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物质生产的精神文化特性及其实现形式,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特性论文,物质论文,形式论文,精神论文,文化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物质生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实践活动,它具有客观物质性,这是不容置疑的。但物质生产作为主体性的人的活动,它必然具有精神特性,也是应该肯定的。但对后者却没有引起人们的足够重视,更缺乏深入研究。本文想就这个问题谈点不成熟的看法。
一、物质生产与精神生产的内在统一性
我们认为,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具有内在统一性。因为不论物质生产还是精神生产,都是作为主体的人的活动,而人是物质与精神、自然与社会的统一。只是物质生产是人作为有生命的肉体组织存在的基本方式和形式,或者说物质生产主要是作为有生命的肉体组织主体的一种对象化活动。正是从这种意义上,马克思说人“只有作为肉体的主体才能是工人”〔1〕。但这并不是说人只是一种物质性的存在, 如果这样人与动物就没有本质的区别。人从事的活动之所以是主体性的活动,就因为除了他是有生命、有肉体组织的人,同时,还是有理性、有意识的人;而且从某种意义上说,正因为人的活动是有理性、有意识的活动,人的活动才是对象性的活动、自然的活动、主体性的活动。而且人在社会实践活动中作为肉体组织的主体,它如何活动,主要不是出于自身的本能,在很大程度上是受精神意识支配的。因此,从人作为活动主体的角度看人的肉体组织与精神意识的关系,可以概括为意识是作为肉体组织的人的意识,而人作为肉体组织的活动又是有意识的,二者密不可分,是内在统一的。
正因为人的活动作为主体性的活动是有生命的、有肉体组织的人和精神意识相统一的活动,从一般意义上讲,在物质生产劳动中人主要以肉体组织的主体方式表现出来;那么,人的精神生产活动是不是就是一种纯粹的精神活动呢?当然不是。精神生产活动,作为人的主体性活动,虽然它主要表现为一种精神的活动,但离不开人的肉体组织的活动,或者说它同样是一种有生命、有肉体组织即有人身的活动,而不是纯粹的精神意识的活动,所以精神生产也是一种精神与物质相统一的活动。因此,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区别是相对的,而不是绝对的。
当然,这不是说二者没有区别。如我们前面所说,从二者都是人的主体活动来说,物质生产作为人的主体性活动,主要是以肉体组织的主体活动的方式表现出来,精神生产活动主要以精神主体活动的方式表现出来。从二者的存在方式和对人的作用来说,物质生产基本上是一种物化过程,是人的精神成果的一种物化形态,它以客观物质的方式存在,主要满足人们的物质生活的需要;而精神生产虽然也需要凭借一定的物质资料进行生产,精神文明建设也需要不同的物质载体,但精神生产追求的主要不是客观物质存在的形式,而是它的精神意义。作为精神产品的客观物质形式,只是精神内容的载体,它只是作为一种传导组织,一种作用于接受主体的中介,通过这种客观物质形式以便使人们接受精神产品的内容。所以精神文化活动本质上是一种内化活动,或者说它是以各种物质载体为中介,使主体接受精神内容的过程,增加主体内在素质的过程。而且接受活动是否获得成功,不但取决于精神产品的内容,而且取决于主体内在的素质及接受时的心理状态。
二、物质生产的精神特性及其表现形式
如前面所说,从事实际活动的人只有作为肉体的主体才能真正从事实际的活动。人作为有生命的肉体组织的存在,就必然与外部自然发生关系,而人所从事的最基本的活动是物质生产活动,物质生产活动就是人与自然关系的一种基本展现方式,它作为肉体组织的主体与自然界进行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换,因而毫无疑问是一种客观的物质过程,这是必须首先肯定的。但物质生产劳动是具体的历史的,抽象的物质生产劳动是不存在的。只有在社会中,才有物质生产劳动,所以物质生产劳动是指向自然的,而它的存在方式却是社会的。因此,它必然表现为双重的关系:一方面是人与自然的关系,另一方面是“社会关系”。这种双重关系,也就是马克思所说的人作为双重存在物的展现,或者说人作为双重存在物的矛盾反映。而这种反映又是以人作为社会存在物为基础的。马克思认为,人虽然是“直接地自然存在物”,但不是单纯的自然存在物,本质上是社会存在物,人只有作为社会存在物才是“作为人的人”。因此,人对自然界的关系是社会的人对自然的关系,因而它不是一种片面的属于自然界的纯粹的自然关系,而是属于人的“为我”而存在的“人的关系”。这种关系的展开,是为了使自然界成为“人与人联系的纽带”,成为“人的现实的生活要素”,成为“人自己的人的存在的基础”〔2〕。所以人与自然的关系, 在很大程度上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的特殊表现形式,人与自然的关系既是一种物质的关系,也是一种精神的关系。客观物质生产劳动,它作为主体性的人的活动,就不只是一种肉体组织的活动,同时也是一种精神活动,物质生产劳动内含着人的精神特性。
