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蜀汉政治格局看前“教师的出现”的真实利益_出师表论文

从蜀汉的政治格局谈前《出师表》的真实趣旨,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蜀汉论文,出师表论文,格局论文,真实论文,政治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古今诸家对诸葛亮前《出师表》(以下简称《出师表》)的研究、注释,多囿于就文论文,就字释义,只突出其“忠贞报国”的一面,未结合当时的历史背景、政治格局,探索诸葛亮的真实用意,看不出一个杰出政治家的高瞻远瞩,深思熟虑。本文拟从新的角度,探讨《出师表》的真实趣旨。

一、历代评论存在的问题

对古代名作的评论,由于时隔势异,各个论者的观点,看问题的角度和思想方法不同,往往仁者见仁,智者见智,难于有很一致的看法。但对《出师表》却是一个例外,历来都比较统一。例如明末清初的王夫之说:“诸葛公出师北伐,表上后主,以亲贤远倿为戒,一篇之中,三致意焉!”①这个“亲贤远侫”的基调定下之后,后之论者虽稍有差异,但大体都未离开这个谱子。清人吴楚材、吴调侯在其所编的《古文观止》中说:“大意是亲贤远侫,亲贤尤为远侫之本。故始以‘开张圣听’起,末以‘谘诹’、‘察纳’收,篇中十三引‘先帝’,勤勤恳恳,皆根极至诚之言。”②现代编的有的古文选本则说:“他劝后主不要‘妄自菲薄’,要励精图治,‘亲贤臣,远小人’,要内外一体,赏罚分明。内修政治,外用甲兵……通篇围绕‘君子’、‘小人’写来,一字一句,都从肺腑中流出。”③据此推论,有的甚至说:“叙述接受先帝付讬以来的思想和行动,在于让刘禅认识自己的一片忠贞,肝胆可照,批准北伐计划。”④其他论者虽多,但与上述说法大同小异。

据此,只要深入思考,至少可以引发以下难以解释的问题:

1、“亲贤远侫”是历代封建帝王行使人事权的通行政治、道德准则。是君主专制权力的重要组成部分。用人是否得当,关系国家兴衰存亡。所以历代朝臣的表章疏奏,多以此谏诫君王。如果照一般的意义来解释“亲贤远侫”,岂不是说刘禅还拥有人事权?这同史记“政事无巨细,咸诀于亮”⑤的说法岂不矛盾?

2、中国自秦始皇建立中央君主专制集权制度以来,皇帝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臣下虽然可以对君主提出批评建议,但采纳与否,或惩或奖,则完全取决于君王的才能、品质和好恶;能纳谏奖贤,国家大治,则为贤德之君;拒谏亲侫,乱政虐民,则为暴戾之主。但这只是道德和舆论上的准则,事实上无任何强制性的法定机制来约束有的皇帝的胡作非为,倒行逆施。许多大臣因直言谏主、痛陈利害逆龙鳞,以致受贬、入狱、斩首、族诛者,在历史上不可胜计。诸葛亮劝谏刘禅,刘禅是否有可听可不听的选择权?《表》中谈到的许多措施,包括北伐,到底是需要刘禅“批准”,还已是成命,实际上是要刘禅遵照执行?

3、如果说要刘禅“赏罚分明”,这岂不是说刘禅还有最高司法权?

4、如果历代评论是正确的,那么,刘禅者阿斗也,阿斗者木偶也的家喻户晓的历史常识岂不成了问题?如果历代评论还存在问题,那么,这些词句后面的真实用意是什么?到底应当怎样理解才符合历史的真实,接近诸葛亮的本意?这恐怕只有弄清当时的语言环境,才有可能得出较佳的答案。

二、当时历史背景

蜀汉章武三年(公元223年),刘备因败于猇亭,几乎全军覆没,而悲愧交集死于白帝城。临终,特地把不赞成他东征的诸葛亮从成都召来,对他说:“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国,终定大事。嗣子可辅,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⑥又下诏给在成都的刘禅说:“汝与丞相,事之如父。”又对在身边的鲁王刘永说:“吾亡之后,汝兄弟父事丞相。令卿与丞相共事而已。”⑦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白帝讬孤”的主要内容。同前代“讬孤”比较,有以下特点:

1、所谓“讬孤”,是指君王将逝,继位的嗣子幼小,无法处理政务,故讬大臣掌握实际最高权力。以保证国祚不断,政权的连续性。如周公之辅成王,吕不韦之辅羸政,霍光之辅昭帝,即是先例。可是刘备“讬孤”时,刘禅已十七岁,根本不符合“幼而无父曰孤”的定义。历史上,像刘禅这样的年龄直接继位而又掌权的人,不在少数。不孤而讬,刘备意图何在?

