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清水混凝土技术的应用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建筑工程整体施工质量,取得更好的经济与社会效益,其技术在建筑行业中也得到了广泛应用。现阶段,我国清水混凝土施工技术与国外先进技术还存在一定差距,因此,必须加强对其施工技术水平的提升,确保整体建设质量,促进建筑工程行业不断发展。
关键词:建筑工程中;清水混凝土;施工技术的探讨
引言
混凝土施工技术应当形成全过程的控制模式,优化混凝土浇筑过程的管理,在保证混凝土材料质量的基础上,采用综合化的管理方法,严格按照施工程序进行混凝土施工监督,达到提高混凝土施工质量目标。
1清水混凝土施工技术特点
清水混凝土施工技术最初由西方国家研发并投入使用,我国建筑工程行业发展充分借鉴这一技术优势,对清水混凝土原料及配合比进行创新。相较于传统混凝土材料,清水混凝土所形成的装饰效果更理想,其施工技术也更新颖。清水混凝土可直接作为装饰材料使用,具有极强的防水性、耐摩擦性,可配合防水保护膜共同使用,形成对建筑结构内部建筑材料的保护。清水混凝土材料塑形效果更理想,可将其理解为现代建筑中的一种装饰手法。这种装饰方法并不需要在混凝土浇筑后配合其他装饰材料,而是直接将清水混凝土暴露在外,其使用功能及视觉观赏效果也更加优异。
2房屋土建工程混凝土施工主要问题
(1)工艺选择不当,房屋土建工程的混凝土施工应当从施工环境出发,根据房屋土建工程的现实需要使用混凝土施工技术。有些房屋建筑工程在施工过程中没能充分的考虑施工材料整体质量,存在着施工工艺选择不合理的现象;有些施工单位为了获得经济效益,盲目的选择低成本的施工方案,导致施工工艺与实际环境不符;还有的施工人员存在缩减施工工序,或者对施工材料进行擅自更改的问题,因此会对施工进度与施工质量造成不利影响。土建工程要求施工人员必须对现场环境进行分析,对施工过程进行细致考察,科学选用混凝土施工工艺。(2)材料质量不达标,材料质量不达标是造成混凝土施工隐患的主要问题,有些混凝土工程在施工前没能进行必要的出场材料检查,不注重混凝土材料的选购工作,有些施工单位为了降低混凝土的成本,采用不符合施工标准的混凝土,甚至使用了伪劣的混凝土施工材料,因此给工程质量严重的安全隐患。还有的混凝土施工前未能对混凝土进行出场试验,没能科学的控制混凝土的材料性能,存在着混凝土施材料管理不到位的现象,导致混凝土的材料加工配比不符合具体工程的施工要求。因此留下安全隐患。
3建筑工程中清水混凝土施工技术的探究
3.1清水混凝土模板设计
在实施清水混凝土工程前,施工人员应该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出尺寸和形状都适合的模板。在施工前制作模板的目的就是为了减少施工中的失误率,可以有效地降低工程成本,明显提高施工效率。使用清水混凝土施工技术前的模型设计阶段应该注意模型需要实现的作用,一是支撑作用,除了支撑混凝土的重量,还需要支撑混凝土的抗侧压力;二是保护作用,模板处于混凝土的外部,可以对混凝土有较好的保护作用,能最大程度避免混凝土受到温度和湿度的影响;三是成型作用,模板能保证混凝土的实际尺寸与设计图纸的要求尺寸保持一致。
3.2梁板结构浇筑技术
在梁板结构施工过程当中主要可以分为两个构成环节,即上层结构和下层结构。在混凝土的振捣工具选择上,通常情况下选择的是插入式振动设备,可以依照建筑材料之间所产生的间隙大小不同选择相匹配的振捣的力度,以此来防止振动器出现过度震荡或者是震荡程度不足等不良问题。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在混凝土浇筑工作当中,首先,需要预留下相应的建筑物件所占有的尺寸大小,同时还要有效的掌握好混凝土材料的下料力度,在振捣工作当中需要充分保证整个混凝土的均匀震荡程度,预防构件在施工过程当中产生的位置偏移。除此之外,在混凝土浇筑工作完成之后,需要对整个混凝土构件的尺寸数据来进行检测,保证建筑浇筑工作的基础参数符合工程的施工标准。比如,在建筑体的梁板浇筑和振捣工作当中,需要通过人工辅助震荡的方式来进行配合工作,以此来防止机械振捣工作当中产生过度震荡,形成梁板结构出现离析等不良问题。清水混凝土的梁板结构在浇筑工作完成之后,需要立即进行混凝土保湿处理,通常情况下采用薄膜等不容易进水的材料来进行覆盖,同时还需要充分检查薄膜覆盖的严密性。
