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校长的能力、素质和培训*_能力素质论文

中小学校长的能力、素质和培训*_能力素质论文

中小学校长的能力素质及培训*,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中小学论文,校长论文,素质论文,能力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世纪之交,是人类社会突飞猛进、迅速发展的全新时代。它蕴含着希望和机遇、更充满着竞争和挑战。未来社会,综合国力的竞争,取决于科技的进步和国民素质的全面提高,最终决定于教育的发展。而处于学校管理中心地位的中小学校长,他们的素质如何则直接影响着教育的发展水平。特别是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和发展,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轨,对教育产生新的冲击,提出许多新的要求。学校应如何把握进代发展的脉搏,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改革传统的教育和管理模式,实现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为国家培养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是摆在我们每一位校长面前的一个新课题。这一切都对校长素质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

近些年,全国许多专家学者,对校长应有的素质作了大量的调查研究,使我们对现代中小学校长的素质有了一个较清晰的认识。与此同时,在“八·五”期间,全国各地根据中央有关文件精神,普遍开展了中小学校长岗位培训,使现有中小学校长的政治、精力水平及履行岗位职责的能力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不过,“八·五”的培训可以说是一种适应基本的岗位职责要求的“知识型”培训。而“九·五”期间,校长培训工作将进入一个新的阶段,根据国家教委《关于“九·五”期间全国中小学校长培训指导意见》的精神,我们认为,“九·五”期间的校长培训,应在提高校长的理论素养、政策水平的基础上,着重进行能力的培养和训练。因此,深入研究校长应有的能力素质,探讨高层次培训的途径和方式是一个很值得研究的重要课题。

根据这几年我们对我省校长的培训及跟踪调查,结合我国政治、经济、教育形势发展的需要,我们认为,现代中小学校长应具备以下几方面的能力素质:

(一)宏观思维能力

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间接的、概括的反映。思维过程是一个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因而,思维能力也就表现为一个人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个体由于受到自身的或外在的各种主客观因素的影响,其思维能力也表现出不同的特点,形成不同的思维品质。过去,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受到高度集中统一的教育管理模式的影响,学校处于一种封闭的、被动的、孤立的发展状态。作为学校行政领导人的校长,思维上也常常表现出一定的封闭性和狭窄性。就教育论教育,就学校论学校。很难从战略的、整体的高度去把握学校发展的目标和方向。现代社会的教育是一种大教育。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社会各方面的每一项改革、每一个进步,都会直接或间接地影响教育的发展。在这种情况下,学校要能适应环境、主动发展、服务社会,就必须要求校长具备宏观思维能力,增强思维的广阔性、超前性,敏锐地把握时代发展的脉搏,从战略的、全局的高度去思考学校发展的方向,把学校的发展放在整个基础教育改革的层面上去研究,立足于社会大背景去确立学校改革的方针和举措,使学校主动适应社会环境的要求,适应社会政治、经济、科技、文化发展的需要。

(二)计划决策能力

毛泽东同志说:“领导者的责任,归纳起来主要是出主意,用干部两件事。”“出主意”就是计划决策。从管理学角度来说,所谓计划决策就是管理者预先确定管理目标,并为实现这一目标,采用科学的方法,制定和选择行动方案的过程。这是学校管理过程的首要环节,体现着学校管理的方向,规定着实现学校目标的步骤和措施。因而,从宏观的学校发展规划的确立到具体环节的实施,都要求校长有很强的决策计划能力。过去,在高度集中统一的教育管理模式下,学校管理中的很多问题,如方针政策、目标、专业设置、教学计划、招生分配、教科书,甚至仪器设备、教师的调动任免等等,都由国家或上级教育行政部门决定,学校之上的教育行政部门,是一个很重要的经营层。学校多是执行决策,很少自主作出决策。即使有,也多是局部范围的执行性决策。因而,对校长的决策能力没有提出更多的要求。随着我国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深入,教育行政部门将简政放权,扩大学校办学自主权,增强学校的自主性,学校的法人地位被确立,从而使学校成为独立的办学实体。这就对作为学校法人代表的校长的计划决策能力提出了很高的要求。需要校长具备战略眼光,高瞻远瞩,善于预测未知,用长远的眼光研究教育的发展;要有较高的政策水平,能及时掌握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政策和法规的要求,在调查研究、分析学校现状的基础上,科学地制定学校发展规划和具体工作计划;面对多种方案,要善于审时度势、权衡利弊,果断地作出最佳抉择,使学校管理工作始终沿着科学的轨道高效运行。

