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族灵石崇拜-以嘛呢堆为例论文

藏族灵石崇拜-以嘛呢堆为例论文

藏族灵石崇拜
——以嘛呢堆为例

索南吉

(青海省藏医药文化博物馆 青海西宁 810000)

摘 要: 嘛呢堆在藏族历史、艺术、民俗及环保等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这种灵石崇拜所承载的不仅是藏民族的一种文化现象,同时很大意义上体现了“创造和谐社会”“保护地球、保护大自然”的文化内涵。

关键词: 嘛呢堆 灵石崇拜 尚白习俗

一、灵石崇拜的形成

灵石崇拜是藏民族自然崇拜的一种,已在藏民族社会中根深蒂固。对于灵石崇拜的起因可以追溯到上万年以前,当原始藏族部落形成时,对石的崇拜几乎也形成了。在古代,一个落后又曚昧的时代,人们为了解决生存、狩猎、宰杀牲畜、砍树等一些最基本的生活问题都需要用到石器。随着原始部落的产生,石器的作用也越来越重要。尤其当两个部落之间发生冲突时,石块的作用被人们发挥的淋漓尽致,许多英雄好汉都以飞石打人,百发百中,也有用擂石来御敌的。就是在近代战争中,当弹尽援绝时也往往是用石头来阻挡攻山之敌。

在古代藏族社会中,石块又起着路标的作用。十六世纪藏族著名诗人珠巴衮雷曾提到过苯教徒们有关神香供养的礼仪:“从前,在世界创世的时代,在白色冰川带修造了一个石堆,这是两尊人间守护神的路标。”“然后人们又在自己所在地村庄内修建这种石堆,这是当地强大的神的路标,然后又在湖旁或山岩中修造,这是地神之路标。”[1]由此可见,石块在当时的社会中有着无与伦比的作用,它已渗透在藏民族生活的各个方面。

另外,在原始时代,人们并不知道石块间的摩擦能起火。当人们没发明人工取火之前,只能靠天然火种来取火,但这种方式很难对火种进行保存。然后,当人们不经意间发现石块摩擦能起火时就认为石块有灵性,随之产生了石神,人们就开始崇拜和敬仰它。

还有一种,就是陨石崇拜。当陨石从天而降时,很多人都认为那是天降神石,就去膜拜、祭奠它。“如麦加城有一陨石(黑石),伊斯兰教徒经常不远千里去参拜它。”[2]“又比方说希腊奥科梅诺斯居民十分崇拜圣石,‘并笃信它来自天界’。”[3]等从这些现象,可以看出人们对石块的敬仰。

据以上所说,可以看到灵石崇拜已经渗透到了各个民族当中。而其产生的原因,不外乎就是一个灵字,万物有灵就是解释这一现象的根据。不论是人们为了生存而所用的石块,还是战争时所用的石刀、石斧或者是参拜陨石,人们都是以一种万物有灵的观点去看待这些石器,认为石有灵性。嘛呢堆也就是在这种情况下产生的。万物有灵的观念使藏族民间宗教出现了灵石崇拜这一形式,而嘛呢堆的出现可谓是把灵石崇拜推向了高潮。

二、嘛呢堆的形式及其意义

所以,嘛呢堆作为一种藏民族寄托精神的积淀物,它承载的意义是重大的,而它与藏族尚白习俗之间又有无法斩断的联系,两者是合二为一的一种宗教表达方式。

基因表达实验结果显示,该基因在植物的花被片、花丝、花柱等花部组织中表达量较高,而在其他部位几乎不表达,表现出一定的组织特异性,研究结果与前人[6]对其他百合品种该基因的表达分析结果一致。LhsorMYB12在花蕾发育过程中表达量逐渐升高,花蕾发育至12 cm时表达量最高,之后开始降低,郁金香的TfMYB1基因在花朵发育过程中的表达水平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与LhsorMYB12具有相似的表达模式[38]。这种基因表达量的变化与花被片的花色性状变化一致,提示LhsorMYB12的表达与 ‘索邦’花青素苷的积累呈正相关。

嘛呢堆在藏区到处可见,山顶、寺庙或在桥边、路口等地,它几乎遍布于藏区的各个角落,随处可见。嘛呢堆是由一些白色的石块堆积而成,但由于地理环境的特征,人们有时也会就地取材,在本地的石块特征基础上进行加工,刻上经文佛像等堆积起来。山顶的嘛呢堆一般是围绕“拉泽”堆积而成。走过嘛呢堆的人不时还会随手添上一块石头,认为保护好这些石块就会被赐福,相反,如果去破坏就会降灾。所以,在藏区一般都不会有人故意去破坏嘛呢堆。

嘛呢堆,顾名思义就是刻有六字真言的石堆。但这又有其讲究,如前文所说,当以自己地方的石块为首选,所以石块不是白色时,就刷成白色,周边涂上深红色,用不同颜色刻上六字真言。其实嘛呢石不仅仅是刻六字真言,还可以刻其他经文、佛像、吉祥八宝等代表吉祥的图案,人们可以按自己的所求去刻,但大部分是以六字真言为主。

