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是人类的一种文化,它的内容、思想、方法和语言是现代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今年备受热议的全国高考1卷在第四题“维纳斯的身高”和第六题“周易”上也体现了数学知识与数学文化的结合,从高考的角度引导我们加强对数学文化的重视。
什么是数学文化呢?具体来说:
首先,“数学是思维的体操”,因而它有重要的思维训练功能,对于创造性思维的发展尤具有重要意义。
其次,数学学习需要激情,但更需要理智,需要数学的思维,因而其对于人类理性精神的养成与发展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再次,数学看起来似乎与价值判断无关,然而数学依然是具有至高无上的“善”,数学学习具有独特的“教化”功能:探索过程中的执着与坚韧;论证过程中的务实与严谨;规则推导过程中的理智与自律;创造过程中的开拓与超越,甚至于耐心、责任感、敬业品质、民主精神等。因而数学文化很好地诠释了数学的真、善、美,让我们的学生享受数学文化带来的快乐吧。
一、享受真实的数学文化的快乐
1.听真实的数学故事。
结合有关的数学知识,可以讲祖冲之与圆周率的故事;讲华罗庚从小认真学习、刻苦钻研的故事;讲陈景润摘取“数学王冠”的故事;讲神奇的纸带—莫比乌斯带;讲数学与文学,文学有“回文”现象,例如天联水来水连天,数学也有“回文”运算,例如,(回文数在12年湖北卷中有体现);讲数学和语言,“不管三七二十一”涉及乘法口诀,“三下五除二就把它解决了”则是算盘口诀;讲数学和美学等等,这些对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热爱数学的思想与情感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2.知真实的大数学家。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在上《归纳和推理》时通过介绍“哥德巴赫猜想”,我又自然说起近代数学大家---陈景润,讲到他贫苦的出身和为了追求知识克服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时,同学们感叹不已,说到他们经过努力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绩时,同学们都面露敬佩和自豪的神情。
3.讲真实的数学历史。
在教学过程中,我充分利用让学生读一些数学史实、史料的介绍,让学生了解数学知识丰富的历史渊源。在课本的阅读材料上,介绍了很多数学史实,我让同学们认真地进行阅读,并让同学们在课下通过网络进行扩展学习,通过这样的教学既可以增加学生的知识面,另一方面也可以培养学生不怕吃苦、刻苦钻研、勇攀高峰的数学献身精神。数学史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人类文明的发展史,数学史中充满了“数学人”的喜、怒、哀、乐、困顿与骄傲,以及他们的艰辛的努力。
二、享受神奇的数学文化的快乐
1.神奇的数学思想、方法。
如在教学“等差数列前n项和”时,我先讲了高斯的故事,一方面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另一方面又引起了学生的沉思:高斯的算法妙在何处?这种方法能够推广到求一般的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吗?在这一过程中,向学生渗透倒序相加的数学方法就水到渠成了。
2.神奇的数学力量。
在小学语文课本中有一篇《捞铁牛》的故事许多人都知道,主人翁怀丙是一位和尚,也是一位数学家,他通过观察、计算后用大船装沙,再用绳系铁牛,然后把沙子铲进河里,利用水的浮力,把8只铁牛一一捞出。其中的数学力量可见一斑。
三、享受美丽的数学文化的快乐
1.感知数学创造的美丽意境。
数学作为一门重要的工具学科,它在成语、诗歌、对联等文学体裁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表达出的意境是美的。如成语:一帆风顺、梅开二度、三思后行、四通八达、五彩缤纷、七情六欲、八面玲珑、九霄云外、十全十美、百花齐放、万水千山。还有李白的诗句: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杜甫的诗: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如果不用数字,怎么可能会有如此美的意境呢?
2.体会数学的简洁美形式。
数学中的美,不是以艺术家所用的色彩、线条、旋律等形象语言表现出来,而是把自然规律抽象成概念、定理或公式,并通过演绎而构成一幅现实世界与理想空间的完美图形。数学中的数字看似枯燥,但它是从无数具体的物体数量中抽想得出。面对0、1、2、3、4、5、6、7、8、9这十个阿拉伯数字时,也许不会产生任何美感。但若联想到,正是这几个简单数字不同的排列组合,可以展示小到微生物、大到天体宇宙的时候,你胸中顿时也会充满一种与天地并立的浩然正气,这不正是数学中的简单与伟大之美吗?
3.欣赏数学创造的和谐美。
在介绍《斐波那契数列》时,先让学生欣赏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图案和照片,如树苗的分支、大向日葵的管状小花、蒲公英和松塔的种子、鳞片等,让学生通过欣赏,初步感知到在我们身边有些事物是有规律的,有规律的事物是很美的。学生在美的感受中继续学习后面的知识一定能心情愉悦、信心百倍。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数学文化是数学知识永不枯竭的源泉。由这股泉里流出的是充满着宇宙间真实的、神奇的、美丽的无尽潜能,让我们的学生从中获得无穷的快乐,学习着、成长着、发展着,走向成功的未来。
论文作者:金海娟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20年第37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0/8
标签:数学论文; 文化论文; 铁牛论文; 学生论文; 过程中论文; 同学们论文; 回文论文; 《中小学教育》2020年第37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