(三)组织领导能力

学校是由人、财、物、时间、空间、信息诸要素构成的复杂系统。科学的计划和决策只是一个理想的蓝图。要使之付诸实践,决非校长个人所能,必须合理组合学校管理的各要素,依靠全体教职工的共同努力。这就要求校长必须具备组织领导能力,善于将自己的办学思想、学校发展的目标,转化为全体师生员工的奋斗目标和实际行动,有效地协调各机构和人员之间的关系,合理理财和用物,做到人尽其才、财尽其利、物尽其用,使学校各项工作始终围绕教育目标有效运转。

(四)公关谈判能力

所谓公关谈判,是指运用人际传播手段协调组织与组织、组织与公众的关系及行为的一种活动。成功的公关谈判,能使组织与组织和公众之间,消除冲突、化解纠纷,形成良好的合作关系,树立良好的组织形象,为组织的发展创造良好的内外关系环境。现代社会,公关谈判已成为组织与组织、组织与公众之间沟通、谅解和合作的桥梁和纽带,是协调关系的基本手段。

现代教育是开放的教育,与社会各界的联系越来越广泛而密切。学校作为一种社会组织,它的生存和发展,与政府的理解和支持、社会的关心和帮助更是直接相关。然而,在现实当中,这种理解和支持、关心和帮助并不会自动发生,需要学校去主动争取。校长只有树立了公关意识,具备公关谈判能力,才可能使学校与社会各界保持良好的关系,主动争取到政府和社会各界的道义的物质上的支持和帮助,为实现学校目标营造良好的关系环境。

(五)教育科研能力

搞好学校管理必须遵循教育和管理规律,以科学理论为指导。基础教育要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要创办合格加特色的学校,更需要遵循教育规律,以科研为先导。近年来,不少学校依靠教育科研进行教育教学管理改革,提高了教育教学质量,创出了学校特色。”科研兴校”、“科研兴教”已被越来越多的校长所接受。但据我们了解,现实中仍有不少校长,科研意识不强,科研能力较弱,加上理论水平低,即使在实践中摸索了一套办学的经验和方法,仍然得不到提炼和升华,不能将之上升到理论高度用以指导实践,这不仅影响了管理效能的提高,也影响了教育管理理论的发展。更重要的是,处于社会转型时期的中国基础教育,正面临着一场深刻的革命,从宏观的教育思想、教育结构、管理体制,到微观的教育内容、方法和手段都面临新的挑战,新情况、新问题层出不穷。面对这种新形势,校长必须敢于创新、勇于探索,敢于突破传统教育观念和办学模式的束缚,科学地分析学校发展的客观形势和环境条件,抓住学校发展的机遇,按照培养跨世纪人才的要求,去开创学校工作的新局面,闯出学校发展的新路子。并在此过程中,不断积累经验,掌握第一手材料,不断进行理论升华,探寻教育规律,进一步指导实践,使学校工作不断迈向新台阶。而这一切都是以校长的教育科研能力为基础的。具备教育科研能力,已成为高素质校长的重要标志。

具备教育科研能力的校长,首先要有一个合理的知识结构,应该掌握并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掌握系统科学和方法;有广博的科学文化知识素养;懂得教育科学、管理科学的基本理论。还应该有很强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有较强的问题意识,善于发现有价值的课题;懂得教育科学研究方法,善于分析教育现象、探索教育规律、总结实践经验。

(六)教育评价能力

这里所说的教育评价是指校长运用现代教育评价的理论和方法,通过系统的收集信息,对学校工作目标及实现目标的各项教育教学和管理活动的过程及效果作出价值判断的过程。通过这种评价,可以使校长及时了解学校发展规划及工作计划是否科学合理,发现学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以便调整工作方向和进程,保证预定目标的实现。近几年,有不少学校重视评价在学校管理中的作用,建立了一套适合本校工作特点的评价指标体系,创造了很好的经验。但也有不少校长对评价没有足够的重视,也不懂得如何评价,在学校工作中,有计划、有措施,至于实施后效果如何,则心中无数。还有的由于评价本身不科学,在学校工作中产生误导。如有的学校在评价教师的教学效果时,仅仅看学生的考分;评优评先时,也只看所教学生的升学率,致使教师为了让学生考出好分数而不断加班加点,搞题海战术,加重了学生负担,影响了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要改变这种状况,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就是增强校长的教育评价能力,使校长懂得教育评价的理论和方法,能结合本校情况,制订科学的评价指标体系,及时、正确、客观地判断学校德育、教学、总务后勤等各项工作的优劣,并及时作出调整、改进,使学校工作朝着高效、规范化方向发展。