盐敏感品种IR64、VSR156转录因子分析的结果表明,有21个相同的转录因子,隶属于7个转录因子家族(图1)。对表达活性上调或下调方向一致的转录因子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有5个转录因子家族的10个转录因子为表达方向一致的重叠转录因子,其中盐胁迫下上调表达的有8个转录因子,下调表达的有 2个转录因子,这些转录因子家族有bHLH、E2F/DP、HSF、MYB、NAC、WRKY(表2)。

那么,在这种崇尚白色的社会当中,白石也自然充当了万石之首。而嘛呢堆的选材也首当其冲地成了白石,人们对白石产生了敬畏之心。在青海地区,把石块与白色的结合推到了最高境界。当有人去世后,如采取土葬,家人一般就会把坟墓用白石堆积起来,而且还会在坟前堆满白石。但是,随着时代的演变,如今这一习俗也在变化。现在人们一般都用白色的涂料把坟墓刷成白色,并把一些白石镶在坟墓上。无论怎样,它都是以白色为代表,都是希望已故之人能尽快转世,并祈祷在阴间一切平安。通过这种方式来祭奠亲人,可见白石所拥有的地位何等重要。

藏族人建造这么一个个令人惊叹的石头城,在很大程度上为世人所瞩目。为何要建如此之大的石头堆呢?很显然这是一种宗教仪式,是藏民族的一种精神寄托,他们通过这种方式来祈求平安、幸福,希望通过这种方式祈求神灵保佑他们。

佛教的传入使这一形式有了进一步的发展,也使嘛呢堆走入了高潮期。嘉南嘛呢堆位于青海省玉树州新寨村,它距今已有四百多年的历史,是被称作“世界之最”的石头博物馆,其壮观令人赞叹,并与拉萨布达拉宫共喻为藏传佛教两大圣地而闻名于世。诸如此类的嘛呢堆还有很多,如青海甘德东吉多卡嘛呢石刻经墙、藏北当雄康玛尔寺千尊嘛呢石刻造像、藏东昌教嘛呢石山等等。

嘛呢堆,从它的名称不难看出,它是在佛教传入藏区后发展起来的,因为,六字真言是佛教最基本的理论。嘛呢堆首先也是因为对石块的敬仰,从万物有灵的观念升华而成的。在佛教传入后,他不仅仅只借助于石块的灵性来祈福,更通过佛教经文理论来为自己祈祷。

三、嘛呢堆与藏族尚白习俗间的关系

第六、“消费式”帮扶。“访惠聚工作组”利用自己的社会资源,以市场价购买贫困户或“亲戚”家滞销的红枣、核桃等农产品。比如以发福利的形式卖给自己原单位。

良好实践信息平台是用于收集、存储内外部具有可借鉴意义的重要纠正措施或预防行动信息,可实现良好实践信息的录入、存储、审核和相关专业和人员的自动转送和提醒功能。

嘛呢堆是由白石堆积而成,虽然由于环境的不同,使得有些地方所用的石块为其他颜色,但绝大部分仍是白色为主。

藏族对白色的崇尚已达到了很高的境界。藏民族与白色也是有不解之缘,当人们互敬礼仪或参加喜宴、葬礼时,都会献上一条洁白的哈达,这是藏民族最为高尚的表示友好的方式。那么,为什么不选择其他颜色呢?我想这跟藏民族几千年来延续和传承下来的传统有关系。因为藏民族崇尚白色,在藏区,白色是最高尚的。它代表着纯洁、善良、友好、吉祥等一切美好的事物。藏民族又何以崇尚白色呢?就在最大意义上是因为与藏族人所处的地理环境有关系,从藏族先民开始,藏民族便生活在白雪皑皑的青藏高原上,他们所见所触的全是白色。因此,白色便不知不觉地融入到了藏民族生活当中。而在原始苯教时期,一个以拜物为神的时期,当滚滚的雪崩发生时,当一次罕见的大雪使牛羊成群死亡时,万物有灵的宗教便发挥了决定性的作用,认为这是神在发怒,人们认定纷纷飘落的雪,皑皑的雪山都是有灵性的,自然也就对雪、雪山产生了敬畏之情。当青藏高原引入一个外来宗教——佛教之后,尚白又得到了一次升华,“在佛教中著名的观音菩萨常穿白衣,因而被称为‘白衣观音’,亦称‘白衣女士’,又因常坐于白莲中,也称‘白处观音’‘白’表示明心之洁清。”[4]所以,白色又一次在藏族社会中提高了它的地位。

