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建新[1]2001年在《邓小平农业可持续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可持续发展作为一种于20世纪70、80年代兴起,并风靡于全球的发展新理念,既是对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中透支资源成本、环境成本所付出的沉重代价的深刻反思,又表达了人类对自身发展未来的终极关怀。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原则和要求目前已成为世界各国政府进行发展决策的行动指南。邓小平以农业和农村的改革作为中国改革和发展的突破口,其农业发展思想具有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深厚底蕴。 目前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对邓小平农业可持续发展思想的研究从总体上来说是比较粗糙的,甚至对于什么是“可持续农业”也是众说纷绘。因此,研究邓小平农业可持续发展思想,从理论上有利于增强我们的战略思维,全面把握邓小平发展观的真谛,在实践上有利于促进农业产业化、集约化、现代化的实现。真正走出一条符合中国国情和时代特征的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之路。 从普遍性的高度看,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在发展本质、基本前提、基本动力、基本任务、基本原则、基本目标等方面具有一致性,每个国家和地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都必须体现这些基本内涵,具有持续性、高效性、协调性、公平性等特征。可持续发展的实现都是人口、资源、环境、科技、经济等核心要素的功能达到整体优化的结果。 邓小平按照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要求设计中国农业的改革与发展,并把中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纳入到马克思主义发展哲学的视野,从可持续发展的思维方式、发展本质、发展内容等方面奠定了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哲学基础。从哲学的层面看,坚持实践的思维方式、摒弃形而上学的思维方式是邓小平提出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思想的哲理之源,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社会发展本质观也是我们理解邓小平农业可持续发展思想的理论基础,邓小平农业可持发展思想的丰富内容正是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理论的运用与创新。 根据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普遍内涵、特征及构成要素,基于对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哲学思考,邓小平深刻分析了中国农业实现可持续发展所面临的错综复杂的九大矛盾。在此基础上,阐述了中国农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丰富思想内容,(二喜吴。t 广上才;-j,一 主要包括:尊重农民的实践选择,调动和保护农民积极性,促进农业可持续发 展的政策安排与制度创新是中国农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前提;控制人口, 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正确处理农业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是农业可 持续发展的核心内容:不断调整和优化农业结构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主线;实 现“两个飞跃”,推进产业化经营是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路径选择;深化改 革,推进科技创新是中国农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不竭动力;维护农村社会的稳 定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充分条件。 邓小平农业可持续发展思想作为中国农业改革实践的理论成果,具有重 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深远的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广泛的国内意义和国 际意义。