2、所谓“讬孤”,是在坚持“父传子,家天下”的原则下进行的,是在特殊情况下采取的一种权宜措施。嗣君达到一定年龄,必须“亲政”,掌握最高权力;顾命大臣这时必须“归政”,交还最高权力。如果大臣拖延,拒绝还权,即是乱臣贼子,图谋篡位。历代因这种权力交接而引发皇帝和顾命大臣之间你死我活的斗争者,不是个别。在这种情况下,或皇帝胜利,诛杀大臣,得以亲政掌权;或大臣胜利,导致废立换代。刘备却好象对这些血的历史毫无所知,命可以掌权的儿子当傀儡,命与刘氏毫无血缘关系的诸葛亮掌大权,不但挂口不谈归政之事,而且允许废禅自立。这就完全违背了君臣纲常和“家天下”的准则和传统。

3、要刘禅事诸葛亮如父。“君要臣死,不得不死;父要子亡,焉敢不亡。”前一句刘禅因无权而被完全掏空,后一句因诸葛亮有权可以完全落实。这在历史上是绝无仅有的。这种政治后果,饱经世道沧桑的刘备,是可以预见的。明知而作,原因何在?

所以刘备的作法,使后世议论纷纷。有的说是故作姿态,收买人心。有的则大加斥责。例如,孙盛说:“备之命亮,乱孰甚焉!”因为这种作法“启篡逆之途,”“生嫌隙不逞之衅,”⑧埋下动乱的祸根。其实这是囿于封建纲常而发的皮相之论,没有具体分析当时的形势。王夫之就要高明得多,看到了刘备的良苦用心。他说:“先主之任诸葛,而诸葛受任纷争之世,而后主不足有为也。两俱弗获,已而各尽其心耳。先主不能舍后主别有所立,则不能不一委诸葛亮以一后主之心。”⑨这就是说,在战乱不已之世,斗智角力不能有一点马虎。其父深知刘禅是个庸人,干不了大事,而诸葛亮则是杰出人才。如果让刘禅继位而又掌权,诸葛亮辅佐,有如瞎子驾骏马,必两败俱丧。所以不得不以全权相授,以杜绝刘禅的“亲政”欲望。

先帝的遗命具有最高权威,必须不折不扣付诸实施。建兴元年(公元223年),“开府治事。”⑩诸葛亮在刘备时已是丞相,但未设立办事机构。这时的丞相府,实际上是蜀汉的最高决策、行政、军事领导机关。诸葛亮“顷之,又领益州牧”。(11)益州与蜀汉在地域上没有多大差别,身兼二任,以免机构重叠,政令周转,降低行政效率。“政事无巨细,咸决于亮”。(12)“事无巨细,亮皆专之。”(13)诸葛亮是实际上的最高统治者,而刘禅只是政权的象征。这是《三国志》记得明白清楚的,我们在读《出师表》的时候,一定要参照这一历史背景,才能透过表面的词句,明白弦外之音。

三、当时的政治格局

诸葛亮执掌蜀汉政权后,首先修复与东吴的联盟关系,接着亲自率兵南征,平定了西南边境因刘备兵败身亡而发生和加剧的叛乱。南征的结果,“军资所出,国以富饶。乃治戎讲武、以俟大举。”(14)为北伐全力进行准备。建兴五年(公元227年),诸葛亮亲率诸军北驻汉中。在将北行伐魏之际,向后主上疏,后世称为《出师表》。

诸葛亮亲临前线指挥作战,无法直接控制大后方国家机器的运转。照《表》文所述,参考有关史籍,诸葛亮行前对朝庭安排如下:

丞相府长史张裔,主持丞相府工作。长史,相当现代的秘书长。诸葛亮出征期间,张裔实际上是代理丞相。根据诸葛亮确定的政策原则,处理国家的日常事务。

张裔,字君嗣,成都人,专修《公羊春秋》,对《史记》、《汉书》也有研究。很有政治才干。刘备时任命为益州郡太守。当地耆帅雍与孙权勾结,蓄谋叛乱,将其绑架送交东吴。张裔在东吴“流徙伏匿”数年。诸葛亮修好蜀吴关系,遣邓芝使吴。特别向邓芝交待,请求释放张裔。孙权接见,问张裔:“蜀卓氏寡女,亡奔司马相如,贵土风俗何以乃尔乎?”裔对曰:“愚以为卓氏之寡女,犹贤于买臣之妻。”(15)意即蜀土的卓文君寡妇再嫁,比起东吴朱买臣的妻子,丈夫还在就嫁人要好得多。机敏的反驳,使孙权发现他是一个人才。张裔辞出后,深悔不应该在孙权面前显露才智,便马上开船,倍道兼行,一天赶两天的路。孙权果然后悔不该放行,派人追赶,但张裔已入蜀土永安数十里,落了一场空。这场人才争夺战,诸葛亮获得全胜。

张裔回到成都时,已五十八岁。诸葛亮加以重用。“以为参军,署府事,又领益州治中从事”。“亮出镇汉中,裔以射声校尉领留府长史。”(16)主持丞相府的工作,代行诸葛亮在后方的职权。张裔对诸葛亮竭诚拥戴,推崇备至。他常说:“公赏不遗远,罚不阿近。爵不可以无功取,刑不可以贵势免。此贤愚所以佥亡其身者也。”(17)张裔留守后方,有重大而又难以决断的问题,并不请示近在咫尺的刘禅,而要不远千里,“北谐亮咨事。”(18)请诸葛亮面授机宜。有一次张裔到前线去,辞行的人很多,“昼衣接宾,不得宁息”,送行的人更多,“送者数百,车骑盈路。”张裔事后发牢骚说:“人自敬丞相长史,男子张裔附之,疲倦欲死。”(19)可见其权势之盛。俨然是后方的最高主宰。

协助张裔处理丞相府事务的是蒋琬,字公琰,零陵湘乡人。少年即以才能知名于时。随刘备入蜀,任广都长。可能认为官小才大,有点委曲吧,不屑卖力。一天,刘备突然到广都视察,“见琬众事不理,时又沉醉,先主大怒,将加刑戮。”要给以严厉的处罚。诸葛亮很赏识蒋琬的才干,理解“众事不理”的隐情,多亏他向刘备说情:“蒋琬,社稷之器,非百里之才也。其为政以安民为本,不以修饰为先。愿主公重加察之。”(20)刘备敬重诸葛亮,看在他的情面上,“乃不加罪,仓卒免官而已。”后虽启用,官不过尚书郎。刘备死后,诸葛亮主持蜀政,蒋琬的官运才亨通起来。建兴元年,“丞相亮开府治事,辟琬为东曹掾。”(21)东曹掾,主持二千石长吏的人事任免。不久就升为参军。诸葛亮北伐,“琬与张裔统留府事”,协助主管丞相府事务。张裔于建兴八年去世,蒋琬接其任为丞相府长史。诸葛亮历次北伐,“琬常足兵足食以相供给。”(22)不但主持朝庭政务,而且后勤工作作得很好,有力地支援了前线。所以,诸葛亮对其非常赏识信任。常说:“公琰讬志忠雅,当与吾共賛王业者也。”生前即定蒋琬为自己的接班人。密表后主,“臣若不幸,后事宜以付琬。”(23)诸葛亮死后,蒋琬与费祎先后统管蜀政,都是沿诸葛亮成例,仍全权在握。刘禅并无实权。虽征伐在外,国家大政方针,仍由其决定。“身虽在外,庆赏威刑,皆遥相咨断,然后乃行。”(24)

这是《表》文提到的“府中”的人事安排,不是重点。这是因为“府中”是诸葛亮直接掌握的机构,刘禅无法染指,而且看来诸葛亮行前已作妥善安排。《表》文的重点,在于谈“宫中”的问题。这是因为“宫中”虽无实权,但敏感微妙,事关重大。如果出了问题,就可能倾动全局。所以反复为言。

