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的应用研究论文_李宏原

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的应用研究论文_李宏原

黑龙江省水利水电集团第三工程有限公司 黑龙江佳木斯 154000

摘要:在建筑工程具体施工过程中,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是其中很重要的构成部分,且在实践中得到了全面推广和应用。通过了解实践施工情况可知,工作人员要加大对各项材料的应用检测,这样不但可以保障施工建设工作得到有序落实,还可以降低工作人员的压力。由于大体积混凝土结构出现裂缝、溢水等问题,这会对施工质量构成极大影响。通过分析建筑工程中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对提高工程施工质量而言至关重要。

关键词: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应用

引言

随着时代的发展,城市化进程不断深入,建筑行业也获得了快速发展的契机,大体积混凝土作为建筑工程的重要建筑材料,应用越来越广泛。高质量的大体积混凝土是建筑工程得以保障的基础。但是在实际施工中大体积混凝土结构经常会有这样或者那样的问题发生,本文探讨了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具体应用。

1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概述

大体积混凝土结构与普通混凝土结构相比,其内部的水化热排出不够及时,结构外部温度较低,内外温差较大,极易出现温度裂缝。所以,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施工中,务必严格遵照施工的基本原则予以操作。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施工中,应保证浇筑的连续性,且采用一次浇筑的方式完成工程建设,以减少结构中的施工缝数量。在结构施工中,还需严格控制原材料配比。在完成工程施工后,要采取有效的养护措施,尤其要重视温度和时间的掌控。

2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施工的常见质量问题

2.1模板变形问题

大体积混凝土的施工会涉及到振捣操作,在对混凝土进行振捣时,若振捣力过大或出现混凝土侧的较大压力,对于混凝土结构的支撑体系产生较大的冲击,从而会因支撑能力不足出现模板变形现象。基于此,在混凝土结构施工过程中,应关注模板质量,要了解模板的受力情况,选择合适的模板材料。

2.2结构裂缝问题

混凝土结构裂缝是大体积混凝土施工中最常见的质量问题,且对混凝土结构的稳定性会产生直接的影响。导致混凝土结构裂缝出现的成因主要在于以下几点:一是地基不稳固。在完成大体积混凝土的施工之后,混凝土内部结构仍然会产生作用力,若地基出现不均匀的位移,混凝土内部就会产生应力,并最终导致出现裂缝;二是施工工艺原因。尤其是在混凝土浇筑以及振捣过程中,若没有严格的按照要求进行施工,会导致结构质量不过关,从而产生裂缝;三是温度因素。混凝土中的水泥材料会释放出大量的水化热,且很难有效释放,大量的水化热的聚集会产生内部应力,为裂缝的产生提供条件。

3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的应用

3.1选择材料和配比技术

要想提升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结构的质量,就要提升选择材料和配比技术,以此保障所需材料的有效性和现实性。一方面,在选择材料时,由于大体积混凝土结构的重要内容就是水泥,因此施工团队在选择高质量水泥时,要对已选的其他材料进行检验,以此为实践工作的实施奠定基础。在选择辅助材料的过程中,要合理引用细砂、碎石机添加剂等,且结合具体情况合理增减材料应用数量;另一方面,在材料配比的过程中,工作人员要通过多次配比实验明确最佳的方案后,控制水泥的应用数量,并合理引用添加剂,以此控制裂缝问题出现的概率。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2浇筑技术

在对混凝土结构进行浇筑时,应做到严格控制浇筑温度,同时要分层浇筑。浇筑操作一般应避开正午时间,尽量控制外部环境与浇筑内部环境之间的温度差。在浇筑过程中,必要时可以进行冷却处理。此外,还可以在混凝土结构内部预埋水管,并借助冷水循环技术实现对内部温度的降低。为了能尽可能降低裂缝问题的产生,相关工作人员应当对混凝土实际入模时的温度予以控制。在这个过程之中,为了促使浇筑温度能够降低到合理范围内,工作人员应当采取低温水或者砂表面覆盖的措施。不仅如此,还应当尽可能缩短混凝土实际运输的时间,促使其初凝的时间能够超过5h。之后在等待浇筑的过程中,尽可能降低速度,以此促使热量散发的速度得以提升,从而出现水化热值的延迟,避免由于温度过高而发生了表面高温的情况。