闻博[2]2016年在《马克思主义农业发展理论及我国农业发展实践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农业是人类社会生存、生产的基础。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都十分重视对农业问题的关注,并形成了比较丰富的马克思主义农业发展理论。农业在我国这样一个人口众多的农业大国处于一切发展的首要地位。中国共产党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中,把马克思主义农业发展理论与中国农业发展实际相结合,不仅应用马克思主义农业发展理论指导中国农业发展取得了伟大成就,积累了实践经验,而且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农业发展理论,形成了马克思主义农业发展理论中国化的新成果。马克思主义农业发展理论和马克思主义农业发展理论中国化的新成果,是马克思主义发展史和科学社会主义研究领域值得关注的重要课题,我国农业持续健康发展问题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重大实践问题。本论文以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为基本视角,以马克思主义农业发展理论和中国农业发展实践为基本研究对象,尝试以农业基础地位、农业现代化、农村合作化和城乡协调发展为关注的中心、以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和中共历代领导核心(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习近平等)的农业发展思想为主体开展研究:梳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农业发展理论,梳理中国共产党马克思主义农业发展理论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总结马克思主义农业发展理论指导下的中国农业发展取得的成就及基本经验,概括目前我国农业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及原因,阐述我国农业持续健康发展的基本原则与对策。本论文由引言、五个篇章和结论组成。引言主要是概述论文选题的背景和研究意义、评述国内外学术界的相关研究现状、介绍本论文的研究目标、研究内容、研究方法与思路、研究的重点难点与创新点。第一章主要是梳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农业发展理论,集中围绕农业基础地位理论、农业现代化理论、农业合作化理论、城乡协调发展理论等四个方面,分别梳理了马克思恩格斯的农业发展理论、列宁与斯大林的农业发展理论,并阐述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农业发展理论的价值。第二章主要是梳理中国共产党马克思主义农业发展理论中国化的理论成果,以农业基础地位理论、农业现代化理论、农业合作化理论、城乡协调发展理论为专题,梳理了以中国共产党历代领导核心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习近平等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理论成果,并阐述了其与时俱进的创新。第叁章主要是总结我国农业发展取得的主要成就,围绕农业现代化、农业合作社发展、城乡协调发展、新农村建设等方面分别加以阐述,并对我国农业发展的基本经验作简要的总结和概括。第四章主要是分析我国农业发展的现实主要问题,围绕农业基础地位、农业现代化建设、农业合作社发展和城乡协调发展等方面指出我国农业发展面临的挑战,并分析其基本原因。第五章主要是阐述中国农业持续发展的基本原则,提出农业持续发展的对策建议,围绕农业基础地位、农业现代化、农业合作社、城乡协调阐明今后的发展方向。结语主要是对论文的中心思想和基本观点作出简要总结。
周尤正[3]2014年在《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论》文中研究表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最关键的是农村的小康,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最基础的是农业现代化。当前,我国农业现代化进入最关键、最具挑战性的阶段。2012年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坚持走“四化”同步发展的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为我国农业发展指明了方向。2013年党的十八届叁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制定了健全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的农业发展规划。2014年中央一号文件对建立农业可持续发展长效机制、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等作出了全面具体的部署。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有望迎来一个快速发展、全面实现“第二次飞跃”的新时期。因此,分析中国农村的具体国情,借鉴其他国家(地区)的经验,探寻中国农业现代化道路的规律性,提出加快推进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政策措施,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本文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并借鉴西方农业发展理论及农业现代化的历史经验,从中国农业、农村、农民的现状出发,遵循逻辑与历史相统一的原则,以中外比较分析的视角,运用理论联系实际的研究方法,回顾了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思想渊源、理论先导和创新成果,分析了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发展历程、阶段性特征和历史经验,借鉴了国外农业现代化道路模式,指出了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现实选择。