的内容形成了呼应。这类课堂生成的有效性在于教师能否及时把握,并能比较好地整合为课堂上的教学内容。当然,学生所提供的资料不一定都准确及有意义,这需要教师有较高的敏锐度和判断力,能及时给予引导和修正。

例3:

总结起来,你们提的问题一共有39个,主要有下列内容:

国家财政的衡量有指标吗?我国财政收入的组成到底有哪些?

财政收入与支出的具体监督机制是什么?财政能带来多少社会保障?

为什么会产生贫富差距?一个国家的国力和财政支出、财政收入的关系是什么?直接影响财政收入的因素有哪些?

我们知道财政收支平衡是一种理想状态——师追问:请问写这句话的同学,你这句话是出自哪里?你怎么理解它应该是一种理想状态?

生:教材上提出这样的观点。

师:教材告诉你的理想状态是一种什么样的状态?

生:就是财政支出与财政收入是一种平衡的状态。

师:她用了“平衡”这个词,回答得很漂亮,如果她说的是“相等”,那么我还要继续发问。

案例分析:

这是学生在预习中按组作讨论后进一步提出的问题。之前教师对小组提问作了如下要求:需要综合已有知识、信息才能解决的问题;问题的回答方向不是简单地照搬教材内容,而需要借助一定的方法。

学生要提出有深度的问题,必须先认真了解教材的相关内容,在对一些基本概念作了梳理和认识之后,再查阅相关资料,了解这些抽象概念具体化的表现,才能从中发现值得思考的问题。这是有意义的学习和探究过程,体现了思维的丰富与创造的具体实践方法。

课堂不需要解决所有问题,教师的任务是把这些问题作整理,让它们和教材内容建立联系,根据这些资源,对教学内容作结构化的设计。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抓住学生的某些思想闪光点,比如,案例中,有学生提到“财政收入与支出应该大致平衡”这一观点,学生没有用“相等”、“等同”这些词,说明学生对“平衡”这一提法是有认知起点的,这来自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收益,同时,这些内容又是非常重要的知识系统的延展环节。教学设计需要教师在课前资源中获得这样一个比较好的教学契合点,并以此为核心,找到解决学生后续问题的关键。

在此过程中,学生的所有反应以及他们的问题,都是有价值的教学内容,这些资源需要被整合到教材内容之中,建立合乎逻辑的内容架构,形成能够解释并能够推进的教学重点,这便是基于学生起点的教学设计。

标签:;  ;  ;  ;  ;  ;  

以学生认知为出发点开展教学设计--以高中思想政治课财税收支教学为例_政治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