“宫中”的主要官员是侍中,侍郎。此职官位不高,作用很大。以前多为宦官充任。他们利用同皇帝朝夕相处的有利情势,往往蒙蔽皇帝,翻云覆雨,窃权专政。结党营私,排斥、陷害不附于己的大臣。如果皇帝并不掌实权,或者最高掌权者,利用、安排这些人控制宫中,管束皇帝;或者皇帝利用其串连大臣,集结力量,发动政变,夺回实权。诸葛亮作为一个精明务实博学的政治家,借鉴历史经验,审度当时情势,对“宫中”可能出的问题,自然不能不加以防备。诸葛亮在《表》中的这种用意,前人早已正确指出:“宫中者,黄门常侍也。宏恭、石显排挤肖望之,周堪、曹节、王甫辈反噬陈蕃、窦武,此宫府不一体之祸也。时虽以攸之、祎、允分治宫中政令,犹恐后主柔闇,或有所睰,故首以为言。”(25)“其后董允既卒,黄皓专政而亡国矣!”说明诸葛亮是有预见性的。

本着这一历史教训,诸葛亮不以宦官,一律以士人掌管宫中政令,从根本上杜绝东汉末年宦官之祸重演。

侍中郭攸之,字演长,南阳人。掌侍从皇帝,出入宫庭,应对顾问。但“素性和

,备员而已。”(26)是不大起作用的好好先生,《三国志·蜀书》无传。

侍中费袆,字文伟,江夏人。刘备立太子,费袆与董允俱为太子舍人。后升迁为庶子。刘禅即位,袆为黄门侍郎。诸葛亮南征,凯旋回成都,文武百官离城数十里迎接。费袆年纪轻,官位低,可是诸葛亮令眼相待,特命其与自己同乘一辆车进入成都。这在当时是一种殊荣,大大提高了费袆在政界的声望。即任命袆为昭信尉,使吴,很受孙权赏识:“君天下淑德,必当股肱蜀朝,恐不能数来也。”(27)后升迁为侍中。诸葛亮北住汉中,请费袆为参军。以后即没有主持宫中的政务,但在蜀汉政坛上地位逐渐提高,继蒋琬之后,主持蜀政。

宫中的关键人物是董允。董允字昭休,南郡枝江人。其父董和在刘备时为掌军中郎将,与诸葛亮共同主持左大将军大司马府的事务。“献可替否,共为欢交。”(28)二人是很要好的朋友。刘禅为太子,董允为舍人。禅即位,即提升为黄门侍郎。“丞相亮将北征,住汉中,虑后主富于春秋,朱紫难别。以允秉心公亮,欲任以宫省之事。”(29)不久,董允即提升为侍中“领虎贲中郎将,统宿卫兵。”掌管宫庭的警卫部队。他理解诸葛亮的“忧虑”,不负委讬,“献纳之任,皆自专之。”“处事为防制,甚尽匡救之理。”(30)也就是说在宫中制定各种规章制度,有效地防止和纠正了刘禅的错误。例如,刘禅欲增选美女以充后宫,这是历代帝王的通病,视为当然。但董允却坚决加以阻止。“允以为古者天子后妃不过十二,今嫔嫱己具,不宜增益,终执不听。后主益严惮之。”(31)对其又敬又怕。又例如,刘禅想用自己亲信的宦官,染指政务,从而当一个有点实权的皇帝。但遭到董允的坚决抵制。“后主渐长大,爱宦人黄皓,皓便辟侫慧,欲自容入。允常上则正色匡主,下则数责于皓。皓畏允,不敢为非。终允之世,皓位不过黄门丞。”(32)可见他是受诸葛亮之“任”,才敢于多次板着面孔训刘禅,指指夺夺骂黄皓。纠正其“朱紫难别”的错误。

“宫中”经常要办的“事”是什么呢?就是根据“府中”的意图和决定,发布诏令,履行法定的必须由皇帝“批准”的手续。所以董允等人的中心任务说是规劝、“制约”刘禅与丞相府协调行动,密切配合。不能从中作梗,更不能阳奉阴违。预防皇帝集结“小人”,形成一股势力,构成对丞相府权力的潜在威胁。

