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影走向海外的主要模式及与国际合作的优势分析,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国际合作论文,中国电影论文,走向论文,优势论文,海外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在资本不断全球化的今天,作为高投入、高风险、高回报的电影业,必须要有明确的国际市场概念。统计数字显示,好莱坞影片的本土票房收入平均还不及其全球票房的1/3,像《泰坦尼克号》、《指环王》、《变形金刚》、《哈利波特》等耗资数以亿美元计的大制作影片,只靠本土票房根本就不可能收回成本。实际上,无论好莱坞还是世界上其他国家,在影片制作以及运营成本愈加高昂的今天,要想从市场上获得成功,就必须把国际化经营作为主导战略。
上个世纪90年代,好莱坞影片在美国政府“自由贸易精神”的大旗下采取一系列针对海外市场的策略措施,相继冲破各个主要国家的电影保护政策壁垒,并在各地建立大量的分支机构,形成了好莱坞影片一统世界的局面。面对好莱坞的电影文化入侵,世界其它国家不断奋起反击,并积极实施“以出口反击进口”的电影输出策略加大影片的出口力度,以出口促进国内的电影业繁荣,同时以进攻来成功抵御外国影片的侵入。我国电影2006年的海外市场收入也达到了19.2亿元人民币,但与美、法、韩等国家相比,仍有较大差距。电影不仅仅是文化产业的核心,更代表着一个国家或民族的形象。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今天,电影更成为一个国家向外输出商品的最好的形象广告。因此,美、韩等国把电影作为本国的中流砥柱产业来发展,而英、法、印度、俄罗斯等国家则把电影的发展看做是本民族文化特征的保持和延续。我国在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更应重视电影业在国内以及国际上的影响,放在战略位置上加以发展。因此,仔细研究我国电影走向海外的主要模式以及当前的现状,以期成功制定、实施正确有力的海外发展战略,进一步加大电影的出口力度,以保证我国的文化安全,全面激活国内电影业的持续发展繁荣,是我国电影业当前面临的主要课题之一。
中国电影走向海外的主要模式
很久以来,中国电影得以亮相国际银幕主要靠政府在海外筹备各种影展,随着中国经济的崛起,此类影展的推广力度日益增大。据统计,仅2006年,中国电影就在38个国家和地区举办了48次影展,共展出国产影片480部次,有力地向世界宣传了中国电影形象和中国文化,为中国电影的商业作为打下了较好的基础。也让中国电影在国际市场上有了一定的影响力,培养了一批欣赏中国电影的海外观众。毋庸置疑,这种由政府推动的影展对促进与各国的文化交流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从电影的商业属性考虑,这些公益性的影展很难让制片方直接从中获利,也很难进入普通影院观众的视野,距离国内电影大规模走向世界舞台尚有一定的距离。经过多年的探索、发展和市场经济的洗礼,如今,除了政府主导的电影展外,我国电影通向海外的主要路径还有其他几种:一是以“北京放映”为代表的交易会方式;二是进军国际上的各类电影节,以此进入各国的艺术院线和电视播映渠道;三是以合拍片为主完全按照国际上流行的商业运作模式进入海外国家主流院线。