物质生产劳动内含的精神特性从物质生产劳动是人与自然的关系来说,它作为人的一种对象化活动,是以生产工具为中介的中介性活动。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一书中曾把生产工具分为两大类:一类是“自然形成的生产工具”,一类是“由文明创造的生产工具”。人以生产工具为中介与自然发生关系,因工具中介的不同,人与自然的关系也就不同。这种不同在深层的意义上,就是二者表现的人与自然关系中所内含的精神含量的不同,或者精神文化因素的不同。在人使用的“自然形成的生产工具”中,如以耕地、水、牲畜等进行生产,生产者必然要受自然的支配(包括受自身的肉体组织的支配),它必须“以人的劳动换取自然的产品”。以这种方式建立起来的人与自然关系,确实是人与自然之间直接进行的物质交换活动。在这样的物质生产劳动中,它所包含的主体的精神因素较少,主要是一种受动性的活动,而不是一种积极能动的活动。所以在这种物质生产劳动的基础上形成的社会经济形态,必然是马克思所说的自然经济形态。在这种社会状态下,耕、牧、纺、织、缝,“在其自然形式上就是社会职能”(马克思语)。因为人们无需把它们交换出去以得到社会的承认,因此这既是一种人与自然的狭隘关系,也是人与人之间的狭隘关系。人与自然和人与人之间的这种狭隘关系,也就决定了人与人之间精神交往关系的狭隘性;而人与人之间精神交往关系的狭隘性,又反过来决定了在物质生产劳动中缺乏主体精神的特性,主体能动性的贫乏。所以因生产力发展水平较低,人们在社会生产劳动中形成的自然经济形态,是一种精神文化含量较低的经济,特别是科技含量较低的经济。因此可以说,以“自然形成的生产工具”为中介的物质生产劳动,充分表现出自然对人类文明,特别是精神文明发展的制约性。这也是古代社会发展缓慢的重要原因之一。
根据马克思提出的两种“生产工具”理论:“由文明创造的生产工具”与“自然形成的生产工具”为中介的物质生产劳动之所以有质的不同,这从人与自然的关系来说,就因为它已由“自然形成的生产工具”为中介的物质生产劳动所表现出来的自然对人的统治转变为人统治自然,自然真正成了人的对象。而自然真正成为人的对象并受人的统治,这与马克思所说的人对“感性世界”(自然)的理念化的认识和改造是分不开的,也就是同科技在物质生产劳动中的大量应用分不开。理念化的自然,即被理性规范为“规律存在体”的自然。随着近代机器大工业的发展呼唤出来的近代自然科学,大大改变了“自然”范畴的含义。这种自然再不是那种散发着生命光辉的感性直观的自然,使人感到亲切而富有诗意的自然,而是伴随着自然的理性化,不但使自然从上帝的怀抱中挣脱出来成为自足自立的存在,而且人们开始把自然视为合乎理性的天然园地。理念化的自然把自然看作是用数学语言说话的,在一切自然现象之间存在着数学逻辑般的严格秩序,于是“自然”就成了规律的存在体。天然的散发着生命光辉的感性自然被人理解为“理念化的自然”、合乎客观规律的存在体,这不但意味着自然被人对象化了,而且意味着自然被主体化了。感性自然的被对象化和主体化,这是人类认识改造和征服自然的巨大历史进步。马克思曾高度评价人对感性世界(自然)的理性认识和改造所带来的巨大历史进步,它对人类文明进程的伟大贡献。马克思在谈到近代资本主义社会历史作用时曾说,“只有在资本主义制度下自然界才不过是人的对象,不过是有用物;它不再被认为是自为的力量……”。在以前的一切社会阶段上,都没有达到这一点。在资本主义这样一个社会阶段上,人克服了对自然的神秘崇拜和狭隘的地域性,促使人们努力去认识和探索自然的奥秘,发现新的有用物体和原有物体的新的有用属性,采用新的技术工艺来加工自然物,目的是使自然界服从于人的需要。〔3〕马克思在《资本论》中论述的更清楚, 他说:“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以人对自然的支配为前提”,“社会地控制自然力以便经济地加以利用,用人力兴建大规模的工程以便占有或驯服自然力……。”〔4〕可见,只有在资本主义这个社会阶段上, 只有人运用科学技术认识和改造自然,以人创造的生产工具与自然发生对象性关系,进行物质生产劳动,人才不再依赖自然,而是能动地支配自然,使以往人与自然界之间的“直接的统一”变为它们之间的“活动的统一”,创造人类伟大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因此可以说,“由文明创造的生产工具”为中介的物质生产劳动,比以“自然形成的生产工具”为中介的物质生产劳动所包含的精神文化含量要高的多,它更具有精神性。
