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减辛夷散治疗鼻炎3则论文_冀燕银1,刘书宁2

加减辛夷散治疗鼻炎3则论文_冀燕银1,刘书宁2

1.河北北方学院 河北张家口 075000;2.华北理工大学

辛夷散出自于《医方考》,属于清解肺热、升阳开窍之剂,以其治疗鼻炎,是用其升清降浊、祛邪解毒,通关达窍之功。因此,历代医家遵仲景《伤寒论》为治疗杂病的要旨,在临床上,充分运用证病同辨法则,对于一些上呼吸道疾病应用辛荑散加减化裁治疗,收效颇大。临床中,过敏性鼻炎、慢性鼻炎及慢性鼻窦炎病情反复发作,缠绵日久,严重影响患者生活、学习,降低了生活质量,现代医学中,过敏性鼻炎的治疗主要为抗组胺药物、皮脂类固醇等药物,只能缓解不能根治[1],慢性鼻窦炎、慢性鼻炎西医治疗主要为抗菌素、鼻内窥镜手术、鼻腔冲洗等现代手术治疗,虽有助于疾病恢复,但破坏鼻黏膜生理结构,甚或导致术后鼻息肉泛发,远期疗效不佳[2]。中医根据本病的临床症状采用辨证论治可取得良效,笔者在临床跟师学习中发现,在鼻炎及其并发症的辨治中,运用辛夷散加减化裁,临证灵活加减,确收到显著疗效。现举医案3则如下。

1.过敏性鼻炎

过敏性鼻炎,是一种变态反应性疾病,相当于中医学中“鼻鼽”、“鼽嚏”等范畴,往往突然发作,以鼻塞流清涕、鼻痒、喷嚏多为主证,严重者伴双眼睑发红,眼痒流泪等症状,多见过敏体质者,有时与其他过敏性疾病,如哮喘、荨麻疹等同时并发。本病多因肺气虚、卫外不固,兼受风邪,肺气失宣以致鼻塞,流涕,喷嚏诸症。以辛荑散加减以疏风清热,利湿解毒,宣通肺气,通窍开塞,通调气机,抑制过敏源,增强免疫力,从而达到祛病之目的。

案例:患者李某,女,49岁,工人,2018年3月17日来诊。主诉:反复鼻塞流涕、打喷嚏8年余,加重一个月。现病史:8年前感冒后出现鼻塞流涕,后逐渐加重,一直未间断治疗,经多方求医,效果不佳,现来求治。症见:喷嚏连连,流清水样鼻涕,时堵塞不通,遇风、冷、热、辛辣及刺激性气味均加重,头晕头胀,睡眠不实,咳嗽气促,咽痛、耳鸣、口干,时有恶心,胃脘部不适,月经失调,腰痠腿软,舌质淡苔薄,脉沉无力。中医诊断:鼻鼽;西医诊断:过敏性鼻炎。上症系由肺气虚而感受风寒之邪,引起肺气失宣引发。遂以调和营卫,益气固表,疏风散寒,宣肺开窍之法调之。以辛荑散合通宣理肺汤加减治之:辛夷花10g、白芷10g、藿香10g、藁本10g、防风15g、川芎10g、薄荷5g、麻黄9g、白芍10g、连翘15g、桔梗12g、黄芩8g,日服一剂,调服一周后,涕止,余症大减,遂原方随证加减继服三周,彻底治愈。

2.慢性鼻窦炎

慢性鼻窦炎证属祖国医学的“鼻渊”、“脑漏”范畴。鼻渊病名在文献中记载最早出现于《皇帝内经》,如《素问?气厥论》曰:“胆移热于脑,则辛頞鼻渊。鼻渊者,浊涕下不止也”[3]。本病多因外感风热,或因风寒侵袭、郁久化热,熏蒸清窍而致;也有因肺气虚寒、津液不得下降,并于空窍而成。其症状有鼻塞,流浊涕,甚则有恶臭,头昏脑胀,嗅觉不灵,并伴有全身不适等的风热型;又有交替鼻塞不通,时流清涕或脓涕,有腥臭味,伴头昏脑胀,记忆减退,神疲体虚的风寒型。其治疗上总以宣肺开窍清热解毒,疏风散郁之法治之。用辛荑散加减治疗,可宣通肺气,通关达窍,清解热毒,祛风散郁,止咳平喘,上下调达,气机调畅矣。

例案:患者王某某,男,48岁,职工,2018年9月25日来诊。主诉:鼻塞、流浊涕十余年,加重20天。现病史:十余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鼻塞、流浊涕,间断口服中西药内服、外用,效差,20天前症状加重,故来就诊。诊见:鼻塞、流浊涕,咽痒,阵发性咳嗽,香臭不闻,口干打鼾,一直用口呼吸,睡眠时憋醒,易感冒,头痛头昏、涕泪长流,咳嗽咳痰、心烦易躁、失眠多梦、胸闷纳差、便干尿赤,舌质暗红苔腻,脉滑微弦。鼻内镜检示:鼻甲肥大,鼻黏膜附着黄脓性分泌物;鼻窦CT检查表明鼻甲肥厚,上颌窦和额窦有积液。中医诊断:鼻渊;西医诊断:慢性鼻窦炎。细辨其证,乃由外感风邪郁久化热,邪热壅肺而上犯鼻窍所致。以清热解毒,宣肺开窍,润躁祛风之法治之。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方用辛荑散合苍耳散加减:辛夷花10g、白芷15g、蒿本10g、防风15g、川芎10g、苍耳子10g、细辛3g、白芍10g、牛蒡子10g、桔梗12g、元参10g、石膏20g、金银花15g、连翘10g、沙参10g。一日一剂,水煎早晚服之,连续服药一周,症状减轻,鼻通气稍好,头已不痛胀,精神状态较好,遂据效不更方之原则,继服三周,彻底恢复而告愈。

