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电线路智能运检工作平台的应用管理论文_杨志超

输电线路智能运检工作平台的应用管理论文_杨志超

国网内蒙古东部电力有限公司检修分公司 内蒙古兴安盟 137400

摘要:输电线路作为电力系统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直接关系到电能的持续稳定供应,因此输电线路运行的可靠性至关重要。智能化平台以其操作方便、准确的特点在当今电力领域盛行一时,为了使该技术得到更好的发展,相关部门在日后的工作中一定要注重将其与输电线路运检的有机结合,这样才能体现其真正的只能价值。

关键词:输电线路;智能运检;工作平台;应用管理

引言

21世纪我国的输电线路制度主张定期检查维修,在一定时间段后对输电线路进行一系列的检修,通过定期检查的方式判断输电线路的设备状况、性能保存情况,依据检查结果实施相应的改进措施。但是由于步入新世纪以来,国家经济水平的大幅度提升以及科学设备等的焕然一新,盲目使用以前的管理方式并不能有效解决输电线路的管理与维护问题。随着电网建设的规模日渐宽泛,同时电路系统的技术要求也愈来愈高,各种设备相比于以前质量和维护问题减少,沿用定期检查会在一定程度上浪费输电线路的成本,甚至可能由于不当的管理方式对输电线路产生负面的影响。因此,在输电线路管理措施中使用智能化平台是非常有现实意义的

1、智能运检平台出现的背景

当前多数供电企业仍沿用传统输电线路管理办法,依靠线路运行人员的日常巡视及手工记录获取运行信息,通过相关技术及管理人员的整理分析,对设备运行状态进行判断,经判断确存在故障,则及时安排相关人员进行检修及处理。但这种传统的设备管理模式,受运检人员的主观能动性大,所获取信息的准确性与及时性难有保证,漏巡漏记等问题时有发生。同时设备运行状态的判断主观性强,难以准确掌握设备缺陷及危险点位置,这也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到设备检修及故障处理的效率及质量。传统的设备管理模式已无法适应电力企业现代化、信息化、精细化的管理要求。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企业管理手段的专业化,输电线路“运检合一”管理模式顺应而出,逐渐取代了传统输电线路管理方式。这种管理模式,设备的运行及检修工作都统一由基层班组负责,减少了传统模式的信息传达环节,运检一体化大大提升了掌握设备运行状态及故障处理的效率。相较于此,输电线路巡检系统的开发应用局限性大,往往只重视设备巡视及缺陷管理,只适用于电力运行工作单位。

在电力企业运行管理过程中,其管理工作涉及范围极广,可谓五花八门,包括了设备运行状态检修、标准化作业、供电可靠性等。随着电力系统规模的扩大及管理手段的多样化,传统的输电线路管理模式已满足不了时代发展的需求,取而代之的是采用智能化设备对采集的线路数据及信息进行存储、管理及分析。为有效提高输电线路管理水平,建立一套集线路巡视、缺陷管理、状态检修及标准化作业等于一体的输电线路工作平台,是电力企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2、智能运检平台的目标

输电线路“运检合一”工作平台,是基于现有输电线路智能巡检系统开发的,为了更好的实现输电线路运行管理、危险点管理、检修标准化等工作要求,输电线路“运检合一”工作平台应运而生,其工作内容包括了输电线路巡视、状态判断及检修、缺陷及危险点管理、故障处理及分析等,推进输电线路运行管理的规范化、信息化。

输电线路“运检合一”工作平台的应用,免去了人工巡视及手工记录,通过智能化设备的采用,实现采集信息的数据化、流程化、标准化,不仅大大提高了基层班组工作效率,也增加了输变电运行的可靠性与安全性,保障了用户用电的稳定性及电网运行的可靠性。

3、智能运检系统结构

输电线路智能运检工作平台,是基于移动系统和规范化的概念,对传统线路巡检模式进行改造,在减少错检、漏检的同时,使输电线路巡检管理逐步走向规范化、信息化及智能化,确保电力系统运行的稳定性与安全性。