本文针对十八大报告以及十八届叁中全会所作的理论创新成果进行了梳理,分别从农业产业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以及推进城镇化等几个重点领域从发展历程、现状、问题、对策等角度进行了深入分析和探讨,形成对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一些基本认识,为当前深化农村改革、促进农业发展、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建言献策。虽然这些认识可能是初步的、宏观的,但都是当前农业发展中急需去规划、实施和突破的,具有时代性和现实性,对当前和今后的农村改革和农业现代化的推进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全篇论文的结构除导论外,共分为七章。导论部分主要包括对农业现代化基础知识和有关背景介绍。首先介绍了选题的目的和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基本逻辑思路和创新之处;其次对现代化、现代农业、农业现代化、农业现代化道路进行层层深入的分析界定;最后对农业现代化的标准、影响农业现代化道路选择的重大关系及相关制约因素进行了分析解读。第一章“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思想渊源和理论先导”主要介绍了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理论来源。本章从历史和逻辑相统一的角度指出,马克思恩格斯的农业发展理论、列宁的合作制思想是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思想渊源,而毛泽东的农业现代化思想则以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初期的艰难探索和历史经验,为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提供了理论先导。尽管毛泽东晚年的一些探索存在着历史的局限性,但其失误和教训也是宝贵的财富,为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提供了历史经验借鉴。第二章“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理论发展与实践探索”主要回顾中国农业现代化道路的历史进程和理论创新。本章首先从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理论与时俱进的角度,介绍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几代领导集体对我国农业现代化道路发展不同阶段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进行的深入思考和理论创新的成果;其次对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四个发展阶段进行了回顾,分析了每一个阶段的阶段性特征、历史成就和存在的问题,总结了对现阶段农业发展的历史经验启示。第叁章“其它国家(地区)农业现代化道路选择的经验与启示”主要介绍了世界其它国家(地区)农业现代化道路选择的历史经验和中国农业现代化道路应具有的中国特色。本章首先对发达国家和新兴国家(地区)的农业现代化的典型模式进行了比较分析,从而指出我国农业现代化道路既要借鉴其经验,又从中国具体国情出发选择合适的路径;其次对前苏联农业集体化道路的起因、历史成就和经验教训进行回顾和分析,从而指出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应吸取经验教训,避免出现前苏联的失误和偏差,通过农业的持续健康发展来进一步巩固社会主义制度。第四章“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基本方向:农业产业化”主要分析了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基本方向,即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本章首先对农业产业化的内涵进行界定,指出农业产业化的实质是市场化、形式是企业化;其次对我国农业产业化的发展历程,指出每一阶段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最后提出了推进我国农业产业化必须调整经济结构、实现服务社会化、加快发展方式转变、加强产业引导等基本措施。第五章“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制度保障:农地流转规范化”主要研究了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制度保障,即推进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实现农村土地流转的规范化。本章首先从涵义、特征、类型等几个方面介绍了农村土地制度和土地流转的相关理论;其次对我国农村土地使用权改革的历程进行了回顾,分析农村土地流转的现状和问题;最后针对性地提出了维护农民权益、探索流转模式、完善纠纷解决机制等规范农村土地流转的对策措施。第六章“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重点:农业经营体系新型化”主要探讨了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重点问题,即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本章首先从当前我国农业经营面临的挑战的角度对农业经营体制创新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进行了分析;其次介绍了新型农业经营体系的内涵和基本要求;最后,着重对十八大报告及十八届叁中全会《决定》的精神进行了全面梳理,提出了培育新型经营主体、推进经营方式创新、发展规模经营、健全社会化服务体系等思路,并结合一些地方的具体实践进行了对策的探讨。