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问题分析及思考,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苏教版论文,小学论文,语文教材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国家课程标准对于语文学科的性质特点,有着深刻的阐述:“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在此背景下,1992年小学语文苏教版教材开始酝酿。全套教材分六次送审,均获全国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一次通过。专家评价:融传统语文教育精华与时代要求于一体,思路全新,体系严密,富有人文精神。编委们归纳:新、实、简、美,是见到的教材中最好的一种[1]。
苏教版教材特色鲜明,其优点显而易见。然而,在教学过程中,笔者发现该教材中还有一些值得商榷的地方,于是花了半年时间,现将部分想法整理如下,以供参考:
一、科学性问题
第11册第7课《飞向月球》有这样两段话:
“因为失重的缘故,座舱里没有上下左右和正反之分,所以,他们可以飘在空中睡,也可以头朝下、脚朝上悬着睡。”
“如果是吃花生米一类的硬颗粒状食物,就要让它们飘浮到空中,然后像鱼儿觅食一样在空中捕捉。”
这是一篇科普小短文,目的是通过1969年阿姆斯特朗、奥尔德林等三名宇航员登月飞行的故事,向学生介绍有关的科普知识。
前一段话显然矛盾,有违科学。座舱里既然没有“上下”之分,怎么存在宇航员“头朝下、脚朝上”睡的说法?所谓“上下”,也只是以机舱的顶部和底部为参照,因为失重,其实宇航员是感觉不到的。再者,“上下”与引力有关,“左右、正反”只是相对而言,实际和地球上一样,无论是在月球还是太空,都是有分别的。你能说宇航员踏上了月球就不分左右手?一片树叶上了太空就没有了正反?
第二段话讲吃硬颗粒状食物的方式——就要让它们飘浮到空中,然后像鱼儿觅食一样在空中捕捉。这种说法也不科学,宇航员就不能把硬颗粒状食物直接送入口中,或者别的方式?如果是芝麻类呢?大家知道,座舱内到处是精密的仪器,最怕浮游物侵入。
二、表述性问题
叶圣陶先生认为“教材只是个例子”,但这个例子必然具有典范性。它要求选文中的遣词造句一定要符合规范,经得起推敲(尤其不应出现别字和病句),能够为学生的学习提供示范意义。遗憾的是笔者觉得该套教材在此还存在着一定的缺陷,为了表述方便,便于对照,现列表从以下几方面举例说明:
1.用词不当
2.表述欠妥
3.几种语病
4.关联词混用
“可是、但是、却”等都表示转折,同一意思一般不连用(也不需要),语言才简洁、规范。而本教材中混用现象时常有之,这里举一些典型的例子,供商讨:
册号 课题 原文
11
夹竹桃 夹竹桃不是名贵的花,也不是最美丽的
花,但是对我说来,它却是最值得留恋最
值得回忆的花。
我们家里一向是喜欢花的;虽然没有什么
名贵的花,但是常见的花却是应有尽有。
三上 军神 要动手术了,可年轻人却坚决不愿意使用
麻醉药。
9 给予是 但是,那小男孩接下去说的话却让保罗十
快乐的 分惊讶:
简析及说明:“却”、“却是”完全可删去。
类似句子曾作为经典病句让学生修改。
四下 最佳路径
一路上他看到许多园主把摘下来的葡萄
提到路边,向过往的车辆和行人吆喝,但
却很少有停下来的。
简析及说明:“但却”可用“但是”。
四下 宋庆龄故
而樟树本身却有一种香气,而且这种香气
居的樟树
能永久保持。
简析及说明:“而”表示转折已包含“却”。
将“却”改为“就”,“而且”改为“并且”。
“就”在《现代汉语词典》中有“表示原来
或早已是这样”的用法,显然符合本句。
因此本句表述为“而樟树本身就有一种香
气,并且这种香气能永久保持。”才合理。
三、“文包诗”型课文,古诗理解有误
“文包诗”是苏教版教材一大特色。所谓“文包诗”是指根据古诗意境展开想象编写成一篇课文,然后将古诗“包”入文中。目的是通过课文学习理解古诗,体会意境,如《但愿人长久》《黄鹤楼送别》。这种文体对学生进一步理解古诗是很好的,但由于“编”的缘故,有些课文因撰文者对诗意把握不是很到位,导致表述欠妥,甚至理解有误。举例说明如下:
1.暮春三月,长江边烟雾迷蒙,繁花似锦,年轻的李白正在黄鹤楼上为大诗人孟浩然饯行。(第9册《黄鹤楼送别》)
2.人们都在欢欢喜喜地品尝着瓜果,观赏着明月,只有苏轼却在因思念弟弟而心绪不宁。(四(上)《但愿人长久》)
3.苏轼躺在床上,怎么也睡不着。他眼睁睁地望着那圆圆的月亮,心里……你为什么偏偏在别人分离的时候变得这么圆、这么亮呢?(同上)
例1是根据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改写的一段文字。文中“烟雾迷蒙”显然与诗意不符。从“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中不难推断,当时的天气肯定是漫天碧透,能见度高,不可能有“烟雾”而且“迷蒙”。否则怎么“唯见长江天际流”?再说“碧空”直接点明了当时的天气,多美呀!为什么非要加上“烟雾”?这样“朦胧”起来,意境就美了吗?可见作者当时只见“烟花”,不见“碧空”。其实此“烟花”非彼“烟花”。原诗“烟花三月”是指农历三月繁花似锦,茂密如烟。古人常用“烟花、烟柳”,极言其茂盛,并非实指。如:绝胜烟柳满皇都。
后两段文字是根据苏轼《水调歌头》改写的。例2,“却在因”、“只有”表述欠妥。每逢佳节倍思亲,中秋之夜,哪个“游子”不思念亲人?凭什么认为“只有苏轼”才是这种心情?是否改为“人们都在欢欢喜喜地品尝着瓜果,观赏着明月,可苏轼因为思念弟弟总是心绪不宁”才合情理?