交易会方式 比较而言,前两种运作模式出现得较早,并在中国电影走向海外市场的过程中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1994年底,进口分账大片登录中国银幕。接下来的1995年,9部进口分账影片占据当年国内电影票房的半壁江山,而当年的国产故事影片达到146部。为了加大对外宣传和输出国产影片的力度,使国产影片走出国门,走向世界,有效地抵御进口影片的进击,1996年,中国电影集团公司在北京举办国产影片的放映和交易活动,集中展映了18部优秀的中国影片,邀请世界各地片商来华选看和购买,这就是第一届“北京放映”。迄今为止,北京放映已举办了十届。十年来,作为具有政府背景的中国电影集团公司利用自身熟悉的渠道、方式以及逐步积累起来的对国际市场的了解,对国际经验的学习和掌握,对参加展览会的影片精心宣传策划,使历届“北京放映”均获得较大成功,在国际上的影响日益扩大。在交易会期间,很多片商除了购买中国影片外,还挑选一些影片在本国举办“中国电影展”、“中国电影周”等活动。国际上各大著名电影节的选片人员也将“北京放映”视为集中选看中国最新影片的最佳场所。戛纳电影节“导演双周单元”、希腊赛萨罗尼基国际电影节、莫斯科国际电影节、意大利远东电影节以及上海国际电影节等均派人员前来选片。
除此之外,交易会还给国外片商与中国电影人提供结识的平台,促成大家在制片、发行等多领域之间的合作。最近几年,“北京放映”的规模不断扩大,主办方还在影展期间与一些媒体联合举办《中国电影如何与海外市场对接》等研讨会,邀请有关政府官员、电影市场营销方面运作成功企业代表、知名中青年导演以及海外片商、海外影评家,围绕海外市场与中国电影等话题展开研讨。此举使“北京放映”不仅具有交易会的功能,还成为世界影人探讨中国电影走向国际市场的舞台。在影展主办方的不懈努力下,连续十届的“北京放映”先后展示了400多部国产影片,使一大批优秀影片走出国门,走向世界,为民族电影赢得了广泛的国际声誉。“北京放映”由此成为宣传和推销国产影片的有效场所,成为中国电影走向世界的桥梁,成为中外电影人交流的舞台,成为外国客商心目中一个国际性大型电影放映活动。尽管“北京放映”中展示的影片大多为表现普通人生活、格调温馨的中低成本影片,其发行方式以小规模院线放映和电视播映为主,但也产生了巨大的经济效益。据统计,仅2006年9月份第十届“北京放映”就吸引了来自16个国家和地区的45名片商,输出影片23部次,输往10多个国家和地区,收到版权费30多万元。
进军海外电影节 上个世纪80年代,靠在国际上获奖很快浮出水面的张艺谋、陈凯歌等“第五代”导演为中国电影人开拓了新的路子。这之后,一批年轻导演相继瞄准国际上的知名电影节,试图一举成名。尤其是上个世纪90年代,国内电影市场处在剧烈的调整期,很多有志于导演行业的年轻人被经济效益欠佳的制片企业拒之门外。这些新锐导演纷纷以较低的制作成本拍摄在取材以及镜头语言上有所开拓创新的影片,进军国际上的各类电影节。这种走向海外的模式让张元、王小帅、贾樟柯等诸多导演脱颖而出。此类影片取材的边缘性、风格的个人化以及影像上的反常规性深受个别电影节的评委的称道,也成就了不少有志于电影的年轻导演。据统计,2006年我国共有179部次影片参加67个国际电影节,其中有27部影片在22个国际电影节上获得了44个奖项,包括贾樟柯的《三峡好人》等,创下近年来获奖影片的数量和奖项数量的新纪录。这些导演大多希望借在国际上获奖的东风赢得国内市场,但问题在于,也许在其他行业和领域,这种“出口转内销”的方式相当奏效,但唯独在电影业,此类模式也许成就了不少导演个人,但却没有被国内电影市场和电影观众所接受。最近几年,这些戴着国际电影节奖项光环的不少导演纷纷在内地主流院线推出他们的影片,但遗憾的是,内地观众并不买账。而且,此类影片在国外也仅仅是进入一些艺术影院或电影频道播映,比之国内影片进军海外的迫切性,仍远远不够。
以合拍片为主的商业运作模式
