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发展水平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分析,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区域经济发展论文,水平论文,物流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引言
从2009年1月14日到2月25日,国家相继出台了汽车、钢铁、纺织、装备制造、船舶、电子信息、轻工业、石化、有色金属和物流十大产业调整振兴规划,实施时间为2009年至2011年。作为中国物流业第一个专项规划,也是十大产业中唯一的服务业规划,能够跻身其中,既恰如其分,又水到渠成。物流业是各产业链的重要环节。十大产业是有机联系的整体,其中九大产业涉及能源、原材料和制造业,物流业是唯一的生产性服务业。各个产业本身、产业与产业之间,产品与国内外市场的联系,都要以物流为支撑和纽带。物流运作的效率和效益是产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体现。物流业又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性产业。物流业纵贯商品生产、流通和消费各个环节,横跨国民经济各个产业,是衡量一个国家现代化水平与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
近年来,我国物流业总体规模快速增长,服务水平显著提高,发展的环境和条件不断改善,物流业的发展对国家经济发展的贡献越来越大。从表1可以看到,1991年以来随着社会物流总额的逐年增长,物流业对GDP的拉动作用,总体上呈现出明显上升的趋势,特别是近些年来一直维持在7%以上的水平。从图1可以明显看出1991-2007年社会物流总额与GDP 是高度相关的。
这些数据表明,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和物流业的逐渐发展完善,物流业对我国经济的稳定协调发展发挥着重要作用。物流业在服务贸易领域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它连接社会经济的各个部分,已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产业。社会经济发展越来越依赖于现代物流业的支撑。在国际上,现代物流业被认为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动脉和基础产业,其发展水平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现代化程度和综合竞争力的重要标志之一,被喻为继降低物质消耗、提高劳动生产率以外的“第三利润源泉”和促进经济发展的“加速器”[1]。本文正是建立在此观点基础上,为准确描述物流发展对经济的影响,按照区域划分,研究物流发展水平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以从区域层面定量说明物流对经济发展的作用。
二、实证模型分析
(一)数据指标选择
选择货物周转量、旅客周转量、批发零售贸易总额三个指标,将其对数化后再进行汇总整理,作为衡量物流发展水平指标。国内生产总值(GDP)作为经济发展水平指标,固定资产投资量作为资本存量的简单代替,就业人数作为劳动人数指标。以上各指标数据均以1978年为基年进行折算,以扣除价格因素影响。
东中西区域划分标准说明:西部地区包括的省级行政区共12个,分别是四川、重庆、贵州、云南、西藏、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广西、内蒙古;中部地区有8个省级行政区,分别是山西、吉林、黑龙江、安徽、江西、河南、湖北、湖南;东部地区包括北京、天津、河北、辽宁、上海、江苏、浙江、福建、山东、广东和海南等11个省(市)。由于重庆是在1997年以后才被划归为直辖市,本文将重庆市并入到四川省一同进行分析,由于是区域分析,这并不影响分析结果。西藏的部分数据缺失不全,因此分析时将西藏排除未予分析[2]。
利用1998-2007年各省市的上述数据指标进行汇总整理,建立横截面和时间序列数据即面板数据(Panel Data)计量模型,并利用Eviews计量软件进行求解分析。
(二)具体模型及求解结果分析
在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形式的基础上,建立包含物流因素的对数线性形式生产函数[3]:
由于Panel Data含有横截面、时间和指标三维信息,利用该类数据可以构造和检验比以往单独使用横截面数据或时间序列数据更为真实的行为方程,可以进行更加深入的分析。正是基于实际经济分析的需要,作为非经典计量经济学问题,同时利用横截面和时间序列数据的模型,已经成为近年来计量经济学理论方法的重要发展之一。本文分析物流发展水平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更适于采用横截面和时间序列数据。
但由于既含有个体成员截面方程,又含有时间方程两种形式的模型,根据截距项向量和系数向量中各分量的不同限制要求,又可以将Panel Data模型分为三种类型[4]:无个体影响的不变系数模型、含有个体影响的变系数模型和变截距模型。如果模型形式设定不正确,估计结果将与所要模拟的经济现实偏离甚远。因此,建立Panel Data模型的第一步就是检验应采取上述三种模型的哪一种。经常使用的检验是协方差分析检验,主要检验如下两个假设:
:各变量前系数都相等
:各变量前系数都相等;且各截距都相等
如果接受假设,则可以认为样本数据符合不变系数模型,无需进行进一步的检验。如果拒绝假设,则需检验假设。如果接受假设,则认为样本数据符合变截距,而变量前系数不变的模型;如果拒绝假设,则认为样本数据符合变系数模型。