当然,这不是说人把富有生命光辉的感性自然越理性化就越有意义。在某种意义上,正因为人们把天然的感性自然完全变为理念化的自然,它不但破坏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而且破坏了人类赖以存在的生态环境,使人类有可能失去赖以生存的物质条件和精神的家园。人是自然的一部分,人一刻也离不开自然,自然是人的感性生命之源,也是人的精神生命之源。感性自然如果完全被理性化,不但会造成人与自然关系的恶化,同时也会造成人自身存在的分裂,感性和理性的对立。人以理性的方式占有自然,但并不意味着人就以理性的方式享用物质财富,反而出现了人以非理性的态度对待理性,迷恋于感性的享受,导致人自身的物化,就像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出现的“单面人”那样。因此,对自然被理性化应持科学分析的态度。
就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条件下的物质生产劳动而言,如同我们前面所指出的,正是近代科学理性的兴起,打破了自然对人的统治,突破了自然对人类精神文化发展的限制性。从技术和经济层面上说,现代化表现为人与自然之间关系调节手段的不断完善,它极大地促进了经济的增长。但在现代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中,人与自然的关系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却并非是一种建设性的关系,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说是一种消极互动的关系。这种消极的互动关系,从特定的意义上看,不能不说与资本主义社会出现的“知识霸权主义”和“技术统治”有关。就科学的自身特性而言,它似乎是中性的,只具有工具的特性,工具的价值,实质上它是工具价值和目的价值的统一。正如马克斯·韦伯所说,科学理性在近代资本主义社会就是一种资本主义精神,资本主义的发展史在很大程度上就是理性精神的发展史。可见,就是坚持科学技术是中性的,提出科学技术是一种工具理性的韦伯,也无法否认科学技术所具有的目的价值的特性。正因为科学技术不只具有工具价值,而是工具价值和目的价值的统一,因此,科学技术作为人的一种精神文明成果,它在不同社会的物质生产劳动中的运用,它作为物质生产劳动的主要的精神文化含量,也就不仅仅发挥工具理性的作用,而是暗含着它自身的目的价值。所以,近代英国大哲学家培根提出的“知识就是力量”,似乎真正揭开了人类征服自然的历史,知识发挥了工具理性的巨大作用,但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社会历史条件下,知识却自觉不自觉地被意识形态化,并泛化和渗透到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的层面,从而变成了“知识就是权力”。从这种转化的深层的原因来说,其一,是源于科学技术自身内含的目的价值;其二,是由资本主义生产劳动的性质所决定的。既然“知识就是权力”,在资本主义社会中高新技术一旦为人所垄断,必然出现拥有高新技术的人成为“有产者”,不拥有高新技术的人成为“无产者”,这就有可能导致社会层面的重组和社会矛盾的激化。马克思、恩格斯曾从唯物史观的角度深刻分析过技术理性异化的社会根源,从而揭示了在物质生产劳动中人与人的社会关系对人与自然关系的制约性,包括对物质生产劳动中精神文化作用的制约性。恩格斯指出,要有效地调节我们生产活动(包括其中的技术理性)的间接的、比较远的社会影响,单是依靠认识是不够的,这“还需要对我们现有的生产方式,以及和这种生产方式连在一起的我们今天的整个社会制度实行完全的变革。”〔5〕可见, 在物质生产劳动中不但内含一定的科学文化含量,而且含着一定的人文精神。不同性质的物质生产劳动所包含的精神文化含量,它们之间的差异,不仅表现在数量上,更表现在质上;彼此之间质的差异,又主要表现在价值目的方面。所以对物质生产劳动的精神特性,不能局限于对科学精神的考察,同时,也包括对其内含的人文精神的考察,应该把二者有机的统一起来。
正因为物质生产劳动不但是一种人与自然的关系,同时也是一种人与人的关系,一种社会关系,因而任何一种物质生产劳动都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的历史的。所以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对作为社会存在和发展基础的“劳动”进行分析时,他并没有停留在劳动是社会发展的基础的泛泛议论上,而是历史地探讨什么性质的生产劳动构成该社会发展的基础。决定一个社会生产劳动性质的当然主要是生产关系,特别是生产资料所有制性质,但也涉及到人与人之间的政治关系和思想关系,它们反过来也对物质生产发生作用。社会主义社会的物质生产劳动,不论从人与自然关系的层面上看,还是从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层面上看,同人的发展本质上是一致的,是有利于人的精神文化素质的提高和人的全面发展的。马克思曾把社会主义定义为:“在保证社会劳动生产力极高度发展的同时又保证人类最全面的发展的这样一种经济形态。”