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桩码头结构病害问题分析及施工质量控制研究论文_周学

高桩码头结构病害问题分析及施工质量控制研究论文_周学

中交二航局第二工程有限公司 重庆 401120

摘要:在高桩码头施工过程中,经常会由于一些外界因素的干扰,导致高桩码头出现结构病害,如果没有及时发现,并采取有效的措施,就会严重威胁到码头的结构安全及稳定性。因此在实际施工中,要严格控制关键工序的施工质量,并且采取有效的措施监督施工过程中各个工序的施工质量,从而有效的减少高桩码头的结构病害,提高码头工程的整体质量。

关键词:高桩码头;结构病害分析;质量控制

1高桩码头结构病害分析

1.1裂缝

在高桩码头结构病害中,裂缝问题是最为常见的一种病害,甚至可以说在高桩码头结构的施工过程中,裂缝病害是必然会产生的。而且裂缝的形成是在许多因素共同的影响下形成的,因此在对高桩码头裂缝成因进行分析时,也不能只是单独的从某一方面进行分析,而是要综合考虑多种因素。产生裂缝病害是因素有多种,因此裂缝病害对于码头的破坏性也有一定的差别,如果能够及时发现裂缝病害就可以有效的提高码头结构的安全性。此外由于裂缝原因,还会导致高桩码头结构的截面抵抗能力降低,进而引发一系列的连锁反应,包括结构变形,钢筋锈蚀等,严重的甚至会引起码头的沉降以及倾斜等。在实际使用过程中,有些裂缝会由于外界的物理或者化学因素而不断变大,这会削弱混凝土的强度和刚度,一般表现为保护层剥落,钢筋腐蚀,严重时会发生坍塌事故,影响人们的生命和财产安全。

1.2混凝土碳化及钢筋锈蚀

在高桩码头结构施工过程中,混凝土碳化以及钢筋锈蚀也是非常常见的结构病害,而且对于高桩码头的影响也非常大。其中钢筋锈蚀是一个非常长时间的形成过程,而且随着钢筋锈蚀的出现,混凝土结构也会出现剥落、开裂等现象,严重的甚至会引发码头的坍塌。此外随着混凝土的碳化,会使得混凝土之间的粘合力大大下降,最终影响到高桩码头结构的承载力,进而引起高桩码头出现位移或者转动现象。

1.3剥蚀

在高桩码头常见病害中,剥蚀病害具有非常明显的特征,主要体现在高桩码头的外观方面,使得整个结构外观呈现出蜂窝状,进而使得高桩码头结构支座出现不稳现象,甚至功能丧失。剥蚀病害主要是码头周围的水文地质环境以及当地的气候特征,并根据结果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

1.4地基不均匀沉降引起的破坏

由于高桩码头具有非常强的适用性,尤其在一些软土地基的施工中,经常会用到高桩码头施工技术,但是由于软土地基的特性,会导致码头出现不规则的沉降现象,进而危害到高桩码头结构的安全性和稳定性。软土地基一般是由黏土颗粒以及粉土颗粒构成的,其渗透性非常差,在施工时,黏土颗粒等会附着在土层表面,同时吸收空气中的水分,时间一长就会导致地基中的含水量超标,最终导致地基出现不均匀沉降的现象,进而引起高桩码头出现倾斜甚至坍塌现象,使得高桩码头失去原有的功能。

2加强高桩码头结构施工质控措施

2.1测量控制网

要结合实际的需要对桩位进行安装,将误差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首先,施工人员在进行桩位放样时,要确保放样的准确性;其次,要在桩位外的一定位置对龙门庄进行设置,安装钢护筒,在进行钢护筒安装中要确保安装的专业性,运用在地面画十字控制网的方式确定桩位轴线的具体方位,保证桩心点在正中间的位置;最后对提升设备进行安装,确保钻机吊锤的钢丝绳中心与桩孔中心线处于同一条直线。在施工时,对于一些关键部位或者环节要严格控制施工质量,并作为质量管理中的重点管理内容。在对施工质量的监督检查过程中,要实现三检制即自检、互检以及监督检查三位一体,从而有效保障高桩码头的施工质量。

2.2护筒埋设

在护筒埋设施工前,施工单位应事先完成钢护筒的加工,钢护筒的加工环节必须在加工厂完成。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在加工临时护筒的时候,必须要注意内径一定要比桩径要大30 厘米,连接位置的护筒内没有明显的突出物,要具备耐拉、耐压及不漏水的功能。高度尽可能的高出地面30 厘米左右。护筒平面的位置偏差应当小于5厘米,倾斜度最好小于百分之一,把护筒下50 厘米范围中填筑黏性土并且进行夯实,护筒周边也使用黏性土进行夯填,在进行换填的时候,必须要均匀的进行回填,杜绝在进行回填的时候发生护筒偏移的问题。在埋设护筒之前必须要测定桩位,在钻进的时候实时的检查护筒的具体位置。

