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文化不是噱头_企业文化理论论文

企业文化不是噱头_企业文化理论论文

企业文化不是摆噱头,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噱头论文,企业文化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美国管理学大师德鲁克把创新定位为“企业家的特殊工具”,“企业家开拓和变革商业和服务的手段”。随着民营企业不断发展,市场竞争日趋加剧,中国很多企业家开始认识到:企业文化创新,对于民营企业有着极其重要作用,从而加强了对这一方面的研究。

企业文化是企业灵魂

企业组织作为一个有机体,如同人体一样,企业文化是企业的灵魂,具有导向功能、凝聚功能、激励功能、调节功能,也是企业经营的润滑剂。那么,什么是企业文化呢?西方企业文化理论代表人——威廉·G·大内认为:“一个公司的文化,由传统和风气构成,文化包含一个公司的价值观。”企业观念,大家共同遵守,不用写在纸上,作为企业员工的行为准则。一代管理大师哈罗德·孔茨认为:文化与组织联系在一起时,指全体成员共有的、总的行为方式、共同信仰及价值观。

企业价值观作为企业员工所拥有的共同信仰、判断是非的标准、调节企业内外关系的规范,构成企业文化的基石和核心。中国传统家庭管理文化,在民营企业开创初期,突出了家族共享的价值观,使其显示出优势,并发挥过一定的历史作用。随着企业的发展和规模扩大,局限性也日益明显。必须对它进行改造,发挥企业文化的凝聚、提升作用,才能在此根基上建立起民营大厦,才能使民营企业二次创业走向成功。

传统家族管理文化剖析。中国传统文化,对于民营企业影响深远,从根本上讲,决定了民营企业的制度安排、组织规范和管理模式。在全世界华人企业中,也有充分表现:华人有许多亿万富翁,却少见华人世界级跨国公司。中国民营企业文化,最能体现传统文化特点。

1.家族化倾向。中华文化是“家”文化,家庭是中华文化的出发点和基础,家庭关系是中华文化的核心,长期的农业文化社会,更进一步强化了家庭观念和情结。

2.实用主义倾向。东方文化带有较为明显的实用主义特征——急功近利。一些人怀着一种追求暴富的心理,为牟取利益不择手段,只注重眼前利益,竭泽而渔,不惜铤而走险,以身试法。

3.个人化倾向。民营企业一直是“能人经济”。企业主自命“掌门人”,居功自傲、独断专行,个人一言堂,缺乏团队观念。突出表现:“一个中国人是一条龙,两个中国人就成一条虫”。

4.感性化倾向。创业者总是停留在绿林好汉的意气用事阶段。如在20世纪80年代初,民营企业的产权契约,几乎都是一项君子协定,带有明显的江湖义气色彩。企业决策随意化,带有一种“赌”的心态。经营作风浮躁,缺少制度和组织规范,缺少理性态度和务实精神,处理不好家族亲情与经济理性的关系。

5.封闭性倾向。中国漫长的自给自足小农经济社会,产生人与人之间“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民营企业中,个人或家族持有大部分产权,对家族外成员高度不信任,用亲人而不用能人,必然造成向心力、凝聚力不强。民营企业容易夜郎自大,缺少创新,蛋糕始终做不大。

民营经济企业文化创新

实现由企业主向企业家的转变。企业文化代表着基本的价值观念,是企业在自身长期发展过程中,积淀下来的独特价值观念、行为准则、思维模式、员工素质。文化影响着人的行为,人的行为也塑造着文化。企业家在企业发展中,起着决定性作用。从某种意义上讲,企业文化就是企业家文化;企业文化再造,就是企业家再造。

民企业主人格提升。企业主要跟上时代的步伐,陶冶自己的情操,形成崇高的品格、宽阔的胸襟,真正从单纯追求利润的资本家,转变为具有高度社会责任感和公德心的企业家,从只为自己家庭积累财富、权势狭隘的利益观念中超脱出来,成为诚商、智商、和商、儒商。企业家在创业时,需要胆识和激情;之后,需要理性运作。

民企业主素质提高。企业主要从多方面吸收知识营养,善于总结经验,不断学习。全国工商联调查:70%左右的民营企业主,不懂财务报表,90%以上不懂英语和计算机;很多“十年前是泥腿子,五年前是个体户,三年前是小工业者”,今天是勉强具有萌芽意识的企业家。企业主必须不断加强学习,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及时开拓广阔视野,驾驭企业不断成长,适应未来发展需要。

民企业主观念更新。包括价值观、经营观、人才观更新。企业家不仅要成为企业利润和经济增长的“火车头”,还要为企业、为社会塑造一种精神气质,从原来单纯追求暴富的利润观,向为社会提供更好服务而获利的价值观转变;从任人唯亲的人才观,向任人唯贤的人才观转变;从短期的盲目行为,向理性的务实态度转变,处理好家庭感情和经济理性的关系,处理好家庭利益和企业利益的关系。