在对混凝土进行分层浇筑时,应从以下三种技术形式中合理的进行选择:首先是余面分层浇筑技术。该技术适用于混凝土结构的厚度比长度小三倍的情况。对大体积混凝土进行浇筑时,其可能会出现自然斜面,因此,在浇筑之前,需要施工人员提前振捣混凝土,以控制混凝土截面的裂缝。余面分层浇筑技术对浇筑温度也有要求,应在浇筑时做好遮阳措施;其次是全面分层浇筑技术。该技术需要以整个工程结构为浇筑对象,并对其进行每一层的分层浇筑;最后是分段分层浇筑技术。该技术适用于小面积与小工程量下的混凝土浇筑施工。若运输机与搅拌机不能对工程进行完全浇筑时,就需要采取分段分层浇筑技术。一般应从混凝土的最底端开始施工,在对下一段进行浇筑时,要严格控制浇筑间隔。

3.3温度应力控制技术

在建筑工程建设施工中,温度应力是大体积混凝土结构裂缝的主要因素,因此,应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加大温度应力控制的力度。采用强制降温的方式优化混凝土的质量和性能。可在混凝土中埋设水管,排放适量冷水,从而起到结构降温的作用。在工程建设中,水泥水化热对工程质量有着较为显著的影响。对此,一方面要严格控制水泥的用量,另一方面还需在混凝土中添加满足要求的混合材料或减水剂,以此保证工程的施工强度满足相关标准的具体要求。此外,施工人员要采用科学的混凝土搅拌技术,促进混凝土结构散热,保证混凝土搅拌的质量和效果,而严格控制浇筑时的温度也尤为关键。气温的变化对浇筑温度有着较大影响。高温条件阻碍混凝土温度应力的形成,因此,在工程建设中,不应在夏季完成混凝土浇筑施工,需采取有效的降温和冷却措施,设置滑动层,进而降低地基对混凝土结构的约束力,并在地基与大体积混凝土间设置砂垫层和沥青油毡层,以削弱约束力的影响,控制混凝土裂缝问题。

3.4养护技术

首先要进行的养护操作为测温,可在混凝土内部埋设测温线,并进行连续测量,做好温度记录,并将大体积混凝土的测温曲线绘制出来,为控制混凝土结构温差提供参考。鉴于混凝土浇筑刚完成时,结构内外温差较大,此时需要加强温度监测,而随着内外温差的缩小,可以适当的减少观测次数。在获得大体积混凝土测温数据的基础上,可以有针对性的制定出混凝土的养护方案。对大体积混凝土进行养护,主要应把握以下两个要点:一是要加强外部保温工作。此时,施工人员可以采用浇水覆盖棉被、草帘等措施对混凝土结构进行保温处理;二是要针对混凝土内部的水化热,进行热量控制,要尽快的使混凝土结构内部的水化热散失掉。施工人员可以将冷却水管埋设在大体积混凝土内部,形成水循环系统,将混凝土结构内部的热量带走。保温措施的消除,应参照混凝土结构的温差,即表面温度与中心温度之间的温差,若温差≤20℃,则可以将保温模具等移除。

结语

综上所述,大体积混凝土结构由于自身的应用优势,在建筑工程施工中应用越来越广泛,保障工程施工质量,必须严格按照方案施工,做好混凝土结构裂缝的预防及处理工作,真正保障工程建设质量。

参考文献:

[1]刘进朝.土木建筑工程中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研究[J].山西建筑,2017(11):114-115.

[2]吴庆.试论土木建筑工程中大体积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J].价值工程,2016(2):133-134.

[3]孝伟.研究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J].建材与装饰,2017(22):48-49.

论文作者:李宏原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细部》2018年第2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8/22

标签:;  ;  ;  ;  ;  ;  ;  ;  

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的应用研究论文_李宏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