2.3沉桩施工质量控制

在进行沉桩施工时,可以利用直角交会的方法进行测量,利用两台经纬仪分别测量桩的正面以及侧面,同时利用一台水准仪控制标高。在实际施工时,要用标高作为校核的依据,同时利用贯入度作为质量控制标准。为了保证高桩码头结构的稳定性,要将沉桩打入到强风化岩层的1-6m左右,需要用桩垫保护桩顶。为了全面掌握桩的性能,当将沉桩打入至6m时,要对贯入度进行间隔记录。此外为了防止桩体出现位移,需要在沉桩就位后加固桩身。

2.4灌注桩质量控制

一般来说,钢筋笼顶部的标高允许出现±50mm左右的偏差,而且为了保证灌注桩的施工质量,要对所有的灌注桩进行逐一检查。对于单排桩或者边桩,保证偏差要控制在100mm以内,同时群桩中间柱的偏差控制在150mm内,为了保证误差不超过限度,可以利用经纬仪进行逐一的检查。灌注桩的垂直度可以有1%的偏差,在进行垂直度的检查时,要至少抽查10%以上的钻孔桩,最少不能少于三根。当完成钻孔操作后,要及时进行清孔操作,将孔底的沉渣清理干净。同时在钻孔时,要注意泥浆的质量,此外还需要保证孔内外的水位差符合相关要求。如果在施工过程中出现浆液渗漏的情况,要立即停止施工,并迅速查明原因,采取有效措施,处理完成后才能继续施工。在进行混凝土的关注过程中,不能出现间断,要持续不断的进行,以防止出现夹层或者断桩等质量问题,在实际灌注时,要保证每个钻孔的混凝土的灌入量不小于计算体积。同时在钻孔时,要注意钻孔速度,结合当地的土质特点合理控制钻孔速度,并及时调整泥浆的粘稠度,防止出现塌孔问题。在护筒的下放过程中,要保证护筒位置的准确,如果出现偏差要及时调整。连接钢套时,要严格控制焊缝的质量,使用的焊接材料要有相关的质量合格证明,要选择经验丰富且有相关证书的焊接工人。对焊缝进行质量检测时,可以利用无损检测技术,例如超声波检测技术等。

2.5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措施

具体控制措施有以下几点:首先要控制混凝土原材料的质量,在混凝土拌制过程中,要严格按照施工要求进行,同时为了避免混凝土产生裂缝,要选择水热化较低的水泥,例如矿渣硅酸盐水泥,此外要严格控制水泥用量。同时要保证模板以及支架的强度,同时要保证模板表明光滑,拼接过程中要保证拼接缝严密。对于钢筋的品种和规格的选择要根据设计要求进行。当混凝土浇筑完成后,要及时进行振捣密实,并进行合理的洒水养护工作。

结束语

和普通的码头结构相比,高桩码头结构更加单薄,因此高桩码头的建设成本更加低廉,因此在一些适合沉桩结构的地基中被广泛应用。但是同时高桩码头结构由于耐久性差,导致其也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一旦荷载过大,就会出现坍塌事故,在施工时,对于一些关键部位或者环节要严格控制施工质量,并作为质量管理中的重点管理内容。基于此,本文首先对高桩码头的一些常见结构病害进行了分析,并阐述了高桩码头施工质量控制措施,希望对相关工作人员有所借鉴。

参考文献:

[1]侯龙剑.高桩码头结构病害及防治加固技术的探讨[J].科技展望,2015,2532:91+93.

[2]魏明晖,严锋,关战伟.海港高桩码头结构维修技术应用[J].水运工程,2016,03:167-171.

[3]龙俞辰.高桩码头结构时变可靠度分析方法研究[D].天津大学,2015.

[4]魏汝龙,杨守华,王年香。桩基码头和岸坡的相互作用[J]。岩土工程学报,1992,(3):37-45

[5]沈迪州.高桩码头设计与施工中若干问题的探讨[学位论文],河海大学,2007

[6]JTJ 250-98,港口工程地基规范[S].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1999.

论文作者:周学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5/16

标签:;  ;  ;  ;  ;  ;  ;  ;  

高桩码头结构病害问题分析及施工质量控制研究论文_周学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