3.慢性鼻炎

慢性鼻炎,属于中医“鼻窒”范畴,多因其急性期治疗不当火反复发作迁延而成。本病多因肺气不足,内有伏热,外受风寒或风热而致。外邪袭肺,寒热凝聚,壅塞肺窍,鼻为肺之外窍,肺气不宣,壅塞不通,临床以鼻塞流涕为主证,为上呼吸道的常见病。若遇冷加重,流清涕,鼻塞头痛者为风寒型;若流黄稠涕,鼻塞,鼻燥咽干,头胀,苔黄者为风热型。用辛荑散加减治疗,能通窍开塞,祛湿清热,宣肺止咳,以奏通窍达关之效。

案例:患者周某某,女,17岁,学生,2018年5月9日来诊,主诉:鼻塞流涕六年余,加重1周,现病史:6年前因受凉后出现鼻塞,未加以重视,后逐渐加重,经多方诊疗,穿刺、灌注、理疗、中西药一直未断,皆罔效。现主症:鼻塞流黄涕,量多,对于各种气味反应迟钝,时流血,头晕头胀,记忆力减退,口苦咽干,咳喘气粗,易感冒,眠少纳差,便干尿黄,舌质红苔黄,脉滑数。鼻内镜示:鼻腔黏膜肿胀充血,表面附着大量分泌物。中医诊断:鼻窒;西医诊断:慢性鼻炎。此系外感之邪伤及肺卫,治疗失宜,郁久化热而导致肺胃热盛成慢性鼻炎,治宜清热散风,宣肺通窍,方以辛荑散加味:辛夷花10g、白芷15g、蒿本10g、川芎10g、防风15g、细辛3g、石膏25g、葛根15g、升麻10g、荆芥穗10g、黄芩10g、鱼腥草30g、败酱草30g,一日一剂,服药一周后,症状明显好转,遂以上方继服三周,临床症状消失,身体恢复正常,告愈。

按:方中辛荑花又称木笔花,味辛微温,入肺经,功能祛风通窍,有收缩鼻粘膜血管作用,有通鼻消炎之功效,可治疗各种鼻炎,尤对过敏性鼻炎效果更好。苍耳子味辛,入肺经,亦有通鼻窍,散风祛湿之功,对治疗过敏性鼻炎、副鼻窦炎、上颚窦炎有良效。辛荑散中的辛荑、升麻、白芷能引胃中清阳上行于脑;防风、蒿本能入巅顶,祛风除湿;细辛祛风通窍、温肺化饮;川芎行气祛风止痛;木通泻火下行,甘草甘平缓其辛散。头面之疾,皆由清阳不升,浊阴逆上所致,浊气上烁于脑,则鼻流浊涕为渊,数药升阳通窍,除湿散风,故治之也。

上述之案例,虽皆以辛荑散为主方,但各有其侧重。在临床治疗中,辛荑用量一般10克左右即可,苍耳子用量亦不宜过大,二药皆属辛温发散之品,量大易耗伤肺气,防其闭门留寇之弊。麻黄为辛散之品,用量不宜超过9克,体虚者慎用;白芍、白芷,视病情用之;黄芩性偏苦寒,不宜久用。临床中只有灵活遣方,其效才彰显也。

若鼻炎不及时治疗或施治不当,可引起鼻窦炎、中耳炎、气管炎、肺炎等并发病。对由于风寒引起的治宜疏风散寒,宣肺开窍之法;由于风热引起的治宜疏风清热、宣肺开窍法;对于伤及脾胃,脾虚致湿,迁延日久的慢性鼻炎治宜健脾祛湿,宣肺祛痰法;由风邪郁内化热,邪热壅聚于肺而上犯鼻窍者,治宜清热化痰,宣肺开窍法;若肺胃热盛所致慢性鼻炎或急性鼻窦炎,治宜通利鼻窍,清热解毒之法。总之,对症及时彻底施治是治愈鼻炎的关键。在临床上,通过中医的辩证论治,运用辛夷散加减化裁,治疗急、慢性鼻炎,过敏性鼻炎,鼻窦炎,其效可靠,可广施为之。

参考文献:

[1]秦乐,曾强,欧云娜,高永翔.过敏性鼻炎的治疗进展[J].中药与临床,2014,5(04):50-55.

[2]王景阳,白丽君,陈光艳,梁曦.裴正学教授治疗慢性鼻炎及鼻窦炎经验[J].中医研究,2019,32(03):51-53.

[3]何永,马君,何敬华.黄帝内经素问[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6:122 - 123,99.

论文作者:冀燕银1,刘书宁2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医学人文》(学术版)2019年3月下第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8/14

标签:;  ;  ;  ;  ;  ;  ;  ;  

加减辛夷散治疗鼻炎3则论文_冀燕银1,刘书宁2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