实现企业文化要点

实现企业家文化,向企业共享文化转变,特别要建立企业共享价值观。共享价值观,作为企业文化的核心和基石,在整个文化价值体系中处于中心支配地位,真正能够团结和凝聚所有员工的力量。

准确定位、积极倡导,企业目标文化。企业文化要建立在对产品、对职工、对市场、对社会的现实基础上,了解企业的人财物、工作环境、规章制度,更重要的是对传统习惯、道德风尚、精神风貌、社会风气、时代精神的认识,把握并能去伪存真、去粗取精,根据企业自身特色、企业发展前景、国内外优秀企业新理念和新经验、时代特色,确定适应企业发展的指导文化。

突出表现在三个关系处理:(1)企业与顾客关系;(2)企业与员工关系;(3)企业与社会关系。优秀企业,无不把服务社会、尊重人性、追求卓越,作为自己的核心文化。企业家将“和商”精神,奉为企业理念,强调和顺国情、和衷共济、和睦致祥、谦和自律。企业家将“坚持高尚操守”、经济成长条件研究,作为企业一贯信念。

企业家信条有三:一是对医生、护士和病人负责,对使用其产品的母亲和其他一切人负责;二是对自己的员工及世界各地一起工作的男女负责;三是对自己生活和工作的社会、国际社会负责。

企业共同愿景。围绕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建立企业内部“共同的期盼”,企业愿景是处于经营哲学、企业精神、企业使命等之上的最高层次的范畴,是企业的核心价值观,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灵魂。本质内涵:以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强化、作用的发挥,为社会提供价值,为客户提升生活品质服务,为员工发展方向创造条件。

建立企业共同愿景,关乎整个企业日常运行和战略发展的命运,通过企业共同体共享价值观的主导作用、带动作用、整合作用,把职工的命运同企业的兴衰紧密联系起来,组成“命运共同体”,通过共振,激发出职工巨大的能量,产生巨大的向心力和凝聚力,取得成功。

企业文化实现之路

创新规范企业文化。要实现企业内部体制创新和管理创新,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走专业化管理之路。民营企业大多处在家庭式人治阶段,通过制度建设走向家族式法治,最终转到专业化管理阶段。

1.打破传统的封闭产权制度,建立职工持股制度,形成利益机制,改变赤裸裸的雇佣关系,让员工感到自己是企业的主人,与企业“同生死、共患难”。有的民企考虑共同奋斗者的利益,实行30%的优秀员工集体控股,40%的骨干员工有份额的持股,10-20%的低级、新员工参股的利益机制,把外人变成自己人。

2.改变传统的过度集中的决策制度,建立科学民主的决策制度,降低企业决策风险。在决策层面上,实行民主决策、权威管理,原则是从贤不从亲,高层重大决策,一律先交由高层管理委员会充分讨论。

3.打破传统的家族人治制,实行人事聘任制度和专业化,形成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风气。选拔人才时,完全以才能和见识来定夺。有的民营企业,正式向家族经营制开刀,公司老板辞去总经理之职,让贤于外来族,集团管理层削减60%,直系亲属辞职、降职、进修学习。

4.“伙伴文化”是企业成长过程中,逐步形成的先进文化。“伙伴文化”是企业与顾客、员工、社会等利益群体,全面建立和谐相处、互惠互利、共生共荣,从而为企业生存和发展构建良好生态环境的文化形态。“伙伴文化”的宗旨,与顾客、员工、社会建立利益共同体。“百年修得同船渡,千年修得共枕眠。”核心价值观是人本、和谐、诚信和共享。“伙伴文化”不能当成一种口号,要把它作为企业前进的一种动力。

据克林·盖尔西克研究,最保守的估计:家族所有或经营的企业,在全世界企业中占65%至80%。世界500强企业中,40%企业由家庭所有或经营。家族企业创造了美国国内生产总值的一半,雇用的劳动力也占一半。在欧洲,家庭公司支配着中小规模的公司。在拉美,家族建立和控制的大型企业,绝大多数产业部门中都占主导地位。著名管理学家德鲁克指出:大部分企业——包括美国和其他发达国家——都是由家族控制和管理的。

华人社会更是如此,综观华人近代的经济发展史,家族制企业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一部近代华人的经济史,就是家族制企业的发展历史。企业的经营机制、管理模式或治理结构,与改制前并没有实质性变化,主要是名称改一下,变成有限责任公司或股份有限公司而已。不少企业仍属于“夫妻店”、“父子公司”或亲属集团。民营企业文化创新,在这些企业,尤其需要强化。

标签:;  ;  ;  

企业文化不是噱头_企业文化理论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