提高校长的能力素质需要多方面的共同努力,而培训就是一个重要途径。在总结“八·五”培训经验的基础上,针对提高校长的能力素质,我们认为,在“九·五”培训中,应注意以下几方面:

(一)采取有力措施,提高校长参训的积极性、主动性

“八·五”期间,广大中小学校长普遍接受了一轮岗位培训,取得了岗位合格证,各方面素质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现在,要他们继续接受培训,据了解,多数校长积极性不高,动力不足。究其原因,主要是:①认识问题:认为,已经参加了岗位培训,再培训则没有必要;②培训本身的问题:由于管理制度、教学形式、方法等方面原因,一些地方培训质量不高,使校长感到没有收到预期效果,培训作用不大;③校长使用、管理上的问题:在一些地方还存在校长培训与使用、管理相脱节的现象,不少校长参训以后被调离岗位,甚至调出教育系统,而未参训的却又调任学校领导。参训与不参训在待遇上也没有什么区别,使培训与不培训一个样。因此,在“九·五”期间,采取有力措施,提高校长参训积极性、主动性,是提高校长能力素质,取得培训效果的前提条件。为此,必须做好以下工作:

第一,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广大校长对继续培训重要性和紧迫性的认识,增强参训的内驱力。要帮助校长认识到,重视干部是当前一个世界性的趋势,许多国家都把通过培训提高校长工作能力作为提高教育质量的一项重要举措。我国要实现现代化,科技是关键,教育是基础,中小学教育是基础的基础。而中小学教育的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就取决于校长的素质,“一位好校长就意味着一所好学校”。而当前,我国中小学校长的整体素质,尤其是能力素质,远远不能适应当前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需要,亟待提高。参加培训,对提高校长素质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八·五”的岗位培训只是一种较低层次的普及性培训,是基本岗位知识和能力的培训。校长要全面提高素质,适应新形势的新要求,还必须参加高层次的提高性培训。

第二,完善政策导向,增强参训的外在动力。有关部门应尽快建立健全有关政策法规,完善校长培训证书发放管理制度,把校长培训与评优评奖、晋级晋职挂起钩来,使校长培训与使用、管理相结合,从法规制度、待遇上促使校长积极参加培训。

第三,改革培训内容和方法,提高培训质量,切实通过培训,提高校长的认识,帮助校长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校管理水平,使校长们学得进、用得上,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二)精选培训内容,坚持学习理论知识与实践经验并重

知识是发展能力的基础。只有具备了广博的知识,深厚的理论功底,才可能左右逢源,借助多学科的知识,多角度、多侧面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才可能不断产生新思想、独到的见解。经验的学习也有助于开阔思路、借鉴创新。一个知识面窄、理论功底薄弱、孤陋寡闻的校长,不可能在工作中开创新局面。因此,提高校长能力素质必须重视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的学习。具体体现在培训内容当中,就是要以国家教委《全国中小学校长提高培训指导性教学计划》为指导,做到:

第一,加深对教育管理专业理论知识的学习,使校长深入掌握教育管理基本原理。在具体内容上,要有学术性的理论讲座,帮助校长解决“管什么”的问题。但更主要的是围绕能力的提高,选择如何解决学校管理实际问题的内容。如就:“学校管理研究”课程来说,可以安排:①学校现状的分析研究;②学校发展规划及工作计划的制订与执行;③学校教学管理与提高教学质量;④如何创办特色学校;⑤如何处理好与上级机关、社区及家长的关系;⑥如何创建健康高尚的校园文化;⑦校长新思维;⑧学校领导策略等内容。其他课程也可以根据校长特点及需要进行内容的拓展和丰富。

第二,介绍与校长工作有关的其他学科知识,如社会学、经济学、伦理学、美学、系统科学等,以此拓宽知识面,增强思维的广阔性。有条件的地方可以开设《现代教育技术》,使校长懂得计算机操作方法,了解现代教育技术在教学和管理中的应用。