第七章“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推动力:农村城镇化”主要分析了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重要推动力,即推进农村城镇化,实现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推动、相互协调发展。本章首先回顾了中国城镇化道路的历史进程,对改革开放前后的城镇化道路进行了比较,分析我国城镇化道路所取得的成就和存在的问题;其次提出了健全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推进农民工市民化、农村就地城市化等开创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的一些重要举措。本文的主要创新点:一是多元化的视角、全文既注重经典文献分析,又注重对当前重大政策解读,既回顾历史经验,又观照国外发展道路,将理论创新与实践发展有机结合于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推进。二是对党的十八大以来农业现代化道路的新成果选取几个重点领域,分章节进行梳理和探讨,力图提出一些新的见解。
家丽平[4]2017年在《转变农业发展方式视域下的农业现代化问题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十八大以来党对统筹城乡发展做出了明确要求,提出要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推进农业现代化的发展,着力增加农民收入,加快城乡一体化的发展。新绛县作为山西省农业现代化的示范点之一,有着典型性与多项优势。本文以马克思恩格斯及其历届领导人关于农业现代化建设的相关论述为理论指导,以新绛县为研究对象,在调研的基础上通过探索新绛县农业现代化建设的现状,总结成绩的同时认为新绛县农业现代化建设过程中主要面临着发展农业现代化的理念不成熟、农业产业化及组织经营方式的落后、农村劳动力素质不高及农业现代化建设中与生态环境问题的矛盾等问题;同时认为造成上述问题的主要原因是新绛县的农业现代化建设受农业物质装备及科技水平低、农业产业化水平低、农村劳动力素质低及农业执法不严等因素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提出加强新绛县农业现代化建设要着力以农业现代化发展理念为引领,以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为重点,以提高农业产业化,改善农业经营组织管理方式为核心,以提高农业生产主体的素质及农业物质装备和科技水平为载体,以政府的政策机制支持为保障来推动新绛县农业现代化健康发展等措施,突出其可操作性。
范豫鲁[5]2017年在《邓小平生态农业思想及其当代价值》文中研究指明生态农业作为一种新的农业发展理念,它既是对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造成的生态污染、环境破坏付出沉重代价的深刻反思,又是对未来农业发展、社会发展、人类发展的深入探索。生态农业在当前世界农业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是世界各国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行动指南。邓小平作为我国改革开放事业的开拓者和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他虽然没有明确提出"生态农业"这一概念,但是他发展我国农业的理论与实践蕴含着"生态农业"思想的深厚底蕴。邓小平生态农业思想的发展有着得天独厚的基础条件。本文正是在这基础上进行探索与研究,共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绪论。收集、阅读资料和文献,阐述论文的研究背景与意义,分析国内外研究现状,阐明研究的思路与方法,论证文章的创新点与不足,多角度、深层次了解生态农业与邓小平生态农业思想的主要内容,为正文的写作打下基础。第二部分是生态农业与邓小平生态农业思想的概述。了解当前国内外关于生态农业内涵的界定、地位的确认、特征的分析以及发展生态农业的重大意义,在此基础上从横向角度分析邓小平生态农业思想的产生的历史背景,从纵向角度分析邓小平生态农业思想理论来源和发展历程。第叁部分邓小平生态农业思想的主要内容。作为本论文最重要的章节,笔者从农业与资源、能源的关系入手,分析邓小平生态农业关于水利设施、沼气开发、机械化等方面的建设;从农业与环境关系入手,分析邓小平生态农业关于盲目开荒、植树造林、治理"叁废"等方面的措施;从农业与生态化关系入手,分析邓小平生态农业关于农药、化肥、种子等方面的要求;从农业与科技、政策关系入手,分析邓小平生态农业关于依靠科技、制定政策、完善机制等方面的部署。第四部分邓小平生态农业思想的当代价值。从理论价值角度分析邓小平生态农业的理论指导意义。从实践角度,结合当前国家发展低碳农业、绿色农业、循环农业,依靠科技和政策,分析邓小平生态农业思想对实现美丽富强中国梦具有的重大意义。第五部分结论。对全文进行总结,分析文章的不足。
佚名[6]2009年在《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专辑》文中研究指明班次:十六届中央政治局第一次集体学习课程:学习宪法主讲:中国人民大学许崇德教授、武汉大学周叶中教授时间:2002年12月26日★我们党是执政党,应该在贯彻实施宪法上为全社会作出表率。十六大提出党要坚持依法执政,这是我们为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改革和胡锦涛讲话要点
