搞要:目的:探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应用GRACE危险评分中的意义与护理体会。方法:对我科住院的322例ACS患者采用GRACE危险评分软件进行评估,根据评分结果进行危险级别分层,设GRACE危险评分结果动态表,并给予不同护理措施。结果:通过实施GRACE危险评分,能有效降低ACS患者院内猝死率,提高治愈率,患者出院满意度调查显示,患者或家属对护理工作满意度明显上升。
关键词:GRACE危险评分;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评估;护理;措施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ACS)对人类危害极大,需要进行早期危险分层,危险分层对ACS患者短期预后(30d或者院内)有预警作用,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1—3]。ACS包括:不稳定心绞痛、急性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及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具有发病急、病情变化快及病死率高的特点,其临床表现、危险性及临床预后差别较大,快速判断ACS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的严重程度从而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改善患者预后,其中全球急性冠状动脉事件注册(GRACE)评分是临床上应用较多评分系统[4]。GRACE 危险评分法是ACS患者危险分层的最佳方法[5]。
1 临床资料
2017年4~9月在我科住院的ACS患者322例,男218例,女104例,平均年龄(68.2±9.8)岁,其中,不稳定心绞痛118例,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104例,ST段抬高心肌梗死98例。322例患者经过GRACE危险评估,低危有183例,中、高危患者共139例,均给予扩张冠状动脉、抗凝、降脂等常规治疗。其中53例中、高危患者行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对所有患者进行ACS 常规护理,建立红色“心形”警示标识,设GRACE危险评分结果动态表,根据评分结果给予不同护理措施等。结果314例好转出院,8例死亡。出院患者的GRACE危险评分较入院时均明显下降。患者出院满意度调查显示,患者或家属对护理工作满意度达98%,较以往93%~95%明显上升。本研究对我科322例ACS病人临床资料进行分析,以期总结其临床特点及影响预后的相关因素,对病人进行病情评估并采取相应的护理,从而降低病人的死亡风险,提高治愈率。
2 方法
2.1 进行GRACE危险评分
ACS患者入科时,采用GRACE危险评分软件进行评估。评分依据:患者入院时身高、体重,心率、动脉收缩压,心肌标志物升高、血肌酐,ST段是否抬高、发病时是否心跳骤停,心功能等级。进评分时注意:从患者入院后开始评估,测评后每项最高分值相加得总分。文献研究发现[6],GRACE 危险评分的预测预后的危险因子的风险比分别为:年龄每增加10 岁OR 增加1.7;心率每增加30 次OR 增加1.3;收缩压每降低20 mmHg(1 mmHg=0.133 kPa)OR 增加1.4;Killip 分级每增加1 个级别OR 增加2.0;有已知心脏事件OR 增加2.0;心肌损伤标志物显著异常OR 增加1.6;ST 段有动态变化OR 增加2.4 等。故护士要密切关注Killip 分级、心率、血压、心电图、心肌酶谱等指标动态演变。评估、护理中仍应重视患者的主诉症状,如胸闷、胸痛、心悸等,也可通过主观症状捕捉心率、血压、Killip 分级等指标的细微变化,及时寻找原因并汇报医生。24 h 内除观察心率的变化,更应关注心律失常情况,及时发现室颤先兆(室性早搏、室性心动过速)、房性心律失常等。本组有1 例下壁心肌梗死患者,入院6 h 发生Ⅲ度房室传导阻滞,故对缓慢性心律失常患者关注心率减慢、心律变化程度,除了进行心电监护外,还备好临时起搏器、抢救用药及抢救车,一旦发生高度房室传导阻滞、心脏骤停,立即抢救。
2.2. 依据GRACE危险评分分值将患者分成低危组、中危、高危三个级别。
表1 GRACE危险评分级别
3 护理
根据评分进行干预评估GRACE危险评分后,根据危险程度给患者建立警示标识(见表2),给予相应的护理。采用警示标识,有助于预见性护理,增加各班护士尤其是夜班护士的风险意识及预警意识,使其在巡视病房、观察病情时抓住重点。
表2 不同程度GRACE 危险评分患者的护理干预措施
3.1 低危患者给予保守治疗,连续心电监护,密切监视心率、心律、血压、内生肌酐、心肌酶谱等动态演变。对低危组的老年患者更应关注,因为老年人有生理性动脉硬化、心脏功能减退或其他基础疾病,更易导致病情变化。本组1 例90 岁患者因不听医生护士安排,认为自己无身体不适,擅自下床活动导致诱发心功能衰竭,予高流量吸氧、强心、利尿、扩张冠状动脉等治疗后缓解。