董允在执行这一任时,是非常复杂艰巨的。要把握分寸,注意方式方法。既不能放任不管,又不能把局面搞僵。这是因为诸葛虽掌握蜀汉的全权,但他并不是曹操、司马氏那样的“权臣”,纯粹把皇帝当俘虏,当摆设。篡位之心“路人皆知”。所以,董允既要照顾到皇帝的尊严,又要使其与府中“俱为一体”,不节外生枝,或消极怠工。后来的事实证明,董允的任务完成得非常出色,不负诸葛亮的委托。诸葛亮虽多次出征,有很多时间不在成都,但“宫中”从未发生任何“变故”。而在相类似的曹操、司马氏统治北方时期,虽对宫庭控制很严,却难于避免政变阴谋的发生。以致有时不得不把皇帝控制在身边出军,美其名曰“御架亲征”,以防万一。

诸葛亮去世,蒋琬执政,对董允特别尊重褒奖。琬将领益州刺史时,推让董允担任;又上表后主:“允内侍历年,翼賛王室,宜赐爵土以褒勋劳。”(33)因允皆固辞不受而作罢。

董允受到蒋琬的褒奖,死后却受到禅的怨恨。原因是他不把皇帝放在眼中而对之“追怨日深。”(34)姜维对黄皓专权误国切齿痛恨,当面禀告后主,请求杀掉黄皓。后主说:“皓趋走小臣耳,往董允切齿,吾尝恨之。君何足介意。”(35)刘禅明确站在黄皓一边,姜维惧于失言,反而当面向黄皓请求允许其到沓中种麦,以免杀身之祸。从这两条史料中,可以看出董允任务的性质,董允与刘禅的关系实质。刘禅为什么那样恨董允而又无可奈何,只能在其死后大发牢骚?显然不是由于个人恩怨。根本原因是董允忠实执行诸葛亮等执政者的委托,才使刘禅这个皇帝当得很不自在。可是诸葛亮等人德高望重,只好奈不何青杠啃泡木,把对诸葛亮等人不便发泄的怨愤吐向董允而已。

董允在蜀汉政局中,是一个很重要的稳定因素。董允死后,诸葛亮担心的事情终于发生了。“陈祗代允为侍中,与黄皓互相表里,皓始预政事。祗死后,皓从黄门令为中常侍,奉车都尉,操弄威柄,终至覆国。蜀人无不追思允。”(36)黄皓误国,源于刘禅误国。蒋琬、费袆去世之后,刘禅才有了实权。黄皓才可能专政误国。“为尊者讳”,把皇帝的责任推在奸贼身上,这是历代正史的传统。这说明刘备、诸葛亮把刘禅看得很透,刘备为什么传位而不交权,诸葛亮为什么既无意篡位,又不归政交权,是多么明智的决定。

诸葛亮北伐,把镇守成都的兵权,授予向宠。原先刘备败于猇亭,损失惨重,只有时为牙门将的向宠所统率的军队未受损失。受到刘备的賛扬。刘禅即位,于建兴元年封为都亭候,后又提升为中部督。上《表》时又升为中领军,掌京城戍卫,保卫成都的安全。向宠所担任的职务作用重大,事关国命安危。曹操在出征的时候,类似的职务,多交由宗族子弟或非常亲信的将领担任。看来诸葛亮在任命向宠时,非常慎重,广泛征求了群僚的意见,得到了一致赞同。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德才兼备,所以诸葛亮才决定委以重任。