张本阔[7]2014年在《秦皇岛市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研究》文中认为中共十八大提出“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提出要“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美丽中国能否顺利实现直接取决于生态环境的好坏。优质的生态环境对美丽中国的实现有很大的促进作用。美丽乡村作为美丽中国的一部分,美丽乡村的实现同样需要优质的生态环境。乡村旅游的开展,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但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生态环境污染、生态系统失衡等生态问题,严重影响了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在当前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实现美丽中国的大环境下,做好美丽乡村生态环境的保护工作,积极推进乡村旅游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对实现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目前国内的一些学者对乡村旅游的发展做了一些研究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大多是从乡村旅游的开发模式、规划设计、互相影响和经济效益等层面上进行研究的,对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研究还尚不成熟,从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视角对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进行研究还比较少并且缺少相关案例的研究。论文将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与秦皇岛市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相结合,通过文献资料、实地调查、分析与综合的研究方法,创新了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的研究领域,拓宽了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的应用领域,丰富了秦皇岛市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理论基础,提供了一种全新的基于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视角的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思维方式,提出了在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指导下秦皇岛市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和建议。论文从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理论出发,通过纵向上对马恩经典作家的生态思想和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的梳理论述,和横向上将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与秦皇岛市乡村旅游发展存在的问题进行结合研究;从秦皇岛市发展乡村旅游的地理条件、社会经济条件、旅游资源条件、客源市场条件和政策机遇等条件对秦皇岛市的乡村旅游业进行了全面的背景分析;在实地调查的基础上,总结概括了目前秦皇岛市乡村旅游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主要表现在:盲目开发,重复建设,一些旅游项目污染环境,破坏生态平衡,当地居民的生活方式,污染了生态环境,旅游者的不文明行为,破坏了乡村生态环境,过分追求经济利益,污染了乡村生态环境,基础设施的不完善,加剧了乡村生态环境的污染,乡村旅游“城市化”现象明显,旅游产品开发层次低,种类少,缺乏文化内涵,乡村旅游从业人员素质偏低;基于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视角对以上问题进行原因分析。在以上分析研究的基础上,在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的指导下,论文最后得出结论:秦皇岛市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需要以马克思主义生态自然观为指导,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科学规划乡村旅游资源,科学开发乡村旅游资源;需要以马克思主义生态政治观为指导,实施生态化管理,制定生态规划,实行生态决策,开展生态维护;需要以马克思主义生态经济观为指导,践行绿色发展观,倡导绿色乡村旅游,引导旅游者绿色消费;需要以马克思主义生态文化观为指导,树立生态价值观,对外来旅游者、旅游从业人员和当地居民加强生态教育;需要遵循科学发展观,扩大宣传,提升旅游产品和服务质量,开发民俗特色旅游产品,丰富产品文化内涵,强化基础设施建设,加强教育培训,扩展拓宽宣传促销,完善乡村旅游产品结构。
