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教学中探究模式的构建与实践_探究性学习论文

化学教学中探究模式的构建与实践,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化学论文,模式论文,教学中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研究前的困惑

在新课标教材的教学中,发现学生能力的发展存在着很大的不均衡性。有部分学生,在教学中兴趣浓,而且解决问题能力得到更快提高;有相当多的学生,学习热情不高,过多地依赖老师,对于解决问题的课堂教学感到无所适从,不能自主地学习,达不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这一现象引起了笔者的重视和反思,我们的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以全体学生的发展为本;为什么有些学生在解决问题时能创造出聪明的独特的解决方案,而有些学生则不能?为什么部分智力水平一般以上的同学,很努力地学习并有强烈的愿望想学好化学,可是解决化学问题的能力较差,一旦碰到实际的具体问题就束手无策?同样,当一个人面对一个新问题时,有关问题解决方案的设想究竟从何而来?怎样才能帮助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成为一个有效的问题解决者?怎样培养和提高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解决化学问题的能力,成了笔者教学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构建新的教学模式

在课堂教学中,笔者围绕着学生的特点和学校的实际,努力寻求一种体现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学生自主学习的新模式,以适应新课程的要求和满足学生发展的需要,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和发展打基础。经过不断摸索,发现“规划准备—组织实施—成果评价”教学模式符合上述特点。这种教学模式的过程要素及目标见表1。

“规划准备—组织实施—成果评价”模式建立后,笔者在任教的班级中实施,试图通过探究性学习来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案例

1.铝与稀盐酸、稀硫酸反应

【发现问题】学生在用铝片分别跟稀盐酸、稀硫酸反应时,结果发现铝片跟稀盐酸反应现象非常明显,而跟稀硫酸却几乎不反应。

表1

要素目标

从日常现象或学习中,经过启发

提出问题 或独立地发现一些有探究价值

的问题

规划准备 依据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对问题

猜想与假设

可能的情况作出猜想或假设

通过小组讨论或在教师指导下,

制定计划

提出活动方案

大胆参与探究和注意观察、思考

进行实验

相结合

独立地或与他人合作对观察和

测量的结果进行记录,并运用图

收集数据表等形式加以表述。学会调查、

资料查阅等方式收集解决问题

所需要的证据

依据一定的标准对物质及其变

化进行简单的分类。在教师的

整理材料指导下或通过与他人讨论对所

获得的事实与证据进行比较、分

类、归纳、概括

在教师的指导下或与他人讨论,

发现自己与他人的长处及存在

表达与交流 的不足,并提出改进的具体建

议。体验探究活动的兴趣和学

成果评价习成功的喜悦

用口头、书面等方式比较明确地

表述探究过程和结果,既敢于发

反思与评价

表自己的观点,又善于倾听别人

的意见

【小组讨论】①是试剂不纯;②是影响。小组成员用分析纯浓盐酸和浓硫酸配制了一定浓度的溶液,然后加入0.1mm×1Omm×25mm,纯度≥99.5%的铝片验证是否确实存在上述现象,实验结果见表2。

无论是用1.5mol/L 还是3mol/L 的稀硫酸,均无明显反应现象。其结论还是与教材的叙述不相符合。

【成果评价】笔者组织探究答辩,由小组代表发表见解,并接受质疑,老师、其他学生代表组成评委会进行评价。

探究过程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亲身体验到类似于科学家发明、发现的过程,不仅有利于学生进行科学方法训练,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而且有利于创新个体的形成和发展。

3.构成一个原电池的条件

【发现问题】将锌片和铜片用导线连接起来,在导线之间接入电流表,平行插入稀硫酸溶液中,锌片有气泡产生,铜片也有气泡生成,电流表偏转且电流由铜片流向锌片;为什么会有电流?产生电流的装置是怎样的?

【提出问题】构成一个原电池需要哪些条件呢?

【学生探究】用下列药品:Zn片、Cu片、石墨棒、Fe钉、稀硫酸、无水乙醇、导线、溶液、电流表、烧杯等设计对比实验。

表5 探究实验1

【小组结论】形成条件1:活泼性不同的2个电极——负极:较活泼的金属;正极:较不活泼的金属或非金属导体石墨等;形成条件2:电极需插在电解质溶液中;形成条件3:必须形成闭合回路。用一句话可概括为“两极一液成回路”;

【验证探究】有下列材料:电极(Zn片、Cu片、石墨棒、Fe钉等任选)、导线、水果(西红柿2个)、电流计。

我设计的

电流表是否 能否构成

原电池 实验现象 偏转 原电池

四、启示和思考

以上案例只是笔者教学实践中的一个缩影。然而探究性学习最终的结果是教师与学生都无法预知的,正是因为这一点才使探究性学习充满了魅力。下面谈谈笔者尝试“规划准备一组织实施一成果评价”模式的教学启示。

首先教师是探究性学习的忠实践行者。教师的知识水平、准备情况和投入程度,都会影响着学生的参与性和积极性。其次营造探究性学习活动自由、和谐的气氛。在探究中师生是平等的、合作的,气氛是轻松愉快的,学生不会担心发挥不当而受到批评,学生不会处于被动、压抑的心理状态,他们能够选择自己感兴趣的问题,按照各自的能力水平和方式自由自在地表现自己。再者在不挫伤同学探究积极性的同时,注意实施过程的可操作性。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要在探究实施过程中,尽可能满足并强化学生的自我需要,为促进学生创造性思维发展创设有利条件。

总之,新课标教材从内容上为探究性学习提供了素材保证。我们教师要立足新教材,把握新教材,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规范自己的教学行为,启迪师生的智慧,推进课程改革,跟上时代的步伐。

标签:;  ;  

化学教学中探究模式的构建与实践_探究性学习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