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创呼吸机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的临床效果论文_黄赞才

广西河池市南丹县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 547200

【摘要】:目的 探讨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呼吸衰竭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内科在2014年3月至2015年3月接受的90名慢性阻塞性肺病合并呼吸衰竭的患者,将上述患者随机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接受无创正压通气治疗,对照组接受药物治疗。每组各45人。在治疗24h后对患者的血气实行分析。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PaO2/FiO2明显较高,且PaCO2明显比较低。观察组的住院时间是3~15d,平均(7.5±3.6)d;其中有3名由于分泌物比较多而改实行气管插管通气。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和气管的插管率都存在显著的统计学意义。结论 使用无创正压通气治疗COPD合并呼吸衰竭存在无创、安全和有效的优势,具有重要的临床推广价值。

【关键词】: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呼吸衰竭;气管插管

近几年,无创通气技术逐渐被广泛应用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治疗中,其可以对呼吸衰竭实行有效纠正,进而提升患者的舒适度,避免出现病情的进一步发展,有效缩短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该种治疗方式以无创、有效和方便等多种特点被广泛应用在临床治疗中【1~2】。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将在我院2014年3月至2015年3月期间接收并治疗的90名慢性阻塞性肺病合并呼吸衰竭的患者,其中男58人,女32人,年龄在56~72岁之间,平均(64.8±7.1)岁。患者均符合COPD相关诊断标准。排除的患者类型主要有:存在严重意识障碍、气道分泌物多且粘稠、肺大泡及心肝肾脏器严重损伤的患者。将以上患者随机平均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人,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和病情无显著差异,可以进行对比。

1.2治疗方法 本次入选的患均接受祛痰平喘和抗感染治疗并对患者的机体电解质平衡实行调节。观察组使用双水平正压通气(VPAP III)口鼻面罩通气治疗。患者取半卧位,适当抬高床头,结合患者脸型选取适合的鼻罩或面罩。采用PSV工作模式,结合患者身体情况调整患者的呼气压力,初期呼气压力为3cmH2O,逐渐调节至4~6cmH2O。若初始吸气压力为6 cmH2O随后逐渐调整到10~20 cmH2O,此外还要保证话只能和的血氧饱和度(SaO2)>90%。通气的时间为一次4~6小时,每天进行3次。

1.3评价标准 患者入院之后的24h需要接受相应的血气分析,对脉搏、呼吸频率、氧合指数——PaO2/FiO2、SaO2、动脉二氧化碳分压——PaCO2,此外还要检查患者的心、肾等功能实。

1.4数据处理 本次研究数据均使用SPSS180.0统计学软件分析处理,计量资料表示为,并通过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表示为%,通过X2检验, 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比较两组患者的血气 通气24h后要分析患者的血气,结果显示两组患者PaO2/FiO2(t=4.841)、PaCO2(t=-9.895)。观察组PaO2/FiO2比较高,且PaCO2明显较低。详细数据见下表1:

表1 两组患者PaO2/FiO2以及PaCO2比较(mmHg)

2.2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对比 观察组的住院天数为3~15d,平均(7.5±3.6)d;其中有3名患者由于分泌物比较多而改为行气管插管通气。对照组患者的住院天数是7~28d,平均(12.5±6.2)d,其中有10名患者实行气管插管。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和器官插管率存在统计学差异。

3、讨论

COPD患者肺部发生了过度充气,引起呼吸机疲劳,长期发展下去患者容易出现呼吸衰竭,进而出现低氧血症和二氧化碳潴留【3】。慢性阻塞肺疾病伴呼吸衰竭患者的年龄大多比较高,老年患者的身体机能较差,易引发感染。此次研究中的患者平均年龄为(64.8±7.1)岁,患者集体年龄老化程度较高,呼吸肌功能严重退化,循环供氧量持续减少,导致其出现了氧运输和利用障碍。

传统治疗中,进行的机械通气治疗是有创操作,其治疗效果虽然较好,但在创伤性治疗的随后阶段中容易出现并发症,容易增加患者的呼吸机相关性肺炎风险,造成患者严重依赖呼吸机,此外也会延长患者的治疗及住院时间。无创正压通气的治疗方式主要有双水平正压通气和持续气道内正压,这两种方式的动力源都是患者的自主呼吸,每次吸气过程中均会得到相应的压力支持,呼吸中会在比较低的压力下呼出气体,对比传统机械通气可以有效减少患者的呼吸能量消耗,此外还可以防止增加呼吸机负荷引起呼吸机疲劳【4】。本次研究中采用的是双水平正压通气治疗法,保证氧气可以在正压下进入肺泡,扩张支气管,对患者的通气和血流情况实现有效改善,并且可以纠正患者的呼吸衰竭病症,避免发生二氧化碳潴留。本次治疗中,患者在24h治疗后,PaO2/FiO2出现了明显升高,同时PaCO2明显较低,该结果很好的表明了患者低氧血症明显得到改善,促进了患者的自主意识恢复。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患者住院时间可以被有限缩短,患者在经过一天的治疗后病情就能够显著改善,极大减轻了患者的治疗费用,帮助患者减轻了治疗压力。NIPPV使用可以极大的提升抢救率,降低气管插管率。起始压力高低以及二氧化碳排出量之间为正比例关系,在BiPAP呼吸机呼气调升到4~6cmH2O后,吸气压力提高10~16H2O即可。呼气时间要多余呼气,实现氧气充分交换,帮助二氧化碳的彻底排出。不同患者采用各种不同的面罩,注意患者是否安置了假牙,避免对面罩通气性产生不良的影响【5】。COPD患者通常会出现呼吸道分泌物潴留,无创正压通气一般是要实现患者保持通畅的呼吸,在治疗过程中,保持患者呼吸的通畅性,这对提升患者的治疗效率极其重要。对于有痰患者可采用鼻导管吸烟后再实施无创正压通气治疗。

部分患者经过治疗后失败转为行气管插管有创治疗,这部分患者的呼吸道存在大量分泌物,严重损坏了呼吸道引起了肺功能损伤。可能是因为患者使用NIPPV之后痰液比较粘稠,不容易排除,或是因为面罩出现了漏气,并实现充分湿化【6】。

综上可知,使用无创正压通气治疗COPD合并呼吸衰竭能够有效避免实行气管插管、切开气管等损伤呼吸道的治疗手段,并且该种治疗方式具有良好的无创、安全、有效等优点,能够迅速减轻患者呼吸困难,具有重要的临床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热西汗·依不拉音,夏迪亚·夏木西丁.无创呼吸机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疗效观察[J].当代医学,2012,33:105-106.

[2]陈春杰,陈春秀,黄壮志.无创呼吸机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疗效观察[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3,17:3869-3870.

[3]乔红艳.无创呼吸机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重症呼吸衰竭的护理[J].护士进修杂志,2014,10:947-948.

[4]杜玉国.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J].海南医学院学报,2011,04:515-517.

[5]李志书.无创呼吸机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的临床效果观察[J].基层医学论坛,2014,35:4758-4760.

[6]李阳.无创呼吸机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的临床效果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15,21:179-180.

论文作者:黄赞才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7年3月上第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5/12

标签:;  ;  ;  ;  ;  ;  ;  ;  

无创呼吸机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的临床效果论文_黄赞才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