周期管理系统采用BS 结构,后台数据库管理系统为SQLServer,主要由三大部分构成,即后台软件、数据采集及分析、无线数据传输。其中,后台软件主要负责采集数据信息,并集信息传输、处理、统计、分析、查询等功能于一体。数据采集及分析,是通过采用GPS定位系统,定位现场巡视坐标,在对定位范围内的设备进行巡检,对巡检结果进行记录与分析。无线数据传输,是通过无线网络连接,实现GPS定位系统与后台系统的实时通讯,将巡检数据实时传输至后台系统之中。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4、智能运检平台的功能特点

输电线路“运检合一”工作平台的主要功能包括几大块:输电线路巡检、缺陷及危险点管理、状态运行及检修周期管理、数据交互等功能。

4.1 输电线路巡检系统功能

①对输电设备巡线任务的科学制定,及任务分配实施工作流程的规范化管理与闭环管理。

②根据巡视周期、巡视内容、巡视标准等的不同,对线路巡视进行分类、归纳、查询等,以便实现智能化作业及灵活化管理。

③实现设备缺陷的闭环管理。一旦发现设备故障,即相关人员立即上报、审定,然后采取相应措施进行处理,直至验收合格。设备缺陷性质不同,其管理流程也不同,工作人员需对每一巡检项目进行记录,生成缺陷报表及缺陷处理单。

④实现智能化提醒。借助智能化设备对巡检设备进行快速定位,提醒巡检人员杆塔的距离、方向及设备存在的缺陷与隐患。

⑤实现设备巡检数据信息的查询、统计、分析及决策等功能。

⑥实现巡视记录、缺陷管理、设备台账与生产管理信息系统数据的同步。

4.2 缺陷及危险点管理

在进行输电线路巡检时,一旦发现设备缺陷,要比对数据库判断缺陷等级,以采取相对应的措施进行处理,并将缺陷跟踪信息及消缺建议生成报表,存储至数据库中,使设备缺陷形成闭环管理。

为确保电力运行安全,在电力运行过程中,运检人员要对存在隐患的危险点进行全过程的监控与跟踪管理,并将跟踪结果做好记录及存储,判断危险点的预警等级,采取针对措施进行处理,实现危险点的闭环管理。

4.3 状态运行及检修周期管理

为保证电力传输系统的稳定性与可靠性,需要定期巡视设备运行状况,查看线路通道情况、缺陷及危险点状况等,以判断线路是否正常运行,一旦发现问题,要及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处理。合理安排状态检修,基于设备状态量变化的影响因素分析,对设备运行状态进行评价。

4.4 数据交互

手持PDA 从后台获取设备参数及历史信息,具体数据信息包括三类:①基本参数,如杆塔、导地线、绝缘子、交叉跨越情况等信息;②设备运行时的各项参数,如接地电阻值、测温数据、缺陷及危险点情况、历史检修记录等;③规范标准:即相关工作计划及工作要求等。

工作人员通过现场获取上述相关信息,通过无线网络,将采集到的数据与后台系统实现交互,使后台数据库及时更新,并自动统计各类工作情况。

结语

在电网的实际运行中,输电线路中依然存在运行问题和检修问题,作为输电线路关键组成部分,必须对此问题加以重视,及时解决。电力企业在输电线路管理工作中实施运检管理,充分的利用智能化平台能够提高输电线路运检管理水平,有效的提高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确保输电线路运行和检修工作效率的大幅度提升,确保输电线路电能运输的安全。

参考文献:

[1]盛金马,葛奎,许邦鑫.三维虚拟现实技术在输电线路运检中的应用[J].低碳世界,2015,(33):40-41.

[2]胡斌,李建民,邢军,彭青宁.构建可穿戴式电力运检现场管控系统的几个关键技术及应用[J].中国新通信,2016,(9):28-29.

[3]廖洪林.智能化平台在输电线路运检方面的作用分析[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3,(14):131-132.

[4]胡毅,刘凯,吴田,刘艳,苏梓铭.输电线路运行安全影响因素分析及防治措施[J].高电压技术,2014,(11):3491-3499.

论文作者:杨志超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2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9/12

标签:;  ;  ;  ;  ;  ;  ;  ;  

输电线路智能运检工作平台的应用管理论文_杨志超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