下面分别对东中西部进行模型形式设定检验,结果如表2。
由于变系数结果较多,并且文章重点分析物流水平对经济发展水平的影响,现只将物流水平变量前的系数列出进行比较。对于变系数模型(2),将部分省市前不显著的系数剔除后,用计算各系数平均值列入表3。
通过上述结果可见,物流发展水平对各区域经济发展的平均影响分别是东部地区物流发展水平每增长1%,经济平均增长0.5700%;中部地区物流发展水平每增长1%,经济平均增长0.1621%;西部地区物流发展水平每增长1%,经济平均增长0.1141%。而从全国整体的计量结果来看,物流发展水平每增长1%,经济平均增长0.4660%。综上可见,物流发展水平对经济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并且从东中西三个区域的结果来看东部地区物流发展水平对经济发展的作用更大,中部地区弱于东部,西部最差。
(三)区域物流水平发展不平衡的原因分析
我国西部由于长期粗放式发展,破坏了生态环境,加上基础设施薄弱、经济发展缓慢等,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西部物流产业的发展。因此,物流产业在我国有着较为明显的东西差距和南北不平衡的特点。
导致西部地区物流发展水平较不发达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西部物流业投资力度不足,物流基础设施薄弱,交通不发达。西部地区交通线路里程相对较少,尤其在高速公路的建设上,远远落后于东、中部地区。交通运输矛盾日益突出,陆路运输“瓶颈”制约问题比较严重,严重影响了西部物流和西部经济的发展。尽管近几年来政府加大了对西部物流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力度,但西部物流设施落后的局面短期内仍无法彻底改变。其次,西部物流企业规模偏小,难以形成规模化运营。西部许多物流企业局限于一个较小范围内经营,使本来有限的物流资源更为分散,物流批量较小,库存分散无法形成规模效益,这与现代物流企业的要求相差甚远。再次,西部地区生态环境恶劣。我国西部长期的粗放式发展破坏了生态环境,使部分地区环境条件非常恶劣。此外,西部物流系统信息化程度低,运作效率不高,以及西部物流量与区域资源不相匹配等也是西部物流水平发展不高的主要原因[5]。
而东部沿海地区经济比较发达,现代化进程很快。当区域经济获得长足发展时,对与物流相关的交通运输、邮电通信业和仓储配送等会产生较大的需求,并促使物流发展水平的提高。同时,物流发展水平的提高对于实现区域经济的集约化、高效率增长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不仅对区域经济发展起着基础性的作用,而且影响和制约着整个区域经济运行的速度和效益。有关专家预计,大约到2012年,东部地区可以基本实现物流现代化。
三、结论及建议
物流业属于服务业性质,是区域经济发展的产物,是后发产业。物流发展水平与区域其它经济部门一同构成区域经济系统,是区域经济系统形成和发展的重要力量。作为区域经济网络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物流发展水平既是区域发展要素聚散的载体,也是区域产业活动的重要内容,是实现部门分工、地域分工的保证和进行经济联系的桥梁。因而,物流发展水平本身就是区域经济发展的一部分,同时,它又对区域经济其它产业的发展具有加速器的作用,区域经济其他产业的发展反过来又对物流发展产生巨大需求,从而刺激物流的进一步发展。物流和区域经济发展是密切联系、相互影响的。区域经济的发展水平、产业结构、产业布局、产业升级都直接影响着物流的需求总量和水平,物流的发展对于区域经济的快速、稳定、健康增长起到关键的支撑、促进作用。
中国的物流发展同世界上其他国家相比,还处在刚起步阶段,各个省市区域的物流发展水平很不平衡,如何提高各区域省市的物流发展水平,尤其是落后地区的物流水平,从而发挥物流作为“第三利润源”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我国中部和西部地区,资源丰富,应加大对外开放力度,特别是沿边地区具有对外开放的地缘优势,发展潜力都很大,可以加快开发。
此外,应加大各区域省市的物流基础设施建设,以及加强各省市的物流信息化建设,努力做好各省市的物流规划,尤其是企业物流规划[6]。破除行业、地区分割,对物流进行系统规划。加强体制创新与国有流通企业的改革,重视对流通领域的投入,发展流通现代化。逐步扩大物流体系功能,完善资源整合,提高物流资源利用率。可以通过区域物流中心的规划和建设,形成高效的、有规模效应的、能实现联合运输和经济的区域物流支撑体系。围绕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目标,积极运用现代物流理念,以扩大现代物流业的开放和加强物流资源整合,以提高综合服务效率和降低企业营运成本为中心,以培育和规范物流市场为基础。重点扶持和发展第三方物流企业,加快传统物流向现代物流的转变,促进现代物流业快速发展。以现代物流理念引导物流产业发展,提高对现代物流业的认识,用先进的物流理念替代传统理念,是发展现代物流业的先导。加强物流基础设施整合和建设,围绕建设以市域物流为基础、区域物流为重点、国际物流为导向的综合物流体系。要优先整合利用、改造提升现有物流资源,并加快推进物流园区、物流中心建设。扩大物流领域对外开放,加强物流的教育培训,保证有充足的人才供应,并加强物流方面的法制法规建设。物流产业具有投资大,短期回报率低的属性,在物流产业起步时期,政府的扶持至关重要。因此,改革区域物流体系的管理体制,由政府出面设立专门机构,统一协调区域内各部门间的关系。同时,政府还要加大宏观调控的力度,制定可以鼓励和促进区域物流发展的政策,为区域物流的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