与上述几种模式相比,以合拍片为主完全按照国际上流行的商业运作模式进入海外国家主流院线是中国电影走向海外市场最为有效也是最值得期待的。2005年,全国共有18个制片公司69部影片销往境外24个国家和地区,海外票房总计达到16.42亿元人民币,其中27部合拍影片的境外票房就达到16.3亿元人民币。2006年,销往境外39个国家和地区的合拍片数量达到31部,票房11.24亿元人民币,而当年境外票房总数为19.2亿元人民币。尤其是当前,中国的制片企业也开始尝试以买断地区放映权入股等新的合作方式,像张艺谋的《英雄》就吸纳了北美、亚洲等地区国家的合作,为此类商业大片的投资合作拓展了合作模式,使得中国与国际电影业的合作越来越频繁,并逐步成为中国电影走出去的主要模式。当前,这种多国多地区资金合作(包括港台资金),以国际市场为目标,大制作、大明星的商业大片制作方兴未艾,形势喜人。更为难得的是,中国正在迅速崛起的民营电影企业日益壮大,成为电影业的一支重要力量,在与海外合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北京新画面在筹拍《英雄》时,就吸引了大量海外融资,随后,国际资本不期而至,2005年《夜宴》投资方华谊兄弟用了不到10%的股份获得了1000万美元的融资。这些都为国际资本进入中国合作拍摄影片创下了先例。
电影产业化步伐加快迎来与海外合作的最好时机
中国电影对世界各国电影人的吸引力一方面与中国全面启动市场经济改革的大趋势紧密相联,另一方面也在于中国有用之不尽的文化资源。2002年,中国电影业开始实行院线制,成功地引入了市场竞争机制,建立起了符合市场运营规律的院线,拓宽了发行渠道,树立起以影院为中心的发行放映格局,从而激活了电影市场,使电影业获得了奇迹般的大发展。市场容量迅猛增长,截至2006年底,中国新型多厅影院数量达到1325家,拥有银幕3098块,其中年度票房过2000万元的影院已经成为普遍现象,年度票房过亿元人民币的院线达到8家以上,全国的影院票房达到26.2亿元人民币,同比增幅高达30%。与此同时,原有的大制片厂也开始实行公司化改制,面向市场调整运营策略,比如中国最大的制片厂——中影集团公司目前已与国内外电影界建立起了良好的合作关系,在中国电影市场上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而随着中国电影业整个环境的改善和电影体制产业化步伐的加快,尤其是在相关政策的允许和鼓励下,民营资本和外资开始进入电影制作领域并发挥重要作用。它们以灵活的机制和国际融资的能力开始为中国的电影注入新鲜的血液,悄悄改变着中国电影的制作和发行格局,成功推出了一大批优质、高票房收入的影片。纵观近十年以来在社会上产生过较大影响、票房收入较高的国产电影,大多出自这些民营电影企业之手。与此同时,中国原有的大型电影制作公司也开始实行集团化改革,与这些新兴的民营公司一道推动着中国电影的市场化进程。2006年中国内地电影综合收入达到57.3亿元,比2005年的48亿元增长了9.3亿元,同比增幅高达19.4%,其中国产电影的海外销售收入(含票房收入)为19.2亿元,同比增长15.8%。中国电影的市场潜力开始为国内外的电影人所瞩目。
进入21世纪,风靡全球的数字技术也得到蓬勃发展。我国目前拥有规模宏大、功能齐备的电影数字制作基地、数字影院影片母版制作系统以及电影胶片转高清晰度电视节目制作系统。除了数字高清节目和电影的特技制作,还广泛开拓海外市场,2004年为美国哥伦比亚电影公司制作未来科幻电影《Ultraviolet 》(天外紫罗兰),全三维动画片《THE GREEN NOSE》,与韩国合作《瑶玲呀!瑶玲》、《梦幻骑士》等二维动画影片等等。如今,VCD\DVD\EVD播放器、网络宽频、3G手机等各类新媒体的发展为电影的产业延伸提供了新的发展契机。由于我国人口的绝对优势,这个市场已经被诸多商家看好。目前,中国的互联网用户已超过7800万,越来越多的门户网站开通了付费电影下载业务,而针对网络宽频而制作电影也大量涌现。据统计,国内的移动电话用户已经突破4.49亿,2005年,仅手机视频点播一项就为运营商们带来了5亿元的收入。当前,随着TD-SCDMA等相关标准测试的到来,3G甚至未来的3.5G无线网络的发展离中国人越来越近,这些都让中国电影市场充满了前所未有的活力。
