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工程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研究论文_王芳

水利工程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研究论文_王芳

王芳

水发金水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山东济宁 272000

摘要:随着十九大对生态环境的要求,我们认识到,没有好的环境,经济发展再好,最终都不能提升人们的生活质量。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不断增强,近年来,在很多水利工程建设的过程中,人们已经充分的认识到了在水利工程建设的过程中对生态环境产生的影响。针对这样的问题,在水利工程修建选址的过程中,就要尽量选择对环境影响和破坏较小的河段,进而保护生态环境和生物的多样性。土壤对我们的生产生活具有重要意义,在水利工程修建蓄水后,要注重对周围受损的农田和土地进行修复和实施进一步的保护措施。文章结合水利工程的实例,就水利工程建设施工过程中对环境产生的影响进行了分析研究,并提出了相关的改进和保护措施以供参考。

关键词:水利工程施工建设;生态环境

引言

水利工程可以支持水利发电、灌溉农田以及防洪蓄水等工作,可切实地提升地方的经济性收益,但是在初期建设环节,一些错误的施工行为会给水利环境造成直接的影响,污染水环境,破坏水生态系统。因此初期水利施工环节中,施工单位必须全面地考察水环境,利用水环境以及地质信息,来改进水利施工方案,主动规避水利施工风险问题,补充环保方面的不足之处,革新水利施工工艺技术。运用新型施工材料。完成水利建设工作后,也需安排勘探工作,监测水环境与水利系统运行情况,及时消除水利系统的负面影响因素。

1水利工程建设对水生态环境的影响探析

1.1改变水生态环境流速

水利工程在水生态环境体系中的构建,能够使原有水土环境产生变化,甚至对原有水体流线造成阻碍,使水体流速产生变量。此种问题的主要原因是在水利工程结构体系构建结束后,基于围堰、桩基础、防侵蚀等施工措施,使原有水土环境、岩土质量、结构状态、水中生物与植物系统形态产生变化,地方水生态环境自然也会产生较明显的改变。例如,水坝便是影响水体流速最常见的构筑物,特别是在工程施工期间,水利工程为确保水坝结构体系安装稳定且施工流程不受影响,便需要采用河道截流等措施,使得河道上游水流速较缓慢,当流经下游后便会受到水坝等影响,使水流状态便于被调控。在面临丰水期时,下游流水量因为水坝的节制会明显降低,而在面临枯水期时,下游水体流速也会得到显著提升。

1.2对土壤的影响

蓄水一定会造成一定的土壤淹没,这类工程往往需要大量的占地面积,无论是耕地还是林地或者山地,都要被占用一部分,在这个过程中,因为施工对土壤本身造成的危害和破坏,如果不能及时处理就会造成严重后果。同时由于生态植被被破坏,是否对生物多样性造成一定的破坏,引发地表蓄水能力和根植能力的破坏,造成水土流失和地质灾害的发生。

1.3对生物多样性产生的影响

生物的多样性不仅可以使人类有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而且也可以使地球系统处于良好的平衡性状态。水利工程对生物的多样性的影响是非常大的,不利保持生物的多样性,一定程度上破坏了生物的原本生活,某些生物因此因素而被灭绝。对于部分水生动物来说,它生存在江河之中这是它们本身的生活习性,因此因素,如大坝的阻挡,而不能游到源头进行繁殖。此外,水库在蓄水或泄水过程中,因为此地正好是鱼虾的产卵场地,就会淹没和破坏它们的产卵地,原有的水生物的水文生存条件就会发生很大程度的改变。某些水生物因不能适应被改变的水文条件,就会威胁到它们的生命,所以,一旦物种被灭绝,那么想第二次恢复生物多样性是不可能的。针对此现状,需要提升相关施工人员的职业素养和业务水平,通过培训,来强化他们的环保理念,在施工过程中,应当保护好水环境,建筑垃圾应合理进行处理,尽量减少水利工程施工对生物多样的影响。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降低水利工程建设对水生态环境影响的主要措施

