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教材,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论文_代纪兵

立足教材,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论文_代纪兵

山东省青岛市黄岛区第八中学 266414

摘 要:学生怕写作文,老师怕教作文,作文教学一直是老大难问题。究其原因,客观上主要是写作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短期效果不明显。主观上是传统的作文教学忽视了学生的个性特征,单调、缺乏创造性。为此,笔者尝试以教材文本作依托,从选材、技法、语言等方面进行作文训练。

关键词:立足教材 培养写作情感 寻找挖掘适合写作的方法技巧

写作能力是高中语文教学培养学生的重要语言技能之一。它反映学生实际语言水平的一种综合能力。而作文在高考中的得分是学生语文成绩的重头戏,是学生成绩拉开距离的重要项目。因此,在作文教学中,教师要努力培养学生写作兴趣,在指导和组织学生作文训练中下功夫,有目的去训练和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然而,在平时的作文教学实践中,老师和学生过于专注作文知识的学习,忽略了从身边现成的例子中吸取营养,未能养成提高作文能力的练笔习惯。于是学生作文呈现“无话说”、“胡乱说”、“平淡说”等现象,作文教学效率低。

因此,在日常的作文教学中,我们语文教师除了引导学生多涉猎课外知识的同时,要立足教材,培养写作情感,并以教材为依托,寻找、挖掘适合自己写作的方法或技巧。

一、立足教材,培养学生的写作情感

《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的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前苏联教育家赞科夫说过:“作文教学一旦触及学生的情绪,触动学生的精神需要,就能发挥高度有效的作用。”可见,情感是学生作文的原动力。只有引发学生写作的情感,学生才会写出生动感人的文章来。那么如何在当前的作文教学中引发学生的写作情感呢? 一是引导学生用心观察生活,在生活中孕育写作情感。二是教师要鼓励学生走进语文教材,体验和感悟教材中的精华,直接与文本对话,从而积极地孕育写作情感。叶圣陶有句名言:“课本是范例。”新课程改革下的语文教材,都是些文质兼美的名篇,文中流淌着对祖国,大自然,对同志亲友的真挚情意;字里行间洋溢着或优美典雅,或崇高悲壮的美感。通过学习这些美文,让学生沉浸在课文浓厚的情感意境中,与作者、文本产生共鸣,当联系自身时,他们就会有倾吐的欲望。此时正是读写结合的最好时机。如李密的《陈情表》,在文中,我们领略了李密的忠心、孝心以及他的说话艺术。李密是前朝遗臣,拒绝当官,是会惹皇帝猜疑的,他明白只有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才能使君王信服,接受他的请求。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于是他写信给皇帝,写得入情入理,如“祖母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使皇帝不得不赞叹他的孝心。最终也答应了他的请求。至真至纯的情感是本文的灵魂,是打动皇帝,感染读者的杀手锏。学习后让学生体会久违的感动,让真善美在心底流淌着,滋润着。利用这个时机,指导学生模仿此文写一封至亲人、朋友的信,那么具有真情实感的文章就能信手拈来了。

二、立足教材,引导学生寻找、挖掘适合自己写作的方法或技巧

立足教材,除了培养学生的写作情感外,还要与好的写作技法结合起来,才能成就一篇好文章。新课程改革后的语文教材,无论从选材立意、谋篇布局还是文章的语言上,都有值得借鉴的地方。

1.范文的精妙选材值得学生借鉴并运用。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教师在平常的作文教学中常会碰到“学生咬住笔头不放松”的现象。究其原因主要是学生缺乏素材的积累。常言道,写文章三分在技巧,七分在选材,选材空洞,作文就失去光彩,体现不出语文味来。而语文教材是一个琳琅满目美的世界。文学作品中出现过的人或物都是写作借鉴的好例。如果熟知它们并灵活运用于写作中,就可摆脱写作找不到素材的困境。(1)教材中的人物事件或经典故事可作为借鉴的素材。如屈原的忧国忧民的情怀、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项羽的“力拔山兮气盖世”的英雄气概;刘邦的“安得猛士守四方”的踌躇焦虑;曹操“周公吐哺,天下归心”的求贤若渴……要求学生了解这些人物,摘录其有关事迹,写自己的点滴感受。通过尝试,学生的视野开阔多了,练笔的素材也有了。(2)教材中出现的名言佳句可用来点缀装饰文章。《新课程标准》在语言运用板块中要求“在学习和运用的过程中提高语言文字的应用能力”。教材中的名篇佳句,通过学习,掌握和运用经典的语言,可丰富写作内容。

2.范文的写作技巧是学生学习的典范。在平常的作文教学中,许多教师会从鉴赏角度向学生介绍一些优秀作品的写作特色,往往教师讲得很精彩,而学生听得像在云里雾里,一点也不感兴趣,因此对写作没有任何帮助。要改变这种状况,就需要教师把优秀范文的写作特色同学生要学的写作技巧结合起来,让学生从范文的写作技巧中吸取写作经验,然后逐步将它运用到自己的写作实践中去。

3.范文中的优美语言可对学生写作起很大的帮助。高尔基说过:“文学是语言的艺术。”任何一个文学家都是通过语言这个工具来反映生活的。文章要有感染力,离不开语言的“包装”艺术。为此,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学会模仿借鉴教材佳作名篇中的修辞艺术、幽默诙谐的语言或灵活的句式等等。

参考文献

[1]《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

[2]黄永升 《如何引发和培养学生的写作情感》.华中师范出版社,2010,3。

[3]辛彩明 《双线并进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华中师范出版社,2010,4。

论文作者:代纪兵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文摘》2017年8月总第23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7/24

标签:;  ;  ;  ;  ;  ;  ;  ;  

立足教材,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论文_代纪兵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