第三,介绍本地教育改革、实验研究的新经验、新动态。

(三)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注重知识学习与能力训练的统一

针对参训学员具备一定的教育管理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有一定自学能力的特点,坚持以自学、研讨为主,综合动用专题报告、问题讨论、案例教学、方案设计、考察调研、课题研究等多种教学方法,结合理论知识的学习,侧重能力训练。

专题报告:内容可涉及两方面,一是介绍某一学科的最新研究成果或独特的科学研究方法,另一是进行政策分析。这样,一方面帮助校长以最短时间获得最多的前沿信息,另一方面,帮助学员正确把握我国有关方针、政策的要求,切实提高政策水平。

问题讨论:即将学员分成若干学习小组,教师设计、布置问题;推荐参考书目,学员分头阅读、分组讨论;然后由小组推荐代表全班交流,最后教师总结,值得注意的是:学习小组的组成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针对不同的问题,依据学员的年龄、地区、职务或专业等进行动态编组,以便让每位学员都有更多的机会与其他成员交流,更好地达到取长补短,互相学习的目的。

案例教学:形式有两种,①学员在教师指导下,深入思考实践中模糊不清的问题或事件,撰写出:“个人案例论文”,待教师阅读后,挑出优秀案例进行全班交流。②教师预先布置案例,并介绍分析的方法,学员反复阅读、拟定出分析提纲;然后集中到课堂上进行集体讨论。讨论时要求学员从各自学校的实际出发,提出解决问题的不同方案。最后由学员撰写出各自的案例分析报告。

方案设计:学员在教师指导下,总结学校工作情况,分析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方案。方案的内容可以是关于学校全面工作的,也可以是针对学校某项工作的。然后交由小组讨论。讨论的形式可采用“头脑风暴法”或“反头脑风暴法”* 进行。在充分讨论的基础上形成最优方案。待学员返校以后实施。一段时间以后,对实施情况进行评估。评估的方式可以是跟踪评估,也可以是鼓励学员参加高一级的培训,反馈实施情况,提出进一步改进的措施。

考察调研:这是一种“走出去”的学习方法。方式有两种:①针对某期参训学员共同关心的某一课题,选取一批有代表性的学校,作深入的调查研究。②选择一批同类型学校,深入考察其各项工作情况,总结经验,发现不足,共同研究改进对策。

课题研究:由教师组成指导小组,向学员介绍科学研究方法,帮助学员选择研究课题,并提供参考资料,指导研究方法,最后由学员撰写出研究报告。

以上几种方法,运用得当,可以收到多方面的功效:

第一,有利于学员学会用理论去思考实践问题,从而在更深层次上掌握理论、更好地指导今后的实践。

第二,有利于集中群体智慧,集思广益,互相启发,取长补短,帮助学员解决学校工作中的一些实际问题。

第三,有利于改进思维方式,增强思维的创造性、批判性、广阔性,提高认识问题的水平,增加分析问题的角度,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四,有利于增强培训工作的吸引力,调动学员学习的主动性,让学员更积极地投入到培训之中去,形成良性循环。

(四)建立一支高质量的培训师资队伍,确保培训工作高效、顺利进行

高素质的教师是教育质量的保证。搞好校长培训,提高校长能力素质,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当前,全国许多地方均存在师资不足的问题。现有师资的实践经验、学科结构与培训工作的要求还有一定距离。因此,建议采取进修、访学、实地考察、教育管理见习等多种途径,尽快提高现有师资的理论水平,拓宽知识面,完善学科结构、丰富教育管理实践经验,增强教育科研能力。同时,聘请部分优秀教育行政干部、校长以及教育科研人员充实到教师队伍当中,尽快建立一支专兼结合、高质量、稳定的培训师资队伍,确保培训工作高效、顺利进行。

注释:

*“头脑风暴法”即针对某一方案,小组成员畅所欲言, 规定不重复,不反驳他人意见,不作结论,可作补充,发表相同意见。“反头脑风暴法”即相同意见,肯定的意见不提,专挑先病,专找矛盾,群起而攻之。这样,使方案利弊得以充分显现,互相补充,最后得出最优化方案。

标签:;  ;  ;  

中小学校长的能力、素质和培训*_能力素质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