3.2 对于中、高危患者,做好介入治疗的护理配合与物品准备。为高危组患者建立GRACE 危险评分结果动态表,记录每次评分结果。该表能动态显示病情进展,指导护士对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做好预见性护理。关注评分的动态变化,将术后常规血压与术前血压比较,及时发现变化及时处理。本组有2 例患者,在行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后出现低血压,1 例为持续微量泵泵入硝普钠所致,经调整输入速度后血压升至正常;另1 例患者因术后血容量不足致血压下降,经扩容、补液、加用多巴胺后,血压回升至正常。
3.3 根据评分给予不同宣教和随访
3.3.1 宣教对于低危患者,每天床边讲解有关冠心病Ⅱ级预防知识(情绪、用药等),教会患者心绞痛发作时的急救措施。对无并发症的患者,让其做些简单活动,如从床上坐起、翻身、基本的自我照顾。入院72 h 后,讲解运动与疾病的关系,在提高运动强度和增加运动时间时,需要对患者进行短时间的监测,大多数时侯也可让患者自我监测(数脉搏、评价自我劳累程度)。对中、高危患者,向患者或家属讲解入住CCU的必要性,情绪与疾病的关系,目前治疗的信息及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知识。特别注意及时向家属做有效沟通,以减少医疗纠纷的发生。
3.3.2 出院随访低危患者每月门诊随访1 次,连续6 次;中、高危患者出院后,每月进行电话随访和门诊随访各1 次,3 个月后改为每月门诊随访1 次。出院时,随访护士根据GRACE 危险评分结果做好活动量指导,指导患者及家属识别高危因素及应对方式,同时发放宣传资料。
4 体会
本科室将GRACE 危险评分作为ACS患者的临床护理评估、护理措施制定及实施效果的客观评价工具,通过简单评分指导护士对患者实施预见性护理,收到满意效果,护士通过执行GRACE危险分层评估,有助于护士在评估时有据可依,收集资料时有侧重点,可督促护士按规范及时完成相应检查,并且更能准确反映病情。同时,有助分层管理工作的开展,责任护士根据评分结果安排对应资历的护士管理患者;GRACE 危险评分表也为低年制护士提供了很好的观察路径,能使之迅速区分低危、中危、高危患者。
参考文献:
[1]Antman EM,Cohen M,Bernink PJ,et al.The TIMI risk score for unstable angina/non-STelevation MI:a method for prognostication and therapeutic decision making.JAMA,2000,284:835-842
[2]Boersma E,Pieper KS,Steyerberg EW,et al. Predictors of outcome in patients with acute coronary syndromes with out persistent ST-segment elevation. Results from an international trial of 9461 patients. The PURSUITInvestigators.Circulation,2000,101:2557-2567.
[3]Granger CB,Goldberg RJ,Dabbous O,et al. Predictors of hospital mortality in the global registry of acute coronary events. Arch Intern Med,2003,163:2345-2353
[4]Antman EM,Cohen M,Bernink PJ,et al.The TIMI risk score for unstable angina/non-ST elevation MI:a method for prognostication and therapeutic decision making.JAMA,2000,284:835-842
[5]邢艇,袁如玉.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GRACE 评分与血运重建的相互关系[J ].天津医科大学学报,2010,6(16):235-237.
[6]心血管病学分会.急性心肌梗塞诊断和治疗指南[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01,29(12):710-725
论文作者:汪辉丽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8年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4/4
标签:患者论文; 评分论文; 危险论文; 冠状动脉论文; 护士论文; 心率论文; 心肌梗死论文; 《健康世界》2018年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