例3,笔者认为有些渲染过度,删去“眼睁睁地”更好。“眼睁睁”通常是指身处困境中的无助、无奈,用在这里欠妥。古人常说“仕宦无常”,苏氏兄弟同朝为官,天各一方,有些伤感实属人之常情,但最多也只是抱怨。这在诗中也得到了印证——“不应有恨”。这里的“恨”是指怨恨,何况他还认为“不应有”。
教学古诗,教师们要求学生一定要正确理解诗意,然后根据诗意展开“合理”想象,体会古诗的意境美。对古诗的理解可以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字、词”的基本意思不能有误,作为此类课文,对诗意的把握更要准确、到位,过度渲染或发挥,有时反而约束学生的想象,甚至误导。对刘长卿“风雪夜归人”一名的理解,历来都有争议,其实“客人”、“主人”并不重要,只要你说的合理,大家就乐于接受。
四、标点误用
标点虽小,却能影响文意。它体现作者的思路,又引导读者的理解。同一句话,一“点”之别,意即不同。笔者觉得本教材还存在一些标点问题,可能会影响教师对教材的把握,也会影响学生对文字的理解。这里举几例:
五、关于写字
写字教学向来是苏教版的一个亮点,在教材中具有突出地位。编排设计循序渐进,科学合理。然而也有不和谐的因素,请看下图:
这是06年修订本第12册第14课《彭德怀和池的大黑骡子》的描红练习。笔者无意间发现“骡帽”两字的时候,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然而它确实赫然地躺在页面上。无论从汉字造型还是从书写技法上看,这两个字与其它字比都相去甚远,显然是别人后补上去的。这样做很容易给学生传递一个信息——个别字马虎一点没关系!有失教材的严肃性、权威性,更何况是修订本!“教材无小事”,人们常说“细节决定成败”,说的也是这个意思。
六、几个别字
“别字”是教材大忌。笔者发现该教材还有几个同音字混用的情况,现列出来供商讨。2004年10月4日,中国语文网转《中国教师报》报道:“如今,江苏省小学语文实验教科书已经覆盖到全国25个省市400多个实验区;四年级实验人数97万,二年级240万,三年级180万,一年级高达300万。实验人数逐年剧增,特色鲜明的苏教版教材本身可谓首要因素。”这样算来,苏教版教材到目前为止,受众面估计近1500万。正因为其如此广泛的影响,编写过程中,哪怕细微的差错,都有可能造成很大的负面影响。驾驭教材能力强的老师还能做些弥补,而部分老师只好将错就错,甚至错了还不知道,这恐怕不能怪他们。
“幼学如漆”,正如一篇文章中所说,“编委们深知这样的错误往往影响孩子终生,因此在教材编写上一直持慎重、严肃的态度,强调精品意识。教材对每一篇课文都精心锤炼,对每一个标识都精益求精。”[2]又说某主编“看稿、校对毫不含糊。书稿中的错误,哪怕是一个小小的调号也很少逃得过他的‘火眼金睛’。”[3]这样说来,笔者发现的六个问题,有些很可能还是编委们“火眼金睛”下认定的“真理”。这比“疏忽”更可怕!且不说“增一字嫌多,减一字嫌少,易一字更难。”作为教材,咬文嚼字,将规范化的语言渗透于每一篇课文的每一个角落,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耳濡目染,受到熏陶是最基本的要求。如果笔者发现的那些问题真是“问题”,其“工具性”必然要打上折扣,由此造成的后果将难以想象。
以上所述只是笔者的粗浅认识,旨在再次(05年底已将单册教材相关意见给编委)引起编者的重视,以便更好地完善教材。
标签:苏教版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