刘军[8]2006年在《邓小平发展理论与科学发展观研究》文中研究说明20世纪后半叶,发展理论逐渐成为世界各国关注的热点问题,20世纪80年代后期也开始成为中国理论界研究的重点。十一届叁中全会以来,我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发展成就,同时也面临着不少的发展问题。当代中国的发展问题,既是一个具有深邃内涵和丰厚外延的理论问题,也是一个具有全局意义和时代意义的实践问题。发展实践的拓展,需要发展理论为先导,而发展理论的构建和运用,又要求发展理论研究的不断深入。 温家宝总理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专题研究班结业式上的讲话中指出:“科学发展观同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同志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是一脉相承的,是与时俱进的马克思主义发展观。”胡锦涛总书记在全国党的建设研究会第四次会员代表大会上则进一步强调:我们“要深入研究科学发展观与邓小平理论和‘叁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内在联系和有机统一”。因此,本文以邓小平发展理论作为切入点来探讨分析当代中国的新发展观,其着眼点不仅在于论证当代中国的新发展观是什么,而且在于论证这一发展观的产生、形成和发展有着深刻的理论与实践来源以及历史与时代来源,在于说明邓小平发展理论与科学发展观之间传承与发展的关系,以及进一步说明邓小平发展理论与科学发展观的辩证统一是如何影响当代中国的发展的,它们在发展中的理论地位、发挥作用的机制以及与社会相适应的实践模式。这一过程表明当代中国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发展进程中,正在走一条独特的,既不同于欧美发达国家又不同于东亚新兴工业化国家以及传统社会主义模式国家的,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促进社会的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的科学发展道路。具体而言,本文主要从六个方面展开探讨: 第一部分论述了邓小平发展理论是科学发展观的深厚理论基础。邓小平在领导中国人民进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过程中,以一位政治家、战略家的宏伟气魄和敏锐洞察力,审时度势,站在时代发展的最前沿,对时代发展主题和特征作出了正确判断,对世界社会主义建设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教训进行了科学总结,立足中国,放眼世界,提出了有关社会发展的一系列重要思想,对于什么是发展,为什么要发展,怎样发展,如何评价发展作出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回答。邓小平发展理论作为20世纪下半叶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大国的发展学说,不仅对当代中国和世界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同时也彰显了它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的重要地位。 第二部分论述了科学发展观是邓小平发展理论的新发展。十六届叁中全会提出的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党在新世纪新阶段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看法和根本观点。科学发展观之所以是科学的,主要缘由之一是因为它的形成具有深厚的理论前提、坚实的国情基础和宽广的全球视野;改革开放以来,从邓小平、江泽民到胡锦涛,一任任党中央领导集体都高度重视和关心发展问题。他们从不同时期的时代特点和中国实际出发,深入研究和回答了为什么要发展、怎
吕世勇[9]2008年在《喀斯特地区现代农业发展路径研究》文中提出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是世界农业发展的客观趋势。喀斯特地区农业发展面临着落后的社会经济和脆弱的生态环境双重制约。这些地方不仅地处偏远、交通不便、社会和经济发展水平低下,人民生活困苦,而且生态系统脆弱,自然灾害频繁,农业经济发展条件很差。本文以典型喀斯特区域——毕节地区为例,探索现代农业发展路径,为全面推进毕节地区生态环境建设、农业持续发展和农村脱贫致富提供一些理论指导和实践依据。本文运用统计分析、比较分析等方法对毕节地区的农业发展现状进行分析,认为目前该地区农业存在的主要问题是:(1)产业结构不合理;(2)农产品加工率低,经济效益低;(3)人地矛盾尖锐,耕地过度开垦;(4)人口总体素质低下;(5)农民人均纯收入低,消费水平低;(6)生态环境恶化。针对这些问题提出生态农业是毕节地区农业发展的必然选择。结合毕节地区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地提出了建设生态农业的具体思路,提出生态农业建设的体系构成,包括生态农业模式、生态农业技术体系、生态农业调控体系以及现代农业建设重点。同时指出生态农业发展需要调节好四大关系:农业产业结构与粮食生产的关系;规模经营与家庭联产承包的关系;农业发展与城镇化的关系;农业与环境协调发展的关系。最后就生态农业发展提供相关措施建议。
蓝文权[10]2011年在《邓小平城乡关系思想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文以马克思主义城乡关系理论中国化为主线,以邓小平城乡关系的思想脉络和实践轨迹为依据,以建立和谐城乡关系为目的,较为深入地揭示了邓小平城乡关系思想形成的时代条件、理论基础、历史基础和现实基础,全面系统地梳理邓小平城乡关系思想的形成和发展的基本脉络,多角度地概括了其丰富的理论内容,初步总结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统筹城乡发展的基本经验,进而为今后我国处理城乡关系,推进城乡经济社会向前发展,改变我国城乡二元结构的现实状况,重新确立平等、和谐、新型的工农关系和城乡关系,最终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提供非常有益的启示。论文主要研究包括:1.绪论。