以上所述宫中、府中和营中是蜀汉政权的三根主要支柱。所以临征前要向刘禅特别嘱咐。这是理解《出师表》趣旨的关键。

四、《出师表》的趣旨

诸葛亮是一个精明务实的政治家,战略家。他全力准备了多年的北伐在付诸实行之际,特地向刘禅上表,绝不仅仅是为了“表达忠心”、“善言匡主”,漫而不实地作道德说教。因为他“循名责实,虚伪不齿,”(37)恨说空话,假话。在如此关键非常的时刻,是没有闲心给刘禅写告别性质的表章的。所以,我们应该把《出师表》看作是诸葛亮为了保证北伐的胜利而采取的一个重要措施,可以说是北伐战略决策的重要组成部分。他通过上表,向蜀汉整个政坛宣布大后方重要机构的人事安排,权力分配,各自的职能和运行准则。以保证政局稳定,从而有力地支援战争。因为如果成都出了问题,不但将葬送北伐,而且诸葛亮本人也将前后失据而身败名裂。事关国家安危,个人的生死存亡,任何一个政治家处在类似的情况下,都不得不加以妥善处理。所以《出师表》实际上是一件政治文告,有关各方,包括刘禅在内,均必须遵循,不得违背。由于年代久远,现代的人对此论可能觉得牵强,其实处在当时历史条件下的人们,完全能够透过为了照顾君臣礼仪的词句,准确理解其精神实质。

根据东汉末年的历史经验和当时蜀汉的权力结构,要保持后方政局稳定,关键是处理好与刘禅的关系。当时刘禅已即位五年,二十二岁。令诸葛亮担心的是他“富于春秋,朱紫难别”。即血气方刚,而又头脑简单,对似是而非的问题没有判断能力。所以《表》文在概括谈了国内外政治、军事形势之后,对刘禅首以为言:“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所谓“妄自菲薄”,用现在的话来说,相当于自轻自贱,自己看不起自己。“引喻失义”就是乱打比方,得出错误的结论。导致群臣不敢向皇帝批评、建议,堵塞言路的后果。在事理上,这句话所表达的行为和结果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按照常理,只有帝王不但骄傲自大,则愎自用,固执己见,而且滥用权力,迫害言官,才会使臣僚惧帝王之怒而噤若寒蝉。历史上许多暴君统治时期,都造成过这样的政治局面。而“妄自菲薄,引喻失义”至多是一个无所作为,言论不经的皇帝。这恰恰会引发群臣议论纷纭,争相诤谏。不会堵塞言路。造成这种因果失序,并不是诸葛亮缺乏历史知识,也不是思路不清。而是针对刘禅平时爱犯的毛病而言的。一个精神健全的人,都不甘当名不符实的皇帝,除非为情势所迫,不得不已。看来,刘禅平时发泄这种不满情绪的表现,是时而自轻自贱,不象一个皇帝的样子,象一个泄了气的皮球;时而又大发牢骚,影射自己是献帝,诸葛亮是曹操。而曹操是汉室的国贼,是蜀汉的头号反面人物,人人得而诛讨之。如果把这种思想付诸行动,就意味着要全部推翻乃父的遗命,向诸葛亮夺权。在诸葛亮看来,这是刘禅可能犯的错误中最严重的错误。在这种情况下,就不是语言所能解决的问题,臣下还有什么可劝可谏的呢?所以才会导致“塞忠谏之路”的后果。《表》末要刘禅“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就是说你要善于自处,为自身考虑要听得进劝谏,好好回忆并牢牢记住先帝的遗诏说了些什么。刘禅读到这里,刘备“可辅”、“可取”的声音恐怕就会在脑际回旋。这是诸葛亮摊出的底牌,是对刘禅最严厉的警告。蜀汉不设史馆,《三国志》关于蜀汉部分又过于简略,虽无明确的史料可以佐证这一推断,但恐怕只有作这样理解,才比较文从字,符合事理。

对刘禅在政治上提出了劝谏之后,紧接着谈具体问题。“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不能理解为要刘禅“赏罚严明,内修政治。”赏罚是一种手段,他既是推动权力行使,令行禁止的根本保证,又是“权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和主要体现。两者是不可分离的。刘禅不掌握实权,赏罚严明与否,政治修明与否,当然同他关系不大。诸葛亮这里实际是要刘禅把自己生活的“宫中”和远离自己“府中”一样对待,对赏罚不能在感情上有两个标准,不能“偏私”,私者亲信也,不应偏袒亲信,有罪不同意罚,无功要求赏。阻挠法度的统一。都应该交由有关职能部门“有司”统一赏罚“臧否”。这里,从词句上看,好象与劝谏一般帝王慎行赏罚的表章没有多大差别,其实有本质的不同。就是蜀汉的“有司”并不按室帝的意旨办事,而是按诸葛亮的意旨办事。

