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体育训练论文_张彦龙

强化体育训练论文_张彦龙

甘肃建筑职业技术学院 甘肃 730000

摘要:近年来,如何强化体育训练,打造高效课堂得到了业内的广泛关注,研究其相关课题有着重要意义。本文首先对相关内容做了概述,分析了传统体育训练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并结合相关实践经验,分别从多个角度与方面探讨了强化体育训练打造高效课堂的有效途径,阐述了个人对此的几点看法与认识,望有助于相关工作的实践。

关键词:高职;体育训练;高效课堂;措施

1前言

随着高职体育教学条件的不断变化,对体育训练与高效课堂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有必要对其相关课题展开深入研究与探讨,以期用以指导相关教学工作的开展与实践。基于此,本文从概述相关内容着手本课题的研究。

2概述

近些年来,人们的生活水平有了很大提高,但是身体素质反而下降了不少。高职院校是以为国家培养技能型人才为主,学生所学习的知识以技术为主,这些技术有些劳动强度比较大,都需要学生有一个健康的身体做支撑。因此,开展高职学生的体育训练可以说势在必行,是当前的教学发展需要。目前大部分高职学生都不愿意进行体育训练,他们中的大部分人都热衷于电子产品,对于电子产品的依赖性十分重,学生的空闲时间多花在玩游戏、追剧、看电影等娱乐活动上,极少有时间进行体育训练。而且在体育课上,部分学生对待体育训练的态度也十分敷衍,抱着考试不挂科的心理来上课,对于体育教学的认识不当,学生的这种行为习惯,对于学生的健康发展极为不利。适当的体育训练可以达到锻炼学生身体的目的,有助于学生的发展。

3传统体育训练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

3.1教学内容重复单调

尽管现在一些新兴的体育项目已列入教材内容,但由于学校条件的限制,真正能开设的并不多,通常来说,当前高校的体育课仍然以球类、田径、武术、健美操等为主要内容。而大部分学生从小学到高中的体育课教学都是接触这类内容,这样重复单调的教学形式容易产生厌烦情绪,这降低了学生对体育课的重视程度和参与的积极性。

3.2课程体系结构单一

目前,我国高校体育课程主要分为基础课、选项课、选修课以及保健课几种类型,注重大学生的身体发展和学生对体育的兴趣与需要。在课程实施过程中,忽视了体育人文学及与体育锻炼有关的人体科学知识的传授。缺乏时效性、针对性和长远性,过分强调体育运动项目的知识、技能,造成学习内容过多,不能充分满足大学生的实际需要。

3.3教育质量评价体系不完善

传统的教育观念,忽视了体育教育的综合评价体系,在强调教育方法与教学目的的同时,没有从根本上把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作为衡量教学质量的标准。而且,长期以来的体育教学评价方法普遍采用的是定量评价和终结性评价,即只重结果不重过程,评价时不考虑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学习态度、情感态度,把学生的运动技能成绩作为惟一的考核标准,这极大地挫伤了部分学生的运动兴趣和学习积极性,不利于学生身心健康发展。身体素质一般和差的学生则因不能在体育课中得到喜悦和快感,反而对体育课产生厌倦情绪和惧怕心理,甚至不愿上体育课的两极分化现象。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4强化体育训练打造高效课堂的有效途径分析

4.1丰富体育教学内容,让学生在体育训练中兴趣迸发。从丰富教学内容入手让体育训练教学变得生动形象起来,在体育教学中增加与学生成长息息相关的一些训练动作、训练项目,使学生在训练教学中保持较高的参与热情。高职学生中男生对武术较为感兴趣,在体育项目训练教学中,每隔一段时间都带领学生做一做武术操,既让学生身心得到放松,又有助于提高学生兴奋点。同时,对女生开展一些健美操穿插训练,使学生进一步提高学习积极性,以良好的状态投入到训练活动之中。由此可以看出,丰富体育训练教学内容,特别融入和学生身心发展相关、容易激发学生兴趣的内容,对训练教学有效开展将产生调节促进和辅助作用。丰富的体育教学内容可以让高职学生学得更轻松愉快,更高效务实。所以体育教师在教学工作中一定要重视乡土化内容的融入,选取与学生成长息息相关的方面,使体育教学工作和学生生活紧密结合,和学生成长有效联系,和整个社会发展都具有一定的关联性。这才是立体化体育教学的有效载体,对学生兴趣激发具有非常明显的促进作用。

4.2提高学生参与程度,让学生在体育训练中深入互动。在训练教学中首先针对训练动作、训练项目进行充分研究,提炼出要点在教学中进行示范,接下来要求学生自我揣摩,然后谈谈这一动作技巧在哪里、难点在哪里,自己上来示范和大家一起探讨如何做好这一动作。这样的教学方式给予学生更大的自主空间,在讨论交流、点拨纠正之后,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动作训练的相互点评、相互纠正,特别是将一些动作完成较好的学生分布到不同学习小组中,指导他人开展规范动作训练,更可以发挥学生教学生的作用,既提高动作指点的面与形象成效,又让学生具有更为深入的空间。学生的高度参与不仅让体育训练过程变得生动热烈起来,而且尊重学生在其中的主体地位。当一批优秀的学生充当小老师、小教练取得成功的时候,对其他学生而言是在传达一个有力信号。在教学中让学生充分参与进来,可以营造出更生动活泼的体育教学氛围,更有助于教学工作顺利开展。

4.3引入竞争激励模式,让学生在体育训练中你追我赶。高职学生在学习中勇于追求上进的愿望非常强烈,在体育训练教学中通过竞争模式引入,让学生思维活跃起来。如篮球教学中,无论是运球训练还是投篮训练,教师都可以运用竞争模式,运用一小段时间对学生进行技巧指点,分组训练之后在小组之间开展竞赛活动,组织单位时间内进球总数比赛,或固定距离运球往返接力跑比赛,等等。这样以赛代训的方式最大优势在于将学生原本枯燥乏味的机械训练变成相互竞争的比赛活动。大家相互赛一赛、比一比,学生为了获得好的成绩,以及为了本小组获得好的名次,都会认真思考,思考如何规范运球、快速运球,如何提高投篮命中率等。高职体育教学训练中,只有设置竞争性目标与模式,才能让学生从被动接受体育教学向主动训练、积极深入拓展。每一位学生在这一氛围环境背景下,都会迸发出认真学习与他人比一比、赛一赛的信心、动力与勇气。

5结束语

通过对强化体育训练,打造高效课堂的研究,我们可以发现,该项工作良好教学效果的取得,有赖于对体育训练多项影响因素与关键环节的充分掌控,有关人员应该从高职体育教学的客观实际需求出发,研究制定最为符合实际的高效课堂实施策略。

参考文献:

[1]倪明.中职学生体育技能学习怠倦成因及对策[J].文理导航(下旬).2017(11):60-62.

[2]姚琳瑜.对高中生学习体育技能的影响因素的探讨[J].中国学校体育.2017(01):115-116.

[3]胡明立.体育技能比赛中胜出的几点思考[J].体育教学.2016(21):88-89.

论文作者:张彦龙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第3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3/15

标签:;  ;  ;  ;  ;  ;  ;  ;  

强化体育训练论文_张彦龙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