3.3安装清水混凝土模板
根据不同的安装位置采取不同的安装方式。在确保地基稳固的情况下才能安装模板,并且安装时需要加上支撑板,以防止出现漏浆现象。一些情况下会需要预埋件,此时一定要正是预埋件的位置,确保位置合理,在安装前也需要保证其牢固稳定性。在面临特殊下雨下雪等天气状况时,就需要添加排水系统,防止出现积水现象。安装完成时一定要确保没有杂质掺杂在模板中,以防止出现质量问题。因此,在清水混凝土模板安装过程中,施工人员必须按照施工标准进行,确保清水混凝土模板安装的位置和方法合理。
4混凝土施工技术在房屋建筑工程的优化应用
(1)混凝土施工技术的优化加强,在混凝土的施工技术优化过程中最首要的优化技术就是对于混凝土配制搅拌的精准控制,随着对建筑质量的需求升级,对于混凝土的配制与搅拌需要更加科学的数据。根据不同的施工特点与需求,对混凝土的砂石、水、灰的比例配制进行调整,在配制过程中需要更加精准的数据分析,尽量将混凝土的配制控制在合理的范围之内。由于混凝土的搅拌与凝固之间的时间差是有限的,尤其是在现场的工作过程中,需要将搅拌的时间控制好,并且将混凝土以最好的状态投入到施工的过程之中。在这一方面的优化应用中,需要更加具有经验的工作人员来进行配制与搅拌的工作,将科学理论属于与实际的工作经验相结合才能做到最优化的施工控制,促进科学技术对于混凝土施工技术的提升。(2)优化地基在混凝土结构中的控制作用,房屋建筑工程中都需要地基来进行质量的夯实与保障,对于混凝土的施工技术创新应用来说,地基的约束影响起到不小的负面影响,要想降低地基的约束力,一方面可以降低混凝土的内部约束力,通过混凝土的内部温度应力的控制来降低混凝土的内部约束力,可以应用一定程度上的保温办法来提升混凝土的温度,便于更好的调节与控制混凝土的内部约束力;另一方面就是可以通过减小地基的外部约束力,来满足必要的条件,在地基的建设过程中需要浇筑大量的混凝土才能夯实地基,但是大量的浇筑混凝土会增强地基的外部约束力,要想降低地基的约束力,可以通过设置滑动层的办法来进行混凝土的地基浇筑,减小地基的外部约束力。
结束语
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对居住环境的要求也就越来越高,因此对建筑工程的质量要求也就严格。在这种社会背景下,建筑企业应该着力于提高自身的施工技术水平,进而提高建筑工程的质量,只有满足居民对建筑工程的质量和安全性需求才能在激烈的竞争市场占有一席之地。
参考文献:
[1]陈祥熙.高层建筑工程中筏板基础大体积混凝土的施工技术探讨[J].四川水泥,2019(01):286.
[2]索永军.建筑工程中混凝土施工关键技术研究[J].建材与装饰,2018(46):28-29.
[3]李小霞.浅谈房屋建筑工程中混凝土施工技术[J].现代物业(中旬刊),2018(11):199.
[4]宋玉龙.浅探建筑工程中的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J].四川水泥,2018(11):182.
[5]张军.房屋建筑工程中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的应用[J].山西建筑,2018,44(30):96-98.
论文作者:黄有银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1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9/27
标签:混凝土论文; 施工技术论文; 建筑工程论文; 地基论文; 约束力论文; 材料论文; 模板论文; 《基层建设》2019年第18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