〔6 〕就这一定义的前一方面来说,“社会劳动生产力极高度发展”,主要是指物质生产劳动中人与自然的关系,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中,人作为生产力的主体,而主体性的人作为肉体组织和精神因素的有机统一,这时,在物质生产劳动中精神文化因素比肉体组织的因素发挥着更大的作用,特别是科学技术的因素发挥的作用更大也更根本。因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而作为生产力主体的人则是科学技术的载体,科学技术在物质生产劳动中的作用是通过人来发挥的。从人与人的社会关系层面上来说,由于社会主义本质上是把人的发展作为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的根本目的,因而社会主义又可以称作比资本主义“更高级的以每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为基本原则的社会形式。”〔7〕这就是说, 社会主义从某种意义上就是解决资本主义社会无法克服的人与物的矛盾,防止或避免在物质生产劳动中科学理性的异化现象,通过人与人的社会关系对人与自然的关系的调控,使科学技术在社会生产劳动中既发挥自身的工具价值,又实现自身的目的价值,促进人的整体素质的提高和自身的发展。马克思之所以重视生产关系的变革,就因为生产关系作为生产方式的一个重要方面,它规定着社会物质生产劳动的性质,直接关系到人在生产中的地位、作用和发展问题。我国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建立和公有制实现形式的多样性,在很大程度上保证了劳动者与生产资料的结合。社会主义物质生产作为社会化的大生产,它在主观条件方面就内在的要求劳动者能力的增强,科学文化素质的提高;在物质生产劳动的客观条件即劳动资料方面,因为它属于劳动者所有,劳动者是物质生产的主人,它会极大地焕发劳动者的积极性,保证劳动者的能力和科学文化素质的发挥,在生产劳动中有可能实现科学技术工具价值与目的价值的统一,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结合,实现马克思所说的社会主义物质生产劳动“表现为个人互相间的关系”,而不象资本主义社会条件下的物质生产劳动是一种异化性的劳动,这种劳动“对于个人是异己的东西,表现为物的东西”。〔8〕所以, 社会主义物质生产劳动是一种有利于人的发展的劳动,自觉自由的劳动,主体素质很高的物质生产劳动方式。
当然,这不是说社会主义社会与人的发展就不存在矛盾,特别对于我们这样一个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家来说,二者之间存在的矛盾是不容忽视的。二者之间的矛盾,主要表现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方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从它以社会主义的基本经济制度和政治制度为基础的方面来说,它主要是以人的发展为目的。但从具体的经济体制以及在市场经济体制制约下的生产经营方面来说,却必须以交换价值作为自身活动的目的。这种把物(交换价值)的追求放在人的发展之上的经济活动方式,由商品价值观引发的人的商品化倾向,同人的全面自由的发展是有矛盾的。
但承认矛盾,不是为了沉溺于矛盾的恐惧,而是为了正确对待和解决矛盾。商品经济以追求交换价值为目的,但市场经济主体如何实现这一目的,即以最小的投资追求最大的经济效益,起决定性作用的还是人自身的各种素质,这就是人们所说的市场竞争主要是科技竞争和人才竞争。在人的发展中,科学技术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科学技术作为人的对象性活动的成果,是人的对象性关系特别是人对自然界的关系的理论和实践的结晶,它自身就是一种精神文化现象,是人类文明程度的一种标志。科学技术产生之后它必须重新进入人的活动并发挥其积极的作用,它不但会强化人的活动能力,扩大人的活动的功能圈,从而扩展和深化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同时也扩展和深化了人与人之间的社会联系与交往。这不但增大了人们在社会物质生产劳动中的科学文化的含量,而且使人在社会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品质质量和形式与内容上都得到提高和丰富。从这种意义上说,商品经济和人的发展之间固然有矛盾,但不能否认它有促进人的发展的一面,甚至可以说,正是市场竞争对科学技术的呼唤,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促进了人自身素质的提高和发展。