怎样才能使宫中府中保持一致呢?宫中不致成为国家法律管不到的独立王国呢?关键在宫中的权力由谁掌握。刘禅在宫中即使有部分权力,就肯定达不到这个目的。所以诸葛亮才说:“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補阙漏,有所广益”。等于宣布宫中的一切权力归董允等人实际掌管。历代章奏表摺多矣,要皇帝无论大凡小事都必须“咨询”某人,才能决定施行,保留至今的恐怕仅此一篇。皇帝若有实权,臣下口出此言,肯定要认为是“狂悖”之语,治以“大不敬”之罪。诸葛亮却可以这么说,刘禅还必须按照这么作。至于董允等人如何“辅佐”刘禅,才会宫府一体,这是执行中的具体问题。政治家的首要任务是确定政策原则和选拔人才。诸葛亮是抓住了要害的。

关于“营中”之事,其叙述从表面看来,与“宫中”很相仿,其实有两点重大的不同。其一,营中离刘禅较远,无需“事无大小”都要“咨询”向宠才作决定,需要通过刘禅的只是营中的大事情;其二,要刘禅“咨询”的只是关系“行阵和睦”、“优劣得所”的大事。只有提升任免军官恰当,才能优劣得所,军队才能团结统一。由此可知需要通过刘禅的是军队的人事权,即高级军官的提升任免,都必须由向宠决定,刘禅无权自作主张。根据历史经验,无权的君王要改变现状,取得实权,大都是在警卫部队中安插、分裂高级军官,从而掌握军队后才能有所作为。这是诸葛亮要竭力加以防止的。

在对宫中、府中、营中的人事安排,权力归属作了交待之后,着重要刘禅切实执行。应当对侍中、尚书、长史、参军等人“亲之信之”,不应当与他们闹矛盾,拉距离,阻挠他们行使权力,要吸取先汉后汉兴替的历史经验,不要重蹈依靠小人宦官,迫害忠良大臣的覆辙。如果那样,就将成为桓、灵,令人“叹息痛恨”。张裔、蒋琬、董允都是“贞亮死节”之臣,如果硬要那样作,也是不能得逞的。象这样理解,似乎有点穿凿附会。须知,这是一场政治斗争,充满了敏感、微妙、曲折、复杂。使用的语言,好多都意在言外,类似当今的外交词令。其实诸葛亮的真意所在,前人早就有所指出:“攸之管机密,陈震等统政事,其职各异,以内外分言之。但言攸之等内职诸臣,专以成君德为务;震等代理留府事,皆唯公裁决也。或曰统留府事易于专权遭猜,表其皆‘贞亮死节之臣’,以明其不可夺;‘亲之信之’,则小人之间无自生也。”(38)

诸葛亮是杰出的政治家,很懂得刚柔相济的作用。他不能只对刘禅作训导,制规定,提要求。还必须自剖心曲,坦诚相待,说明这样作,并无不轨之图,以消除刘禅和群僚可能产生的疑虑,免于政治隔阂的加深。诸葛亮说:我本是平民,务农为生。在混乱之世,只求生存,鄙薄功名利禄。是在你父亲再三请求下,为了报答知遇之恩,才涉足政界,答应为其效劳。意在表明从来就没有政治野心。从那时到现在已经二十一年了。先帝深刻了解我是一个谨慎可靠的人,所以临终才把权力交给我,北伐讨贼的任务由我来完成。受命以来,我最耽心的就是完不成任务,毁了先帝知人之明。所以才在炎热天渡泸水,深入不毛之地,平定南方。现在兵强马壮,应该北伐平定中原。完成这个任务,既可报先帝知遇之恩,又可谢陛下委托之忱。意在表明,这一切安排都是出于北伐的需要,并无篡位的图谋。全文十二次提到先帝,这一段就有四次。诸葛亮为什么口不离先帝?在于突出大权独揽的合法性,在根本的问题上站稳脚跟,明正言顺地行使职权。既可消疑虑,又可堵可能出现的反对者的口实。