主要阐述论文的选题缘由和意义、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对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评析,并就相关概念作出辨析。2.邓小平城乡关系思想的形成和演进。主要阐述邓小平城乡关系思想形成的时代条件、理论基础、现实基础和历史基础,系统梳理邓小平城乡关系思想形成和演进的历史脉络,并概括出各个阶段的理论贡献和基本特点,力求从动态中对邓小平城乡关系思想进行整体性把握。3.邓小平关于城乡经济关系的思想。主要研究邓小平关于工农业发展战略问题、工农关系的问题以及乡镇企业发展的思想。在对城乡经济协调发展的各对矛盾的辩证关系的阐述中,体现两点论与重点论结合统一,牢牢把握经济建设这个中心环节,从而论证了邓小平城乡关系的思想是一个以经济发展为重点,又注重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发展的思想体系,以澄清和纠正对邓小平的城乡关系思想的片面性认识。4.邓小平关于城乡社会关系的思想。主要研究邓小平关于城乡社会各方面协调发展的思想内容,包括邓小平在改革城乡分割体制、改善城乡社会公共服务、促进城乡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实现城乡发展中效率与公平、改革发展与稳定的统一等重大问题上的思想主张。旨在通过论述社会各方面的协调发展与城乡协调发展的关系问题,说明邓小平既重视城乡经济方面的协调发展,也重视城乡社会方面的协调发展,从而体现邓小平作为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在城乡关系发展上所具有的全局性、系统性和战略性思维。5.邓小平关于城乡区域关系的思想。主要研究邓小平关于城乡区域协调发展问题和时间空间布局方面的思想内容,包括邓小平对城乡发展所采取的梯次发展的战略布局、轮动发展的战略步骤、共同富裕的战略目标,以及通过推进城镇化改革和进一步扩大开放拓展城乡发展空间、促进城乡发展的思想,从区域关系的视角对邓小平城乡关系思想进行解读。6.邓小平关于城乡关系思想的理论特色。主要论述邓小平城乡关系思想的理论视角、理论特色及其在邓小平理论中的重要地位。通过分析其理论视角,彰显邓小平城乡关系思想的宽广视野、辩证思维和实践品质;通过概括其理论特色,阐明邓小平城乡关系思想的独特价值;通过阐述其在邓小平理论中的重要地位,揭示邓小平城乡关系思想与邓小平其他理论的内在联系,从而体现邓小平城乡关系思想的重要性。7.邓小平城乡关系思想的当代价值。主要阐发邓小平城乡关系思想的理论意义、实践意义和世界意义,以及对于“叁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关于城乡关系思想的形成所具有的重要意义。正是在邓小平城乡关系思想的基础上,十叁届四中全会以来党结合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的实际,对邓小平城乡关系思想的作出了一系列创新和发展,形成了新的统筹城乡发展的理论。这些新的理论,是邓小平理论的继承和发展。尽管时代在前进,实践在发展,但是,邓小平在解决我国城乡关系发展重大问题中所体现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对于我们分析当今城乡发展的实践,正确处理新世纪新阶段我国的城乡发展问题,认真实施统筹城乡发展战略,积极推动城乡协调发展及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奋斗目标,仍然具有重大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对其他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在实现现代化的过程中更好地统筹城乡关系,也具有重要的启发和借鉴价值。8.结论。主要从整体上对邓小平城乡关系思想进行总结性概括。既充分肯定邓小平城乡关系思想的指导意义,又客观指出由于改革的深化和实践的发展,必须坚持与时俱进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品质,着眼于新的实践和新的发展,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提出新对策、形成新理论。同时,展望了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关于统筹城乡发展思想的指引下,我国城乡关系发展的美好图景。
参考文献:
[1]. 邓小平农业可持续发展研究[D]. 梁建新. 华中师范大学. 2001
[2]. 马克思主义农业发展理论及我国农业发展实践研究[D]. 闻博. 东北师范大学. 2016
[3]. 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论[D]. 周尤正. 武汉大学. 2014
[4]. 转变农业发展方式视域下的农业现代化问题研究[D]. 家丽平. 大理大学. 2017
[5]. 邓小平生态农业思想及其当代价值[D]. 范豫鲁. 西南石油大学. 2017
[6]. 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专辑[J]. 佚名. 领导决策信息. 2009
[7]. 秦皇岛市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研究[D]. 张本阔. 河北农业大学. 2014
[8]. 邓小平发展理论与科学发展观研究[D]. 刘军. 华中师范大学. 2006
[9]. 喀斯特地区现代农业发展路径研究[D]. 吕世勇. 贵州师范大学. 2008
[10]. 邓小平城乡关系思想研究[D]. 蓝文权. 陕西师范大学. 2011
标签:农业基础科学论文; 农业经济论文; 农业论文; 可持续发展论文; 乡村旅游论文; 生态环境论文; 生态农业模式论文; 农业发展论文; 邓小平理论论文; 科学发展观论文; 三农论文; 农村论文; 中国农业论文; 时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