正象邓小平同志所说,在现代经济发展中,计划和市场都是手段,资本主义可以用,社会主义也可以用,我们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为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作用,促进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促进我国经济快速健康的发展,其根本目的是为了增强我们国家的综合国力,提高人民的物质文化水平,满足人民的物质文化需要。这本身就是一个事关人的发展的问题,体现了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根本目的是为了人的发展。这样来看市场经济与人的发展的矛盾,市场经济是以追求交换价值为直接目的的,但在整个社会主义物质生产活动中,它又成了手段,促进人的发展才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最终目的。这说明市场经济与人的发展的关系,在市场经济活动本身它与人发展是矛盾的,但在整个社会生活领域中,二者又是统一的。
人是社会的人,社会是属于人的。社会的发展与人的发展总体上是一致的,社会发展的复杂性和丰富性规定了人的丰富性。马克思在谈到人的规定性时说:“人不是在某一种规定性上再生产自己,而是生产出他的全面性;不是力求停留在某种已经变成的东西上,而是处在变易的绝对运动之中。”〔9〕所以,关于人的存在的规定性和丰富性, 必须放在人的历史发展的进程中来考察。因为人就是在社会发展中存在并在社会发展中进行追求和创造,而获得自己的规定性的。社会越发展人的规定性也就越丰富。但人的这种发展不是生物学意义上的变化,也不是由生物的进化驱动的,而是同社会文化、社会文明的进化联系在一起的。就是西方学者也承认这一点。所以,谈精神文化建设必须坚持历史唯物主义观点,考察社会物质生产及其内在的精神文化含量,也必须坚持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而对社会主义物质生产和经济形态的内在的精神文化含量的考察,当然更要坚持这种观点。
三、经济与文化一体化是现代经济的主要特征,也是我国经济发展的主要趋势
如前所说,自人类社会诞生以来,人类的物质生产活动就包含着一定的精神文化含量。精神文化因素是生产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而随着近代大工业生产的出现,脑力劳动和文化知识因素在生产领域中的作用也就越来越大,经济的发展越来越依赖于人的精神文化素质的提高。科学技术在国际市场竞争以及综合国力诸要素中的地位不断上升,市场竞争越来越成为科技和人才的竞争,经济也趋于知识化,即人们所说的知识经济。
现代各国的经济主要是市场经济。市场是资源配置的主要手段,而市场经济的主要特性是“以价值为基础的生产”。这种生产的前提是“直接劳动时间的量,已耗费的劳动量是财富生产的决定因素”。但象马克思深刻指出的,“随着大工业的发展,现实财富的创造较少地取决于劳动时间和已耗费的劳动量”。而是更多地“取决于一般的科学水平和技术进步,或者说取决于科学在生产上的应用”〔10〕马克思在《资本论》中进一步指出:“大工业把巨大的自然力和自然科学并入生产过程,必须大大提高劳动生产率”。〔11〕这就是说,科学技术在生产中的应用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重要特征,也是市场经济的主要特性。到了本世纪末,科学与技术,文化与经济的联姻已成为促进生产力发展的主导趋势,经济发展的主要特性。所谓经济与文化的一体化,就是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相互渗透,经验型实践变为科学理论主导型实践,自然科学技术化,高新技术产业化。具体地说,也就是人类的经济发展,已从主要靠自然资源、人力资源变为主要靠智力资源;经济类型由资源型、体力型转变为智能型。科学技术与教育等文化素质,精神文明的因素是经济的主要含量,也是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因。市场竞争的本质内容,即谁拥有了高新技术,谁拥有高智能的人才,谁拥有高素质的管理者,谁就拥有了市场,就能打败对手,成为广大市场的占有者。由此,人们往往从科技革命的角度把新经济称作“芯片经济”,或从主导性产业的角度把新经济称作“信息经济”。这种以光电技术和智能技术为基础的新型经济,显然是人类知识的物化和智能产业化的结果,与资源型、体力型的经济有着本质的不同。可以说,作为经济活动主体的知识、智能、人文素质就是经济,或者说人的精神文化素质就是经济。从经济发展的角度看,可以说今天的知识就是明天的经济,那一个国家,那一个社会集团拥有了最新的科学技术和人才,也就拥有了经济的明天。就目前世界经济发展的状况看,信息技术产业正在取代传统产业,已成为经济增长的核心和主导性产业。信息技术不但带来重大的经济变革,同时人类也正面临着从工业社会向信息社会的本质性转变。日本学者屋太一认为,科学技术的发展将导致人类从产业社会向知识社会转型,在这个社会中,知识和智慧的价值将成为经济增强和资本积累的主要源泉,并将导致人的美学意识和伦理观念的重大变化。