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体酮治疗黄体功能不全所致先兆流产效果观察论文_刘根兰

山西省柳林县人民医院 033300

[摘要]目的:对黄体酮治疗黄体功能不全所致先兆流产效果进行探析。方法:一般资料选自我院在2013年1月至2015年11月治疗的60例黄体功能不全所致先兆流产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实施两种治疗方案,对比与统计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与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成功率是96.7%,对照组是80%,差异性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的治疗失败率是3.3%,对照组是20%,差异性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是16.7%,对照组是20%,不存在明显差异性(P>0.05)。结论:黄体酮治疗黄体功能不全所致先兆流产的临床治疗效果较为理想,能够有效降低患者的流产率,保证胚胎的正常生长发育,维持患者的正常妊娠。

关键词:黄体酮;黄体功能不全;先兆流产;临床治疗效果

先兆流产[1]属于妊娠早期多发的一种并发症,指的是在妊娠早期,孕周不超过28周,胎儿体重不超过1000g的孕妇妊娠非意愿终止。黄体功能不全会造成患者的孕激素水平大幅度下降,无法满足患者正常妊娠的需要,从而导致先兆流产的出现。先兆流产患者在停经后,阴道出现少量流血或者是暗红色的血性白带[2],且同时存在腰背疼痛或者是下腹疼痛等症状。黄体功能不全导致的先兆流产在自然流产中所占比例超过50%[3],我国在临床治疗中多选用黄体酮,以提高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笔者以我院于2013年1月—2015年11月期间诊治的60例黄体功能不全所致先兆流产患者为研究对象,分为两组开展探究活动,以统计分析黄体酮治疗黄体功能不全所致先兆流产效果,现将探究经过与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随机选择研究对象为2013年1月至2015年11月时间段中我院收治的60例黄体功能不全所致先兆流产患者,排除肾脏、心脏、肝脏、肺脏等器官疾病以及内分泌疾病、血液疾病、慢性代谢性疾病等的患者。60例患者遵循数字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其中观察组中,患者年龄自24岁—40岁,平均是(31.6±2.4)岁,孕周是8—18周,平均是(13.5±1.5)周,孕次是1—4次,平均是(1.4±0.4)次;对照组患者中,患者年龄最高是39岁,最低是23岁,平均是(30.4±2.6)岁,孕周为7—17周,平均是(14.4±1.6)周,孕次在1—3次之间,平均是(1.5±0.5)次,对比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患者的年龄、孕周、孕次等临床资料,差异性不显著(P>0.05),但存在可比性。60例患者在怀孕后均存在腰酸、腹痛、阴道少量流血等症状,多数患者存在规律性宫缩,收缩持续时间是20—30s,宫口扩大低于2个单位,HCG检查结果显示明显增加,而B超检查结果显示患者的妊娠囊与孕周相符。60例患者及其家属均签订知情同意书,且已通过医院伦理委员会的审核。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使用绒毛促性腺(生产单位:上海美康生物工程有限公司;国药准字:S20023040),2000U/次,肌注,1次/2d,再给予患者黄体酮(生产企业:浙江仙琚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33020828),20mg/次,1次/d,1个疗程7d,患者需连续治疗2个疗程;观察组患者使用黄体酮胶囊(生产企业:浙江仙琚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41902)进行治疗,2粒/次,2次/d,1个疗程7d,患者需连续治疗2个疗程。患者选择左侧卧位休息,且在治疗过程中禁止性生活,同时实施心理治疗,以缓解患者的紧张、焦虑情绪。

1.3观察指标 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发生率进行观察与统计分析。

1.4疗效判定标准 治疗后,患者的流产症状完全消失,且在两周内处于稳定状态,为治疗成功;治疗后,患者流产症状没有消失,且最终发生流产,为治疗无效。

1.5统计学处理 利用版本为SPSS13.0的软件进行本文数据资料的统计分析,计量数据表示利用()形式,完成t检验,计数资料表示利用百分数%,完成X2检验,P<0.05说明数据对比的差异性明显,具备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比较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 本次探究过程中,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与对照组存在明显差异性(P<0.05),详细情况见表一:

3讨论

黄体功能不全是指卵巢在排卵后,由于孕激素不足,而无法形成黄体,造成受精卵无法着床,以不孕或者是流产为主要临床表现。孕早期,患者体内的孕酮主要是由位于胎盘内的滋养细胞与卵巢黄体分泌的,孕妇体内的孕酮含量较高,有利于子宫内膜从增生期转变成分泌期,降低患者子宫平滑肌的缩宫素敏感性,对子宫肌产生抑制作用,维持胎儿胚胎与抗原的正常生长发育,从而保护妊娠子宫[4]。一旦孕妇体内出现促卵泡成熟素与黄体生成素分泌不足、雌孕激素失调、卵泡成熟障碍或者是催乳素分泌不足或过度等情况,均会造成黄体功能不全,而导致孕妇出现先兆流产。

有文献资料[5]指出:妊娠期的孕激素能够有效降低母体对胎儿的抗原产生免疫应答反应的发生率,减轻母体排斥滋养细胞的反应发生率,为胚胎的植入成功创造有利条件。在妊娠前7周,孕激素主要是由妊娠黄体分泌,以维持正常的妊娠;妊娠期超过3个月后,孕妇体内的黄体会逐渐萎缩,转换成胎盘主要分泌,一直到孕妇分娩。一般情况下,孕妇体内的黄体酮检查结果低于25ng/ml时,就说明孕妇出现黄体功能不全,因此需及时进行治疗,以保障孕妇妊娠的正常进行。

现阶段,我国治疗黄体功能不全所致先兆流产主要是补充患者所需的黄体酮,以保证患者体内的黄体酮含量在正常范围内,保障患者妊娠的进行,避免流产的发生。黄体酮[6]属于人工合成孕激素的一种,能够增强患者子宫的供氧与供血,增厚患者的子宫内膜,有利于孕卵着床,有效降低患者子宫具备的易激惹性,组织淋巴细胞增生,促使体内糖大量集聚,有利于子宫内膜生长,为胎儿的生长发育营造良好的条件。肌注黄体酮会造成患者注射部位的红肿、疼痛,严重时会导致局部蜂窝织炎的发生,加重患者的机体疼痛,同时对药物吸收产生不良影响;口服可避免上述问题,且患者体内的黄体酮血药浓度稳定性较好,保胎效果更好。

本研究中研究对象是60例黄体功能不全所致先兆流产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实施探究实验,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成功率、治疗失败率均与对照组存在明显差异性(P<0.05)。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对照组不存在明显差异性(P>0.05)。证实:口服黄体酮胶囊与肌注黄体酮在黄体功能不全所致先兆流产中临床疗效相差极为明显,均会导致患者出现不良反应发生率,但就临床疗效来说,口服黄体酮胶囊更为显著,且能够避免患者的肌肉疼痛。与吴旭艳[7]等人的探究结果保持一致。

综上所述,黄体酮在黄体功能不全所致先兆流产临床治疗中的应用,不仅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治疗成功率,保证患者妊娠的正常进行,降低流产率,而且对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影响较小,保证胚胎的正常生长发育,大大降低患者的痛苦,具备非常重要的意义,可在临床治疗中进行大范围的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 曾金团.黄体酮治疗黄体功能不全所致先兆流产的临床观察[J].当代医学,2011,17(21):150-151.

[2] 陈浮,王毅.地屈孕酮治疗黄体功能不全型先兆流产的疗效观察[J].海南医学,2011,22(2):35-36.

[3] 杨文艺,杨静,热西旦等.口服地屈孕酮治疗黄体功能不全型先兆流产疗效观察[J].航空航天医药,2009,20(12):88-89.

[4] 秦梅,李晶晶,曾定元等.口服黄体酮治疗黄体功能不全所致先兆流产疗效观察[J].中国妇幼保健,2009,24(19):2745-2746.

[5] 孙喆,鞠建新,杨宝丽等.口服黄体酮、维生素E与肌注黄体酮治疗黄体功能不全因素先兆流产疗效观察[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09,30(14):1722-1723.

[6] 韩玉芬,敬文娜,张巧平等.多力玛用于先兆流产保胎治疗的效果观察[J].中国妇幼保健,2006,21(18):2496-2497.

[7] 吴旭艳.黄体酮治疗黄体功能不全所致先兆流产的临床观察[J].当代医学,2015,21(13):142-143.

论文作者:刘根兰

论文发表刊物:《中华急诊医学杂志》2016年6月

论文发表时间:2016/12/12

标签:;  ;  ;  ;  ;  ;  ;  ;  

黄体酮治疗黄体功能不全所致先兆流产效果观察论文_刘根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