从2000年开始,一大批“中国制造”的主流商业大片登上了国际银幕,创造出一个又一个票房奇迹(见表一):
这些影片的成功不仅为国产电影赢得了一定的市场占有空间,而且也让国产电影突进海外,在世界主流电影市场上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为世界其他国家的观众送上了一道道精美的银幕大餐。与世界各国相比,我国电影市场最大的吸引力莫过于13亿人口、近5亿具有较高消费能力的城市人口。“称中国电影市场为一座亟待开发的钻石矿一点也不为过”,美国华纳兄弟影业公司驻中国区总裁艾秋兴接受中国记者采访时如此形容这个曾经创造出200多亿观众人次的亚洲电影大国。近年来,像华纳这样的电影公司纷纷到中国寻求合作伙伴,开辟新的市场,包括国际知名导演斯皮尔伯格等也是如此,因为对于他们来说,中国电影的未来孕育着无限的希望。
中国电影与海外合作的优良条件
随着中国电影市场化程度的不断提升,中国电影迅猛的发展势头吸引了世界各地电影人纷纷到中国寻求合作。各国电影业发展与中国的合作,在于中国拥有一整套从政策、制片到放映完整的电影工业链条,具备合作的优良条件。
政策优势 随着国内电影的繁荣,中国开始加快向国际的推广输出步伐,吸引国际合作。一方面,中国政府开始实施电影的“走出去”工程,制定一系列优惠政策,鼓励电影输出,吸引外国电影人来华合作。同时,政府又想办法集中国家的力量为中国电影走向国际市场创造条件。2006年6月,原为事业单位建制的中国海外推广中心改制为股份制的中国电影海外推广公司,明确提出要为中国电影搭建一个统一的输出平台,整合国内制片企业,集中有海外输出潜力的影片,统一宣传、统一推荐、统一销售,形成合力,打造中国电影输出的国家平台,把具有民族特色的中小成本影片成功推向国际市场。同时,在世界各地举办丰富多彩的电影文化交流活动,仅2006年,中国先后在美、法、俄罗斯等38个国家和地区举办48次中国电影展,共展出影片480部次,中国电影之花遍地开放。中国拥有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各种资源优势,再加上中国政府一再降低准入门槛,为合拍影片敞开了大门,下大决心净化中国电影的投资环境,遏制了盗版势头,为电影业创造了好的环境,市场越来越规范,这些都使各种合作步入佳境。
人才优势 从张艺谋、陈凯歌等大师级导演,到巩俐、章子怡、姜文、周杰伦、张静初等国际知名演员,中国拥有一支优秀的电影人才队伍。在中国为世界创造出美轮美奂的武侠电影的同时,也为世界影坛造就了一批难能可贵的武术指导人才,成龙为主的成家班、袁和平为主的袁家班、洪金宝为主的洪家班和刘家良为主的刘家班以及程小东、元奎、唐季礼等为银幕增添了功夫奇观的同时,也更为世界影人所熟知。与此同时,我国的电影教育在世界上也遥遥领先。不断向各个电影领域输出优秀人才的北京电影学院目前仍是亚洲建制最为完善的专业电影大学,也是国际上知名的电影大学,吸引着世界电影人的目光。除此之外,据统计,目前我国在册的1026所大学里已有近400所大学开设了电影或电视专业课程,而把影视鉴赏作为选修课程的大学则更多,其数量仍在不断增加。有人预测,在不久的将来,电影、电视等视觉艺术专业的总体规模将超过我国文科第一大传统学科——中文专业,成为文科队伍中最大的学科。大量电影人才的不断涌现,使得我国的电影业具有无穷的活力,而中国13亿的人口总量也为合拍影片提供了其他国家难以企及的劳动力优势。美国华纳兄弟影业公司正是基于此,才在2006年与中国合作并拍摄了《面纱》、《玉战士》两部大制作影片,前者在北美赢得了好的口碑,后者则成为芬兰年度票房冠军。