嘛呢堆的产生是以灵石崇拜为基础,佛教传入为根本。它产生于藏族对自然万物崇拜时期,发展于佛教传入时期,随着时代的变化,发展至今。

嘛呢堆在藏区的历史是悠久而漫长的,它是在藏族原始的灵石崇拜影响下创造出来的原始苯教思想的产物。在万物有灵的观念下,人们不仅用堆积石块来充当路标,并且膜拜这些石堆。当然,在佛教传入藏区后,几次的佛苯之争。使两者相互交融,嘛呢堆所承载的外部形式也有了一定的变化。但从根本上看,它仍然继承了苯教万物有灵的观念。

单纯地依靠技术进行网络安全防护是很难解决实际问题的,广大用户一定要对不安全的网页进行及时举报,有效地避免安全隐患,提高风险防范的有效性。另外,可以利用报纸、媒体等手段加大网络安全宣传力度,推动计算机网络健康运行。

四、嘛呢堆在现实社会中的意义

嘛呢堆从远古发展至今,经历了漫长的历史。无论是苯教还是藏传佛教,嘛呢堆在历史上都有着重要而独特的作用。在如今科技发达的社会当中,嘛呢堆仍然有不可忽视的作用,它不仅仅表现着一种宗教形式,同时,它呈现的还是一种历史的进程。在研究历史、民俗,乃至雕刻艺术方面都有着重要的作用。

研究嘛呢堆也就很自然地接触到苯教和藏传佛教。藏族的历史与宗教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嘛呢堆以两种形式在藏族社会中出现:第一种形式是在苯教时期,它以最初的形式“石有石神”的观念让我们了解到了苯教拜物为神的意识,对我们研究苯教的历史有着很大的帮助。第二种形式是在佛教传入后,他吸收了佛教理论,把经文刻在石头上,让我们看到了佛教的传入和它的发展进程。嘛呢堆作为一种宗教文化现象,对研究藏族历史有着重要的意义。

其次,嘛呢石的雕刻不仅是一种艺术,也是一种历史记载的传承,他不仅体现了一种藏族人的审美观,也烙刻着历史的痕迹。有人指出:“当西藏的艺术与宗教携起手来以后,它们似乎就无可分割,表现者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你我难分的特点,但这既不是一切也不是天然的。”[5]可见宗教与艺术是息息相关的。而在佛教传入之后,嘛呢石更让我们认识到了艺术与宗教结合的壮丽现象,从而也让我们了解到了藏族石刻艺术的演变,这一切都可以从嘛呢石上认识到。

石头作为一种人类社会文化的载体,它通过各种形式记载下了人类远古时代的种种迹象,让我们了解到了早期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张虎生先生写的《政教合一体制与西藏石刻文化》中提到:“研究西藏的石刻文化是研究西藏的历史和社会同步进入学术领域的”。[6]而嘛呢堆作为石刻文化的一种,它所乘载的历史值得我们思考、研究。

嘛呢堆也是一种精神民俗现象,它所服务的对象是广大藏族人民。人们信仰它、崇拜它,于是乎就出现了转经、朝拜等现象,人们已经习惯于它的存在。且不说它真的能否给人带来平安、幸福,它已经是藏民族的一种精神依托,使藏民族在精神方面显得无比富有。

如今,嘛呢堆同时也起着一种生态保护的作用。社会提倡的是“保护地球,绿化环境”。而嘛呢堆,以它神圣的力量,保护着藏区这块圣洁的土地,它不准人们去破坏它,不准人们胡乱挖掘圣土。而是以它的宗教教义保护着这些神山、神水、神树,使人们不敢去乱砍滥伐,使藏区维持着它原有的面貌,这在很大意义上体现了“创造和谐社会”“保护地球、保护大自然”的旨意。

所以,无论从历史、艺术、民俗意义出发,还是从环保意识层面审视,嘛呢堆都起着重要的作用,它所承载的不仅是藏民族的一种文化内涵,而且它在现实生活中更以一种神圣的方式保护着我们的共同的家园——地球,我们应当在研究它和探索它的同时去保护它,这是我们必须要做到的。

我感觉坐着有些不舒服,大概是座椅有些硬或是坐姿不自然吧。或许不是座椅或坐姿的问题,而是我根本不习惯在她身旁坐着。

参考文献:

[1]林继富.藏族的嘛呢堆——白色崇尚与灵石崇拜[J].雪域文化,1990(1).

[2][3]何星亮.石神与石神崇拜[J].西藏民族学院学报,1992(3).

[4]宗政.藏族的白色崇拜析源[J].雪域文化,1998(4).

[5]宣武.西藏文化琐思录(五)——艺术的精神[J].雪域文化,1990,12.

[6]张虎生.政教合一体制与西藏石刻文化[J].中国藏学,1992,175.

收稿日期: 2019-03-27

作者简介: 索南吉(1985-),女,青海贵德人。青海藏医药文化博物馆文物保管研究部主任,硕士。研究方向:藏学。

标签:;  ;  ;  ;  

藏族灵石崇拜-以嘛呢堆为例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