纵观蜀史,诸葛亮的言行,确实很注意与曹操之类的“权臣”明显划清界线。不树私党。他从不以我划线,迫害异已。而是以是否拥护刘备的“遗诏”,有无才能为标准以决定用人的去取。在他当政期间,从未发生过因反对他本人或意见相左而受惩办的案件;不营家产。生前向刘禅保证:“成都有桑八百株,薄田五十顷。子弟衣食,自有余饶。至于臣在外任,别无调度。随身衣食,仰给于官。不别治生,以长尺寸。若臣死之日,不使内有余帛,外有赢财,以负陛下。”(39)这恐怕是我国历史上自报家产,反腐倡廉的最早记载。其政治意义极为深远。王夫之对此热情赞扬,高度评价。他说:“武侯之言曰:‘淡泊以言志’,诚信矣!可以质鬼神,可以信君父,可以对朋友,可以示百姓,无待建鼓而鸣之矣!且夫持大权,建大功,为物望所归,而怀不轨之志者,未有不丰殖以厚殖于家者也。以示豆区之恩,以收百金之士,以弭腹心之蠹,以结藩镇之欢,胥于财以取给。”(40)专权殖财,以财固权、扩权、夺权,是野心家的行事逻辑。而诸葛亮一生迥异乎此,既可使蜀政治清明,又可消除刘禅的疑虑;不称王立嗣。曹操和后来的司马氏,都在生前确定子弟为权力的继承人,为改朝换代作好准备。诸葛亮先无子,从吴地继其弟之子乔耒蜀为子。也官只驸马都尉。乔随军至汉中,令其与从军将官子弟一道搞运粮工作,“思维宜同荣辱,”(41)不搞特殊。后来生子瞻,诸葛亮死时才八岁。瞻长大虽职位较高,完全是由于本人有才和乃父的政治影响。生前未给儿子作任何安排;不炫耀权势,同受“顾命”的李严,劝诸葛亮称王,受九锡。这是权臣提高政治地位,扩大政治影响的通常做法,是接近帝位的台阶。他婉言拒绝。回答说:“吾东方下士,误用于先帝,位极人臣,锡禄百亿。今讨贼未效,知己未答,而方宠齐晋,坐自贵大,非其义也。若灭魏斩睿,帝还故居,与诸子并升,虽十命可受,况于九耶!”(42)以上所举,可以佐证诸葛亮在《表》中作自白的目的何在。

综上所述,《出师表》反映了诸葛亮为保证北伐胜利而采取的安定后方的重要措施。妥善处理了各种矛盾和关系。北伐虽没有达到预期目的,原因在于力量对比悬殊。他虽“无岁不征”,长期不在成都,但朝廷却从未发生大的“变故”而影响北伐。证明他确实是历史上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既高瞻远瞩,考虑处理事情又细致周到。作为一个历史上的最高当权者,不但政绩卓著而流传千古,而且文彩风流,代代相传,至今仍有这么大影响,在历史上是不多见的。

注释:

①王夫之:《读通鉴论·三国·十》。

②吴楚才、吴调侯:《古文观止》,《出师表》题解。

③十三院校编:《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223页,江苏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

④五省(区)中学语文教学参考书编委会:《语文教学参考书》第六册170页,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

⑤⑥⑩(11)(12(13)(14)(37)(39)《三国志·蜀书》卷五《诸葛亮传》。

⑦:《三国志·蜀书》卷二《先主传》裴注。

⑧(41):《三国志·蜀书》卷五《诸葛亮传》裴注。

⑨王夫之:《读通鉴论·三国》二四。

(15)(16)(17)(18)(19)(26):《三国志·蜀书》卷十一《张裔传》。

(20)(21)(22)(23):《三国志·蜀书》卷十四《蒋琬传》。

(24)(27):《三国志·蜀书》卷十四《费袆传》。(25)卢弼:《三国志集解·诸葛亮传》注引王鸣盛曰。

(28)《三国志·蜀书》卷九《董和传》。

(29)(30)(31)(33)(34)(36)《三国志·蜀书》卷九《董允传》。

(35)《三国志·蜀书》卷十四《姜维传》裴注引《华阳国志》。

(38)卢弼:《三国志集解·诸葛亮传》注引何焯曰。

(40)王夫之:《读通鉴论·三国》十九。

(41)《三国志·蜀书》卷十《李严传》裴注。

标签:;  ;  ;  ;  ;  ;  ;  ;  ;  ;  ;  ;  ;  

从蜀汉政治格局看前“教师的出现”的真实利益_出师表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