完整的电影工业制作链条 与世界各国相比,我国的电影工业制作链条比较完善。除了一批日渐活跃的民营公司外,目前,中国最大的制片公司——中影集团公司不仅拥有一流的品牌优势,而且具有完整的产业链优势。未来几年,在中国生产的影片,将有70%与中影集团发生关联,或是直接投资、或是合资合作、或是加工制作、或是器材供应和洗印、或是宣传发行、或是后电影开发等等。由该公司投资20亿人民币打造的影视制作基地将于2008年奥运会前夕落成运行。该基地总建筑面积14万平方米,拥有4万多平方米的16个摄影棚、9400平方米的录剪楼,以及放映厅,大小混录棚、对白棚、动效棚、音乐录音棚和编辑工作室,还建有服装、制景、道具车间,以及影视拍摄外景地、数字制作、光盘生产厂等配套设施。新基地的建成,将对拉动中国影视产业全面升级作出贡献。
而中国资源独特丰富的外景地,更是被称为“天然摄影棚”。当前,中国政府与地方政府正在筹划文化战略工程,大力开发地方的文化资源,并以优惠政策欢迎各方合作。如《英雄》的拍摄基地——横店影视拍摄基地以及云南大理影视城、广西桂林、杭州西湖等地,具有非常好的风景资源作为外景地,吸引了大批海外电影制作机构前来合作。一批又一批的合拍影片均在这些地方拍摄,甚至美国大片《杀死比尔》、《碟中谍3》、《星战前传》等均在中国境地拍摄,包括刚刚在北美上映的《面纱》。这些外景地既是电影的拍摄景地,又是旅游胜地,它们不仅吸引着世界上的电影人,也吸引着无数观众的目光,具有双重优势。
文化资源和题材优势 上下五千年,纵横八千里。作为东方文明的发源地,中国拥有丰厚的历史文化资源,随着中国经济的崛起,神奇的东方文化在世界上的影响与日俱增,并以其独特的魅力影响着世界。很多国家的电影人感叹中国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文化资源和题材。《卧虎藏龙》、《英雄》、《十面埋伏》等在海外大卖,都与其中的文化因素有关。除了目前风靡世界的武打功夫片是中国独特的优势外,不少国家,像韩国、日本等亚洲国家,甚至英国、法国、美国等发达国家也开始到中国寻找银幕灵感。韩国与中国合作拍摄的《武士》曾引发韩国的观看热潮,并风靡整个东南亚。而好莱坞则频频从中国文化中寻找拍摄资源,像之前的《花木兰》,现在的《无间道》都为美国电影赢得了票房、口碑双丰收。
亚洲板块优势 中国香港曾是主导亚洲电影输出的重要地区,1997香港回归中国大陆后,两者在电影方面的合作日益紧密,2004年1月1日,中国大陆与香港签订的CEPA正式实施,这一协议保证香港电影可以与中国内地影片取得一样的放映待遇。此举让香港影人大举北上,开始与内地全面合作,并聚集两地甚至亚洲的优秀电影人制作出了一批针对亚洲市场的大制作影片,像《2046》、《无极》、《宝贝计划》、《墨攻》、《夜宴》、《满城尽带黄金甲》等均在亚洲地区掀起了强劲的“中国风”。从一些统计数据看,亚太地区也是中国影片海外放映的主要市场(如表二):
目前,中国电影正在形成中国——亚洲—美洲—欧洲这样的发展态势,这种主导亚洲电影的板块优势也让中国与世界各国的电影合作前景看好。为净化亚洲电影的投资环境,中国正与亚洲国家合作,在国际范围内打击盗版,像年初与日、韩等国合作的“三叉戟”行动等,就有效地遏制了盗版势头,为电影业创造了良好、有序的投资环境。
上述优势吸引了不少投资方前来中国寻求机会,2007年,中国与日、韩、美等合作的大制作影片《赤壁》、《投名状》、《长江7号》等又将成为国内外观众的银幕大餐。与中国经济的腾飞一样,中国电影业正在迎来它的高速发展期。据专家预测,中国的电影相关收入将在未来5年内突破100亿元人民币。随着中国电影与世界电影在市场上越来越接轨,合作的契机已经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