2.1生态保护和恢复措施

对于水利工程,我们在施工结束后,要尽量对生态进行一定的保护和恢复措施。这些措施主要体现在生物多样性的保护上。此外,该工程在水利设计的基础上,将自然因素引入其中,进行更适合生态的水利工程设计,在这方面主要是通过对与实际的结合,在设计阶段,对生态意识进行强化,结合施工区域现场的现实问题,进行与生态的双赢,和谐发展。对于陆生生物的保护措施,主要表现为在施工前对需要进行保护的动物和植物进行转移,通过建立拓展渠道和栖息地,建立适合他们生存和生长的新环境,对于植物要进行人工培育,采用栽种、种子入库等措施,确保生物的多样性不会产生太多的破坏。对于水生生物的保护,主要是通过对水质的保护,通过大坝阻隔,引流,改变正常流速等方式,对珍稀、濒危物种,建立生态保护区域或者进行人工繁殖等。

2.2加强对生态环境的重视程度,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兼顾

在水利工程的建设中要加大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力度,从设计到具体施工的全过程中都要重视起生态环境,工作人员要充分认识到水利工程建设对当地生态环境带来的破坏。我们要确保在重视经济效益你们的同时,重视水利工程的生态环境和质量,正确处理好两者之间的关系,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在水利工程建设的各个环节中都要加强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力度,为当地农业的发展和动物的生存地创造良好的环境。我们需要注意的是在施工的过程中,一定要确保不能破坏动物的生存场地,建筑的材料尽可能选用环保型。对于一些小型的水利工程,要尽可能地减少其带来的伤害与破坏。在整个工作过程中不管是治理还是保持工作都需要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与经济发展状况相结合。工作人员需要既考虑到生态效益,还需要考虑到经济效益。同时,在实际的工作过程中,还需要注重自然资源的利用,把握好力度,不可过大也不可过小。将水土保持和水土资源的开发融为一体,最大化的提高小流域水土保持的作用,努力将其变为当地人民发展的优点。需要实习现一个两全其美的现象,就是既改善了当地的生态环境,又发展了经济效益。

2.3做好保护工作减少人为“掠夺”

除了可以采取以上措施外,还可以从人为因素上考虑。因为水生态环境的破坏很大程度上都是人为因素造成的。而水利工程的建设,本身也是为了更好的加强水资源的利用以及调用,以满足国家现代化经济建设的要求。虽然是民生事业,同时也是自然改造性类工程。因此,在实际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就需要加强自然环境的保护,避免人为“掠夺”现象的产生。首先,项目建设前期,要做好工程选址工作,尽量减少耕地、湿地以及林地的占用,加强自然生态景观的保护。其次,对于项目建设过程中的施工区以及自然保护区要严格的规划,尤其保护区中的水资源等不能擅自的取用,进而加强水体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最后,还需要避免人工改造自然,尤其要注意避免“掠夺”水资源的行为产生,一旦发现应该严肃处理。

结语

水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迫在敏捷,很多地区都给水利施工建设工作提出全新的要求,施工单位应当在新的环保社会发展时期中,把控最基本的发展诉求,完善水环境系统,把握生态平衡,政府与民众在保护水环境的公益性活动中也要发挥出各自的作用,在民众与政府的双重管理下,水利工程系统必然能够彻底消除给环境带去的负面影响,综合提升工程系统的多种收益。

参考文献:

[1]姜学文,夏虎成.水利工程建设对水生态环境的影响分析[J].工程建设与设计,2018,No.384(10):152-153.

[2]钟实羊.水利工程建设对水生态环境系统影响分析[J].黑龙江水利科技,2017(9):48-50.

[3]杨志义.水利工程施工建设对生态环境的重要影响[J].科学技术创新,2011,(29):253.

论文作者:王芳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模拟》2019年第2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7/9

标签:;  ;  ;  ;  ;  ;  ;  ;  

水利工程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研究论文_王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