“第三次浪潮”的提出者美国学者托夫勒认为,新的经济体系就是知识密集型的经济体系。在这个体系中,作为企业的资源主要不再是机械、厂房、生产线以及其他有形资产,而主要是知识。知识成为企业的核心资源,它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成为经济增长和发展的主要生产点。由于人是科技知识的载体,因此人的素质因素成了经济力量差异的最重要的因素。人才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也就成为生产力发展的关键性环节。而人才开发主要靠教育。从人才培养和开发的角度说,教育也就成为一种特殊产业;从它决定着经济未来的发展而言,教育也可以说是一种经济发展中的主导性产业。教育产业所培养的人才的数量和质量,决定着新型经济的形成和发展,从而也决定着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
从经济与文化的一体化看经济,既然经济的内在构成发生了质的变化,作为物质产品的价值评价标准也必然发生变化,它会从以单一的实用价值为评价标准,即以经济实用为评价标准,变为实用价值和文化价值的双重评价,形成功利价值和文化价值的统一的体系。在传统的工业社会中,由于商品的价值主要围绕经济成本或生产费用上下波动,用于市场交换的劳动产品主要满足人的物质生活需要,因而从实用价值出发购买商品也就成为消费者的主要目的;随着经济的知识化、文化化,用于交换的物质产品,它的这一功能就会改变,作为对产品评价的功利价值也会大大削弱。由于新的知识密集型的经济产品价值的构成,已主要不再是经济成本和生产费用,而是知识和智力的投入,所以,知识和智慧的价值,也就成了产品价值的主要构成因素,因而产品的功利价值也就与其文化价值融为一体。这时的物质生产也就成为一种精神变物质的过程,一种不具有实用价值的精神变成了具有实用价值的物质产品,即精神文化的物化形态。所以对它的评价就不能只看其物质产品的实用价值本身,还要评价其产品自身的精神文化含量,它的文化价值。另一方面,人的需要是多方面的,特别是现代人随着闲暇时间的增多,人们所追求的生活质量中的文化含量也在不断增加。这样,满足智力和精神心理需要的新型产业就会应运而生,而且将成为新经济时代的一种主导性产业。这种新型产业产品的文化开发和技术开发可以说是有机结合在一起的,因而产品也就具有了知识和文化载体的意义。物质产品作为一种精神文化的载体它对消费者所具有的,也就不仅具有实用价值,而且具有文化价值;它对消费者,也就不仅是满足其物质的需要,同时,满足其文化的需要。
经济与文化一体化,不但是世界经济发展的方向,也是我国经济发展的趋势。我国虽然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现工业化和经济的市场化、现代化是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任务。但这一任务的完成却取决于经济与文化一体化的程度和所达到的水平。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内在的要求必须实现“两个转变”。从传统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离不开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从粗放型经济向集约型经济转变,就更取决于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劳动者素质的提高。因此,经济与文化一体化是我国经济发展的主要趋势。
注释:
〔1〕〔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第97页、第122页。
〔3〕〔8〕〔9〕《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第393页、第103页、第486页。
〔4〕〔11〕《资本论》第1卷,第561页、第424页。
〔5〕《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第519页。
〔6〕《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9卷,第130页。
〔7〕《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第649页。
〔10〕《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下),第217页。
标签:人与人之间的联系论文; 社会因素论文; 社会主义社会论文; 物质文化论文; 人与自然论文; 经济学论文; 经济论文; 科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