颅脑损伤合并糖尿病昏迷患者早期肠内营养护理效果分析论文_王巧

(荆州市中心医院神外护理 434020)

摘要:目的 对颅脑损伤合并糖尿病昏迷患者早期肠内营养护理效果进行分析和研究。方法 选取2016年2月~2017年10月于我院就诊的颅脑损伤合并糖尿病昏迷患者10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增加干预措施和营养护理,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营养状况(血红蛋白:22.21±6.46 g/L,血清白蛋白:67.58±2.35 g/L,血清总蛋白:36.48±2.78 g/L,血糖:7.11±1.51 mmol/L,非瘫痪侧肱三头肌皮褶厚度:24.5±0.33cm)优于对照组(血红蛋白:27.46±7.85 g/L,血清白蛋白:69.31±3.13 g/L,血清总蛋白:38.66±2.88 g/L,血糖:8.94±1.53 mmol/L,非瘫痪侧肱三头肌皮褶厚度:25.6±0.71c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10%)小于对照组(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通过早期肠内营养护理对颅脑损伤合并糖尿病昏迷患者进行干预,能够有效的改善患者体内营养情况,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具有一定的推广价值。

关键词:颅脑损伤;糖尿病昏迷;早期肠内营养

颅脑损伤容易出现昏迷的症状,导致患者不能长时间进食,造成体内营养严重缺失,身体代谢功能出现紊乱,使体内的血糖明显升高,引发糖尿病,造成患者营养不良,甚至引发并发症。所以,对颅脑损伤合并糖尿病昏迷患者进行早期肠内营养护理干预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有助于患者体内蛋白质的合成,保持患者体内的营养平衡,降低了并发症的发生率,促进患者病情的恢复,使患者的生活质量有所提高。本组研究针对颅脑损伤合并糖尿病昏迷患者早期肠内营养护理效果进行分析和研究,总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2月~2017年10月于我院就诊的颅脑损伤合并糖尿病昏迷患者10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50例,对照组患者当中男性患者32例,女性患者18例,年龄为45~76岁,平均年龄为(52.8±4.2)岁;研究组患者当中男性患者22例,女性患者28例,年龄为42~71岁,平均年龄为(54.9±2.7)岁。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所有患者经过严格检查均符合颅脑损伤合并糖尿病昏迷的临床诊断标准,患者自愿参与本组研究过程并签署对本次研究的知情同意书。

1.2护理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护理方式进行干预,对患者的生命体征进行严密的监测,保持患者平卧姿势,保证患者能够正常呼吸,对患者进行胃肠减压术。

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增加干预措施和营养护理。首先要对患者进行肠内营养护理,如果患者在术后三天之内没有出现消化道出血的症状,可以对肠内补充营养,多次使用50毫升的温水冲洗胃管,保证胃管的清洁和卫生,移动胃管要缓慢轻柔,避免造成溃疡,整个过程要在无菌的状态下进行;如果采用鼻饲的方式,要先对患者的胃液进行检测,发现有出血的状况,要停止鼻饲。所用食物应当以奶类或者蛋类为主,保证患者每天摄入146.44KJ(kd/d),主要成分是脂肪,占有25~40%的含量,氮的摄入量应当保证每天21.4g,减少糖类的摄入。

对患者的血糖进行控制,利用微量泵为患者注射胰岛素,要遵循少量多次的原则,根据患者病情的变化适当的调整剂量。定期对患者的血糖进行检测,时间间隔为2小时,待患者病情稳定之后,可以把时间延长到6小时,将血糖维持在8.0±2.0mmol/L的范围之内。

1.3评价标准

评估患者肠内营养情况,对患者的血糖、血清白蛋白、血清总蛋白、非瘫痪侧肱三头肌皮褶厚度以及血红蛋白进行评估;观察两组患者在护理过程中并发症的发生率,并进行对比和分析。

1.4统计学方法

数据统计学软件版本为SPSS22.0,计量资料用(±s)表示,进行统计学(t)检验,计数资料用n(%)表示,进行卡方检验,P<0.05表示之间存在明显差异。

2结果

2.1两组患者肠内营养对比

观察组营养状况优于对照组,数据统计学比较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两组患者并发症情况对比

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小于对照组,数据统计学比较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并发症情况对比[例(%)]

3讨论

颅脑损伤是一种发病比较突然的疾病,通常是受到外力所致,对患者脑部的正常活动造成了影响。患者丧失了基本的生活能力,产生昏迷,无法正常进食,造成体内营养严重缺失,出现早期负氮平衡,身体代谢功能出现紊乱。体内能量消耗殆尽,出现营养不良的情况,从而导致患者抵抗力有所下降,加剧病情的发展。如果同时患有糖尿病,会使疾病的风险大大增加,甚至导致死亡。所以,对颅脑损伤合并糖尿病昏迷患者进行早期肠内营养护理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对颅脑损伤合并糖尿病昏迷患者进行早期的营养护理,符合人体正常的生理状态,对患者的肠道结构的完整性起到很好的保护作用。对患者进行早期肠内营养护理的同时,通过注射胰岛素的方式来降低血糖,使患者体内的血糖保持衡定,有助于维持患者身体的机能,促进病情的恢复,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同时也可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河南省郑州市第九人民医院刘颖等医生对颅脑损伤合并糖尿病昏迷患者早期肠内营养及护理进行研究,发现通过早期肠内营养护理对颅脑损伤合并糖尿病昏迷患者进行干预,能够有效的保证患者肠道内的营养平衡,防止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有助于疾病的康复,本组研究结果与之吻合。

综上所述,对颅脑损伤合并糖尿病昏迷患者进行早期肠内营养护理,能够有效改善患者早期肠内营养情况,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极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王应,刘从国.颅脑损伤合并糖尿病昏迷患者早期肠内营养及护理[J].护士进修杂志,2012,27(24):2257-2259.

[2]刘颖,张春萍,曹郑霞等.颅脑损伤合并糖尿病昏迷患者早期肠内营养及护理探讨[J].糖尿病新世界,2015,(2):163-163

[3]宋丽娟.颅脑损伤合并糖尿病昏迷患者早期肠内营养及护理[J].糖尿病新世界,2015,(5):191-191.

[4]魏海燕.颅脑损伤合并糖尿病昏迷患者早期肠内营养及护理探讨[J].中国保健营养,2015,(12):247-247,248.

[5]吴雪花.颅脑损伤合并糖尿病昏迷患者早期肠内营养的护理休会[J].东方食疗与保健,2015,(8):155-155.

论文作者:王巧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7年2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3/6

标签:;  ;  ;  ;  ;  ;  ;  ;  

颅脑损伤合并糖尿病昏迷患者早期肠内营养护理效果分析论文_王巧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